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六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943264/0-17202197358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自贡市六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943264/0-17202197359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自贡市六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943264/0-17202197359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自贡市六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六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农作物长势良好。这体现了(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依赖生物
2.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斑马鱼和金鱼藻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A.生产者和分解者B.消费者和分解者
C.消费者和生产者D.分解者和生产者
3.“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细胞和菜花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壁B.叶绿体、线粒体
C.细胞质、细胞核D.线粒体、液泡
4.俗话说“七月苋,金不换”。红色的苋菜用凉水反复清洗,凉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
A.在凉水中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在凉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在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在沸水中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5.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是运走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
D.步骤④叶片未遮光部分呈现蓝色
6.近年来,自贡涌现出一大批“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建造公园时,会根据设计移栽一些花草树木,为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常采取的措施及其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栽种后还要挂瓶输液——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B.剪去部分枝叶移栽——阻止光合作用
C.尽量带土移栽——减少对根毛的损害
D.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降低蒸腾作用
7.年5月12日至18日是2024年全民营养周,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会增加疾病风险,下列配餐营养最全面的是( )
A.豆浆、油条、鸡蛋
B.鸡蛋、牛奶,酸奶,番茄
C.蛋炒饭、面包、牛奶
D.鸡蛋、牛奶,番茄,玉米
8.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吞咽式小型设备,它可以捕捉到消化道内的图像,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胶囊内窥镜可依次经过③→⑤→②
B.胶囊内窥镜不可用于诊断①的疾病
C.④分泌的消化液可以消化多种有机物
D.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9.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B.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D.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10.中医帮病人“把脉”时,会感觉到该处血管有节奏地搏动,关于该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流动着动脉血
B.动脉,血流速度慢
C.静脉,血流速度慢
D.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11.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无数的消防战士在火灾中受伤乃至牺牲,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在扑救森林火灾中,有人不幸大面积烧伤,送往医院后需要输入(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12.李大爷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时,在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其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小囊D.膀胱
13.下图为正常情况下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其中甲至丁表示相关结构,那么乙内的液体是( )
A.血浆B.血液C.原尿D.尿液
14.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走进世博园,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美景,萦绕耳畔的是婉转动听的鸟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映入眼帘的美景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B.萦绕耳畔的鸟语会刺激耳蜗这个听觉感受器
C.能看到远近的美景,是因为玻璃体的调节
D.能看到美景,最终是因为在大脑皮层形成了视觉
15.某人忽然说话吐字不清,经检查得知是由血栓引起的。据此可初步判断血栓发生部位是(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16.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B.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若⑥受损,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没有感觉
D.缩手反射与谈梅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不同
17.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内分泌腺分泌
B.分泌异常会导致患病
C.通过血液运输
D.由导管运输到血液
18.下图是用哑铃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B.屈肘时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C.肱二头肌收缩,是接收到了神经传来的刺激
D.[③]关节是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结构,既牢固,又灵活
19.乌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墨汁染黑海水借机逃跑,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攻击行为D.后天性、防御行为
20.某同学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和霉菌的菌落可以通过颜色、大小和形态区分
B.需要放在有适宜温度的环境中培养
C.细菌和霉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D.细菌和霉菌的繁殖方式不同
21.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关于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制作面包
B.醋酸菌制作泡菜
C.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
D.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22.科研人员经过寻找和实验,发现在某野生水稻品种的4号染色体上存在着抗虫基因。下列关于4号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水稻细胞的细胞质内
B.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其上的抗虫基因是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3.今年5月的自贡,到处开满了蓝花楹,决定蓝花楹花朵颜色的根本原因是( )
A.光照强度B.雨水滋润C.遗传物质D.土壤肥力
24.如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对的基因A、a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B.若A基因来自母方,则a基因来自父方
