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吉林省大安市2024年中考第四次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

    [化学]吉林省大安市2024年中考第四次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第1页
    [化学]吉林省大安市2024年中考第四次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第2页
    [化学]吉林省大安市2024年中考第四次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吉林省大安市2024年中考第四次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吉林省大安市2024年中考第四次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石墨作电极B. 生石灰作干燥剂
    C. 干冰作制冷剂D. 铜丝作导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物质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物质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符合题意;
    C、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物质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不符合题意;
    D、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物质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衣物去污湿巾可直接擦除衣物上的油渍,其原理与洗涤剂相似,都是使油污发生了( )
    A. 乳化B. 反应C. 溶解D. 蒸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洗涤剂洗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能将油污分散成小液滴,随水流冲走,衣物去污湿巾可直接擦除衣物上的油渍,其原理与洗涤剂相似,都是使油污发生了乳化;
    故选:A。
    3.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符合实验室规范的是( )
    A. 取用固体药品 B. 氧气验满
    C. 稀释浓硫酸 D. 蒸发食盐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应该“一横、二送、三慢立”,操作正确;
    B、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操作错误;
    D、蒸发食盐水时,用玻璃棒可以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操作正确。
    故选A。
    4. 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NH4NO3B. Ca(NO3)2
    C. (NH4)3PO4D. K2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4N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符合题意;
    B、Ca(NO3)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NH4)3PO4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符合题意;
    D、K2SO4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近年来,我国在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研发、材料制备、电池生产和应用等方面跻身世界前列。磷酸铁钠(NaFePO4)是某一款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知NaFePO4中磷元素为+5价,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0B. +2C. +3D. +7
    【答案】B
    【解析】
    【详解】已知NaFePO4中磷元素为+5价,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5)+(-2)×4=0,x=+2;
    故选:B。
    6. 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钢铁生锈的是( )
    A. 在钢铁表面刷漆B. 保持钢铁表面干燥
    C. 在钢铁表面涂油D. 浸泡在食盐水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
    【详解】A、在钢铁表面刷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钢铁生锈,不符合题意;
    B、保持钢铁表面干燥,可以防止钢铁生锈,不符合题意;
    C、在钢铁表面涂油,可以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钢铁生锈,不符合题意;
    D、浸泡在食盐水中,钢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且食盐水会加速铁的锈蚀,符合题意。
    故选D。
    7. 消防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消防安全的说法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水浇灭野外篝火,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先断电再灭火
    C.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D. 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水浇灭野外篝火,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说法错误;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先断电再灭火,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说法正确;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说法正确;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可以防止吸入烟尘和有害气体,说法正确。
    故选A。
    8. 游泳池中水的偏低会刺激人体皮肤、眼睛等,可利用下列哪种物质对池水进行调节(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钠和酸不反应,不能调节pH,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提高pH,符合题意;
    C、加入HCl,盐酸显酸性,会降低pH,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酸不反应,不能提高pH,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也相同
    B. 氮气可以作保护气,说明氮气不能与其它任何物质反应
    C. 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 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水和过氧化氢是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指反应,但不是不能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比如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错误;
    C、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还有氧元素,正确;
    D、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但是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就不是置换反应,错误。故选C。
    10. 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给大棚蔬菜加气体肥料CO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作气体肥料,涉及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B、SO2属于空气污染物,可以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 SO2含量,涉及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C、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涉及化学知识错误,符合题意;
    D、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NH3)的结构模型,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涉及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元素 ______。
    (2)两个碳原子______。
    (3)三个氧分子______。
    【答案】(1)H (2)2C (3)3O2
    【解析】(1)元素符号表示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元素符号前面的计量数表示原子的个数,氢元素:H。
    (2)元素符号表示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元素符号前面的计量数表示原子的个数,两个碳原子:2C。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表示分子的个数,三个氧分子:3O2。
    12. 观察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填写下列空格。
    (1)图甲中,共包含____________种元素。
    (2)图甲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图乙中X的值为______,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答案】(1)3##三 (2)B (3) ①. 15 ②. 32.06
    【解析】(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甲中一共有3种质子数,故有3种元素,故填:3或者三;
    (2)A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B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离子;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填B;
    (3)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磷是15号元素,故X的值为15;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最下放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填:15;32.06。
    13. 水和空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2)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为了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答案】(1)水蒸气 (2)煮沸 (3)活性炭
    【解析】(1)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煮沸可使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沉降下来,降低水的硬度,煮沸也可起到高温杀菌消毒的作用,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为了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的物质是活性炭,活性炭表面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气味等。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俗语、诗词中隐含丰富化学知识或者能够用于说明化学问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釜底抽薪”体现燃烧需要______。
    (2)“桃花流水鱖鱼肥”,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其主要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
