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1 科学立法 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011676/0-17218900817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1 科学立法 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011676/0-1721890081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1 科学立法 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011676/0-17218900818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1 科学立法 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011676/0-172189008189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1 科学立法 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011676/0-172189008194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1 科学立法 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011676/0-172189008199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1 科学立法 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011676/0-172189008205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1 科学立法 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011676/0-172189008209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课件 全册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3 政治与法治科学立法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3 政治与法治科学立法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思考:民法典增加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这体现了科学立法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提示:要符合国情和实际。
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一框:科学立法 第一目:科学立法的内涵 第二目:推进科学立法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可科学立法的过程,认同我国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标准。法治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1、科学立法的原因和含义2、科学立法的原则及其要求3、科学立法的要求
结合预习书本p.97-100,预习以下内容
自古以来,中华历代志士仁人追求“良法善治”。宋人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良法概念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
良法的实现,最终取决于 环节,
思考:如何实现”良法善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科学立法的含义
注意:有法可依主要是从“量”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量”;科学立法主要是从“质”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
①原则: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各项权益)
②要求: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民法典》分编中,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仁者爱人、恤老怜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绿色环保原则在民法典分则中也有充分体现,传承和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且实行一夫一妻制。有些地方男20岁、女18岁也可以结婚,西藏有些地区可以实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对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
2022年,加快推进经济、民生、社会、环保、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制定黄河保护法、学前教育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等。
符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①原则: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②要求: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思考:民法典的制定,经过这么多的步骤和环节,说明科学立法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①原则: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②要求: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材料一: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经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多发高发态势难以有效遏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坚决打击治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材料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宁介绍,制定专门法律是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从实践情况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够充分;实践中一些好的做法和政策文件需要上升为法律规定;现有法律规定总体上较为分散,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各方面对于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需求较为迫切。材料三:根据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9月2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材料,说明制订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原则的?
①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②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③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1)依据 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2)要求 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知识拓展: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注意:立法机关≠有立法权的机关
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要求: ①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注意: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权力和责任相统一
要求: (1)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2)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1、社会万象,纷繁复杂;立法所向,千头万绪。提高立法质量,使法律法规更加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更加准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立法工作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材料表明( )①立法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②立法要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③立法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立良善、管用之法,要解决现实问题④立法应尊重和反映规律,超越社会发展,有效调整社会关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题干强调使法律法规更加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更加准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表明立法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同时表明立法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立良善、管用之法,要解决现实问题,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遵循立法程序、立法技术,②错误。材料的超越社会发展说法错误,④错误。
2、我国地方立法一直存在“部门化立法”痕迹,一些部门在立法时“有利则争,无利则推,他利则拖,分利则拒”。地方立法被部门利益绑架,缺乏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和正当性。法律冲突不可避免,但地方立法工作者要考虑该法律责任所对应的行为的各种情况,能够适应于其所对应的行为的各种情节。下列选项与材料表达意思无关的是( )①立法要以公开透明的程序机制吸纳民意②立法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③立法过程中要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④立法要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题干中表明对于有立法权的机关来说要科学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同时立法要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符合设问要求,②④不选。题干未体现立法要以公开透明的程序机制吸纳民意,①应选。立法过程中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主体对应的是公民,与材料表达意思无关,③应选。
3、王安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周公》中提出“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思想,强调法律是社会的基本规则,法律应该是对国家发展有益、对社会治理有益的,这就要求立法从根本上( )A.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符合我国国情B.遵循立法工作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和质量C.注重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D.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
【解析】 立法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A应选。BCD说法均正确,但均不是从根本上对立法的要求。
4、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在推进数字经济地方立法的过程中,要明确划定各级政府部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落地实施过程中更具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其次,应结合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和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提出解决措施。这说明提高立法质量需要( )①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②符合国情和实际,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③根据治理和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和责任④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实施过程中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提出解决措施,说明提高立法质量需要符合国情和实际,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根据治理和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和责任,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也未强调坚持依法行政,①④与题意不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科学立法背景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框科学立法,自主学习,有法可依,良法善治,立法的方向,立法的实效,立法的方法,知识拓展,怎样做到科学立法,科学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九课第一框,科学立法,议题一何谓科学立法,第二幕推进科学立法,我国国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科学立法评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关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