C.一对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D.基因a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出来
25.正常情况下,若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生出男孩,该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
A.22条+YB.22条+XC.44条+YD.44条+X
26.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D.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
27.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鲸和鹰的骨骼形态及排列,可推测两者( )
A.运动方式相同B.食物来源相同
C.有共同的祖先D.生活环境相同
28.下列各组疾病全部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白化病、色盲B.夜盲症、坏血病
C.糖尿病、近视D.乙肝、龋齿
2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B.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分裂繁殖
C.注射毒品和不安全的性行为可传播艾滋病
D.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
30.下图所示装置,既能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还能反映胸廓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向上推橡皮膜时,模拟的过程、胸廓容积变化及液面m的变化情况依次是( )
A.吸气、减小、上升B.呼气、减小、上升
C.吸气、增大、下降D.呼气、增大、下降
二、实验题
31.比安基岛位于北冰洋诺尔勒歇尔特群岛的海湾入口处,岛上有苔藓植物,以苔藓为食的旅鼠,岛上最凶猛的是北极熊,北极狐、海豹和海象都可能成为北极熊的美餐。
这个人迹罕至的北极小岛,现在却面临着全球变暖和有机污染物的威胁。PFOS是一种化工产品,它们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后,会进入生物体内。动物繁殖实验发现PFOS会影响北极熊的生育能力,且会导致动物死亡。美国、日本每年生产的PFOS有70%~80%排入环境中,加拿大科学家在北极狐和北极熊肝脏中已经发现了较高浓度的PFOS,如不采取任何措施,预计到2050年北极熊数量将减少30%以上。
(1)请写出比安基岛上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2)在比安基岛这个生态系统中,文中没有提到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在生物圈的作用是。
(3)由于PFOS难于分解并能沿着__________________不断积累,在题中所描述的生态系统中,最终会在__________________体内发现最高浓度的PFOS。
(4)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阿特伍德博士利用无线电项圈跟踪北极熊,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食物来源和繁育幼崽的数量,其中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字母)。
A.实验法B.调查法
(5)在20世纪前,比安基岛上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能力。随着全球变暖和有机污染物的威胁,海豹、北极熊的数量都在减少,说明这种能力是有__________________的。
32.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为研究高二氧化碳(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1)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会释放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2)B组中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表中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数据可以看出,适当CO2浓度______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可促进光合作用,同时高CO2浓度下,呼吸速率均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4)由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组条件下小麦产量最高,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3.一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人类有益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猩红热”疾病的生物,和图中的生物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亲缘关系最近,可用生物C提炼的物质进行灭杀。
(2)导致人患“新冠肺炎”疾病的生物,和图中的生物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亲缘关系最近。举一例人类利用此类生物的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生物B是毛霉,人类利用它来制作豆腐乳,其结构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组同学在学过有关发酵的知识后,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了葡萄酒和葡萄醋,实验流程如下:
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需要密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菌,这一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步骤。
34.近年来,自贡市鼎新镇蔬菜产业发达,丰富了广大市民的饭桌,也为该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年该镇的“彩虹番茄”就深受喜爱,为研究出更受欢迎的品种,用其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基因用D、d表示,请回答:
(1)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请再列举一对生物的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第__________________组可以推断出__________________(填“红色”或“黄色”)果皮为显性性状。
(3)第一组亲代红果植株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出第三组子代一株红果植株的基因组成,最好将其和另外一株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番茄进行杂交实验,若产生的后代既有红果,又有黄果,则这株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成熟的番茄乙烯含量高,极易腐烂、变质。小组成员认为通过技术能够将__________________抑制乙烯合成的基因转入到番茄中,从而培育出耐储存的番茄,番茄的这个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遗传”)变异。
三、读图填空题
35.为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育部印发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每年测试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其中50米跑是中小学生必测的项目。
(1)跑步需要关节参与完成,图中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如果前未进行热身运动,容易造成脱臼,即关节头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中滑脱出来,运动时佩戴的护腕,能起到和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作用。
(2)跑步需要能量。供能物质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小肠内的环形皱襞表面上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__,能扩大吸收的总面积,供能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由血液循环送到各组织细胞,细胞通常会在__________________中将供能物质用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作用,释放出其中能量。
