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1节~第2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下列相关叙述属于种群的是( )
A. 某草地中所有的双子叶植物
B. 某公园里所有的黄色月季花
C. 某池塘中所有的动植物
D. 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狐尾松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传。
【详解】A、种群是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双子叶植物不属于同种生物,A错误;
B、黄色的月季花不是该公园中所有的月季花,B错误;
C、某池塘中所有的动植物不是同一种生物,C错误;
D、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狐尾松属于种群,D正确。
故选D。
2. 我国古书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就是说大旱之后通常会有蝗灾肆虐。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蝗虫数量大大增加:而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青蛙的数量增加,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天敌青蛙和流行性疾病都属于蝗虫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
B. 温度、水分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蝗虫的种群密度
C. 利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
D. 只有密度制约因素才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天敌、流行性传染病等,故天敌青蛙和流行性疾病都属于蝗虫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
B、温度、水分等属于非生物因素,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和温度不同,均会影响蝗虫的种群密度,B正确;
C、蝗虫卵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利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卵的密度可以预测蝗灾的发生率,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C正确;
D、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都能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来控制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D。
3. 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某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取不同食物的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属于同域共存的是( )
A. 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以斑鬣狗为食
B.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同生活,相互依存
C. 高海拔地区田鼠和盼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
D. 细菌与其体内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同域共存的概念: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即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选择不同的取食方式适应环境。
【详解】A、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是捕食关系,不属于同域共存,A错误;
B、豆科植物能为根瘤菌提供所需的有机物,而根瘤菌固定的氮可被豆科植物利用,二者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不属于同域共存,B错误;
C、田鼠和鼢鼠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取食,是同域共存,C正确;
D、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中.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增殖,二者构成寄生关系,不属于同域共存,D错误。
故选C
4.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季节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为群落的季节性。下列不属于群落的季节性的是( )
A. 小草在春季发芽,秋季枯萎B. 高鼻羚羊在冬季向南方迁移
C. 仓鼠在冬季会进行冬眠D. 下雨时小鸟会飞向屋檐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着季节的变化,该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因此,随着季节的变化,该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表现为群落的季节性。
【详解】A、小草在春季发芽,秋季枯萎,随季节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A不符合题意;
B、高鼻羚羊在冬季向南方迁移,随季节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B不符合题意;
C、仓鼠在冬季会进行冬眠,随季节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C不符合题意;
D、下雨时小鸟飞向屋檐是为了躲避被雨淋湿,不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的行为,不属于群落的季节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5.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位面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B. 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
C.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D. 对于不认识的小动物通常不需要进行计数和记录其特征
【答案】C
【解析】
【分析】土壤是无数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实验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在丰富度统计时采用有两种统计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详解】A、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A错误;
B、取样器取样法是采集小动物的方法,统计丰富度通常选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B错误;
C、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C正确;
D、对于不认识的小动物通常也需要进行计数和记录其特征,D错误。
故选C。
6.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B.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
C. 分解者也可将非生物环境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
D. 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食物链、食物网,A错误;
B、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B正确;
C、分解者不能将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可以将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进入非生物环境中,C错误;
D、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错误。
故选B。
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生态金字塔,I~Ⅳ表示不同营养级,I中含有生产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Ⅱ、Ⅲ营养级中可能存在同种生物
B. 并非所有天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都呈图示形态
C. 若I、Ⅱ中分别只含有树和昆虫,则该图可能不是数量金字塔
D. 生态金字塔说明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一般而言,生态金字塔呈现正金字塔形。
【详解】A、图中表示是正金字塔,同种生物可能占据不同营养级,故图中Ⅱ、Ⅲ营养级中可能存在同种生物,A正确;
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故所有天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都是正金字塔,B错误;
C、若I、Ⅱ中分别只含有树和昆虫,则该图可能不是数量金字塔,昆虫的数量可能大于树的数量,C正确;
D、生态金字塔告诉人们,大自然的负载能力是有限的,绝不可能超过负载能力去供养金字塔顶端的消费者。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这个自然的法则,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B。
8.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物质循环的过程
