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为非选择题,50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先将答题纸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清楚,然后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
    B.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错误。
    C.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C错误。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不到1元,欢迎访问。D.破壳而出的幼鳄,体现了生物能繁殖,D错误。
    故选A。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 热爱生物学的小芳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 图二中细胞①和细胞②的主要区别是细胞①中有叶绿体
    C. 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 图三中的①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一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⑥是反光镜。
    图二是蚕豆叶片下表皮示意图,其中①是保卫细胞、②是表皮细胞、③是气孔。
    图三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目镜和⑤物镜放大倍数的积,A错误。
    B. 叶片的表皮是由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组成,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无叶绿体,形状不规则,相互嵌合。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控制气孔的开闭。因此,图二中细胞①保卫细胞和细胞②表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①中有叶绿体,B正确。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盖盖玻片”的步骤不规范,C错误。
    D.图三中的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D错误。
    故选B。
    3. 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和“红”分别形容叶和花,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
    A. 液泡和叶绿体B. 线粒体和液泡C. 叶绿体和细胞质D. 叶绿体和液泡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叶绿体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液泡中主要含有花青素等。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绿”形容叶,这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的原因;“红”形容花,这是由于花瓣细胞中含有液泡,液泡含有花青素的原因,D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诗句描述的植物中,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详解】A.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是苔藓植物,A正确。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科植物,属于被子植物,B错误。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的是小草通常属于种子植物,C错误。
    D.“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描述的是藻类植物,D错误。
    故选A。
    5. 《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关于邮票中动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图中的虾是无脊椎动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 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C. 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两者都是两栖动物
    D.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两栖动物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从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详解】A.①无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图中的虾是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A正确。
    B.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B正确。
    C.虽然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但青蛙是两栖动物、乌龟是爬行动物,C错误。
    D.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D正确。
    故选C。
    6.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光合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需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 实验中所选用的塑料袋应该是透明的
    C. 甲装置中的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会变为蓝色
    D. 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条件是光能,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详解】A.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A正确。
    B.实验中所选用的塑料袋应该是透明的,便于透光,B正确。
    C.甲装置由于吸收剂能吸收掉二氧化碳,而使得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用碘液染色不会变蓝色,C错误。
    D.该探究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正确。
    故选C。
    【点睛】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本实验对变量的控制科学合理,实验方案设计恰当。
    7.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曲线若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B. 图乙表示植物一天中光合与呼吸的变化,b点对应的时间是一天里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多的时间点
    C. 图丙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X在A区域表示淀粉的初步消化
    D. 图丁可以表示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其细胞干重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1)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图乙:从6点到18点,图中曲线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始终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释放氧气。
    (3)图丙为淀粉(X)、蛋白质(Y)和脂肪(Z)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程度图,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
    (4)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详解】A.血液在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氧气含量降低。因此,图甲中的曲线若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A正确。
    B.如果图乙表示植物一天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变化,从a点到d点,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因此,d点对应的时间是一天里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多的时间点,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体消化道中,数量首先变少的是X,然后是Y,最后是Z,这说明最先被消化的是食物X,然后是食物Y,食物Z最后被消化。由此可以判断X是淀粉的消化曲线,Y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Z是脂肪的消化曲线,因此,X在A区域表示淀粉的初步消化,C正确。
    D.通过分析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D正确。
    故选B。
    8. 学校消防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X表示感受器
    B. 逃生只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C.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还能收缩