(3)某同学跑步时不小心磕伤小腿,为避免发炎,医生从其臀部注射药物。第一次将药物送到心脏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药物经毛细血管吸收后到达受伤部位过程中,经过如图所示心脏结构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及箭头表示)。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斑马鱼是动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等过程制造有机物,因此不是生产者;金鱼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A不符合题意。
B.斑马鱼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金鱼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B不符合题意。
C.斑马鱼属于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属于消费者;金鱼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C符合题意。
D.斑马鱼是动物,是消费者,不是分解者;金鱼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共同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黄蝶是动物,菜花是植物,所以黄蝶细胞和菜花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解析:新鲜红苋菜的叶片呈红色,将其浸泡在凉水里,凉水不会变成红色;将其泡在沸水里,沸水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红苋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A.步骤①中,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
B.步骤②中,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遮光处理时,除了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故遮光处理可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B正确。
C.步骤③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不是叶绿体),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C错误。
D.步骤④中,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叶片的遮光部分,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遇碘没有变蓝,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栽种后还要挂瓶输液是为了给植物的生长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故A正确。
B.剪去部分枝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B错误。
C.尽量带土移栽,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和幼根,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一个土坨,这样可以保护根毛和幼根不受到损伤,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故C正确。
D.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豆浆和鸡蛋提供了蛋白质和少量脂肪,油条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但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蔬菜或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A不符合题意。
B.虽然鸡蛋、牛奶和酸奶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但番茄虽然含有维生素,但整体而言,这份早餐缺乏碳水化合物,如谷物或面包,B不符合题意。
C.蛋炒饭和面包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牛奶提供了蛋白质和钙质,但同样缺乏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C不符合题意。
D.鸡蛋和牛奶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番茄提供了维生素,玉米作为谷物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份早餐相对全面地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胶囊内窥镜在消化道内的路径通常是按照食物的消化流程;食物从口腔进入,经过食道到胃(③),再从胃到小肠(⑤),再到大肠(②),A正确。
B.胶囊内窥镜可以捕捉到消化道内的图像,但①属于消化腺,因此,胶囊内窥镜不可用于诊断①的疾病,B正确。
C.④是胰腺,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这些酶可以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有机物,C正确。
D.①是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能乳化脂肪,有助于脂肪的消化,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析: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阻塞物冲出。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B.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桡动脉是动脉血管,内流动脉血,血流速度快,故A正确,B错误。
CD.该血管不是静脉血管,静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慢,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故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创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
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是肾小球、乙肾小囊、丙是肾小管;血液流经甲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乙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甲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乙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丙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从丙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所以,乙内大液体是原尿,而不是血浆、血液或尿液;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映入眼帘的美景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A正确。
B.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萦绕耳畔的鸟语会刺激耳蜗这个听觉感受器,B正确。
C.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晶状体变厚或变薄,使远处或近处的物体射来的光线能够准确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远处的物体,也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C错误。
D.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能看到美景,最终是因为在大脑皮层形成了视觉,D正确。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某人忽然说话吐字不清,经检查得知是由血栓引起的。据此可初步判断血栓发生部位是大脑。故选:A。
16.答案:C
解析:A.缩手反射为简单反射,其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一②传入神经一③神经中枢(脊髓)一④传出神经一⑤效应器,A正确。
B. ①是感受器,是能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B正确。
C. 若⑥上行神经受损,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没有感觉,C错误。
D. 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谈梅分泌唾液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复杂反射,则缩手反射与谈梅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不同,D正确。
故选C。
17.答案:D
解析: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的物质激素可以直接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患病,如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8.答案:B
