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九上第8课,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掌握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材给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信息等的阅读利用,培养学生利用图片等学习资料并对此进行分析与归纳,从中提炼出对学习有效的信息的能力。(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早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素养目标: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
的突破方法)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突破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资料和导学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集体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及要求)
学生活动(及要求)
技术说明
图片导入: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1.图片展示:《耶稣》
2.教师提问: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
提示: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在屡次反抗斗争失败后,才将希望转向宗教,期盼上帝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3.教师提问: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
提示: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
4.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比较一下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希沃课件展示)
二:法兰克王国
1.教师讲述: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相继在西欧建立起一系列的日耳曼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是最典型的西欧封建国家。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地图《5—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指出法兰克王国在不断扩张过程中的版图范围。
3.教师提问: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作用:①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起来。
4.查理曼帝国
1.教师提问: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提示:措施: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影响: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为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
2.图片展示:《教皇为查理加冕》
3.教师提问:教皇为什么要给查理大帝加冕?查理大帝又为什么要接受教皇对他的加冕?(在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4.拓展延伸:后来教会势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期,教会不仅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经济地位和相当大的政治权力。
5.查理曼帝国的分裂:示意图见希沃课件
三:封君与封臣
问题探究:展示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西欧封建社会流行这样一条规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西欧封建制度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
(2)在西欧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封君与封臣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通过以上探究,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提示:①等级森严,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②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③层层分封。
总结提升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
学生能够根据老师问题引导准确找到相应答案,准确完成表格
学生自主阅读,认真分析材料,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并发言,准确找出相关答案。
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说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谚语的含义,分析得出结论。
提示: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通过自主阅读、问题引导、新旧知识对比了解基督教兴起的基本情况
通过阅读和观察地图了解法兰克王国的版图特点,找出克洛维统治措施,分析作用。
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通过材料、图片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板书设计
1.4世纪末,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2.法兰克王国建立(时间、人物)
3.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4.查理曼加冕;帝国的分裂,德意志雏形形成
作业:
一、预习九上第8课
二、练习
1、《学法大视野》“课后作业”第7课
教学后记、反思
本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西欧的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学生容易受到中国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影响,存在模糊认识,对此应着重加以强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