    D. 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详解】A.某一特定反射往往是在刺激其特定的感受器后发生的,这特定感受器所在的部位称为该反射的感受器,题干中学校的消防演练某同学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X表示反射弧的第一个部分,表示感受器,A正确。
    B.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份,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份,则不能分泌激素,C正确。
    D.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效应器(肌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感受器(内分泌腺),D正确。
    故选B。
    9. 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体检给病人抽血时,如要在b处扎针,应在a处扎橡皮管
    B. 血管乙、丙、丁血流速度关系为:丙>丁>乙
    C. 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D. 图甲中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为静脉,内流静脉血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图中乙为动脉。
    ②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 图中丙为静脉。
    ③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图中丁为毛细血管。
    【详解】A.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扎橡皮管的目的是阻断血流,让血管鼓起来,便于扎针,因此,如要在b处扎针,应在a处(近心端)扎橡皮管,A正确。
    B.血管乙(动脉)、丙(静脉)、丁(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关系为:乙﹥丙﹥丁,B错误。
    C.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只有图丁所示的血管(毛细血管)能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图甲中若血液由c向a流动(向心流动),则该血管静脉,内流静脉血(上、下腔静脉)或动脉血(肺静脉),D错误。
    故选A。
    10. 学习生物学知识可以让我们在掌握一些急救和自救常识,从而指导我们健康地生活,下面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等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秋季末给老人小孩子注射流感疫苗可提高免疫力,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体
    B. 非处方药简称OTC,是需凭医师的处方才可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C.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
    D. 对于大静脉出血,拨打急救电话时可用手指压迫止血,加压位点应在近心端
    【答案】C
    【解析】
    【分析】(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
    【详解】A.抗原是指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秋季末给老人小孩子注射流感疫苗可提高免疫力,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A错误。
    B.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B错误。
    C.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与人工通气比例为30:2,C正确。
    D.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D错误。
    故选C。
    11. 在生物体的许多性状中,选择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对其在亲代与子代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相互联系,是学习和研究性状遗传的基本方法。豌豆和果蝇是研究植物和动物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下图分别是豌豆和果蝇的某一性状在亲代与子代的表现。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豌豆的紫花和果蝇的残翅都是显性性状
    B. 子代紫花豌豆如果进行自花传粉,则子二代理论上会有一半开紫花
    C. 如果用字母A(a)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则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
    D. 如果子代果蝇的数量为400只,则其中残翅雌虫的数量约为50只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 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 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图可知果蝇的长翅是显性性状,A错误。
    B.由于亲代是紫花和白花,后代只有紫花,可以判断亲代紫花是显性纯合体,如果用字母A(a)表示控制紫花的基因,其紫花基因型为AA,白花是隐性纯合体,其基因型 为aa。子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子代紫花豌豆如果进行自花传粉,则子二代理论上会有3/4开紫花,遗传图解如下:

    B错误
    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遗传图解如下:
    如果用字母A(a)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则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C错误。
    D.由上图的遗传图解可知,子代残果蝇的比例是1/4,如果子代果蝇的数量为400只,则其中残翅果蝇是100只,雌雄各占1/2,所以残翅雌虫的数量约为50只,D正确。
    故选D。
    12. 下列有关初中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果”是银杏的果实,可以用做药材
    B. 皮肤中具有保护组织,因此皮肤具有保护功能
    C. 探望肺结核病人需要戴口罩以避免传染,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白细胞、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三种血细胞中,只有血小板不能用来进行亲子鉴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1)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2)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详解】A.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白果”是银杏的种子,可以用做药材,A错误。
    B.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皮肤中具有上皮组织,因此皮肤具有保护功能,B错误。
    C.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探望肺结核病人需要戴口罩以避免传染,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
    D.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白细胞、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三种血细胞中,血小板和成熟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都不能用来进行亲子鉴定,D错误。
    故选C。
    13. 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中国选手苏翊鸣凭借偏轴转体内转1800度加“印地抓板”的动作和完美落地赢得金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苏翊鸣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B. 苏翊鸣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动作技术水平,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 比赛时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运动
    D. 比赛时所需能量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提供
    【答案】A
    【解析】
    【分析】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A.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错误。
    B.苏翊鸣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动作技术水平是在生活经验和学习中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正确。
    C.比赛时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运动,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正确。
    故选A。
    14. 为探究“子叶的作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选择4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C、D四组;②均浸泡10小时;③对每组种子的子叶进行处理:A组切除3/4、B组切除1/2、C组切除1/4、D组不做处理;④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0天,测得植株平均高度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浸泡10小时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切除子叶