    (3)“满阶芳草绿,片杏花香”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百炼成钢”,高炉内用赤铁矿炼铁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燃物 (2)蛋白质
    (3)不断运动 (4)
    【解析】(1)物质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隔绝空气或氧气,“釜底抽薪”体现燃烧需要可燃物。
    (2)鳜鱼富含蛋白质。
    (3)“满阶芳草绿,片杏花香”说明粒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构成花香的分子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花香。
    (4)高炉内用赤铁矿炼铁,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15.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破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g
    (2)t1 ℃时,将l5g 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g.
    (3)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因此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请你用溶解度的相关知识解释其中的科学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6
    (2)60.9
    (3)因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食盐(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析出的是Na2CO3晶体,而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食盐(NaCl)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8g,100g水中最多溶解21.8g碳酸钠,50g水中最多溶解10.9g碳酸钠,该温度下,将l5g 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质量为10.9g,溶剂质量为50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9g。
    (3)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用溶解度的相关知识解释其中的科学依据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食盐(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析出的是Na2CO3晶体,而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食盐(NaCl)。
    16. 材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1)在棉花、生铁、塑料几种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B. 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 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高
    (3)铝和铝合金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铝制品表面不能经常用钢丝球擦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文帝霸陵入选“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出土的文物中,金银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塑料
    (2)B
    (3)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用钢丝球擦洗会把保护膜擦去
    (4)铁、铜、金
    【解析】(1)棉花属于天然材料、生铁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塑料;
    (2)A、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故A错误;
    B、合金具有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特性,故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故B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高温下金也不与氧气反应,故C错误;
    D、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其纯金属,故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故D错误。
    故选B;
    (3)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了氧气进一步与铝发生反应,用钢丝球擦洗会把保护膜擦去,故填: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用钢丝球擦洗会把保护膜擦去;
    (4)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根据金银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的现象,说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金,故填:铁、铜、金。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7. 某学习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基础实验:实验室利用装置A和B制取O2和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小松利用B装置制取CO2 ,并将产生的CO2依次通人C、D装置中,可观察到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__,D中观察到气球_______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
    (2)跨学科实践: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小辰自制了装置E的家庭简易制氧机。
    ①利用可以抽拉的金属丝,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这样设计的优点是______。
    ②若想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E中有一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将______(填“a"或“b")端导管伸入水面下。
    【答案】(1)①. ②. 红 ③. 上浮
    (2)①.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 a
    【解析】(1)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解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②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D中观察到气球上浮;
    (2)①可以抽拉的金属丝,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接触时反应,分离后反应停止,故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若想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可将a端导管伸入水面下,通过观察冒出气泡的快慢来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
    18. 学习完酸碱中和反应后,某化学研究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1)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依据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证明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得到无色溶液,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
    (2)猜想一:Na2SO4;猜想二:______。
    [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二正确。
    [反思交流]
    (4)有同学认为方案2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Na2SO4、H2SO4
    (3)①.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②. 产生白色沉淀
    (4)BaCl2 +Na2SO4=BaSO4+ 2NaCl
    【解析】(1)氢氧化钠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滴入了稀硫酸后溶液变成了无色,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了稀硫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
    (2)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溶液中有酚酞,氢氧化钠遇酚酞会变红,反应后的溶液是无色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稀硫酸溶液也是无色溶液,滴加的稀硫酸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稀硫酸,所以猜想一是只存在硫酸钠,猜想二是存在Na2SO4、H2SO4。
    (3)方案1:根据实验结论猜想2成立,即溶液中含有硫酸,向盛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滴加少量待测溶液,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方案2:根据实验结论猜想2成立,即溶液中含有硫酸,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4)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方案二是不够严谨,化学方程式:BaCl2 +Na2SO4=BaSO4+ 2NaCl。
    五、计算题(共6分)
    19. 将25g大理石,加入盛有16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76.2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25g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
    【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60g=176.2g=8.8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解:设25g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x=20g
    答:25g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20g。
    【解析】(1)见答案;(2)见答案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给大棚蔬菜加气体肥料CO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SO2含量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C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NH3)的结构模型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方案1:向盛有生锈铁钉试管中滴加少量待测溶液
    _____
    猜想二成立
    方案2: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______
    猜想二成立

    相关试卷

    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名校调研中考第四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名校调研中考第四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3页。

    精品解析: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城镇三校中考第四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城镇三校中考第四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