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 在物质循环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可以将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在一起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往复循环;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详解】A、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物质循环的过程,A错误;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
C、在物质循环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实际上是指元素)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正确;
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可以将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在一起,D正确。
故选A。
9. “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油菜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油菜籽可以生产食用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
B. 蜂蝶飞舞在油菜花田属于行为信息
C. 使用农药对油菜害虫进行杀害,属于生物防治
D. 诗句中只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详解】A、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A错误;
B、蜂蝶飞舞在油菜花田是通过飞舞这一动作实现的,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
C、使用农药对油菜害虫进行杀害,属于化学防治,C错误;
D、诗句中除了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外,还能体现出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传递,D错误。
故选B。
10. 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足迹随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减小
B. 生态赤字越大表明该地区越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C. 一般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 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分类工作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这些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详解】A、人类消费水平越高,所需的生产资源越多,产生的废物越多,生态足迹随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A错误;
B、生态赤字说明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的出现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越大表明该地区越难实现可持续发展,B正确;
C、一般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C正确;
D、积极推进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工作,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D正确。
故选A。
11. 枸杞果酒果香浓郁、保留了原果实中特有的营养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所需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可将糖彻底分解成酒精和水
B. 在枸杞酒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放气一次以排出CO2
C. 随着密闭时间的延长,单位时间内产生酒精的量就会越多
D. 枸杞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来检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详解】A、发酵所需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可将糖分解成酒精,糖彻底分解的产物是CO2和水,A错误;
B、发酵生产果酒的过程中,产物是酒精和CO2,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放气一次,其主要目的是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B正确;
C、随着发酵加深,营养物质逐渐消耗,代谢废物逐渐积累,酵母菌生存条件逐渐恶化,酵母菌死亡进入衰退期,单位时间内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变少,C错误;
D、枸杞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颜色变化是由橙色变为灰绿色,D错误。
故选B。
12. 传统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微生物将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
B. 泡菜发酵后期亚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而排气的间隔也延长
C. 家庭腐乳制作时,必须经过接种才能进行微生物发酵
D.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做酸奶时,应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答案】D
【解析】
【分析】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主要产物是乙醇、二氧化碳;酒精是含碳有机物,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物质;毛霉属于需氧型生物。
【详解】A、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CO2与食品松软有关,A错误;
B、制作泡菜主要菌种为乳酸菌,泡菜制作后期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可能是酸性、缺氧等条件抑制了产生亚硝酸盐的微生物的生长,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气体,B错误;
C、家庭制作腐乳时,微生物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C错误;
D、酸奶发酵所需的菌种是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呼吸可产生乳酸,应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D正确。
故选D。
13.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无菌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煮沸的方式可以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芽孢全部杀死
B. 紫外线消毒常用于对培养环境的空气和一般物品的表面消毒
C. 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未排尽,则会影响灭菌效果
D. 玻璃器皿和金属等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可以用干热灭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详解】A、通过煮沸的方式可以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杀死,部分耐高温的芽孢能够生存,A错误;
B、对于培养环境的空气和一般物品的表面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法,其原因是紫外线能能够使杂菌的蛋白质变性,也会使杂菌的DNA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失去活性,B正确;
C、若未将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尽,会因达不到规定温度而影响灭菌的效果,C正确;
D、能耐高温,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热灭菌,D正确。
故选A。
14. 杨梅营养价值高,杨梅酒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酵母性能。科研人员为挖掘杨梅主产区的酵母资源,筛选出酒精转化率高、酒精耐受力强的优质杨梅酿酒酵母,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②的目的主要是对从杨梅表面获得的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
B. 与过程②所用培养基相比,过程③所用培养基可能添加了琼脂成分
C. 过程③所用接种工具是涂布器,过程③的划线顺序是a一e一d一c一b
D. 如果划线区域c上无菌落生长,可能是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成分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详解】A、过程②的目的主要是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A正确;
B、过程②用的是液体培养基,过程③则是固体培养基,所以过程③的培养基比过程②的培养基可能多了琼脂(凝固剂)成分,B正确;
