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供应和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氨基酸只能从无机环境中获取
B. 植物根尖细胞可以利用从土壤中吸收的Mg2+合成叶绿素
C.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可进入愈伤组织细胞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
D. 适宜光照下,密闭环境中绿色植物将CO2耗尽后会停止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二氧化碳的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
【详解】A、植物细胞获取需要的氨基酸依靠自身细胞合成,而不是从无机环境中吸收,A错误;
B、根尖细胞不合成叶绿素,B错误;
C、生长素可进入细胞内诱导特定基因表达以调节植物细胞的生长,C正确;
D、适宜光照下,密闭环境中的绿色植物会消耗CO2,随着CO2浓度不断下降,光合速率不断下降,当光合作用吸收CO2速率和呼吸作用产生CO2速率相等时,会达到平衡状态,CO2浓度不再下降,D错误。
故选C。
2. 寒冷刺激通过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并导致相应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
A. 遗传信息从核DNA流向核DNA的过程增强
B. Na+与细胞膜上Na+通道蛋白结合加快
C. 通过导管向血液中分泌的TRH增加
D.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运输速率提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产生动作电位。继而神经冲动沿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详解】A、寒冷刺激不会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裂,不会发生核DNA复制,也就不会发生遗传信息从核DNA流向核DNA的过程,A错误;
B、Na+通过Na+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并没有与通道蛋白结合,B错误;
C、神经内分泌细胞属于内分泌系统,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体液,C错误;
D、寒冷刺激会促进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最终使细胞代谢加快,有氧呼吸速率提高,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运输速率也会提高,D正确。
故选D。
3. 盐碱地中含过量的钠盐,会对植物生存造成威胁,而海水稻可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来抵抗逆境。下图为海水稻抗逆性相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SOSⅠ和NHX为膜上两种蛋白质。
A. 海水稻根尖细胞将多余Na+运出细胞的过程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
B. 该细胞膜上消耗ATP并将H+跨膜运输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
C. 液泡膜上的NHX运输Na+进入液泡可增强海水稻从外界环境吸收水的能力
D. 细胞吸水的速率受到细胞内外渗透压和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的共同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包括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1)主动运输的特点:①消耗能量(来自于 ATP水解或离子电化学势能),②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逆浓度梯度进行。(2)协助扩散的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顺浓度梯度进行。(3)自由扩散的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顺浓度梯度进行。
【详解】A、海水稻根尖细胞利用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差将多余的Na+运出细胞,而维持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差需要消耗ATP,因此该过程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该细胞膜上消耗ATP并将H+跨膜运输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可以催化ATP水解,B正确;
C、NHX将Na+不断运输到液泡中,增加细胞液渗透压,从而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C正确;
D、细胞吸水的速率受到细胞内外渗透压相对大小和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的共同影响,D正确。
故选A。
4. 科学家在探究生命科学奥妙的过程中,利用了各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B. 鲁宾和卡门用荧光标记示踪的方法确定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C. 高斯利用建构模型法得到草履虫种群的“S”形增长曲线
D. 林德曼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鲁宾和卡门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最终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详解】 A、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A正确;
B、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时用的是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不是荧光标记示踪的方法,B错误;
C、高斯利用建构模型法构建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S”形增长曲线,C正确;
D、林德曼通过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两个特点,D正确。
故选B。
5. 2023年中山大学洪海教授团队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溶液培养衰老T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内的端粒酶(可延长端粒)浓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端粒酶浓度都高于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端粒严重缩短后其内侧正常基因会受损,使细胞活动异常
B. 本实验表明二甲双胍对衰老T细胞可能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C. 癌细胞可以持续分裂,推测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浓度比较高
