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模]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年中考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一模]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年中考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题)
1. 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小明的以下家务劳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扫地抹灰 B . 摘菜洗菜 C . 淘米下锅 D . 烧火做饭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各成分都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 )
A . 人工降雨 B . 冷冻麻醉 C . 食品防腐 D . 制造氮肥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检查气密性 C . 点燃酒精灯 D . 倾倒液体
4.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 木炭 B . 红磷 C . 硫粉 D . 铁丝
5.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B . C . CaO D .
6. 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
A . 原子 B . 离子 C . 元素 D . 单质
7. 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湿衣服被晾干一一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 . 6000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的间隔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8.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高氯酸钾( 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在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5 D . +7
9.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等相关问题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 .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 . 冬季烧煤取暖时,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0中毒 D .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0. 在生活生产中碳单质的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含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正确的是( )
A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 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 . 金刚石用作电极 D . 石墨用作钻探机钻头
11. 下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中只有是化合物 B . 分子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C . 反应物中CO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 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12. 如下图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定是单质 B .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一定是氧化物 C .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 . 水通电后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4. 下列有关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可用于气体肥料、人工降雨 B .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其分子的构成不同 C . 木炭、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 . 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后得到的是纯水
15.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40分)(共6题)
16. 选择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 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 上述几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2) 上述几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字母序号,注意是原子)。
(3) C、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023年9月26、27日,娄底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在涟源湄江举行,小明和爸爸去湄江游玩,爬了玻璃桥,搞了野炊,玩的非常尽兴。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明发现湄江的水烧开后有很多水垢,是典型的硬水。生活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 由于近期降水较少,小明发现湄江的水流量并不大,感觉节约用水很重要,请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湄江的林间小路上走一走,小明一下子感到心旷神怡,上网查询才知原来是湄江的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O2-),一个O2-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个电子。
1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实验。
(1) 实验1(燃烧法):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且烧杯外壁发热。
(2) 实验2(电解法):按图进行电解水实验。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b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 涟源街上挂绿牌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将来以氢能源为动力的汽车也会越来越多,你认为新能源车相比传统的燃油车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氯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是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且有毒的气体。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及H2等化合物反应。例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I)气体。
(1) 请写出氯气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 图1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请把图1信息补充完整。横线上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正确闻氯气气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写出H2在ClI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工业上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试回答:
(1) 合成氨需要大量纯净的氮气作原料,工业上为了制得氮气主要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工业上通常采用水煤气法制氢气,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其反应物表现出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种)。
(3) 写出N2和H2化合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从流程图中查找反应的条件,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要注明反应的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两小题,共计24分)(共2题)
22.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可以用B、E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装置E装置收集CO2 , CO2应该从_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填c或d),用此装置收集CO2 , 检验CO2是否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I固体与Ca(OH)2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NH)。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H3 ,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图G是某同学利用底部有破洞的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以下是我们刚学完的第五单元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
(1)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不相等;猜想Ⅱ: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是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敞开容器或密闭容器)中进行。
(3)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提示:稀盐酸与Na2CO3反应产生的CO2气体会与NaOH溶液反应,被NaOH溶液吸收),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
(4)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二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铜绿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四、计算题(共计6分)(共1题)
24. 某兴趣小组将一定 量的氯酸钾( KClO3)固体和二氧化锰(MnO2)粉末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试管中残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
(1) 共制得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g。
(2) MnO2在反应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物或催化剂) 。
(3) 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第Ⅱ卷
第Ⅱ卷的注释 题号
一
二
三
四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干冰升华
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C
不同元素化学性质不同
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分解均能产生氧气
都含有氧分子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Ⅰ正确
猜想Ⅱ正确
阅卷人
得分
加热时间/min
0
10
20
30
40
固体质量/g
14.0
11.6
9.2
9.2
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