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化学试卷
(本试题卷共1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物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一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是运动的
B. 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是静止的
C. 神舟十六号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动能变大
D. 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质量变为0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与核心舱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神舟十六号是静止,故A错误;
B.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后一起绕地球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神舟十六号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速度不断变大,动能变大,故C正确;
D.物体质量与所处环境无关,所以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质量不变,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更低价下载,欢迎访问。2. 如图,将一根长约的钢尺紧压在桌面边缘,使钢尺的绝大部分伸出桌面,拨动钢尺的端部,使其振动,然后将钢尺收回一些,再次拨动它,则( )
A. 钢尺振动时能发出声音,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B.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C. 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 两次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频率越小,而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小,音调越小,故B符合题意;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故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每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次是同一个钢尺,其音色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则( )
A. 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内能会保持不变
B. 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继续上升
C. 水沸腾时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 上图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水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保持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由图可知,A为俯视,会是测量结果偏大,C是仰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B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所以上图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则( )
A. 用平面镜做实验比用玻璃板要好
B. 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能够呈现蜡烛A的像
C. 如果蜡烛A以的速度朝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则其像相对蜡烛A的速度为
D. 在移动的过程中,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做实验要好,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无法在光屏上呈现,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蜡烛A以 1cm/s 的速度朝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其像也会以 1cm/s 的速度朝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则其像相对蜡烛A的速度为2m/s,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就不变,所以在移动的过程中,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 )
A. 如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B. 量筒中牛奶体积为
C.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D. 测量牛奶的密度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40cm3,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m=50g+20g+2g=72g
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密度公式,牛奶的密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华为麒麟9000s是华为公司推出的一款高端芯片,被誉为是华为公司迄今为止最强大的芯片,也是全球首款工艺的SC芯片,集成了5G调制解调器,支持5G SA/NSA双模,同时还支持Wi-Fi6+和蓝牙5.2等多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下列有关该芯片说法正确的是( )
A. 芯片制造所用的硅材料是超导体材料
B. Wi-Fi信号是电磁波信号
C.
D. 该芯片正常工作时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芯片制造所用的硅材料是半导体材料,故A错误;
B.电磁波能传递信息,Wi-Fi信号是电磁波信号,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B正确;
C.因为
1m=1×109nm
所以
5nm=5×10−9m
故C错误;
D.该芯片正常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D错误。
故选B。
7.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甲在空气中测石块所受的重力,图乙中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图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石块所受的重力
B. 乙图中排出的水受到的重力为
C. 乙图中石块所受的浮力
D. 乙图中石块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图中弹簧测力计测小石块的重力,示数为3N,石块所受的重力,甲图中石块所受的重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排出的水受到的重力为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桶的重力,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力的平衡可知,石块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即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乙图中石块下沉一些,所受浮力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砝码。图甲是杠杆调节前的位置,图乙、丙、丁是杠杆调好后三次的实验情景,则( )
A. 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的平衡螺母适当往右调
B. 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C. 将图丙中两端各加一个钩码,杠杆仍然平衡
D. 如图丁所示,将拉力方向从竖直方向改为虚线方向,拉力F大小将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得,调节前,杠杆右端上翘,为了便于测量力臂,需要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所以需要将平衡螺母适当往右调,故A符合题意;
B.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图丙中两端各加一个钩码后,无法满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会失去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丁所示,将拉力方向从竖直方向改为虚线方向后,拉力F的力臂将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拉力F的大小将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图是家庭电路的部分,则( )
A. 图中1处为空气开关,2处为电能表
B. 图中3、4组成家庭照明电路,其中3处为电灯,4处为开关
C. 图中a线为零线,b为火线
D. 三孔插座中,中间的孔应该接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家庭电路中,进户线应先进入电能表,总开关接在电能表后面,控制整个电路,故A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一般火线和零线并排走,火线在上,零线在下,所以,a为火线,b为零线,故C,不符合题意;