D. 细菌能连续分裂是因为细菌中的端粒酶延长了细菌端粒
【答案】D
【解析】
【分析】端粒酶中含有RNA和蛋白质,与端粒的化学成分最相近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端粒酶能以其RNA组分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即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类似于逆转录过程。
【详解】A、端粒位于染色体两端,随着端粒不断缩短,其内侧正常基因会受到损伤,使细胞代谢异常,A正确;
B、本实验实验组的端粒酶浓度高于对照组,端粒酶可延长端粒,说明二甲双胍可能具有延缓T细胞衰老的作用,B正确;
C、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由此推测癌细胞中端粒酶浓度比较高,可防止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使端粒逐渐缩短,C正确;
D、细菌无染色体,而端粒位于染色体两端,所以细菌无端粒,D错误。
故选D。
6. 某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种动物翅型的长翅和截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体色的红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让多对基因型相同的白色截翅雌性动物与红色长翅雄性动物杂交,获得的F1中红色长翅雌性:白色长翅雄性=1:1。相关基因不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亲本红色长翅雄性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不会发生等位基因A和a的分离
B. F1白色长翅雄性的处于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体细胞中均有4个染色体组
C. 亲本白色截翅雌性为纯合子且其初级卵母细胞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 F1红色长翅雌性的初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时基因B、b均可在细胞内观察到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亲本白色雌性与红色雄性杂交,子代雌性全为红色,雄性全为白色,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亲本截翅雌性与长翅雄性杂交,子代雌雄全为长翅,说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综上所述,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
【详解】A、亲本白色雌性与红色雄性杂交,子代雌性全为红色,雄性全为白色,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亲本截翅雌性与长翅雄性杂交,子代雌雄全为长翅,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综上所述,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亲本红色长翅的基因型为AAXBY,只有A基因,无a基因,其初级精母细胞中不会发生等位基因A和a的分离,A正确;
B、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B错误;
C、由A可知,亲本白色截翅雌性aaXbXb为纯合子,其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只是没有发生等位基因分离,C错误;
D、细胞内不能直接观察到基因,D错误。
故选A。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以骨髓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难治性血细胞异常为特征的疾病。患者骨髓细胞中甲基转移酶(可催化DNA甲基化)含量升高,导致抑癌基因p15、p16甲基化,进而引起相应细胞的细胞周期失常。治疗MDS的药物地西他滨能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甲基化不改变相关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B. 正常的人体细胞中含有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C. 地西他滨可通过抑制DNA甲基化来治疗MDS
D. p15、p16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如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
【详解】A、DNA甲基化是指DNA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并不改变碱基排列顺序,A正确;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的基因,B正确;
C、地西他滨可以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进而抑制DNA的甲基化,从而治疗MDS,C正确;
D、一般情况下,多个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累积才会导致细胞癌变,p15、p16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细胞癌变,D错误。
故选D。
8. 海蜗牛被电击几次后,学会了通过长时间蜷缩来保护自己,没有被电击的海蜗牛则没有这种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后者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研究者接着将未被电击过的海蜗牛的神经元(包括相连接的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运动神经元)放入培养皿中,再提取被电击过的海蜗牛腹部神经元中的RNA并加入这些培养皿中,结果发现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了而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未提高,对照组中则无明显现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证明RNA可储存记忆并能在个体间传递记忆
B. 被电击过的海蜗牛的RNA会增加感觉神经元对K+的通透性
C. 本实验可证明记忆的形成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的信息交流有关
D. 本实验的对照组需注射从未经电击的海蜗牛腹部神经元提取的RNA
【答案】D
【解析】
【分析】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详解】A、本实验证明RNA可能与记忆的形成有关,A错误;
B、被电击过的海蜗牛的RNA会增加感觉神经元对Na+的通透性,B错误;
C、RNA提高了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而未提高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说明RNA的作用未通过突触,无法证明记忆的形成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的信息交流有关,C错误;