C、过程③是平板划线操作,应用接种环进行接种,根据菌落数可知,划线的顺序是b一c一d一e一a,C错误;
D、如果划线区域c上几乎无菌落生长,原因可能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导致微生物死亡,也可能是未从上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D正确。
故选C。
15. 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育的高产菌株为避免中间环节污染,一般直接接种到发酵罐中
B. 发酵工程所选用的优良菌种要能在低成本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
C. 在发酵工程中,发酵环境条件的变化将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D. 若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发酵结束后可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来获得产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代谢产物,另一类是菌体本身。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①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②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2、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
3、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
【详解】A、选育的高产菌株一般先需要扩大培养,然后再接种到发酵罐中,A错误;
B、发酵工程所选用的优良菌种要能在低成本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才能满足使原料价格低廉,B正确;
C、发酵工程中,发酵环境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C正确;
D、若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来获得产物,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模型,图乙表示①种群和②种群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J”形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图甲中出现阴影部分表示的是___________。若不更换培养液,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图甲中曲线___________最相似。
(2)若调查发现图乙中①种群t3时种群数量为200只,则理论上种群①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___________只;在;t4-t5时间段②种群数量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甲中ab时间段,曲线Ⅲ所代表的种群出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图甲中cd段曲线Ⅱ的变化趋势与图乙中②种群的___________时间段相对应。
(4)在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数量时,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___________(答两点)。
【答案】(1) ①.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②. 因环境的阻力(在生存斗争中)所淘汰的个体数 ③. Ⅲ
(2) ①. 400 ②. 不变
(3) ①. 等于 ②. t2~t4
(4)随机取样、取平均值、选取样方面积相同、统计数量时遵循“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原则等
【解析】
【分析】1、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率最大。
【小问1详解】
“J”形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物种竞争等理想条件。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所淘汰的个体数。若不更换培养液,则营养和空间均有限,曲线先呈S型,最后由于pH变化及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种群数量会下降,因此与曲线Ⅲ符合。
【小问2详解】
①种群t3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K/2值,所以理论上种群①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400只。在;t4-t5时间段②种群λ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
【小问3详解】
图甲中ab时间段,曲线Ⅲ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图甲中cd段曲线Ⅱ下降明显,与图乙中②种群的t2~t4时间段相对应。
【小问4详解】
在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数量时,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随机取样、取平均值、选取样方面积相同、统计数量时遵循“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原则等。
17. 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提高乙里了群落__________;该农田中植物的这种分层现象丙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群落发生了演替最主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退耕农田在这60年间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在40~50年间该群落的优势种最可能是物种________(填“甲”“乙”或“丙”)。调查发现演替的第10年物种甲的数量呈下降趋势,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物种丙的加入会使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该同学观点是否正确?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利用阳光等资源环境的能力 ②.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 ①. 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 ②. 次生演替 ③. 乙 ④. 物种乙进入到该种群,与物种甲竞争阳光和生存环境等
(3)不一定正确,物种丙可能是外来物种,进入到该群落后与本地物种竞争,可能导致本地物种无法生存,从而使物种丰富度下降
【解析】
【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叫做群落的演替。演替的方向一般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方向进行的,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小问1详解】
该农田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提高乙里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环境的能力;该农田中植物的这种分层现象丙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发生了优势取代,所以判断群落发生了演替最主要的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该退耕农田在这60年间演替的类型是次生演替,在40~50年间该群落的优势种最可能是物种乙。调查发现演替的第10年物种甲的数量呈下降趋势,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物种乙进入到该种群,与物种甲竞争阳光和生存环境等。
【小问3详解】
有同学认为物种丙的加入会使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该同学观点不一定正确,理由是物种丙可能是外来物种,进入到该群落后与本地物种竞争,可能导致本地物种无法生存,从而使物种丰富度下降。
18. 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回答下列问题:
(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形式进行,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
(2)当野外生活的象群遇到食物和水源短缺时,会分工去远距离寻找食物和水源,大象的远距离通讯能通过灵敏的鼻子嗅觉来实现,该过程大象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____。
(3)有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栖息地碎片化后,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会减小,分析其原因是____(答一点)。
(4)建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后,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稳定性。
(5)亚洲象喜食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将呈下降趋势。科学家做出该推测的依据是____。
【答案】(1)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被生产者再利用
(2) ①. 化学信息 ②.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栖息地碎片化会导致每块栖息地面积变小,导致亚洲象被捕食的概率增加;栖息地碎片化降低了亚洲象与异性相遇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其出生率
