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分〕,〔9分〕,〔13分〕,〔6分〕,〔5分〕,〔15分〕,〔4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12分〕
1.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震憾 通霄达旦 殒身不恤
B.点缀 良辰美景 焕然一新
C.膨胀 明辩是非 饱经苍桑
D.暇想 萍水相逢 粗制烂造
2.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 )〔3分〕
A.经过奋力拼搏,他最终在运动会上获得跳高比赛冠军,真是大快人心。
B.面对困境中等待救援的群众,公安干警再三表示警方一定会鼎力相助。
C.曾经炙手可热的商品房,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状况变得不太景气了。
D.随着中央各项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中部六省的崛起应该指日可待了。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逐步健全和建立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B.这家企业重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仅报刊每年就订了大约百种以上。
C.问题奶粉全面曝光以后,食品平安问题很快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D.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行为的不再发生,学校在教学楼内安装了屏蔽设备。
把以下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为( )(3分〕
①所有这一切都唤起了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②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土的山,故土的水,故土的四合院,故土的竹篱笆。
③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④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⑤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
A.④③②⑤①
B.③④①②⑤
C.③②⑤①④
D.④②①⑤③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诗文都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做诗文有一些专门的学问,前人对于这些学问已逐渐蓄积起许多经验和成绩,而不是任何人只手空拳、毫无凭借地在一生之内所可得到的。自己既不能件件去创造,就不得不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成绩。文学家对于语言文字是如此,一切其他艺术家对于他的特殊的媒介也莫不然。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例子。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的集子中摹拟古人的作品极多,只略看看他的诗题就可以见出。杜工部说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他自己也说过:“解道长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他对于过去诗人的关系可以想见了。
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缺乏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那么必自出心裁。
模仿有流弊,但是这也不是模仿本身的罪过。从前学者有人提倡模仿,也有人唾骂模仿,往往都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并不冲突。顾亭林的《日知录》里有一条说:“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模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那么失其所以为诗,似那么失其所以为我。〞这是一段极有意味的话,但是他的结论是突如其来的。“不似那么失其所以为诗〞一句和上文所举的理由恰相反。他一方面见到模仿古人缺乏以为诗,一方面又见到不似古人那么失其所以为诗。这不是一个矛盾么?
这其实并不是矛盾。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那么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那么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但凡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那么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那么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略有改动〕
5.对上文讨论的关于文学创作的话题,概述准确的一项为( )〔3分〕
A.谈模仿与创造的区别
B.谈模仿对创造的制约
C.谈模仿对创造的促进
D.谈模仿与创造的关系
6.对文中引用?日知录?中一段话的目的,解说正确的一项为( )〔3分〕
A.为了说明完全模仿前人决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B.为了说明不注意模仿前人也不能创作出好作品。
C.为了说明模仿和创造在文学创作中都是必需的。
D.为了说明模仿和创造在文学创作中是有矛盾的。
7.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 )〔3分〕
A.掌握创作的各种专门学问和技巧离不开模仿。
B.古今大艺术家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的模仿。
C.艺术家学习和模仿前人的目的正是为了创造。
D.真正的艺术家与匠人是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
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假设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 )〔3分〕
A. 茂林修竹 修:长,高。 B. 信可乐也 信:相信。
C. 世殊事异 殊:不同。 D. 其致一也 一:一样。
9.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 )〔3分〕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②当其欣于所遇 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为( )〔3分〕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后世的读者,也将对我这篇文章的文采产生感慨。
B.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产生感慨。
C.后来的游览者,也将对我的这篇文章产生感慨。
D.后来的游览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产生感慨。
11.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 )〔4分〕
A.一、二两段主要是叙事、写景。
B.三、四两段主要是抒情、议论。
C.文中情感复杂多变,波澜起伏。
D.文章写山水抒豪情,情景交融。
四、〔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 )〔3分〕
A. “莫听〞二字主观色彩强烈,有外物不值得放在心上的意思。
B.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显示出作者雨中前行的洒脱和沉着。
C. “吹酒醒〞三字间接交代作者是在带有醉意的状态下出游的。
D. “萧瑟处〞在词中是指凄冷荒凉、没有生机、无人游历的地方。
1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 )〔3分〕
A. 上片写在风雨中行走而无畏,可见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
B. 下片写斜照相迎,突显了作者渴望重返政坛的勃勃雄心。
C.“风雨〞语意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也指人生中的坎坷。
D. 全词即景生情,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自己的人生感悟。
五、〔5分〕
14.补写出以下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 〔5分〕
⑴ 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⑵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⑷ 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⑸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
⑹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⑻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囚绿记〔节选〕 陆 蠡
①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②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欣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③突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④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似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⑤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似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那么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⑦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⑧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忧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方案,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⑨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思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15.上文是围绕“绿〞展开的,请理清文章的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3分〕
恋绿
16.常春藤的枝条被囚前后各有哪些外在特征?请概括说明。 〔4分〕
(1)被囚前:
(2)被囚后:
17.揣摩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请分别谈谈其中“总〞、“固执〞两个词的表达效果。 〔4分〕
(1)“总〞的表达效果:
(2)“固执〞的表达效果:
18.文中第⑧段写到“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请结合这一背景,说说文中常春藤的寓意。 〔4分〕
七、〔40分〕
19.请以“信任〞为题 ,写一篇文章。 〔4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那么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非选择题必须用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非选择题必须用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选择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