D、本实验的对照组需注射从未经电击的海蜗牛腹部神经元提取的RNA,从而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9. 下图1是腓骨肌萎缩症(由基因A、a控制)和鱼鳞病(由基因B、b控制)患者家庭的遗传系谱图。乙家庭成员的B基因和b基因两侧的无意义序列中,都有α、γ酶的酶切位点,某些成员的B基因和b基因两侧有β位点,某些成员没有(如图2所示)。同时用α、β、γ三种酶处理后得到的B基因和b基因所在片段长度可能不同。图3是乙家庭中部分成员基因B和b经上述三种限制酶处理之后的电泳图。不考虑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腓骨肌萎缩症的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B. Ⅰ4的鱼鳞病致病基因在19kb的DNA片段上
C. 尚未出生的Ⅱ6患有鱼鳞病的概率为1/2
D. 若Ⅱ1和Ⅱ5婚配,后代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6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图1甲家族的Ⅰ1、Ⅰ2和Ⅱ1可以判断腓骨肌萎缩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家族中,根据Ⅰ3、Ⅰ4和Ⅱ5,可推知鱼鳞病为隐性遗传病。
【详解】A、假设腓骨肌萎缩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患病则Ⅰ1也应患病,但Ⅰ1不患病,假设不成立,推出腓骨肌萎缩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据图1可推出鱼鳞病是隐性遗传病,据图2可知,Ⅰ4和Ⅱ5所含DNA片段均为19kb/16kb,Ⅰ3所含DNA片段为19kb,故Ⅱ5的19 kb DNA片段、16 kb DNA片段分别来自Ⅰ3、Ⅰ4,即来自双亲,由此推出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Ⅱ5的基因型为bb,Ⅰ4不患病,基因型为Bb,其为Ⅱ5、提供的DNA片段为16kb,该片段含基因b,因此Ⅰ4的鱼鳞病致病基因在16kb的DNA片段上,B错误;
C、Ⅱ6的16 kb DNA片段来自Ⅰ4,该片段含基因b,19kb的DNA片段来自Ⅰ3,1/2的概率为19kb(含基因B),1/2的概率为19kb(含基因b),因此Ⅱ6患鱼鳞病(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1/2,C正确;
D、Ⅱ5的基因型为aabb,据图1可推出Ⅰ1、Ⅰ2的基因型都是AaBb,则Ⅱ1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Ⅱ1和Ⅱ5的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3)×(1/2)=1/3,D错误。
故选C。
10. 肾排尿是小鼠排出水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途径。为研究小鼠尿量的调节因素,某小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并测定其正常饲养状态下的尿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与小鼠内环境渗透压接近。
A. 对照组应注射20mL清水,以排除因注射引起的恐惧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B. 组1处理使小鼠醛固酮分泌增多进而使肾小管、集合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减少
C. 组2和组3的实验结果说明20%的葡萄糖溶液会抑制小鼠分泌抗利尿激素
D. 小鼠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来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以维持水盐平衡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探究小鼠尿量调节因素,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处理方式,因变量是尿液量。
【详解】A、对照组应只进行注射操作,但不注射任何液体,从而排除注射本身等无关变量的影响,且静脉注射不应该用清水,A错误;
B、组1处理使小鼠细胞外液量增多、血钠升高,引起醛固酮分泌减少,进而使肾小管、集合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减少,B错误;
C、组2中20%的葡萄糖溶液是高渗溶液,会促进小鼠分泌抗利尿激素,但20%的葡萄糖溶液还会导致小鼠原尿中葡萄糖浓度增加,导致重吸收水减少,尿量增多,C错误;
D、通过组3、4、5可以得出,小鼠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来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以维持水盐平衡,D正确。
故选D。
1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逐渐使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侵入早期人体几乎没有症状,与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较多有关
B. 艾滋病病发时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较少导致机体丧失非特异性免疫
C. 可通过向艾滋病患者体内移植正常人的骨髓来治愈艾滋病
D. 艾滋病尚无药物可根治,目前注射HIV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答案】A
【解析】
【分析】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酶、能量等物质合成自己的RNA和蛋白质在进行组装形成新的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详解】A、HIV侵入早期,机体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杀死大部分病毒,人体几乎没有症状与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较多有关,A正确;
B、艾滋病病发时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较少导致机体几乎丧失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不直接依赖辅助性T细胞,不会全部丧失,B错误;
C、向艾滋病患者体内移植正常人的骨髓,病毒依旧可以感染新产生的辅助性T细胞,无法治愈艾滋病,C错误;
D、艾滋病尚无药物可根治,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疫苗,D错误。
故选A。
12. 下图表示欧洲灰鹭在1928—1977年间的生殖鸟对数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冬引起的食物不足是制约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增长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B. 欧洲灰鹭种群在1964年后以恒定的增长率增长至K值5000只
C. 利用标记重捕法得到图中数据时需要考虑欧洲灰鹭的年龄和性别
D. 1962年时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已经低于种群延续所需的最小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属于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食物是影响欧洲灰鹭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