(4) ①. 自我调节能力 ②. 恢复力
(5)森林覆盖率提高会导致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生存空间缩小,大象食物来源减少
【解析】
【分析】三种信息类型:物理信息: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萤火虫的光、哺乳动物的体温;化学信息:生物的代谢活动,如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等,昆虫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小便气味做标记;行为信息:动物的特定行为特征,如蜜蜂跳舞、孔雀开屏。
【小问1详解】
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体现自身的分解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最终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归到环境中,成为自养生物的营养物质。(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被生产者再利用。
【小问2详解】
当野外生活的象群遇到食物和水源短缺时,会分工去远距离寻找食物和水源,大象的远距离通讯能通过灵敏的鼻子嗅觉来实现,该过程大象利用的信息种类是化学信息,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小问3详解】
栖息地碎片化后,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会减小,分析其原因是栖息地碎片化会导致每块栖息地面积变小,导致亚洲象被捕食的概率增加;栖息地碎片化降低了亚洲象与异性相遇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其出生率。
【小问4详解】
抵抗力稳定性也称为抗变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 (不受损害)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也称为弹性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一般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建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后,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小问5详解】
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和环境变化有关,推测森林覆盖率提高会导致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生存空间缩小,大象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条件变差,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将呈下降趋势。
19. 泡菜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白萝卜、红萝卜、小黄瓜等均可作为泡菜的原料,经发酵后在口感上比新鲜蔬菜更爽脆,既好吃,又助消化。为提高泡菜品质,某兴趣小组选取了多个不同的乳酸菌菌种和萝卜切条分别进行发酵实验,实验结果绘制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同学第一次尝试做泡菜时将煮沸后还未放凉的泡菜盐水倒进已装好干净蔬菜的坛中,此举存在不当之处,原因是____,请你根据泡菜的发酵原理给小强提出简单有效的补救措施____。
(2)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数量变化分别是____,原因是____。若在适宜温度下,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3)从实验结果分析,图中适合泡菜发酵的菌种为____,依据是____。
【答案】(1) ①. 高温会杀死蔬菜表面的乳酸菌 ②. 等泡菜水放凉后添加陈泡菜水(或乳酸菌)
(2) ①. 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 ②. 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 ③. 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
(3) ①. 菌种2 ②. 与其他菌种及对照组相比,该菌种发酵过程中pH最低,说明产生的乳酸最多,另外亚硝酸盐含量最低
【解析】
【分析】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制作传统泡菜是利用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来进行发酵的。发酵期间,乳酸会不断积累,当它的质量百分比为0.4%~0.8%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的产生,如果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
【小问1详解】
与泡菜制作有关微生物是乳酸菌。做泡菜时将煮沸后还未放凉的泡菜盐水倒进已装好干净蔬菜的坛中,由于盐水温度高,会杀死蔬菜表面的乳酸菌,所以此举存在不当之处。若要采取简单有效的补救措施,可以等泡菜水放凉后添加陈泡菜水,以提供乳酸菌菌种,也可以直接添加乳酸菌。
【小问2详解】
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断积累,泡菜液逐渐变酸,由于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所以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的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制作泡菜,需要用清水与食盐配制盐水,若用的盐过多,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导致在适宜温度下,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
【小问3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与其他菌种及对照组相比,使用菌种2的发酵过程中,pH最低,说明产生的乳酸最多,另外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最低,说明图中适合泡菜发酵的菌种为菌种2。
20. 高浓度的铵盐对海水养殖中的对虾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是制约其大规模养殖的环境因素之一,具有高降解能力的硝化细菌可有效净化水体中的铵盐,降低对虾的死亡率。科研人员从当地对虾养殖池塘中筛选出对铵盐降解率高且稳定的硝化细菌菌株,将等量的三种候选菌甲、乙、丙分别接入等浓度的含铵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铵盐浓度,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出实验所需的硝化细菌,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需要以____为唯一氨源。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工具需要严格灭菌,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____旁进行操作。
(2)图1中M培养基上进行的是利用____纯化菌种,该过程中接种工具需要灼烧____次。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时,所统计的菌落数往往会比实际数目偏小,原因是____。在5个平板上各接种稀释倍数为103的菌液样品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8、50、52、54、313,则每升原菌液样品中细菌数为____个。
(4)将筛选出的等量的三种候选菌甲、乙、丙,分别接人铵盐浓度为40mg·L-1的模拟养殖污水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应选择候选菌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答案】(1) ①. 铵盐 ②. 酒精灯火焰
(2) ①. 平板划线法 ②. 6##六
(3) ①.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②. 5.2×108
(4)乙
【解析】
【分析】1、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能利用化学能将CO2还原为有机物。
2、单菌落分离法包含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常用于分离获得单菌落。
3、划线分离法是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
【小问1详解】
为了筛选出对铵盐降解率高且稳定的硝化细菌菌株,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需要以铵盐为唯一氮源。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工具需要严格灭菌,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
【小问2详解】
纯化菌种时,图1中M培养基上进行的是平板划线法纯化菌种,接种环在使用前、每次使用后均需灼烧,至少需灼烧灭菌6次。
【小问3详解】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一个活菌就生长为一个菌落,故用这种方法测定菌体密度时,由于存在少数两个或多个活菌细胞连在一起的现象,而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根据题意可知,每升原菌液样品中细菌数为(50+52+54)÷3÷0.1×1000×103=5.2 × 108。
【小问4详解】
据图分析,乙的铵盐浓度最低,说明乙菌种对铵盐的降解效果最好,应选择候选菌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研究人员以白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