    B. 这一对照实验中,D组为对照组,其他三组为实验组
    C. 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芽先发育突破种皮
    D. D组生长得最高,说明子叶可以帮助种子从土壤中吸收营养
    【答案】B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详解】A.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浸泡10小时的主要目的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A错误。
    B.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D组对子叶不做处理,为对照组;A、B、C组都对子叶做了不同程度的切除,属于实验组,B正确。
    C.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发育突破种皮,C错误。
    D.D组生长得最高,说明子叶可以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B。
    15. 小麦白粉病是由一种真菌——白粉菌感染引起的,患病小麦的叶片发黄、早枯。一科研团队成功克隆出抗白粉病基因并导入我国小麦主栽品种,创制出高产而抗病的小麦新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粉菌可以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B. 白粉菌是引起小麦白粉病的传染源
    C. 创制小麦新种的过程运用的是克隆技术
    D. 小麦新种的高产而抗病性状不可遗传
    【答案】A
    【解析】
    【分析】(1)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2)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A.白粉菌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A正确。
    B.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白粉菌是引起小麦白粉病的病原体,B错误。
    C.创制小麦新种的过程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C错误。
    D.小麦新种的高产而抗病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可以遗传,D错误。
    故选A。
    16. 房子不打扫,会产生垃圾。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垃圾”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 与①中液体相比,④中液体尿素的浓度增加
    C. 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 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分析】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管。
    【详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①内液体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④中液体尿素的浓度增加。B正确。
    C.③内的液体是原尿,所以由③刚流入④肾小管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C正确。
    D.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作用,只进行了过滤作用,因此图中②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液体和①入球小动脉内流动的液体的气体成分未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D。
    17.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在下列表述中,结构与功能相符的是( )
    A. 根尖分生区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分裂能力强
    B.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适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C. 青蛙皮肤可分泌黏液——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
    D. 鸟体内有许多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详解】A.根尖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A正确。
    B.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适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不是吸收),B错误。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适于生活在湿润(不是干燥)的环境中,C错误。
    D.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辅助肺呼吸,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A。
    18. 如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 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染色体
    C. 丙的地上部分由a中的胚根发育而成
    D. 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3)解读题图可知:繁育方式①是有性生殖、繁育方式②是无性生殖。
    【详解】A.丙是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甲、乙)的遗传特性,A错误。
    B.丁是无性生殖产生后代,只具有母体(乙)的遗传特性;甲没有参与丁的产生,丁的细胞中没有来自甲的染色体,B错误。
    C.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丙的地上部分由a种子中的胚芽发育而成,C错误。
    D.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D正确。
    故选D。
    19.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漱口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凉开水和碘液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
    C.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每只水蚤都应测两次心率,先测酒精中的心率,再放在清水中测一次心率
    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注意寻找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这种血管是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1)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
    (2)绿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或纯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A正确。
    B.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B,正确。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每只水蚤都应测两次心率,先测清水中的心率,再放酒精中在测一次心率,C错误。
    D.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D正确。
    【点睛】此题涉及的内容较多,平时注意积累。
    20. 流程图是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尿液
    B.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牛奶的过程:接种→高温灭菌→冷却→密封发酵
    C.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D. 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答案】B
    【解析】
    【分析】(1)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然后通过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3)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液的形成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囊腔)→肾小管→尿液,A正确。
    B.制作酸奶,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奶粉和糖加水混合→ ②煮沸处理(高温灭菌)→ ③冷却(42℃~43℃)→ ④加入一些品牌酸奶(接种)→ ⑤密封发酵 → ⑥保存食用,B错误。
    C.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正确。
    D.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D正确。
    故选B。
    21. 如图表示水生生态瓶,该生态瓶中各种生物和谐共存,展现出生命之美。下列有关生态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瓶中影响小鱼生活的生物因素只有水草
