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数年前劣质奶粉事件曾震惊全国。这类奶粉几乎不含蛋白质,患儿常吃这种奶粉后出现大头娃娃症状。利用生物学知识,找出下列的错误选项( )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B.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C.组织细胞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D.蛋白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2.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悦设置了如图实验装置,已知A试管内的实验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则B试管内的实验材料应为( )
A.淀粉液+唾液B.淀粉液+清水C.唾液+碘液D.唾液+清水
3.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平静状态
B.乙为平静状态
C.乙状态时,呼吸深度较深
D.乙状态时,呼气带出的水分较多
4.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提倡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B.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法
C.为抢救病人可大量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5.下列关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奶茶含有为人体供能的糖类可大量饮用
B.霉变的坚果用水冲洗干净后可继续食用
C.烧烤食物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D.辣条营养丰富、味道香辣可口可以多吃
6.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上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分析,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
B.若X为胃,则b内氧气含量会降低
C.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会上升
D.若a为上腔静脉,则X为左心房
7.人体的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据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组成肾单位B.①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
C.②内的液体是原尿D.③能重吸收全部的无机盐
8.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C.②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①②
9.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能调节瞳孔大小
B.结构④具有提供营养的作用
C.结构⑥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②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
10.吸烟有害健康。为了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模型模拟吸烟。关于这个模拟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挤压饮料瓶时,瓶内气压升高,模拟的是吸气过程
B.模型中笔筒模拟了呼吸系统的气管,饮料瓶模拟了呼吸系统的肺
C.实验过程中,发现面巾纸卷变成黄色、笔筒被熏黄,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D.实验过程中,无论挤压力度和次数如何变化,饮料瓶中仍残留大量烟雾,这说明呼气时并不能将肺内的有害气体全部排出
11.如图为血管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B.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动脉血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12.图是心脏的结构模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内是经过肺循环回来的血液
B.图中④只能朝向心室方向开闭
C.图中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D内流动的也是动脉血
D.图中②是将血液运往全身去的血管
13.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
A.语言中枢B.视觉中枢C.运动中枢D.嗅觉中枢
14.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少,因此作用小B.激素通过导管输送
C.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15.结合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选择描述正确的是( )
A.a、b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B.肾单位由a、c、e组成
C.血液流经c时血液中只有血细胞不能进入到d中
D.原尿流经e时,部分葡萄糖、全部的无机盐、大部分水等被e重新吸收
16.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曲线图和人体泌尿系统有关结构及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当血液流经D时,营养物质增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X代表物质的最终消化产物可以经过①过滤到肾小囊
C.正常情况下,b中浓度低于a中浓度的物质是尿素
D.若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发生病变的部位一定是③
17.图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可能是( )
A.肺B.脑C.肾D.小肠
18.某同学列出的输血关系表如下,表中有错误的一行是( )
A.①B.②C.③D.④
19.下面是人体一种器官的自述:“我不像老大哥,24小时活蹦乱跳;我也不像小姐姐,一刻不停吐故纳新,不过老大哥和小姐姐都离不开我,他们都叫我能量补给站”。根据本册书学过的知识可知“老大哥、小姐姐和我”分别是( )
A.心脏、小肠、肾脏B.心脏、肾脏、大肠
C.胃、肺、肾脏D.心脏、肺、小肠
20.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三只雄性小狗进行实验,甲不做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乙切除的是垂体
C.丙切除的是甲状腺
D.手术后丙小狗发育正常
二、读图填空题
21.我国天宫号空间站的投入使用,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伟大成就,还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如图是航天员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最终消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
(3)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后,血管⑥中含量升高,该血液流回到心脏后会从______________(填血管名称)流出心脏,到达全身各处。
22.医务人员在某次事故救援中发现徐阿姨腰部被重物压住,头面部未见明显损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她身上的重物,然后对其进行诊断和救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她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其脑受伤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生用小橡皮锤迅速敲击其膝盖下方的韧带,发现小腿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弹起。请用标号和箭头写出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______________,该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打游戏,容易使图中的①______________的凸度过大甚至造成眼球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像落在______________(填图中的标号)的前方,形成近视,可配戴______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三、实验题
23.下图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请分析回答:
(1)腺体[ ]______________合成激素时要以碘为原料,若幼年时它分泌的激素不足,所患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_;能分泌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腺体是[ ]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是由[ ]______________分泌的,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那么,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该探究方案中,应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
②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____________。
③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干扰实验。
④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过程中,每组只用了1只小鼠,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其消化、吸收和利用影响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请分析回答:
