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实验室有部分被氧化的镁条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总分60分。本试卷分两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Zn-65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急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不要折叠、弄破、弄皱答题卡,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等影响答题卡整洁。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达州出产的富硒茶,畅销全国各地。下列有关“茶”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茶叶采摘B. 茶叶清洗C. 茶叶运输D. 醋除茶垢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氧气验满B. 取用块状固体
C. 稀释浓硫酸D. 量取液体
3. 化学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4. 丙氨酸(C3H7NO2)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氨酸属于氧化物
B. 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9
C. 丙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丙氨酸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5. 开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故天然气使用前需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脱硫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3:1
C. 该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
6.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K+、Na+、、Cl-B. H+、Fe2+、、
C. H+、Ca2+、OH-、Cl-D. Ba2+、Cu2+、、
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在空气中加热一定量铜粉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 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铁粉和锌粉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8. 实验室有部分被氧化的镁条8.0g与3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A. 7.8gB. 7.2gC. 6.0gD. 2.4g
二、填空题(本题7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9. 化学用语是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离子_________。
(2)两个硅原子_________。
(3)三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
(4)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10. 达州蕴藏有丰富的锂、钾、溴等资源。图1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与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相同。
(3)A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1. 2023年8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四川成都闭幕,大运村现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主题公园。今年“五一”期间,小明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到大运村游玩。
(1)村内,小明闻到阵阵花香,原因是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2)路边,园丁正在给花草施肥。肥料包装袋上印有“磷酸二氢铵(NH4H2PO4)”字样。该肥料属于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
(3)湖畔,小明想到可用______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4)午餐时,有下列食物:牛奶、面包、牛肉干、花生。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还需补充的食物最好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薯片B. 桔子C. 泡面D. 皮蛋
12. 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描述。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的意义是_______。
(2)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将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______法提纯甲。
13.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可提取食盐。下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过滤后,滤渣中除泥沙外,还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若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3)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时即停止加热。
14. 金属材料性能优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之一。
(1)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是利用黄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贴在面具上制成的。
(2)钢铁是容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实验室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用于金属的回收和提纯。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Zn
B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沉淀产生
D. 滤液中一定不含Cu(NO3)2,可能含有AgNO3和Zn(NO3)2
15.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D、E、F为不同类别的物质。A、F两物质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态,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D的溶液呈蓝色。“—”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A转化为B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D与E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16.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结合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若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从图1的A~E中选择,填字母序号)。
(3)若选用F装置制氢气,其优点是______。
炭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也会生成氢气,同时生成碳的氧化物。为探究该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部分步骤及装置已省略)。
【猜想与假设】
同学们讨论得出,气体成分有H2,还有CO和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查阅资料】
①H2具有还原性。
②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反应生成的气体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
(4)A装置的作用________。
【实验现象与结论】
(5)A、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E装置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F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G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由此得出:炭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H2和CO。写出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与评价】
(7)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是______。
17. 九年级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训练中,进行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
(1)A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
为探究B试管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2)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H2SO4
猜想三:___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完成并记录以下实验:
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甲、乙两组同学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溶液pH变化如图3所示。
(4)甲组实验pH变化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填“I”或“Ⅱ”)。若取M点对应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
(5)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溶液可除去杂质。
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共6分)
18.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时不慎把稀盐酸洒在实验室的磨石地板上,发现有气泡冒出。查阅资料得知,磨石中含有碳酸钙,同学们用同种磨石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磨石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达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卷
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总分60分。本试卷分两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Zn-65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急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不要折叠、弄破、弄皱答题卡,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等影响答题卡整洁。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达州出产的富硒茶,畅销全国各地。下列有关“茶”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茶叶采摘B. 茶叶清洗C. 茶叶运输D. 醋除茶垢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茶叶从树上采摘下来,该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清洗茶叶,可以将茶叶和茶叶表面的灰尘分离,该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茶叶运输,是茶叶的位置发生改变,该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茶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氢氧化镁都可以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从而被除去,该过程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氧气验满B. 取用块状固体
C. 稀释浓硫酸D. 量取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验满氧气的时候,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图示操作将木条伸入集气瓶内,A错误;
B、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示操作错误,B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防止液滴飞溅,C正确;
D、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持平,图示操作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D错误。