    B. 生态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C. 该生态瓶中的水草需要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D. 该生态瓶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更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一个生态瓶可以看成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成分越完整、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详解】A.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该生态瓶中影响小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有水草、分解者,A错误。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生态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正确。
    C.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其中,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从外界吸收的,C错误。
    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该生态瓶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其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弱很多,D错误。
    故选B。
    22.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4个阶段
    B. 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生命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进化而来
    C. 因为化石在地层中的埋藏具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害虫产生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同变异类型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详解】A.人类的进化历程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A正确。
    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 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科学家还没有通过实验证明生命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进化而来,B错误。
    C.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因为化石在地层中的埋藏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种类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种类越多;所以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正确。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害虫产生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同变异类型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23. 生物学概念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范围联系。若用下面的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请判断下表给出的概念与题图相符的一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表示的范围关系(逻辑关系)是:甲包含乙、丙,丙包含丁,乙、丙是并列关系。
    【详解】A.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角膜和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虹膜中央有瞳孔,内膜是视网膜,A不符合题意。
    B.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B符合题意。
    C.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胰岛属于内分泌腺,C不符合题意。
    D.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 如图中甲、乙代表生物个体或者结构,a、b代表物质,箭头代表物质输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则a可代表二氧化碳
    B. 若甲是根瘤菌,乙是豌豆,则b可代表含氮的物质
    C. 若甲是肾小管,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葡萄糖
    D. 若甲是垂体,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甲状腺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 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垂体位于大脑的下部,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垂体分泌的一些促激素,可以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
    【详解】A.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则a可代表氧气,A错误。
    B.若甲是根瘤菌,乙是豌豆,则b可代表有机物,B错误。
    C. 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可见,若甲是肾小管,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葡萄糖,C正确。
    D.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不分泌甲状腺激素。若甲是垂体,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D错误。
    故选C。
    25. 生物学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大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生物界的认知,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以下科学家的工作成就与其意义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为治疗细菌类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
    B.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C.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大气中能产生原始生命
    D. 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推翻了当时的“自然发生论”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大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生物界的认知,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生物科学家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专业人员。生物科学家的工作对生物学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详解】A.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首次发现了一种被称为青霉素的抗生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被用于治疗在战场上受伤并被细菌感染的士兵,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A正确。
    B.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从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B正确。
    C.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是,米勒的模拟实验,没有证明“原始大气中能产生原始生命”,C错误。
    D.1864年,科学家巴斯德展示了利用鹅颈瓶所做实验及结果,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可见,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推翻了当时的“自然发生论”,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非选择题部分共5题,30个空,共50分。
    26. 某现代化瓜果、蔬菜基地的大棚内培育的无子西瓜皮薄、瓤甜、形状各异,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得到产量高、品质好的西瓜,技术人员研究大棚西瓜生命活动规律,并绘制了如图,图甲表示西瓜叶片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乙表示西瓜植株在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基地内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棚内温度及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瓜果、蔬菜的自动灌溉。水分在西瓜植株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可用图甲中的过程___(填图中字母)表示。
    (2)为提高西瓜产量,一些瓜农夜间会在瓜棚里点数盏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影响图甲中的过程___(填图中字母)表示。