B、欧洲灰鹭种群在1964年后大致呈“S”形增长,故其增长率并非恒定的,且5000是生殖鸟对数的最大值,并非种群的K值,B错误;
C、利用标记重捕法得到图中数据时,需要统计处于生殖期的雄鸟和雌鸟的数量,故需要考虑欧洲灰鹭的年龄和性别,C正确;
D、1962年后欧洲灰鹭种群数量能恢复增长,故未低于种群延续所需最小数量,D错误。
故选C。
13.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叫作总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减去生产者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剩余的这部分有机物质量叫作净初级生产量;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利用初级生产量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或固定的能量,称为次级生产量。如图表示某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总初级生产量和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总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次级生产量是消费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或固定的能量,最终被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
B.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净初级生产量,可通过分解者的作用转化为次级生产量
C. 据图可知,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时净初级生产量略大于或等于零,此时群落结构最复杂
D. 该森林是一个完善而稳定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外界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也可维持其正常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都是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在成熟阶段,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
【详解】A、次级生产量是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靠消耗初级生产量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或固定的能量,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
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未被消费者同化,属于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可成为分解者(异养生物)所利用的能量,即转化为次级生产量,B正确;
C、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时生产者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总量差值(即净生产量)略大于或等于零,此时净初级生产量远大于零,群落结构最复杂,C错误;
D、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外界能量的输入才可维持其正常功能,D错误。
故选B。
14. 柠檬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酸度调节剂,工业生产上可通过黑曲霉的发酵制得,其发酵环节包括:①选育菌种;②扩大培养;③配制培养基;④灭菌;⑤接种;⑥发酵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可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B. ②可为⑤提供大量的菌种以缩短发酵时间
C. ④过程主要依靠添加抗生素提供无菌的环境
D. ⑥过程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成分、控制发酵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详解】A、①可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产酸量高的黑曲霉,A正确;
B、扩大培养可增加黑曲霉的浓度,故②可为⑤提供大量的菌种以缩短发酵时间,B正确;
C、④过程主要依靠灭菌技术提供无菌的环境,抗生素可能会对黑曲霉造成不利影响,且在产品中难以分离,C错误;
D、⑥过程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成分、控制发酵条件,给黑曲霉提供适宜的发酵环境,D正确。
故选C。
1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小鼠多次注射纯化的HCG,并从小鼠的血液中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B. B细胞、骨髓瘤细胞形成的3种两两融合的细胞均可以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
C. 克隆化培养时,需要对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用无菌水进行充分依次等比稀释
D. 可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从培养液中获取大量单克隆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的特点。
【详解】A、向小鼠多次注射纯化的HCG,并从小鼠的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从小鼠血液中获得的抗体可能有多种,不是单克隆抗体,A错误;
B、 只有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可以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相同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不能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B错误;
C、克隆化培养时,需要对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用无菌等渗溶液进行充分依次等比稀释,无菌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C错误;
D、可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细胞(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从培养液中获取大量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气孔导度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大,气孔开放程度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气体交换,且与水分代谢密切相关。某小组以某高等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蓝光影响气孔导度的调控过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与白光相比,在蓝光照射下植物的胞间CO2浓度更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蓝光作为______被保卫细胞膜上的①______感受到后,可以激活AHA,最终促进气孔导度增大;蓝光被②上的______(填写色素名称)吸收、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供暗反应利用,合成糖类,最终促进气孔导度增大。
