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三)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醋瓶:我摔碎了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D.蔬菜:我腐烂了
2.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碘酒、食盐水、氢气B.煤、石油、天然气
C.氧化镁、水银、酒精D.生铁、二氧化碳、液氧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D.取用固体
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A.为使果汁长期保鲜,在其中加过量防腐剂
B.用适量的小苏打(碳酸氢钠)发酵做面包
C.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保鲜鱼肉等食品
D.为增白面粉使用过量添加剂
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
A.事实:水能灭火解释: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事实: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解释: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C.事实: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解释: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D.事实:6的氧气加压可装入0.04的钢瓶中解释: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6.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 )
A.氢氧化钠B.硝酸铵C.生石灰D.氯化钠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提倡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B.人走电断,安全节约
C.为降低空气中含量,城市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将富含氨、磷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河流里
8.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香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B.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
C.油脂使人发胖,进食时要避免摄入脂肪
D.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9.奥司他韦()是一种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奥司他韦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组成
B.奥司他韦含有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
C.奥司他韦分子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12.如图,用细线吊置在广口瓶内的小试管中盛有固体乙,广口瓶中盛有饱和石灰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液体甲加入乙中,关闭活塞,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酸
B.乙一定是盐
C.甲、乙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差始终保持不变
13.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稀盐酸中:、、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C.在氯化钠溶液中:、、D.在硫酸铵溶液中:、、
14.华雪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②把X和Y分别放入Z的盐溶液中,在Y的表面有金属Z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X>Y>ZB.Y>X>ZC.Z>Y>XD.Y>Z>X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出来的是( )
A.、、B.、、
C.、、D.、、
16.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2个汞原子______。
(2)硫酸根离子______。
(3)3个水分子______。
(4)医疗上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
(5)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
18.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写出相应的符号:
①的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___。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3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符号)。
19.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如图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
(1)人们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从食物中摄入六大类主要营养物质,如图中没有标出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上图中钙、铁、硒是指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3)芝麻酱中含铁量比猪肝高出一倍多,因此食用芝麻酱可以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
(4)沾有芝麻酱的餐具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净,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作用。
20.为判断某物质存在或某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通常以特定物质的显色达到目的,能显色的物质就称“指示剂”。如: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判断待测液显酸性;用淀粉溶液变蓝判断单质碘()的存在:
已知:①(无色溶液);
②常温下,碘微溶于水;
③(无色溶液)。
工业上测量、、混合气体的含量用如图吸收装置(量气装置省略)。
(1)混合气体通过图示吸收装置一定时间后,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______色时即可停止通气。此法适宜测含量较______(选填“低”或“高”)的混合气体。
(2)吸收装置内的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溶液代替作为指示剂。因为______。
21.下表是固体A和固体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A和固体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______温度范围内,它们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把5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g。
(3)4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
(4)若B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A,可用下列______法提纯B(填序号)。
①趁热过滤②蒸发结晶③冷却热饱和溶液
22.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用粗硅原料(含氧化镁杂质,不考虑其他杂质与酸反应)制备高纯硅和金属镁的流程。
已知:硅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进行操作1之前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了加快粗硅原料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有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4)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______。
(5)写出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3.化学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备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1)选用图A装置在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时,把石灰石放在多孔塑料板上,若液面处于图中a处,关闭弹簧夹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实验室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
(2)B中下方木条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
(3)C中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管中液面上升和______。
三、实验题
24.“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4)结论是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详细数据。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
(6)锌与硫酸反应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______。
四、计算题
25.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试求:
(1)m的值为____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_______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醋瓶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蔬菜腐烂过程中有毒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溶液形成的,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氢气是由氢元素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硫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石油主要是由一些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物质,还含有一些其他种类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镁是由氧元素、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汞元素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酒精中含有乙醇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状,是由氧元素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装置未形成密闭体系,无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故A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试管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同时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
故B错误;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于试管口上方,故C正确;
D、取用固体时,不能直接用手去拿取,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A、食品防腐剂可以防止食品变质,但过量使用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
B、做馒头时加入的碳酸氢钠受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故该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
D、增白剂等添加剂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剂量达到一定程度还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胞发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隐患;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能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6的氧气加压可装入0.04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可用来制作冰袋,故B符合题意;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D