    (3)技术人员利用心形模具培育出的心形西瓜(如图丙)倍受年轻人的喜爱。西瓜的心形性状能否遗传给后代?___。请陈述理由:___。
    (4)图乙曲线中,光合作用开始的点和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分别是___(填图中字母)。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乙中的A点应向___(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1)a (2)b
    (3) ①. 不能##否 ②.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4) ①. B、E ②. 上
    【解析】
    【分析】(1)图甲表示西瓜叶片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根据图甲中物质变化情况可推知:a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光合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
    (2)图乙表示西瓜植株在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图乙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C段光合作用开始增强,到C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F段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E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EF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FG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小问1详解】
    根吸收的水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水分在西瓜植株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蒸腾作用可用图甲中的过程a表示。
    【小问2详解】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为提高西瓜产量,一些瓜农夜间会在瓜棚里点数盏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影响图甲中的过程b(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小问3详解】
    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西瓜的心形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因为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小问4详解】
    分析图乙曲线可知,自B点开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逐渐增多,说明光合作用自B点开始。从E点开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负值,说明自E点开始,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低于呼吸作用去强度。因此,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E点。若大棚内温度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应减少,图乙中的A点应向上移动。
    27. 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序号①~⑧表示生理过程,甲~丁表示器官、系统或细胞,a~c表示不同的物质;图二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三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为了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青少年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和水果等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程①变为物质[a]___,参与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有___。
    (2)图一中过程④对应图二中的曲线___段(用字母表示)。
    (3)图一中物质b进入人体,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当物质b随血液由心脏泵入动脉,此时心脏内瓣膜的状态是___。
    (4)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三部分,其中近曲小管的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是完成重吸收功能的重要部分。由此分析,血液中的无机盐经过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再次回到血液,至少需要穿过___层细胞。
    【答案】(1) ①. 氨基酸 ②. 胃、小肠
    (2)bcd (3) ①. 2左心房 ②. 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
    (4)四##4
    【解析】
    【分析】图一中: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吸气,④表示呼气,⑤表示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⑥表示食物残渣排出体外,⑦表示尿的形成,⑧表示汗液的形成;a代表氨基酸,b代表氧气,c代表二氧化碳;甲是呼吸系统,乙是肾脏,丙是皮肤,丁是组织细胞。
    图二中:ab和de阶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可表示吸气过程;bcd阶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可表示呼气过程。
    图三中:1是右心房,2是左心房,3是右心室,4是左心室。
    【小问1详解】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程①消化变为物质a氨基酸,参与过程①的器官有胃、小肠。
    【小问2详解】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图一中过程④呼气对应图二中的曲线bcd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小问3详解】
    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途径可以是:外界→呼吸道→肺→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所以,图一中物质b(氧气)进入人体,最先到达图三中心脏的[2]左心房。心脏工作过程是: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所以,当物质b随血液由心脏泵入动脉,此时心脏内瓣膜的状态是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
    【小问4详解】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血液中的无机盐经过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再次回到血液,共穿过4层细胞(肾小球壁1层+肾小囊内壁1层+肾小管1层+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1层)。
    28. 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是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奏着延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下图表示五类生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相关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至E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___。
    (2)图A是某蕨类植物的叶,该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所属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___。
    (3)图B是鸡卵的结构图,若鸡卵受精,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填数字)。
    (4)由图中结构可知,图D所示生物属于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5)若图F中的生物体代表人,则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该受精卵如果将来发育成男性,则生殖细胞A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
    【答案】(1)BCE##B、C、E
    (2)细胞 (3)④⑥##⑥④##④和⑥
    (4)原核 (5) ①. 输卵管 ②. 22条常染色体+Y
    【解析】
    【分析】(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2)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3)图B中,①是气室、②是卵黄膜、③是胚盘、④是卵白、⑤是系带、⑥是卵黄;图C中,①是卵、②是幼虫、③是蛹、④是成虫;图E中,①是花粉、②是子房、③是受精过程、④是受精卵、⑤是种子萌发、⑥是植株;图F中,①受精、②是发育。
    【小问1详解】
    图A至E中,B、C、E的生殖过程都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进行孢子生殖、D是分裂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
    【小问2详解】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以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所属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