(3)有些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时会将更多光合产物运输到根部,促进根生长。该过程可能会导致保卫细胞中有机物减少进而影响气孔导度。研究人员利用14CO2研究干旱胁迫时植物甲幼苗光合产物在植株中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如图3所示:
(4)
(5)请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与白光相比,蓝光下植物的光合速率较大,消耗的CO2多
(2) ①. 调节的信号
②. 感受蓝光的受体
③.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3)将若干长势一致的植物甲幼苗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水分充足,实验组干旱处理,两组都只给予14CO2,除水分外其他培养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检测细根、幼叶和茎尖部位的14C光合产物分配量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
(1)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NADPH和氧气,ADP和Pi 结合形成ATP。
(2)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ATP和NADPH
的作用下,还原成五碳化合物,同时ATP水解成ADP和Pi。
【小问1详解】
影响胞间CO2浓度的因素主要是气孔导度和细胞对胞间CO2的吸收情况(即光合速率)。根据图1分析,与白光相比,在蓝光照射下植物的气孔导度更大,不会导致胞间CO2浓度下降,故胞间CO2浓度低是细胞光合速率大、消耗CO2多导致的。
【小问2详解】
图2中蓝光作为调节的信号被保卫细胞膜上感受蓝光的受体(①)感受到后,可以激活AHA,最终促进气孔导度增大;②是类囊体薄膜,蓝光照射到②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并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供暗反应利用。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出实验设计思路为将若干长势一致的植物甲幼苗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水分充足,实验组干旱处理,两组都只给予14CO2,除水分外其他培养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检测细根、幼叶和茎尖部位的14C光合产物分配量。
17. 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果肉颜色有黄果肉(A)和白果肉(a),茎的颜色有红皮茎(b1)、紫皮茎(b2)和白皮茎(b3),某小组为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结果推测,控制该植物茎颜色的基因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显隐性大小用“>”表示)。
(2)由上表统计结果无法推测控制该植物果肉颜色与茎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判断依据是______。取组合一F1中的所有黄果肉红皮茎与组合二F1中的黄果肉紫皮茎杂交,若子代出现______,则说明题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组合四的F1出现白皮茎植株(性状可遗传给后代)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快速检测该植株产生原因的方法是______。
(4)该植株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它们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给后代。病毒在作物体内逐年积累,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请从植物细胞工程角度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______。
【答案】(1)b2>b1>b3
(2) ①. (只分别统计了F1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没有统计F1性状组合的情况 ②. 黄果肉紫皮茎:黄果肉红皮茎:白果肉紫皮茎:白果肉红皮茎=5:5:1:1
(3) ①. 含b2基因的染色体丢失或含b2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②. 获取该白皮茎植株体细胞,(经过染色后)利用显微镜观察其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
(4)选取植株茎尖(或芽尖)组织作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脱毒苗(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组合一:红皮茎×红皮茎的F1有红皮茎和白皮茎,说明b1>b3。组合四:紫皮茎×白皮茎的F1绝大多数是紫皮茎,说明b2>b3。组合三:紫皮茎×红皮茎的F1中红皮茎:紫皮茎:白皮茎=1:2:1,亲本中都含有b3基因,根据F1表型比例可以推测,亲本基因型是b2b3×b1b3,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1b3:(b2b1+b2b3):b3b3=1:2:1。综合上述情况推测b1(红皮茎)、b2(紫皮茎)、b3(白皮茎)显隐性关系为b2>b1>b3。
【小问2详解】
表格中数据只分别统计了F1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而没有统计F1性状组合的情况,只能判断果肉颜色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茎颜色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无法判断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F1表型和比例推出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1b3×Aab1b3,F1黄果肉红皮茎的基因型为AA/Aa、b1b1/b1b3,AA比例为1/3,Aa比例为2/3,b1b1比例为1/3,b1b3比例为2/3。根据F1表型和比例推出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Aab1b1×aab2b1,F1黄果肉紫皮茎的基因型为Aab2b1。组合一F1中的黄果肉红皮茎与组合二F1中的黄果肉紫皮茎杂交,单独计算果肉颜色(AA/Aa)×Aa,子代中黄果肉:白果肉=5:1,单独计算茎颜色(b1b1/b1b3)×b2b1,子代中红皮茎:紫皮茎=1:1。如果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黄果肉紫皮茎:黄果肉红皮茎:白果肉紫皮茎:白果肉红皮茎=5:5:1:1。
