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一 0~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一 0~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教学辅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初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2.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
3.培养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难点】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接触到第一,第二这样的序数,但是真正理解起来还有一些困难,尤其是对于基数和序数的作用更是分不清,总是混淆,不容易区分,实际运用中也容易出现困难,因此,本节课重点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基数和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
【核心素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你能把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排队吗?
2.猜猜它们各是几?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和第几。(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任务一:认识“几”和“第几”。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有哪些事物,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1.课件出示例3情境:数一数,填一填。
2.学习“几”和“第几”。
(1)问题1: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排队投篮球。
问题2:数一数,一共有几人在排队投篮球?
预设:5人。(让全班同学集体数一数,课件演示。)
问题3:你能说说他们都排在第几个吗?跟同学说一说?
预设:从前往后数。(师对学生的方法表示肯定。)
小结:从第1位开始依次向后数,数到几,那个人就排第几。
问题4:戴帽子的小男孩排第4,小男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预设:小男孩排第4,小男孩前面有3人,后面有1人。
任务二:区分“几”和“第几”。
【设计意图:通过计数器拨数,理解数序,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数字。】
1.区分“几”和“第几”。
(1)问题一:第一位小朋友投完球走了,现在还有几人排队?每个人排在第几呢?
预设:现在有4人排队。
(2)问题二:4人与第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4人表示一共有4个人在排队,第4表示一个人排队的位置。
2.小结: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也可以表示“第几”。当它表示数量时,它的含义是“几”;当它表示排列的顺序时,它的含义是“第几”。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教材P16想想做做第2题。
2. 教材P16想想做做第3题。
3. 教材P17想想做做第4题。
4. 教材P17想想做做第5题。
5. (思维训练)想一想,这一队有多少人?
从前往后数,我排第4;
从后往前数,我排第2。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1.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 学习评价
3. 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几”和“第几”
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也可以表示第几。当它表示数量的多少时,是“几”;当它表示排列的顺序时,是“第几”。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动态的情境中学习“几”和“第几”含义,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较少,还是教师引导过多,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障碍。
教学建议:教学中可以通过主题图来感知自然数的两个含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一 0~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教学辅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一 0~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教学辅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设计,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