    【小问3详解】
    鸟卵中卵黄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卵白的作用是保护和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所以图B是鸡卵的结构图,若鸡卵受精,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④卵白和⑥卵黄。
    【小问4详解】
    图D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生殖的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小问5详解】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XY。因此,该受精卵如果将来发育成男性,则生殖细胞A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常染色体+Y。如图所示:
    29. 春暖花开,小麦返青,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某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绘制了有关物质循环图、食物网图及喷洒农药后有毒物质~含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二中,共包含___条食物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多样性。
    (2)图一中甲、戊、丁、丙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可以表示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有___(用图中的序号填写)。
    (3)图二中的小麦分别对应图一和图三中的___。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原因是___。
    【答案】(1) ①. 4##四 ②. 生物种类##物种 (2)③④⑤
    (3) ①. 甲和A ②. 分解者
    (4)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解析】
    【分析】图一:①光合作用,②、③、④、⑤和⑥都是呼吸作用,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丁和戊是消费者;图二:食物链有:小麦→小麦叶蜂→青蛙→蛇,小麦→小麦叶蜂→鸟→蛇,小麦→鸟→蛇,小麦→田鼠→蛇,图三:食物链:A→B→C。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共有4条,即:小麦→小麦叶蜂→青蛙→蛇,小麦→小麦叶蜂→鸟→蛇,小麦→鸟→蛇,小麦→田鼠→蛇。此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多,生物种类也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小问2详解】
    图一中,甲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通过图生理过程①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②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戊、丁、丙表示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气的过程有③④⑤。
    【小问3详解】
    小麦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对应图一中的甲。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小麦中的有毒物质最少,因此图二中小麦对应图三中的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二的小麦是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小问4详解】
    一般情况下,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30. 网纹瓜味美甘甜、风味独特,糖含量和单果重量是衡量品质的重要指标。网纹瓜在生长过程中对含氮无机盐需求较多且反应敏感,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果实不同发育期施用不同浓度含氮无机盐对网纹瓜品质的影响,配制出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氮元素营养液,设计了4种(甲、乙、丙、丁)施用方案,以无土栽培的“春丽”和“蜜玲珑”两种网纹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待果实成熟后测定单果重量平均值和糖含量平均值,数据如图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1)含氮的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吸收,经茎中的___向叶、果实等运输。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___施用方案下的网纹瓜品质最好。
    (3)配置培养液的主要成分与土壤溶液的主要成分相似。为使两种网纹瓜正常生长及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实验时应保证四种方案中所施用的其他无机盐含量___,目的是___。
    (4)科研人员通过比较丙和___施用方案的实验结果,发现在果实发育中期提高氮元素浓度可以提升网纹瓜品质。
    (5)研究人员在测量单果重量及糖含量时,各选取6枚果实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值,这种计算方式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计算结果如曲线图所示。以下是甲方案中6枚“春丽”单果糖含量,请根据黄计算第6枚果实糖含量是___%。
    【答案】(1)导管 (2)丙
    (3) ①. 相同且适宜 ②. 控制单一变量##保证变量的唯一
    (4)甲 (5)8.9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小问1详解】
    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含氮的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吸收,经茎中的导管向叶、果实等运输。
    【小问2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和曲线图可知,丙施用方案下的网纹瓜单果重量最大、糖含量最高,因此丙施用方案下的网纹瓜品质最好。
    【小问3详解】
    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试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是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此,实验时应保证四种方案中所施用的其他无机盐含量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小问4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与丙是以果实发育中期氮元素浓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因此,比较丙和甲施用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够发现在果实发育中期提高氮元素浓度可以提升网纹瓜品质。
    【小问5详解】
    根据曲线图可知,甲施用方案下“春丽”单果糖含量平均值为8.8,则第6枚果实糖含量=8.8×6-(8.4+8.6+9.3+8.9+8.7)=8.9。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活需要营养
    B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排出体内的废物
    C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生长发育
    D
    破壳而出的幼鳄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选项




    A
    眼球
    晶状体
    虹膜
    视网膜
    B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红豆杉
    C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胰岛
    D
    神经元
    突起
    胞体
    轴突
    施用
    方案
    果实发育
    初期氮元
    素浓度
    果实发育
    中期氮元
    素浓度
    果实成熟
    期氮元素
    浓度
    “春丽”单
    果重量/克
    “蜜玲珑”
    单果重量/克

    中等浓度
    中等浓度
    中等浓度
    728.6
    878.7

    低浓度
    中等浓度
    高浓度
    708.7
    833.3

    中等浓度
    高浓度
    中等浓度
    791.4
    898.3

    低浓度
    高浓度
    高浓度
    712.3
    851.9
    第1枚果
    实糖含量
    /%
    第2枚果
    实糖含量
    /%
    第3枚果
    实糖含量
    /%
    第4枚果
    实糖含量
    /%
    第5枚果
    实糖含量
    /%
    第6枚果
    实糖含量
    /%
    8.4
    8.6
    9.3
    8.9
    8.7

    相关试卷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微山县邹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微山县邹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共4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微山县邹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微山县邹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共4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