【小问3详解】
组合四F1紫皮茎植株有248个,白皮茎植株只有1个,推测该白皮茎植株是变异产生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b2b2×b3b3,子代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b2b3。不考虑基因突变,如果含b2基因的染色体丢失或者含b2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则会表现为白皮茎。快速检测这两种变异的方法是获取该白皮茎植株体细胞,经过染色后利用显微镜观察其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
【小问4详解】
植物繁殖过程中病毒的积累可以利用作物脱毒的方法处理。操作是选取植株茎尖(或芽尖)组织作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脱毒苗。
18. 胰岛细胞内分泌活动的失调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引发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对糖尿病病人健康危害巨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糖尿病患者体内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
(2)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蛋白尿往往会并发组织水肿,严重组织水肿患者可用利尿剂甘露醇(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进入原尿中,但不会被肾小管重吸收)缓解症状。该治疗方法的原理是______。
(3)研究发现,高糖环境可以诱发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导致细胞肿胀破裂,引起该细胞焦亡。
①这种细胞焦亡属于程序性死亡,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②Caspase-1蛋白表达量与细胞焦亡程度呈正相关。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肾足细胞,通过电泳法检测Caspase-1蛋白表达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mm表示葡萄糖浓度单位mm/L,kDa表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已知GAPDH是一种在各个细胞中表达量都比较稳定的蛋白质,它的含量可作为参照物,以校准和消除______(答出1点)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验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由实验结果可得出诱导肾足细胞焦亡的最佳葡萄糖浓度是______。
【答案】(1)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2)甘露醇进入原尿,增加原尿的渗透压,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3) ①. 题述细胞焦亡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相关蛋白引起,是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或基因)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②. 细胞取样量和点样量(或细胞培养操作,或Caspase-1蛋白的检测方法) ③. 30 mm
【解析】
【分析】同一种信息分子作用于不同细胞产生不同效应,与受体细胞上相应的受体不同有关。
【小问1详解】
同一种信息分子作用于不同细胞产生不同效应,与受体细胞上相应的受体不同有关,即因为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故糖尿病患者体内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
【小问2详解】
甘露醇进入原尿,增加原尿的渗透压,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促进体内水分排出。
【小问3详解】
题述细胞焦亡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相关蛋白引起,是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或基因)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因此属于程序性死亡。
GAPDH是一种在各个细胞中表达量比较稳定的蛋白质,它的含量可作为参照物,以校准和消除每个加样孔中加入的细胞数量等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Caspase-1蛋白表达量与细胞焦亡程度呈正相关,30mm葡萄糖浓度下其表达量最高,故诱导肾足细胞焦亡的最佳葡萄糖浓度为30mm。
19. 安徽庐江某地试点藕田养鱼的种养结合模式。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鲢鱼,中层主要是杂食性的鲫鱼,底层主要是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鳝鱼等。此外还有少量以其他鱼类为食的黑鱼。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被捕食者的角度分析,该群落投放少量黑鱼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理不科学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中藻类生长和繁殖。科研人员对水体中某种藻类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将样液稀释100倍,再进行计数。实验用具规格和观察到的1个计数室(含25个中方格)中细胞分布如图1所示,则1L样液中,该藻类的数量是______个。
(3)图2为水体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细菌,它产生的毒素会污染水体。
①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植物体内N、P的直接去向有______(答出2点)。
②推测随着水体营养化程度加深,微囊藻数量持续增加的原因有______(答出2点)。
(4)该藕田鱼塘后期缺乏管理,导致施肥停止且水位下降,最后杂草丛生。推测该过程中莲藕数量下降而杂草增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以吃掉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1.5×1011
(3) ①. 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 ②. 环境中可利用的N、P等增多,为微囊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微囊藻可分泌毒素污染水体,抑制其他藻类生长
(4)杂草适应缺肥和低水位环境,种群数量增长,莲藕不适应缺肥和低水位环境,种群数量下降
【解析】
【分析】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其特点表现为①单向性:不能逆向、不能循环;②逐级递减: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到下一营养级。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小问1详解】