(1)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肠液和______________等消化液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部分葡萄糖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中被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如果某人血浆和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但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异常。
(2)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我国科学家积极探索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将一种能分泌胰岛素的人工胰岛B细胞成功移植到糖尿病模型鼠中,进行了A、B、C三组实验,结果如图:
比较三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发现,B组小鼠的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_A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但仍______________C组小鼠的血糖浓度,说明______________对于治疗小鼠糖尿病有一定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3)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糖尿病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______________,使糖的摄入和利用维持平衡。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储存在皮下等处,属于人体备用的能源物质。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应该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除唾液这个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即在实验组中加入唾液,相应的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所以B试管应该加入淀粉液和清水,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答案:B
解析:A.从图中可知,曲线甲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浅,因此曲线甲为平静状态,A不符合题意。
BC.从图中可知,曲线乙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深,因此曲线乙为运动状态,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呼气不仅排出二氧化碳,还排出一部分水蒸气。乙状态比甲状态呼吸频率快、呼吸深度深,因此,乙状态时,呼气带出的水分较多,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正确。
B.成分输血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所以,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大量失血患者)和治疗(成分输血)方法,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错误。
D.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血液能得到自然补充,不用输血。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奶茶含有大量糖类,大量饮用容易造成肥胖,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A不符合题意。
B.霉变的坚果含黄曲霉素虽然用水冲洗,但并不能完全去除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能继续食用,B不符合题意。
C.烧烤食物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杂环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肉类中富含各种氨基酸、糖和肌酸,这些物质在过高的温度下会发生反应从而生成杂环胺——一种致癌物,而且这种物质在所有经过高温度烹饪的肉食,都会产生,所以应该少吃,C符合题意。
D.辣条营养单一,含有多种添加剂,对人体有害,不能多吃,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A错误;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若X为胃,则b内氧气含量会降低,B正确;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随尿液一起排出,因此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会下降,C错误;若a为上腔静脉,则X为右心房,D错误。
7.答案:D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③肾小管组成肾单位,A正确。
B.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一端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另一端为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所以,①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B正确。
C.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②肾小囊内的液体是原尿,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③肾小管能重吸收部分(不是全部)的无机盐,D错误。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正确。
B.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正确。
C.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图的血流方向可知:②是小动脉,正确。
D.动脉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静脉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血流速度比较慢。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应是②③①,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的透入,如果角膜病变或受损,会影响光线进入眼球内部,使物像模糊不清,甚至失明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来使病人得到恢复,错误, B.眼睛中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④巩膜,白色坚韧的巩膜具有保护作用,错误。C.⑥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错误。D.近视形成的原因是:②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预防应做到“三要”、“四不要”,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挤压饮料瓶时,瓶内的气压会升高,大于外界气压,气体会从瓶内流向瓶外,模拟了呼气过程,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笔筒模拟了呼吸系统的气管,饮料瓶模拟了呼吸系统的肺,B正确。
C.呼吸道对空气有湿润、清洁和温暖的作用,实验后,面巾纸卷变成黄色、笔筒被熏黄这说明烟中的一些物质残留在面巾纸卷和笔筒上,进而说明呼吸道能清洁吸入的气体,C正确。
D.饮料瓶模拟的是肺,就无论如何挤压饮料瓶中仍残留大量烟雾,说明烟雾无法被完全挤压出去,也就说明人体在呼气时,肺并不能将吸入的气体全部排出,D正确。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A.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可以判断出乙是动脉血管,丙中有静脉瓣,是静脉血管,A错误。
B.血液流经乙(动脉血管)→丁(毛细血管)→丙(静脉血管)后,血液会由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量较少的静脉血,B错误。
C.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血液循环的血液流动规律是:甲(动脉)→乙(动脉血管)→丁(毛细血管)→丙(静脉血管),C正确。
D.甲图心脏的左端血管是动脉血管,但是,不是所有的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内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A.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图中A右心房内是经过体循环回来的血液,而不是肺循环,A错误。
B.④表示心脏内的房室瓣,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即心房→心室→动脉,B正确。
C.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所以图中①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D左心室内流动的也是动脉血,C正确。
D.图中②是主动脉,参与体循环,将血液运往全身去的血管,D正确。
故选A。
13.答案:A
解析: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动物没有语言中枢,因此动物只能对各种具体的刺激做出发射,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发射,这类发射的建立与人类的大脑皮层中具有语言中枢有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A.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A错误。
BD.人体分泌腺的类型有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由导管排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D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正确。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A.肾小球两端连接的是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两个小动脉里均流动脉血,A正确。
B.肾单位包括:c肾小球,d肾小囊,e肾小管,B错误。
C.当血液流经c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d肾小囊中,形成原尿,C错误。
