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99267/0-17193245085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99267/0-17193245085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99267/0-17193245086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我国土地撂荒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流转能够推动我国,相关业务重返中国的原因是越南,与我国集中供冷区域有关的关键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共4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宁夏西海固是国家重点扶贫区域,该区域生态环境差,贫困人口多,扶贫措施以生态移民为主,北部闽宁镇成为移民首选地。通过生态移民,西海固成功实现脱贫,闽宁产业也实现了多元化,主要以菌类、葡萄酒、光伏、电子装配等为主。下图是西海固、闽宁镇区位略图。据此完成1~3题。
1.生态移民对西海固的积极意义是( )
A.优化居住条件B.改善人口结构
C.减轻生态压力D.增加劳务收入
2.闽宁成为移民首选地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和水源B.地形和降水
C.气温和水源D.气温和降水
3.闽宁实现产业多元化的有利条件是( )
①自然环境优美②劳动力数量多
③产业协作基础好④银川辐射作用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目前,我国土地撂荒现象较为严重,其直接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二是土地流转难以普及。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土地撂荒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村人口减少B.自然灾害频发
C.耕地质量低下D.农业收益偏低
5.土地流转能够推动我国( )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B.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化
C.农村生态环境改善D.农民工重返家乡务农
某跨国科技企业计划将布局在中国的平板电脑组装业务转移至越南。2020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和国际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转移工作提前实施。2023年夏季越南持续高温导致产能不稳定,该企业最终不得不携带部分订单和量产任务重返中国。据此完成6~7题。
6.平板电脑组装业务转移工作提前实施的原因是( )
A.越南劳动力价格低廉B.越南税收、土地优惠力度大
C.中国产业链风险提高D.中国生态环境压力提高
7.相关业务重返中国的原因是越南( )
A.生产成本高B.电力供应不足
C.市场狭小D.科技力量薄弱
集中供冷就是利用区域供冷中心的大型制冷设备向区域内供冷,替代传统的空调设备。下图是集中供冷系统示意图。目前我国除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外,集中供冷系统还未得到大面积的建设与应用。据此完成8~10题。
8.与传统空调制冷相比,集中供冷最突出的优势是( )
A.建设成本降低B.室温可控性强
C.后期维修更便利D.能源利用效率高
9.与我国集中供冷区域有关的关键词:东部、南部、沿海、城市,其中能够将集中供冷与气候特征联系起来的关键词是( )
A.东部B.南部C.沿海D.城市
10.目前,集中供冷系统在全国还未得到大面积建设和应用,其原因是( )
①技术尚未成熟②前期投入大
③高温天气持续短④使用规模有要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湖陆风包括湖风和陆风,一天中风向会发生有规律的转换。下图示意我国某湖泊M月和N月湖风开始、结束的平均时刻(地方时)。据此完成11~13题。
11.M月可能是( )
A.4月B.6月C.10月D.12月
12.图中甲、乙、丙、丁,能代表N月陆风开始、结束时刻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3.M月湖风持续时间较短是因为( )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
C.日平均气温湖泊高于陆地D.日平均气温湖泊低于陆地
霜柱是一种立于地表的丝状冰体,因水汽凝华而形成,顶部有少量细小土块,根部位于浅表土层之中。下图是某地的霜柱景观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霜柱形成过程中,水汽来源及凝华发生部位分别是( )
A.近地面空气,霜柱顶部B.近地面空气,霜柱根部
C.浅表以下土层,霜柱顶部D.浅表以下土层,霜柱根部
15.有利于霜柱形成的天气条件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②气温日较差小
③近地面风力大④近地面风力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霜柱形成时浅表以下土层的温度( )
A.低于0℃,且向下递增B.低于0℃,且向下递减
C.高于0℃,且向下递增D.高于0℃,且向下递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欧洲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从2020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开始高速增长。从出口方式来看,目前仍以整车出口为主,但也拓展出了散件出口与海外建厂等多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的主要方式。
(1)说明欧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目标市场的原因。(6分)
(2)相较于整车出口,简述海外建厂模式的优势。(4分)
(3)据图阐述我国拓展新能源汽车散件出口的目的。(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某科研团队在广西喀斯特地貌区调查石漠化问题,团队选择一处样本坡面,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坡度及土层厚度对雨水侵蚀强度的影响。当地农民采摘完玉米后,会拔除田间玉米秸秆,团队成员告诉农民,田间保留玉米秸秆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下图示意实验的定性化结果,甲、乙两处位于样本坡面的不同部位。
(1)指出甲、乙两处随坡度增大雨水侵蚀强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与甲处相比,乙处石漠化风险的大小。(6分)
(2)解释土层厚度减小对雨水侵蚀强度的影响。(3分)
(3)说明田间保留玉米秸秆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印度尼西亚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活动。凯拉特火山,海拔约3000 m,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出现高水位时,湖水从缺口外溢。1919年凯拉特火山再次喷发,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分别于1923年和1967年分两期修建凯拉特火山湖输水隧道(如下图所示),1967年隧道通水后,湖泊水位大幅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
(1)说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活动的地质条件。(6分)