故选:C。
3. 化学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②过期或霉变食品中含有有毒物质,不能食用,故错误;
B、①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C、①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和塑料制品,能保护环境同时节约资源;②海水制碱制得的是纯碱,可以利用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再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故正确;
D、①二氧化碳实现“中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②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环境产生威胁,开发新能源能减轻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故正确。
故选A。
4. 丙氨酸(C3H7NO2)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氨酸属于氧化物
B. 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9
C. 丙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丙氨酸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丙氨酸含有4种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1×7+14+16×2=89。符合题意;
C、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4:(16×2),氢元素占比最小,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D、丙氨酸由丙氨酸分子构成,1个丙氨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开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故天然气使用前需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脱硫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3:1
C. 该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故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由单质生成,则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D、天然气中含有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故正确。
故选B。
6.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K+、Na+、、Cl-B. H+、Fe2+、、
C. H+、Ca2+、OH-、Cl-D. Ba2+、Cu2+、、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钾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相互之间不能结合成气体、沉淀或水,可以大量共存,且不存在带有颜色的离子。符合题意;
B、亚铁离子在溶液中为浅绿色,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铜离子在溶液中为蓝色,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在空气中加热一定量的铜粉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 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铁粉和锌粉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空气中加热一定量的铜粉,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前铜为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所以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大,至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故A图像错误;
B、向一定量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B图像错误;
C、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铁粉和锌粉,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故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锌的质量多,故C图像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D图像错误;
故选:C。
8. 实验室有部分被氧化的镁条8.0g与3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A. 7.8gB. 7.2gC. 6.0gD. 2.4g
【答案】B
【解析】
【详解】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不变,生成的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为300g×7.3%××100%=21.3g;氯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其质量为21.3g×=7.2g。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7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9. 化学用语是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离子_________。
(2)两个硅原子_________。
(3)三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
(4)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答案】(1)Al3+
(2)2Si (3)3CH4
(4)
【解析】
【小问1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铝离子表示为:Al3+;
【小问2详解】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硅原子表示为:2Si;
【小问3详解】
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甲烷分子表示为:3CH4;
【小问4详解】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10. 达州蕴藏有丰富的锂、钾、溴等资源。图1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与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相同。
(3)A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1)6.941
(2) ①. E ②. 最外层电子数
(3)NaF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小问2详解】
最外层为8电子的结构属于稳定结构,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E;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A、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小问3详解】
A是氟原子,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是钠原子,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aF。
11. 2023年8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四川成都闭幕,大运村现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主题公园。今年“五一”期间,小明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到大运村游玩。
(1)村内,小明闻到阵阵花香,原因是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2)路边,园丁正在给花草施肥。肥料包装袋上印有“磷酸二氢铵(NH4H2PO4)”字样。该肥料属于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
(3)湖畔,小明想到可用______检验湖水软水还是硬水。
(4)午餐时,有下列食物:牛奶、面包、牛肉干、花生。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还需补充的食物最好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薯片B. 桔子C. 泡面D. 皮蛋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2)D
(3)肥皂水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为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所以村内,小明能闻到阵阵花香;
【小问2详解】
磷酸二氢铵(NH4H2PO4)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D;
【小问3详解】
可用肥皂水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取少许水样,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为软水,泡沫较少、且有浮渣,则为硬水;
【小问4详解】
午餐时,有下列食物:牛奶、面包、牛肉干、花生,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还需补充维生素;
A、薯片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桔子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C、泡面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皮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描述。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的意义是_______。
(2)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将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______法提纯甲。
【答案】(1)在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70 (3)乙>甲>丙
(4)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
【小问1详解】
交点 P 表示在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小问2详解】
t2℃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 水中最多溶解40g 甲,那么50g 水中最多溶解20g 甲,将25g 甲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只能溶解20g,所得溶液的质量=20g+50g=70g;
【小问3详解】
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甲和乙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t2℃时的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升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小问4详解】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甲。
13.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可提取食盐。下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过滤后,滤渣中除泥沙外,还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若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3)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时即停止加热。
【答案】(1)加快溶解速率
(2) ①. ②. 滤纸破损 (3)较多固体
【解析】
【小问1详解】
粗盐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溶解速率;
【小问2详解】
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加入碳酸钠溶液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过滤后,滤渣中除泥沙外,还含有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化学式为、;
若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导致滤液未经过滤流下、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液体从滤纸和漏斗的缝隙流下等;
【小问3详解】
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
14. 金属材料性能优良,已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物质之一。
(1)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是利用黄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贴在面具上制成的。
