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10则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

    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10则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第1页
    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10则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第2页
    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10则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10则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10则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共6页。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释义:
    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02悬梁刺股
    孙敬"头悬梁"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最终,孙敬成为当时有名的太学生。
    苏秦"锥刺股"的故事:
    战国年间,苏秦家境贫寒,他曾拜当时名学者鬼谷先生为师,学得了一套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经论,就想为国家效力。
    那时秦惠文王励精图治,招贤才。苏秦应前往,献出他的治国安邦大计。秦惠文王未能采用他的计划,他只得快快地回到洛阳。家中父母见儿子没出息,连工作也找不着,直对他叹气,老婆更不用说,坐在纺车上织布,根本不用正眼看他。他饿得难以忍受了,只得厚着脸皮,向嫂嫂讨一碗饭吃。嫂嫂对他也没有好脸色,厉声说:"还吃饭哪?连烧饭的柴火都没有了!"苏秦被驳斥得几乎流出泪来。他回到自己房中,仰头兴叹:"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妻不认为他是丈夫,嫂不认为他是小叔子,父母不认为他是儿子,我有什么可说的呢!"
    于是他更加发奋读书,夜里读书困倦的时候,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防止瞌睡,血一直流到足踝,当然痛得睡不着觉了。就这样夜以继日的研究,一年就取得了成就。
    最后,苏秦终于发达了,他在秦国献出一统天下的政略没有获得成功,于是就立刻改变政略,说服山东(太行山之东)六国(齐、楚、韩、赵、魏、燕)联合起来结成了一条"合纵"的战线,共同反抗秦国,不让秦国出潼关一步。
    因此,苏秦佩带了六国相印,从楚国回赵,仪仗队有几里路那么长,骑兵步卒,执戈持盾,围绕在苏秦座车之旁,车前车后,旌旗蔽天。各国诸侯派来的专使,随节获送,俨如一个国君出巡。
    当苏秦车驾经过洛阳他的家门时,苏秦的嫂嫂、弟弟、老婆看到这副威仪,吓得俯卧在地,头都不敢抬。以前他们的那副势利小人相现在都无影无踪了。苏秦回到赵国后,赵肃候立即封他为武安君。
    释义:悬梁刺股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03襄萤映雪
    “囊萤”和“映雪”分别是两个人物故事。
    “囊萤”:晋代车胤(yìn)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映雪”:“映雪”的故事出自《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夜夜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04闻鸡起舞
    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资治通鉴》。
    释义: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05韦编三绝
    出于《史记·孔子世家》的典故,原为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06焚膏继暑
    出自于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焚:使……燃烧;
    膏:油脂,指灯烛;
    继:继续,接替;
    晷(guǐ):日影或者指一种古代的计时工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
    07目不窥园
    出自《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08废寝忘食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09孜孜不倦
    出处:
    ①《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②《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③《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孜孜不倦。”
    释义: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通常指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0手不释卷
    出处: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典故: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相关试卷

    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60个常被错用的成语:

    这是一份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60个常被错用的成语,共12页。

    初中语文2024中考成语专项复习(成语故事+练习解答)(共10个):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024中考成语专项复习(成语故事+练习解答)(共10个),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画龙点睛,“无价之宝”在中应用不正确,魏王大喜的原因是,“栩栩如生”在下列句中应用正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3 词语(包括成语)(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3 词语(包括成语)(解析版),共15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