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第1页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第2页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测试范围: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五章知识点。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广东·一模)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现代人是由现代类人猿演变来的
    B.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C.“露西”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类,她能制造复杂的工具
    D.古人类化石不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答案】B
    【详解】
    A.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A错误。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所以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B正确。
    C.“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 露西”属于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时期的人类脑容量是500毫升,现代人类的脑容量是1300- 1500毫升,南方古猿阶段的古人类只会使用天然工具,不会制作工具,C错误。
    D. 在研究人类的起源问题上,有许多学说,我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是由神创造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在研究人类等生物的进化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比如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而在其它地区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人类化石,可以推断非洲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地,其它地方的应该没有古人类,即使有也是由非洲迁徙过来的,D错误。
    故选B。
    2.(2021·广东·模拟预测)下列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器官是睾丸B.形成②的场所是输卵管
    C.①是卵细胞D.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胎儿
    【答案】D
    【详解】
    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所以a器官是睾丸,A正确。
    B.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完成受精,②是受精卵,B正确。
    C.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能产生①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②受精卵,C正确。
    D.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不断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到第八周,初具人形,称为胎儿,D错误。
    故选D。
    3.(2021·湖南娄底·二模)采用结扎手术可以避孕男性结扎输精管不仅创伤小,还可进行复通术后恢复输精管功能,结扎后男性( )
    A.能产生精子,有第二性征B.能产生精子,无第二性征
    C.不产生精子,有第二性征D.不产生精子,无第二性征
    【答案】A
    【详解】
    输精管结扎术是一种男性的永久性节育措施,通过输精管切断、结扎,或采用电凝、栓堵、化学药物等闭塞输精管的内腔,从而阻断了精子的输出而达到避孕的目的。男性的第二性征是由睾丸产生的雄性激素控制的,因此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的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故选A。
    4.(2021·陕西·商南县湘河镇初级中学二模)下列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男孩进入青春期晚于女孩;②大脑开始发育;③出现第一性征;④性意识开始萌动;⑤对家长有较强的心理依赖;⑥身高突增
    A.①④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⑥
    【答案】A
    【详解】
    女孩青春期开始时间是9.2岁左右,男孩青春期开始时间为10.5岁左右,女孩青春期开始时间要比男孩早,男孩进入青春期的时间要比女孩晚。可见①男孩进入青春期晚于女孩,正确;②大脑开始发育,是错误的,青春期不是大脑开始发育,而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错误;③出现第一性征是出生就有了,青春期是第二性征有明显差别,男孩有胡须、喉结突出等变化,女孩声音变粗,骨盆宽大;错误;④性意识开始萌动,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是正确的;⑤对家长有较强的心理依赖;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正确。⑥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孩女孩体形开始发生变化,正确。
    故选A。
    5.(2021·辽宁营口·模拟预测)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⑦氧气;
    A.①⑥⑦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
    【答案】C
    【详解】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所以,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故选C。
    6.(2021·湖南娄底·二模)过年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期间几乎顿顿大鱼大肉,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因此建议他多吃( )
    A.米饭、馒头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D.巧克力、奶油
    【答案】C
    【详解】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所以,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因此建议他多吃新鲜蔬菜。
    故选C。
    7.(2021·福建泉港·三模)在过去的几十年,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的饮食逐渐趋向于“精细化”。长期以精米为主食人可能会患脚气病的原因是身体缺乏( )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
    【答案】B
    【详解】
    维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如图:
    可见脚气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维生素B1在粗粮或粮食的麸皮中含量丰富。因此,长期以精米为主食的人易患脚气病。
    故选B。
    8.(2021·陕西蒲城·二模)丁丁因为便秘去看医生,医生建议他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下列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的是( )
    A.柠檬汁B.芹菜C.豆腐D.牛肉
    【答案】B
    【详解】
    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就会排便通畅、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还能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芹菜、柑橘、玉米、甘薯等食物中含有的许多细丝,是一种膳食纤维。
    故选B。
    9.(2021·云南德宏·三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会变蓝色
    B.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是模拟口腔温度
    C.①③试管对照,对照组是①
    D.①②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
    【答案】A
    【分析】
    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详解】
    A.碘遇淀粉变蓝是淀粉的特性。①号试管内,唾液可以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A符合题意。
    B.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37℃下酶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模拟口腔温度,B不符合题意。
    C.两支试管,不同之处为:加入的物质分别是馒头块和馒头碎屑(相当于模拟牙齿的咀嚼)、是否搅拌(模拟舌的作用),故两支试管形成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C不符合题意。
    D.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即为变量。①②两支试管的不同之处为:加入的物质分别是唾液和清水,故两支试管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1·广西贺州·模拟预测)如图中,A、B、C、D依次表示你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能代表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
    A.XB.YC.ZD.都可以
    【答案】B
    【详解】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所以,X表示淀粉,Y表示蛋白质,Z表示脂肪。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A代表口腔,B代表咽和食道,C代表胃,D代表小肠。
    故选B。
    11.(2021·广东·模拟预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管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A.胃、口腔、小肠B.胃、小肠、口腔
    C.口腔、胃、小肠D.口腔、小肠、胃
    【答案】C
    【详解】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初步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
    故选C。
    12.(2021·北京房山·一模)小霜为妈妈准备了一份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焖鱼和鸡汤。为营养搭配更合理,可增加( )
    A.炒青菜B.炸鸡腿C.糖醋排骨D.馒头
    【答案】A
    【详解】
    A.炒青菜含维生素,A正确。
    B.炸鸡腿含有蛋白质,B错误。
    C.糖醋排骨含有糖类和蛋白质,C错误。
    D.馒头含有淀粉,D错误。
    故选A。
    13.(2021·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模拟预测)下列关于合理膳食或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吃鱼肉,少吃水果B.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C.长有许多芽的马铃薯去掉芽后仍可食用D.刚过保质期的食物仍可以食用
    【答案】B
    【详解】
    A.合理膳食要做到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谷类中含丰富的淀粉等糖类,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每天摄入最多;其次是蔬菜、水果类;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类,所以吃鱼肉和水果的比例要适当,A错误。
    B.合理膳食要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B正确。
    C.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食用,C错误。
    D.禁止使用过保质期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D错误。
    故选B。
    14.(2021·辽宁鞍山·一模)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答案】C
    【详解】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选C。
    15.(2021·广东阳江·二模)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①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③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而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与呼吸道作用无关。
    故选A。
    16.(2021·云南昆明·模拟预测)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具有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肺泡数量多B.肺泡内壁上有纤毛
    C.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答案】B
    【详解】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虽小,肺泡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故ACD正确。而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肺泡内壁上没有纤毛,B错误,故选B。
    17.(2021·广西贺州·二模)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示意图。处于B点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肺内气压>大气压
    B.肺内气压=大气压
    C.肺内气压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