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73130/0-17208333125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73130/0-17208333126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73130/0-17208333127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各省市中考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下列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制作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黑陶烧制B.土族刺绣C.河湟剪纸D.藏毯编织
2.(1分)把下列少量厨房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B.香油C.蔗糖D.白醋
3.(1分)湿衣服晾干,从微观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分解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消失
4.(1分)下列微粒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B.HeC.H2OD.3H2
5.(1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和合成量子点的三位科学家。量子点组成中常含镉等元素。如图是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有关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镉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镉元素符号为Cd
C.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D.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6.(1分)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图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生成物中共有3种单质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H2O2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7.(1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我国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全人工合成淀粉的碳资源循环利用。主要过程如下,请结合如图完成8~11题。
8.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是( )
A.+2B.+4C.﹣4D.﹣2
9.分类法在学习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图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 )
A.酸B.氧化物C.碱D.盐
10.下列有关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无机化合物
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g
C.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发展火力发电B.积极植树造林
C.开采化石燃料D.露天焚烧垃圾
12.(2分)《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 )
A.H2OB.COC.Fe3O4D.CO2
13.(2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成分示意图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燃烧的条件
D.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4.(2分)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5.(3分)为了饮水便利,许多公共场所安装了直饮水机,处理步骤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颗粒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 操作相同;步骤②中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2)水是生命之源,守好“中华水塔”,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填字母)。
A.河流源头建化工厂
B.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C.随意向河道丢弃生活垃圾
D.将生活污水和畜牧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16.(3分)眺望茶卡盐湖,水天相映,阳光照射下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17.(3分)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周边地域平坦广阔,物资丰富。
(1)湖水口感发涩,经测定湖水pH约为9,说明湖水呈 性。
(2)环湖地区建成了大量的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3)当地特产丰富,盛产的牦牛肉干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填“维生素”“糖类”或“蛋白质”)。
18.(3分)青海河湟谷地历史文化悠久,在互助县出土了魏晋时期的青铜艺术品玄武砚滴。
(1)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
(2)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4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6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2023年7月12日9时整,我国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入轨并完成了飞行任务。它作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下表是常见的三种液体火箭推进剂的特点:
(1)以上三种液体推进剂中 作助燃剂,煤油、液氢、甲烷作燃料。
(2)火箭向上的推力来自燃料燃烧 (填“释放”或“吸收”)热量并喷出高温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
(3)文中提到的煤油是由石油炼制而成,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氢气等
C.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
(4)液氧甲烷推进剂燃烧效率高,甲烷(CH4)和液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液氧甲烷是理想的液体推进剂之一,其优点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
20.(8分)某校兴趣小组从化学视角对我国造纸工艺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
(1)活动一:了解我国古代造纸技术
【查阅资料】我国古代手工造纸以麻、木材、竹等为原料,经过如图多道工序而制成。
【分析交流】古代造纸过程中步骤1加的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字母)。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同学们对黑液成分产生兴趣,将少量黑液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2)活动二:探究黑液成分
【提出问题】黑液中除了有机物还有哪些成分呢?
【查阅资料】①黑液呈碱性;②氢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
【提出猜想】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K2CO3;猜想三:KOH和Ca(OH)2。
【实验方案】该兴趣小组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废液处理】造纸会产生碱性废水,加酸调节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盐可用来制备 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3)活动三:展望造纸发展前景
现代壁纸、包装纸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至22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起到 作用。
【成果分享】通过研学实践,同学们认识到造纸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21.(4分)在“神舟”飞船内,用盛有LiOH的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O2+2LiOH═Li2CO3+H2O,请计算吸收88gCO2,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1)过滤;活性炭;
(2)B。
16.【答案】(1)<;
(2)硝酸钾;
(3)增加氯化钠(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17.【答案】(1)碱;
(2)电;
(3)蛋白质。
18.【答案】(1)大;
(2)Fe+CuSO4=FeSO4+Cu。
19.【答案】(1)液氧或氧气或O2;
(2)释放;
(3)B;
(4);
(5)燃烧效率高(或易制取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0.【答案】(1)CaO+H2O=Ca(OH)2;A。
(2)二;氯化钙;白色沉淀;钾。
(3)隔绝氧气。
21.解:设需要LiOH的质量是x。
CO2+2LiOH=Li5CO3+H2O
44 48
88g x
x=96g
答:需要LiOH的质量是96g。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探究CO2的部分性质
收集氧气并验满
比较铁、银金属活动性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
①缺铁会引起夜盲症
②缺维生素A会引起贫血
①品尝实验药品
②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①CO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②SO2、NO2等气体会形成酸雨
液体推进剂种类
特点
液氧煤油
成本低、比冲较低、易积碳、结焦等
液氧液氢
成本高、比冲非常高、绿色环保、不易储存等
液氧甲烷
成本低、比冲较高、积碳不结焦、绿色环保、燃烧效率高、易制取等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黑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猜想 成立
另取适量黑液于容器中,将二氧化碳传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H2SO4溶液至过量,得到CO2的浓度变化图像。
向黑液中加入H2SO4溶液过程中CO2浓度变化情况
方案二
取适量黑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观察现象。
试管中有 生成
与方案一的结论一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真题】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共24页。
这是一份2022年青海省中考化学真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