D.当原尿流经e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D错误。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D小肠时,血液变成营养物质增加,氧气减少的静脉血,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X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是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所以X代表物质的最终消化产物可以经过①过滤到肾小囊,B正确。
C.b收集管流出的是尿液,a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尿液,正常情况下,b中浓度高于a中浓度的物质是尿素,C错误。
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当尿液中发现蛋白质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①肾小球,D错误。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血液流经肺部后,由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A不符合题意。血液流经脑组织时,脑部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和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血液流经脑部后,氧气与葡萄糖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与图中所示相对含量变化相符合,B符合题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的含量应减少,C不符合题意;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应增多,D不符合题意。
18.答案:A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血型的人可以接受A、O型血,可以输给A、AB型;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B、O型血,可以输给B、AB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可以输给AB;O血型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可以输给O、A、B、AB型。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19.答案:D
解析:结合分析和提供信息可知: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所以“老大哥”是心脏;吐故纳新是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所以“小姐姐”是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所以题干中的“我”是小肠。由此可见,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答案:D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在对照实验中,针对变量不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由题干信息可见,甲不做处理,在实验中起到与乙、丙对照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由表格可以看出,乙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明显低于甲,可见,乙切除的是垂体,B不符合题意。
C.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由表格可以看出,丙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明显低于甲,可见,丙切除的是甲状腺,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可见,丙小狗手术后会发育迟缓且智力低下,D符合题意。
故选D。
21.答案:(1)葡萄糖
(2)小肠
(3)氧气;主动脉
解析:(1)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
(2)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所以,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结合“血液循环简图”可知,当血液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后,血管⑥肺静脉中氧气含量升高,该血液流回到心脏后会从主动脉流出心脏,到达全身各处。
22.答案:(1)小脑
(2)④→⑥→⑧→⑦→⑤;非条件
(3)晶状体;③;凹
解析:(1)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是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因此受伤的病人,闭眼时手指不能准确地指正自己地鼻尖,是小脑受伤的缘故。
(2)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医生用小橡皮锤迅速敲击其膝盖下方的韧带,发现小腿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弹起,反射路线是:④感受器→⑥传入神经→⑧神经中枢→⑦传出神经→⑤效应器。由于此反应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所以属于非条件反射。
(3)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凸度增加,近处的物体像才能够落在视网膜上,看清物像。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打游戏,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①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
23.答案:(1)b甲状腺;呆小症;a垂体
(2)e;胰岛
①口服胰岛素不能(能)治疗糖尿病
②甲
③胰岛素
④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⑤小鼠数量太少,受偶然因素影响大,结果不准确。
解析:(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因此,腺体b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时需要以碘为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若幼年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长大后表现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受阻等症状;a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其中,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2)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胰腺中的e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调节糖的代谢。
①根据提出的问题“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结合生活经验,可作出假设: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或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②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为注射胰岛素,所以给乙鼠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目的是与甲鼠作对照。因此,乙鼠为实验组,甲鼠为对照组。
③当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后,胰岛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
④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所以,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⑤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小鼠,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因此实验过程中,每组分别各取了1只小鼠是不合理的,原因是:小鼠数量太少,受偶然因素影响大,结果不准确。
24.答案:(1)胰液;线粒体;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低于;高于;移植人工胰岛B细胞
(3)合理营养,加强锻炼
解析:(1)淀粉在唾液、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入血液。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能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原尿和尿的成分主要区别是:尿中不含葡萄糖。但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比较三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发现,A组小鼠的血糖浓度最高,C组小鼠的血糖浓度最低,所以B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低于A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但仍高于C组小鼠的血糖浓度,说明移植人工胰岛B细胞对于治疗小鼠糖尿病有一定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3)为了自身健康需要我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或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运动;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①
A
A、AB
A、O
②
B
B、O
B、AB
③
AB
A、B、AB、O
AB
④
O
O
A、B、AB、O
激素名称
甲
乙
丙
甲状腺激素
3
2.6
0.08
生长激素
6
0.05
6.05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验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年春季八年级期末模拟考试生物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江油市初中八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某学生要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