解析: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由肌细胞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部分,受刺激可收缩。所以,①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A正确。
B.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中,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这种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关的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关节活动产生的,肱二头肌收缩,是接收到了神经传来的刺激,C正确。
D.③是肘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可见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D正确。
故选B。
19.答案:B
解析:A.乌贼释放墨汁不属于攻击行为,而是防御行为,故A错误。
B.乌贼释放墨汁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且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的生存而采取的一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故B正确。
C.乌贼释放墨汁是先天性行为,不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且是防御行为,不是攻击行为,故C错误。
D.乌贼释放墨汁是先天性行为,不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故D错误。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故选C。
21.答案:B
解析: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制作面包,A正确。
B.泡菜的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醋酸菌用于制作醋,B错误。
C.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C正确。
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可用于生产胰岛素,D正确。
故选B。
22.答案:A
解析: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4号染色体位于水稻细胞的细胞核内,故A错误。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B正确。
C.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C正确。
D.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4号染色体是抗虫基因的载体,故D正确。
故选A。
23.答案:C
解析:A.光照强度主要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然而,它并不直接决定植物花朵的颜色,A不符合题意。
B.雨水滋润主要影响植物的水分供应,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作用;但同样,它并不直接决定植物花朵的颜色,B不符合题意。
C.遗传物质(如DNA)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植物中,遗传物质决定了植物的各种性状,包括花朵的颜色;花朵的颜色是由特定的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指导细胞合成特定的色素,从而决定了花朵的颜色,C符合题意。
D.土壤肥力主要影响植物的营养供应,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但同样,它并不直接决定植物花朵的颜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答案:D
解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一对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当后代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aa时,a控制的性状在后代可以表现出来。
25.答案:A
解析: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正常情况下,若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生出男孩,该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Y。
故选A。
26.答案:C
解析: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碗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
B.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B正确。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生物化石,并不是唯一证据,C错误。
D.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D正确。
故选C。
27.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鲸的鳍状前肢和鹰的翅膀的外形虽然差别很大,但是它们骨骼的排列是相似的,因此可以推测两者有共同的祖先,故选C。
28.答案:D
解析:A.白化病、色盲均属于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A不符合题意。
B.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坏血病是缺维生素C造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近视是因为用眼不当,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前方,C不符合题意。
D.乙肝又称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关节炎、心骨膜炎、慢性肾病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D符合题意。
故选D。
29.答案:B
解析:A.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它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破坏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A正确。
B.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能通过分裂繁殖,B错误,B错误。
C.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注射毒品和不安全的性行为可传播艾滋病,C正确。
D.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艾滋病患者体内携带有HIV病毒,可以通过性行为、血液传播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因此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D正确。
故选B。
30.答案:B
解析:向下拉橡皮膜,模拟的是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液面m下降,液面n上升。向上推橡皮膜,模拟的是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液面m上升,液面n下降,B正确。
故选B。
31.答案:(1)苔藓→旅鼠→北极狐→北极熊
(2)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
(3)食物链;北极熊
(4)B
(5)自动调节/自我调节;限度
解析:(1)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在比安基岛上,存在多种生物,如苔藓、旅鼠、北极狐、北极熊等。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可以形成一条或多条食物链。食物链有:苔藓→旅鼠→北极熊(或者苔藓→旅鼠→北极狐→北极熊,或苔藓→海豹→北极熊等。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食物链的构成原则即可。)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题目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生产者(苔藓)、消费者(旅鼠、北极熊等)被提及,但没有明确提到分解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的重要角色。
(3)PFOS是一种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它可以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PFOS浓度也越高。在比安基岛的生态系统中,北极熊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因此其体内会积累最高浓度的PFOS。