结合题意可知,黑鱼为该池塘的最高营养级,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表现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征,因此需要少量投放,其可以吃掉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优化其种群结构,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小问2详解】
计数图示计数室中藻类数量可运用五点取样法,读数按照两边夹一角,可知五个中方格样方内个体数分别为5、6、6、6、7,平均数为6,换算成一个大方格里的微生物的数量为25×6=150个,一个小计数室的体积为0.1mm3,再结合题中样液稀释100倍,可计算1mL样液中该藻类的数量是150×100×103÷0.1=1.5×108个。则1L样品中该藻类的数量为1.5×1011个。
【小问3详解】
①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植物体内的N、P会通过捕食者的消化吸收流入下一营养级;而植物自身的枯枝落叶和捕食者粪便中的N、P则通过分解作用流入分解者。
②水体营养化程度加深,环境中可利用的N、P等增多,为微囊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水体富营养化时另外两种藻类数量减少,可以推测二者在与微囊藻的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可能是因为微囊藻可分泌毒素污染水体,抑制其他藻类生长。
【小问4详解】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常常处于变化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其数量得以增长或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淘汰。缺乏人类管理使藕田鱼塘的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群落演替,杂草适应缺肥和低水位环境,种群数量增长,莲藕不适应缺肥和低水位环境,种群数量下降。
20.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抗寒性强的山葡萄(双子叶植物)品种甲,经过研究发现其抗寒特性与Va基因有关。科研人员推测Va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不直接影响葡萄的抗寒特性,而是通过激活其他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葡萄的抗寒特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科学家的推测成立,则Va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以影响______与其他基因的启动子结合。
(2)酵母细胞中gal4基因编码的蛋白能激活细胞中的P启动子。为验证Va基因与gal4基因一样可以激活P启动子,科研人员将Va基因插入pG载体中的A位点,构建了pG-Va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导入没有gal4基因的酵母AH109菌株(如图1所示)中。AH109菌株为色氨酸、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只有在添加相应氨基酸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
①筛选重组酵母(导入了pG-Va重组质粒)的培养基中对色氨酸、组氨酸两种物质的要求是______。此外还需额外添加______,通过显色反应进一步验证。
②利用上述培养基进行实验,设置了2个对照组和1个实验组,请依据题目信息完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
对照组1:导入pG-CAL4重组载体(将gal4基因插入pG载体的A位点),成功导入后实验结果为有菌落,菌落变蓝。
对照组2:导入______载体,成功导入后实验结果为无菌落,不变蓝。
实验组:导入pG-Va重组载体,成功导入后实验结果为______。
(3)为了增加品种甲葡萄的抗寒性能,科研人员将Va基因与高效表达的启动子重组,并导入品种甲葡萄细胞中,为检测获得的转基因葡萄苗中是否含有导入的Va基因,同时避免内源基因的干扰,在进行PCR扩增时,应选择的最佳引物组合是______。
注:①、②、③、④表示引物。
如果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实现图2的转基因效果,应该将Va基因整合到______上,最终导入葡萄细胞中。
【答案】(1)RNA聚合酶
(2) ①. 不加入色氨酸和组氨酸 ②. X-α-gal ③. pG ④. 有菌落,菌落变蓝
(3) ①. ①+② ②. 农杆菌Ti质粒的T-DNA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
科研人员推测Va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会激活其他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葡萄的抗寒特性,激活基因表达即促进基因的转录,也就是影响RNA聚合酶和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
【小问2详解】
pG-Va重组质粒中含有编码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和编码组氨酸合成酶基因,故筛选重组酵母的培养基中应不加入色氨酸和组氨酸,这样只有重组酵母(导入了pG-Va重组质粒)才能生存。
重组酵母可以将添加在培养基中的X-α-gal分解并产生蓝色物质。对照组2是空白对照,导入pG载体,成功导入后实验结果为无菌落,不变蓝。实验组中导入pG-Va重组载体,可以合成色氨酸和组氨酸,也可以分解X-α-gal并产生蓝色物质,所以实验结果为有菌落,菌落变蓝。
【小问3详解】
检测获得的转基因葡萄苗中是否含有导入的Va基因,同时避免内源基因的干扰,需要通过PCR技术扩增出包含启动子及目的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所以应选择的最佳引物组合是①+②。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其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将Va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Va基因进入葡萄细胞。组别
处理方式
尿液量
对照组
?
正常
1
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
增多
2
静脉注射5mL20%葡萄糖溶液
增多
3
静脉注射一定量的抗利尿激素
减少
4
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醛固酮
减少
5
微电流刺激某条神经外周端
减少
亲本组合
F1植株
黄果肉
白果肉
红皮茎
紫皮茎
白皮茎
组合一:黄果肉红皮茎×黄果肉红皮茎
240
77
238
-
79
组合二:黄果肉红皮茎×白果肉紫皮茎
134
136
133
137
-
组合三:白果肉紫皮茎×黄果肉红皮茎
408
-
101
208
99
组合四:黄果肉紫皮茎×白果肉白皮茎
124
125
-
248
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最后一卷三模(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 生物 Word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