(2)分析凯拉特火山喷发诱发严重泥石流灾害的原因。(6分)
(3)从防灾角度,推测图示输水隧道修建的积极意义。(5分)
(4)1967年后,图示隧道年输水量较1923年明显增加,对此作合理解释。(8分)
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5月统一调研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生态移民是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的部分人口迁出,从而减轻生态压力。C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闽宁地形平坦,有黄河经过。因此闽宁成为移民首选地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水源。A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闽宁接收生态移民,获得大量劳动力;同时,距离银川较近,获得银川的辐射作用。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农业收益偏低,导致农民选择其他行业就业,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由于农业收益偏低,种田大户盈利困难,也使得土地流转难以普及。因此,我国土地撂荒的根本原因是农业收益偏低。D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种田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产量远远大于自身消费量,商品率高。土地流转能够推动我国农产品商品率提高。A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受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直接影响,国内手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生产、中游组装(包含核心零部件的进口)、下游销售(国内销售、国外出口)均受到疫情封控、停工停产、进出口限制的影响,产业链风险提高,C项正确;平板电脑组装业务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D项错误;A、B项对该产业转移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促进其加快转移的直接原因。
7.【答案】B
【解析】与在中国生产组装相比,在越南生产组装的零部件运输成本虽然提高,但其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使得总生产成本低,A项错误;2023年夏季越南持续高温,生活用电需求剧增,且高温引发干旱进而影响水力发电,导致越南国内电力供应紧张,停电现象多发使得产能不稳定,B项正确;该科技企业是跨国公司,面向的是国际市场,C项错误;该科技企业只是将生产组装业务转移至越南,组装对科技力量要求不高,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集中供冷就是利用区域供冷中心的大型制冷设备向区域内供冷,替代传统的空调设备。大型制冷设备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与传统空调制冷相比,集中供冷最突出的优势是能源利用效率高。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从气候特征上看,南部气温高,对供冷需求强。故能够将集中供冷与气候特征联系起来的关键词是南部。B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能够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投入使用表示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排除①③,确定②④。目前,集中供冷系统在全国还未得到大面积建设和应用,其原因是前期投入大,使用规模有要求。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夏季有利于湖风形成,冬季不利于湖风形成。N月湖风持续时间较长,为夏季;M月湖风持续时间较短,为冬季。所以,M月可能是12月。D项正确。
12.【答案】A
【解析】图中甲点显示,陆风结束时刻略早于N月湖风开始的平均时刻,陆风开始时刻略晚于N月湖风结束的平均时刻,故能代表N月陆风开始、结束时刻的是甲。A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M月为冬季,日平均气温湖泊高于陆地,湖泊不容易形成高压,湖风强度减小,湖陆风转换时,湖风强度较小,这段时间的湖风就会消失,因而湖风持续时间较短。C项正确。
14.【答案】D
【解析】“顶部有少量细小土块,根部位于浅表土层之中”说明凝华发生部位是霜柱根部,水汽来自土层内部,即浅表以下土层。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气温日较差大,使得夜间土层温度向下递增明显,造成浅表土层温度低于0℃,浅表以下土层温度高于0℃,有利于土层内部水汽凝华。霜柱是一种立于地表的丝状冰体,轻柔脆弱,近地面风力大,会造成霜柱破坏。因此,有利于霜柱形成的天气条件是气温日较差大,近地面风力小。B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浅表以下土层的温度高于0℃,水汽不会直接凝华,而是上升至霜柱根部发生凝华。温度下热上冷,符合客观实际,也有利于土壤孔隙内空气上升,将水汽输送至霜柱根部发生凝华。因此,霜柱形成时浅表以下土层的温度高于0℃,且向下递增。C项正确。
17.【答案】(1)经济发达,(1分)汽车需求量大;(1分)减排压力大,(1分)需要改善能源结构;(1分)与我国相比,欧洲工业生产成本高,(1分)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当地具有竞争优势。(1分)
(2)降低运输成本;(1分)避开关税壁垒;(1分)更好地适应本土用户需求;(1分)充分利用当地技术条件。(1分)
(3)为我国海外整车生产提供散件,(1分)发挥国内产业链优势(减少对海外散件的需求);(1分)为客户提供(保养、维修所需的)散件,(1分)提升服务品质。(1分)
18.【答案】(1)甲处雨水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1分)乙处雨水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1分)甲、乙两处雨水侵蚀强度相同,(1分)乙处坡度大,(1分)(土层薄,植被稀疏)土层稳定性差,(1分)石漠化风险大。(1分)
(2)土层厚度减小导致雨水下渗量减小,(1分)地表径流量增大,(1分)雨水侵蚀强度增大。(1分)
(3)秸秆地上部分能截留雨水,(1分)降低雨水侵蚀强度;(1分)秸秆地下部分能固结土壤,(1分)增加土壤的稳定性。(1分)
19.【答案】(1)板块相互挤压,(1分)内部压强大,温度高;(1分)岩石发生重熔作用,(1分)岩浆物质丰富;(1分)岩层多断裂,(1分)形成岩浆通道。(1分)
(2)岩浆从火山口喷出,(1分)导致湖水暴涨,(1分)大量湖水从缺口流出;(1分)坡面上火山碎屑物来源丰富,(1分)火山落差大,(1分)泥石流能量(破坏性)巨大。(1分)
(3)凯拉特火山活跃,(1分)火山湖水量丰富,(1分)当地泥石流风险大;(1分)修建输水隧道能降低湖泊水位,(1分)防止湖水外溢引发泥石流。(1分)
(4)新开通的隧道位置低,(1分)引起湖泊水位下降;(1分)从缺口外溢的湖水减少,(1分)同时湖水下渗减少;(1分)湖泊面积减小,(1分)湖水蒸发减少;(1分)湖水收入与之前相同,(1分)隧道输水量增加才能维持湖泊水量平衡。(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江西省多校l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江西省多校l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该地区耕地的空间布局优势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