(4)研究生物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在此情境中,阿特伍德博士通过跟踪北极熊并收集相关数据,这属于对生物行为和环境关系的直接观察和研究,因此是调查法的一种应用,B符合题意。
故选B。
(5)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内部生物种群数量和比例的相对稳定。然而,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其自我调节的阈值时,生态系统就会失衡,导致生物种群数量和比例的变化。全球变暖和有机污染物的威胁已经超过了比安基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海豹、北极熊等生物数量的减少。
32.答案:(1)叶绿体;氧气/O2
(2)正常CO2浓度,自然光照
(3)提高;减慢
(4)A;该条件下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差值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解析:(1)植物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是指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有光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2)AB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高CO2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此二氧化碳浓度是变量,该对照实验中除了二氧化碳浓度外,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表格中的“?”的处理是正常CO2浓度,自然光照。
(3)通过A与B对照实验数据可知,在不遮荫的情况下,适当增加CO2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呼吸速率会下降;通过C与D对照实验数据可知,在遮荫的情况下,适当增加CO2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呼吸速率会下降;因此比较表中A与B、C与D两组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否遮荫,适当增加CO2浓度,均可促进光合作用,但在高CO2浓度下,呼吸速率均会下降。
(4)由表中数据可知,A组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差值最大,光合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因此,A组条件下小麦产量最高。
33.答案:(1)D
(2)A;疫苗
(3)吸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4)E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产生酒精接种
解析:(1)猩红热是由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链球菌属于细菌,因此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猩红热疾病的生物,和图中的生物D亲缘关系最近,可用生物A(噬菌体)提炼的物质进行灭杀。
(2)导致人患“新冠肺炎”疾病的生物是病毒,图中A是病毒,因此导致人患“新冠肺炎”疾病的生物,和图中的生物A亲缘关系最近。人类利用此类生物的应用实例有:利用病毒的抗原性,研制相应的疫苗,如新冠疫苗等;利用病毒杀灭或防制相关虫害;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等。
(3)图中的生物B是毛霉,其中结构③是营养菌丝。在豆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营养菌丝的作用是吸收周围营养物质。
(4)某小组同学制作的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实验流程中,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操作过程中,发酵罐需要密闭,这是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密闭有利于酒精的积累。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菌,这一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34.答案:(1)人的单眼皮和人的双眼皮
(2)三;红色
(3)Dd
(4)dd;Dd
(5)转基因;可遗传
解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因此,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再列举一对生物的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或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亲代两个个体都为显性性状,其子代个体中出现了隐性性状,则亲代个体基因组成中一定有隐性基因。根据表中第三组数据可知:亲代都是红果植株,而后代出现了黄果植株,说明黄果是隐性性状,红果是显性性状。
(3)根据表中第三组数据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为dd,则第一组亲代黄果植株的基因组成也一定是dd;子代中黄果基因型为dd,两个d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说明第一组亲代红果植株的基因组成为Dd。
(4)要确定某生物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法,即让该生物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该生物的基因型。因此,为研究出第三组子代一株红果植株的基因组成,最好将其和另外一株基因组成为dd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若产生的后代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说明该红果植株的基因型为Dd,遗传图谱如下:
若后代都是红果,说明该红果植株的基因型为DD,遗传图谱如下:
(5)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农业、环保等方面。因此,自然成熟的番茄乙烯含量高,极易腐烂、变质。小组成员认为通过技术能够将抑制乙烯合成的基因转入到番茄中,从而培育出耐储存的番茄,番茄的这个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35.答案:(1)c;d关节窝;b关节囊
(2)小肠绒毛;线粒体;呼吸
(3)下腔静脉;④→③→①→②
解析:(1)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在c关节腔内,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有一层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囊及内外的韧带将相邻两骨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增强关节的牢固性,所以如果前未进行热身运动,容易造成脱臼,即关节头从图中d关节窝中滑脱出来,运动时佩戴的护腕,能起到和b关节囊相同的作用。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供能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由血液循环送到各组织细胞,细胞通常会在线粒体中将供能物质用于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其中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若从臀部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流经的路线是:臀部毛细血管→下腔静脉→④右心房→③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①左心房→②左心室→主动脉→小腿动脉→病灶。
组别
处理
最大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A
高CO2浓度,自然光照
38.53
1.49
B
?
27.78
2.29
C
高CO2浓度,遮阴
33.3
1.26
D
正常CO2浓度,遮阴
20.45
1.28
组合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亲代
红果植株×黄果植株
黄果植株×黄果植株
红果植株×红果植株
子代
红果植株
黄果植株
黄果植株
红果植株
红果植株
黄果植株
数量
196
204
398
0
288
10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福建省百校联考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共22页。
这是一份[生物]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六校联考中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六校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联考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俗话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