B.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到了零线和灯泡之间,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由图知道,3处为开关,4处为电灯,故B不符合题意;
D.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如图石岛湾核电站是全球首座、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也是中国“十二五”获批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更是具有第四代核能安全性特征的先进堆型,下列关于核能发电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通过核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
B. 原子核分裂时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C.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
D. 这种核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通过核裂变反应来利用核能,故A错误;
B.原子核分裂时将核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较安全的,故C正确;
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11. 用一根长导线做一个长方形线框且将导线两端留有相同长度。如图所示,将线框悬挂起来,使它的底边ab水平置于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长导线的两端与灵敏的电流表连接,组成一个闭合电路。闭合开关后,则( )
A. ab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B. ab左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C. 电流表指针偏转时说明电能生磁
D. 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由S极指向N极
【答案】B
【解析】
【详解】A.ab上下运动时,导体没有切割磁场线,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故A不符合题意;
B.ab左右运动时,导体切割磁场线,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故B符合题意;
C.电流表指针偏转时说明磁能生电,故C不符合题意;
D.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由N极指向S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小灯泡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现将小灯泡L和电阻R以某种方式连入电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串联接入电路,如电流为时,总电压为
B. 并联接入电压为的电路中,总电流为
C. L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D. 串联接入电路,如电流为时,L的电功率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串联接入电路,如电流为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电阻两端电压为6V,根据串联分压知识可知,总电压为9V,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并联接入电压为的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6A,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3A,总电流为0.9A,故B错误;
C.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6A,此时的电阻为
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8A,此时的电阻为
L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故C错误;
D.串联接入电路,如电流为时,L两端的电压为3V,则L的功率为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9分)
13.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马帅莎)据星际荣耀消息,12月10日17时07分,该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实现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火箭着陆平稳精确,状态安全恢复,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先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然后再转化为______能。已知甲烷的热值为,则的甲烷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
【答案】 ①. 内 ②. 机械 ③.
【解析】
【详解】[1][2]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先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发动机内空气的内能,之后将高温、高压空气喷出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由题意可得,5m3的甲烷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14. 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探测器。探测器为完成科考任务,需降落到月球表面。在探测器离月球表面较近处,会开启喷气发动机向下喷发高温高压气体,使探测器以不大的速度匀速降落到月球表面上、高温高压的气体被喷出后其内能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探测器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即向上的推力F和向下的重力G,则F______G(填“”、“”或“”)。
【答案】 ①. 变小 ②.
【解析】
【详解】[1][2]高温高压的气体被喷出后,气体温度降低,速度减小,其内能变小;由探测器以不大的速度匀速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可得,探测器处于平衡状态,且只受两个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可得,向上的推力F和向下的重力G大小相等。
15.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和是两只不同的小灯泡。分别测量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和两端的总电压。则______V,和电功率较大的是______。
【答案】 ①. 2 ②.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故为
[2]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由可知,的电功率大于的电功率。
16. 如图是某品牌豆浆机的铭牌,则该豆浆机应接在电压为______V的电路中才能正常使用,该豆浆机在加热和电机工作时一共消耗的电能为______。
【答案】 ①. 220 ②.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该豆浆机额定电压是220V,表示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才能正常使用。
[2]该豆浆机在加热2min和电机工作1min时一共消耗的电能为
W=W1+W2=800W×2×60s+100W×60s=1.02×105J
三、探究与实践题(共4题,共24分)
17. 如下图是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所连接尚未完成的电路,请补充两条导线以完成该电路。
【答案】
【解析】
【详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是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待测电阻的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
18.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每次水平面的光滑程度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铺棉布,第三次是什么都不铺的木板。比较小车这三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1)三次都让同一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的目的是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2)小车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动的原因是小车______,在小车滑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在______相同时,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______;(填“越长”、“越短”或“不变”)
(4)由此推论:滑行的小车,如果所受阻力为零,则小车会______;(填序号)
①静止 ②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速度越来越小 ④速度越来越大
(5)请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斜面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
【答案】 ①. 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 ②. 控制变量法 ③. 具有惯性 ④. 变小 ⑤. 压力 ⑥. 越长 ⑦. ② ⑧.