解析:
8.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强,香烟烟气中的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B、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所以进食时要摄入一定量的脂肪,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奥司他韦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奥司他韦是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的,1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奥司他韦分子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2,故选项说法正确。
D、奥司他韦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则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但是无明显现象,不能用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水蒸气,该选项不正确。
B、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不能得到氯化钙,该选项不正确。
C、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碳酸钠带入过量的氯化钡,该选项不正确。
D、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尿素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数值为3,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烷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甲、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28=4:7,故D错误,符合题意。
12.答案:A
解析:A、可能是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能是反应放出了热量,如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综上所述,甲可能是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不一定是盐,也可能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乙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可能是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差不是始终保持不变,若使用的是生石灰,等温度恢复至室温,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差消失,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在稀盐酸中,稀盐酸中的氢离子能与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氯化钠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在硫酸铵溶液中,、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铜离子和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Y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不能,说明Y的活动强比X强;Y能从Z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Y的活动性比Z强,X不能置换盐中的Z,则的活动性不如乙强;综上所述,X、Y、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Z>X;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A、溶液显蓝色,但与剩余两种溶液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A错误;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和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B错误;
C、溶液显黄色,与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与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盐酸与溶液混合时产生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1)
(2)
(3)
(4)
(5)
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汞原子可表示为;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水分子可表示为;
(4)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为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所以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
(5)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氢氧根离子表示为。
18.答案:(1)①
②
(2)①
②CD
解析:(1)①的微粒质子数是16,电子数是18,表示的硫离子,符号为;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符号为:;
(2)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3个氨分子,符号为:。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CD表示的物质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19.答案:(1)水或
(2)D
(3)缺铁性贫血
(4)乳化
解析:(1)人们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从食物中摄入六大类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由图可知没有标出的营养物质是水,故答案为:水。
(2)元素又称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由几种有共同特点的原子组成.因此图中钙、铁、硒是指元素.故选D。
(3)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成人体内约有4-5克铁,其中72%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如果缺少了铁元素也会造成贫血.有题意可知,芝麻酱中含铁量比猪肝高出一倍多,故食用芝麻酱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故答案为:缺铁性贫血。
(4)乳化作用是将一种液体分散到第二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去的过程.洗洁精可以分散到芝麻酱中,更易洗净.故答案为:乳化。
20.答案:(1)无;低
(2)高锰酸钾或;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一定量的可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解析:(1)碘的淀粉溶液呈蓝色,由于(无色溶液)可知该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时该反应恰好完成,此时应该停止通入气体,通入过量气体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常温下,碘微溶入水,所以碘的淀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量较小,故该装置吸收二氧化硫的量较小,所以此法适宜测含量较低的混合气体;
(2)因为紫红色高锰酸钾的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时会发生(无色溶液)的反应,溶液现象由紫红色变成无色,所以也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碘的淀粉溶液完成该实验。
21.答案:(1)增大;20℃~40℃
(2)136.0
(3)B
(4)③
解析:
22.答案:(1)过滤;
(2)将粗硅原料粉碎
(3)氯气、氯化氢
(4)、
(5)
解析:
23.答案:(1)反应停止;氢气或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试管中的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解析:
24.答案:(1)
(2)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f
(3)①③或②④
(4)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或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开始由慢到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后又逐渐减慢
(6)温度;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1)稀硫酸 与锌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因为氢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通过压强的变化利用排水法把水压入量筒内,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故进气管是短管f;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其中的锌的状态保持不变,选择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看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可以选择①③(都是锌粒)或②④(都是锌片);
(4)通过①③(都是锌粒,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可以看出: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 越快;通过①②(锌粒和锌片与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反应)可以看出: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从表格可以看出反应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
(6)如设计温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具体的操作为: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只要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即可)。
25.答案:(1)3.3
(2)10
(3)10.5%
解析:(1)由第1、2、3、4次反应可知,每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因此m=3.3,
故填:3.3。
(2)设碳酸钙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
故填:10。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5%。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检验是否含有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D
鉴别和尿素【】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
B
C
D
主要营养成分 每含
蛋白质(g) 19.2
糖类(g) 16.8
脂肪(g) 52.7
钙(mg) 870
铁(mg) 58
硒(μg) 5
维生素A(μg) 17
维生素E(μg) 35.1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固体A
35.7
36.0
36.6
37.3
38.4
固体B
13.3
31.6
63.9
110
169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2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时段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的体积
3.1mL
16.7mL
11.9mL
9.6mL
7.6mL
6.0mL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2024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化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