(2)钢铁是容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实验室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用于金属的回收和提纯。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Zn
B.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沉淀产生
D. 滤液中一定不含Cu(NO3)2,可能含有AgNO3和Zn(NO3)2
【答案】(1)延展 (2)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黄金能锤成极薄的薄片,是利用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小问2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根据金属活动性Zn>H>Cu>Ag,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反应完全,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即硝酸铜反应完全,那么硝酸银也一定反应完全,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铜;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故A说法错误;
B、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故B说法错误;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不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则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沉淀产生,故C说法正确;
D、滤液中一定不含Cu(NO3)2、AgNO3,一定含有Zn(NO3)2,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5.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D、E、F为不同类别的物质。A、F两物质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态,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D的溶液呈蓝色。“—”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A转化为B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D与E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反应。
【答案】(1)
(2)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3)置换
【解析】
【小问1详解】
A、F两物质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态,A、F为过氧化氢、水两种中的一种,过氧化氢可分解为水和氧气,故A为过氧化氢,F为水,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F物质为水,能与水相互转化的物质为氢氧化钙,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故E为氢氧化钙,D的溶液呈蓝色,D为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可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填: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小问3详解】
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C为铁,D的溶液呈蓝色,D为硫酸铜,铁和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为置换反应,故填:置换。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16.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结合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若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从图1的A~E中选择,填字母序号)。
(3)若选用F装置制氢气,其优点是______。
炭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也会生成氢气,同时生成碳的氧化物。为探究该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部分步骤及装置已省略)。
【猜想与假设】
同学们讨论得出,气体成分有H2,还有CO和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查阅资料】
①H2具有还原性。
②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反应生成的气体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
(4)A装置的作用________。
【实验现象与结论】
(5)A、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E装置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F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G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由此得出:炭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H2和CO。写出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与评价】
(7)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是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BC##CB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检验气体成分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5)
(6) (7)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B来制取,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此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同时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此方法收集的气体较干燥,故若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C;
【小问3详解】
若选用装置F制氢气,在多孔隔板上方放置反应固体块状药品,再注入液体药品使液体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打开导气管的弹簧夹,收集气体;若想停止反应时,关闭弹簧夹,内部因继续反应产生气体使压强增大,会把液体压到隔板以下使其不与固体接触,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小问4详解】
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根据同学们的猜想和假设,A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气体成分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小问5详解】
A、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生成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E装置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铁还原为铁;F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进而说明有氢气参与了氧化铁的还原反应;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进而说明有一氧化碳参与了氧化铁的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7详解】
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17. 九年级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训练中,进行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
(1)A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
为探究B试管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2)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H2SO4
猜想三:___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完成并记录以下实验:
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甲、乙两组同学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溶液pH变化如图3所示。
(4)甲组实验pH变化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填“I”或“Ⅱ”)。若取M点对应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
(5)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溶液可除去杂质。
【答案】(1)溶液变红
(2)Na2SO4、NaOH (3)产生白色沉淀
(4) ①. Ⅱ ②. 溶液变红
(5) ①. ②. 氢氧化钙(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A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现象是:溶液变红;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硫酸钠,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硫酸钠、氢氧化钠,如果硫酸过量,则溶质为硫酸钠、硫酸,故猜想三:Na2SO4、NaOH;
【小问3详解】
②另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硝酸镁溶液,硝酸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硝酸钠,故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氢氧化钠,说明猜想三成立;
【小问4详解】
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消耗稀硫酸的体积越小,故甲组实验pH变化对应的曲线是Ⅱ;
M点pH<7,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小问5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可除去杂质。
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共6分)
18.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时不慎把稀盐酸洒在实验室的磨石地板上,发现有气泡冒出。查阅资料得知,磨石中含有碳酸钙,同学们用同种磨石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磨石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 (2)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
x=10g;
y=11.1g;
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或
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解析】
【小问1详解】
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逸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2.5g+105.4g -113.5g=4.4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钙可导致甲状腺肿大
②不食用过期或霉变食品
①严禁品尝化学药品
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未来
①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②利用海水“制碱”
①“碳中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②开发新能源能减轻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硝酸镁溶液
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三成立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钙可导致甲状腺肿大
②不食用过期或霉变食品
①严禁品尝化学药品
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未来
①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②利用海水“制碱”
①“碳中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②开发新能源能减轻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硝酸镁溶液
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三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