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036211/0-17227612186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036211/0-17227612186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036211/0-17227612186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使用的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AB.BC.CD.D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N2的结构式:
C.氯化铵的电子式:
D.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微粒:C
3.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合成氨反应,其中生成氨气速率最快的是( )
A.B.
C.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品红、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物质褪色,均体现了的漂白性
B.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细口、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均属于氮的固定
5.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mL、18.4ml/L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为0.46
和0.2ml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C.常温下,将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
D.标准状况下,22.4L与足量的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6.化学反应(吸收能量)分两步进行:① (吸收能量),② (放出能量)。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7.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是洗气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B.实验室用装置②制取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D.装置④可验证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8.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工作原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的反应为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发生还原反应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向铜电极移动
9.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于该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没有的气体只有
B.肯定只有
C.可能有和
D.肯定有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图2可表示晶体与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C.图3所示的锌锰干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
D.图4所示装置可验证金属活动性:
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2.对于以下反应:,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可确定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A的浓度不再改变
B.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C.B、C、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1
D.B的消耗速率和D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13.利用“价-类”二维图研究物质的性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图是硫、氮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g的水溶液不会发生反应
B.k受热易分解,能生成
C.d与氯水混合漂白能力一定增强
D.d和k都是酸,二者不会发生反应
14.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l/L,,以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为B. 该化学方程式中,x=2
C. 时,的物质的量为D. 时,的转化率为
15.乙醇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微型电源、能源汽车、家用电源、国防等领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和通入的一极为负极
B.正极反应式为
C.负极反应式为
D.从正极经传导质子的固体膜移向负极
16.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溶液中得到和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硝酸在反应中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
B.氮的氧化物和溶液反应时,作还原剂
C.若浓硝酸体积为,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D.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是
二、填空题
1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M、N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_min,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N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3)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A.该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B.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该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消耗
(4)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
C.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
D.使用催化剂
三、实验题
18.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制备某气体并验证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装置A中分液漏斗盛装浓硫酸,圆底烧瓶盛装铜片。
= 1 \* GB3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GB3 ②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的浓硫酸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铁粉B.溶液C.银粉D.溶液
(2)若装置A中分液漏斗盛装浓硫酸,圆底烧瓶盛装木炭。
= 1 \* GB3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GB3 ②设计实验证明装置C中含有时,所需的试剂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NaOH溶液b.澄清石灰水c.品红溶液
d.稀盐酸e.酸性溶液
(3)若装置A中分液漏斗盛装浓盐酸,圆底烧瓶盛装粉末。
= 1 \* GB3 ①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止水夹K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
= 2 \* GB3 ②D中品红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试管时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备氨气,图2装置探究其相关性质。
I.实验室制取氨气。
(1)图1装置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圆底烧瓶中已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及部分反应产物。
(2)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需要在无水硫酸铜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固体的球形干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下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图为(g)和(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1 \* GB3 ①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 2 \* GB3 ②该反应中,每生成1mlNO(g),放出(或吸收)热量___________kJ。
(2)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甲(a、b)所示实验,请判断b中温度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反应过程_______(填“a”或“b”)的能量变化可用图乙表示。
(3)潜艇中使用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 1 \* GB3 ①电极a是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 2 \* GB3 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向____________移动(填“电极a”或“电极b”)。
= 3 \* GB3 ③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石英是二氧化硅,新型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选;
B.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选;
C.聚乙烯纤维吊绳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选;
D.石墨烯是碳单质,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选。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B
解析:A.50mL、18.4ml/L浓硫酸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是=18.4ml/L×0.05L=0.92ml,若其完全与Cu发生反应:,理论上生成气体0.46ml,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反应就不再发生,因此反应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小于0.46ml,故生成分子的数目少于0.46,A错误;的物质的量是0.2ml,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S过量,Cu完全反应,0.2mlCu发生反应,转移0.2ml电子,则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B正确;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Al遇浓硝酸,会被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即发生钝化,因此不能计算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的物质的量是1ml,其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但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1ml与足量的反应,生成的的物质的量小于1ml,因此反应生成的分子数小于,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装置①做洗气装置时,应长进短出;
用装置②制取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要伸入新制硫酸亚铁溶液中。
8.答案:C
解析:C.a和b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铁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的速度,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铁片均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9.答案:D
解析:混合气体为无色说明混合气体中没有和气体,混合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混合气体中含,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气体NO,则混合气体中不含,据此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肯定有NO,故D正确。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A.A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不管是否达到平衡,A浓度均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体积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容器体积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B、C、D的分子个数之比取决于起始物质的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用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B的消耗速率和D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符合题意。
13.答案:B
解析:A.溶液与氨水会发生反应生成或,故A错误;
B.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氮和水,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氯水均具有漂白性,但二者混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盐酸和硫酸均无漂白性,所以二氧化硫与氯水混合使用漂白效果减弱,甚至消失,故C错误;
D.硝酸为强氧化性酸,亚硫酸具有还原性,两种酸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14.答案:D
解析: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l/L,,C表示的平均速率,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设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n ml,生成D为2L×0.5ml/L=1ml,则
c(A)∶c(B)=3∶5,则=,解得n=3。
A.,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x=2,故B正确;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3ml-1.5ml=1.5ml,故C正确;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100%=50%,故的D错误;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燃料电池燃料通入的一极为负极,因此和通入的一极为负极,A正确;
B.空气通入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负极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
D.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从负极经传导质子的固体膜移向正极,D错误;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A.铜与硝酸反应,部分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部分化合价不变,所以硝酸在反应中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故A正确;
B.反应中一氧化氮中+2价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一氧化氮为还原剂,故B正确;
C.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的化合物,=0.6ml,所以生成硝酸铜0.6ml,含有硝酸根离子1.2ml,氮的化合物为0.9_ml,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则硝酸的总量为(1.2+1)ml=2.2ml,若浓硝酸体积为200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ml/L,故C正确;
D.氮的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和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l,氮氧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9ml,则收集的物质的量为0.1ml,故D错误。
答案选D。
17.答案:(1)
(2)6;;75%
(3)CD
(4)AD
解析:
(1)反应进行到6min时,N减少8ml-2ml=6ml,M增加5ml-2ml=3ml,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题图可知反应进行到6min时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6min,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3)A.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能为零,错误;
B.密度是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因此在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C.正反应体积减小,则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D.该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mlN表示正反有速率,消耗1mlM,表示逆反应速率,一正一逆,速率之比为化学计量是数之比,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4)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C.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容器容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D.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18.答案:(1);AD
(2);bce
(3)饱和食盐水(合理均可);品红溶液褪色;溶液颜色不变
解析:
19.答案:(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瓶口,若试纸变蓝色,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2)检验是否生成水;吸收空气中水蒸气,防止干扰实验;
(3)BC
(4)
解析:(1)图1装置中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已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䓌试纸放在瓶口,若试纸变蓝色,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与水结合生成五水硫酸铜是蓝色的,则作用是:检验是否生成水;需要在无水硫酸铜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固体的球形干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水蒸气,防止干扰实验;
(3)氨气极易溶于水,会造成倒吸,防倒吸的装置是BC;
(4)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即生成Cu,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生成水,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是氮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答案:(1)吸热;90
(2)降低;a
(3)负极;电极a;
解析:
A“神舟十四号”上搭载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B路灯使用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
C用于吊装港珠澳大桥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吊绳
D应用于5G手机中的石墨烯导热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答案全部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化学反应A+B→C分两步进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已知某有机物在标况下5, ①, I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