【解析】
【详解】(1)[1][2]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要让同一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
(2)[3]小车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
[4]小车滑动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速度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
(3)[5][6]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速度减小最快,运动的距离最近,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速度减小的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
(4)[7]由(3)可知,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如果所受阻力为零,则小车的速度不会减小,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②。
(5)[8]小车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小车重心位置,如图所示
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实验前,应将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
(2)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的特点是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3)接下来将蜡烛向右移动,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者“右”)移动;
(4)某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应______(填“能”或“不能”)成清晰完整的像。
【答案】 ①. 同一高度 ②. 倒立 ③. 缩小 ④. 实 ⑤. 照相机 ⑥. 右 ⑦. 能
【解析】
【详解】(1)[1]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2][3][4] [5]由题意知道,物距为30厘米,像距为20厘米,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此时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的。
(3)[6]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变小,像距应变大,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4)[7]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
20. 图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______(填“最左”或“最右”)端;
(2)图乙是某同学第一次记录实验数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它们分别是______A和______V,此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
(3)如果将第一次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的电阻后,为了完成实验,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滑动。
【答案】 ①. 断开 ②. 最右 ③. 0.4 ④. 2.4 ⑤. ⑥. 右
【解析】
【详解】(1)[1][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且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滑到接入电路电阻最大处,即最右端,以保护电路。
(2)[3][4][5]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4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由题意及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3)[6]由题意及上述分析可得,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定值电阻增大,定值电阻所分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为了达到要求,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增大滑动变阻器所分的电压,从而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3分)
21. 2023年1月22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东南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完成深潜作业后,成功回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该海沟的最深点,由此拉开了对该海沟系统科学考察的序幕,对全球深渊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下潜的速度可控制在60m/min,照这个速度计算,从海面下潜到万米海底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
(2)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为8047m,则在该处作业时,“奋斗者号”潜水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多大?(g=10N/kg,ρ水=1×103kg/m3)
(3)潜水器机械手持重能力可达600N,在水下能提起密度为ρ=9.0×103kg/m3的某种实心物体的体积最大为多少?
【答案】(1)1×104s;(2)8.047×107Pa;(3)7.5×10-3m3
【解析】
【详解】解:(1)下潜的速度为
v=60m/min=1m/s
下潜万米所需时间为
(2)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在该处作业时潜水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ρ水gh=1×103kg/m3×10N/kg×8047m=8.047×107Pa
(3)设能够提起的最大体积为V,则该物体的重力为
G=ρgV
因为是在水下,完全浸没于水中,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
对该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受到机械手对它的拉力、水对它的浮力以及自身的重力,刚好能够提起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受力平衡的条件可得
F拉+F浮=G
即
600N+ρ水gV=ρgV
代入数据可解得
V=7.5×10-3m3
答:(1)从海面下潜到万米海底需要的时间为1×104s;
(2)潜水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8.047×107Pa;
(3)潜水器机械手能够提起的该实心物体的最大体积为7.5×10-3m3。
22. 如图1是某品牌多功能的烤涮一体锅,左涮右烤,能满足众人不同的口味,铭牌如图2所示,其最大功率即为额定功率,图3是简化后的电路图,其中上虚线框表示火锅部分电路,下虚线框表示烧烤部分电路。
(1)求的电阻;
(2)当电路达到额定总功率时,求干路中的电流;
(3)当火锅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时,倒入的水在锅中,将其从加热到,火锅放出的热量有被水吸收,求所需的加热时间。
【答案】(1)60.5Ω;(2)7.3A;(3)700s
【解析】
【详解】解:(1)由可知,R1的电阻为
(2)由题意及P=UI可得,当电路达到额定总功率时,干路中的电流为
(3)将2L水从20℃加热到7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火锅放出的热量有被水吸收,则火锅放出的热量为
所需的加热时间
答:(1)的电阻为60.5Ω;
(2)当电路达到额定总功率时,干路中的电流为7.3A;
(3)所需的加热时间为700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幸福人生是大树,安全行为是沃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中考适应性(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中考适应性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中考适应性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