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版)

    专题0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版)第1页
    专题0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版)第2页
    专题0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春•大兴区期末)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请你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以下小题。
    ㅤㅤ【资料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ㅤㅤ2023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ㅤㅤ【资料二】中国的世界遗产
    ㅤㅤ你知道吗?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中国已有57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ㅤㅤ【资料三】
    ㅤㅤ①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家在科学保护中传承文化,也让文化遗产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ㅤㅤ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目前,在莫高窟4.5 万平方米壁画中,已有2.6万平方米完成数字化,数字化进程已过半。如今,一部手机就可以云游敦煌,动动鼠标,30个高清洞窟就会跃然眼前。敦煌石窟数字化技术已推广至全国 7 省文化遗产地,并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
    ㅤㅤ③山海关长城全长超过 27 千米,大多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曾经,老一代长城保护员用脚步丈量长城;如今,“80后”长城保护员正在使用无人机和大数据等科技力量,形成了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全方位对长城进行拍摄记录、辅助巡查。他们摸索出了一整套报备、巡查、监督、反馈体系,拍摄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成为有关部门开展长城保护的重要参考。
    (1)判断下面的信息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②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苏州古典园林都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③如今,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欣赏到敦煌壁画的美。
    ④利用无人机拍摄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可以为更好地保护长城提供参考。

    (2)下面不属于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一项是
    A.泰山
    B.天山
    C.黄山
    D.峨眉山
    (3)下面适合作为【资料三】的小标题的一项是
    A.“数字敦煌”构想的实现
    B.由脚步丈量到无人机守护
    C.数字技术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D.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文化遗产的范围很广,除资料中介绍的内容外,书法、绘画、剪纸、风筝等也都属于文化遗产。请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行为保护、传承或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2023春•海淀区期末)学校科学小组的同学通过应聘成为了科技馆的“小小讲解员”。他们邀请你作为小组中的一员。结合两则材料,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北斗赋能农业生产
    ㅤㅤ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ㅤㅤ北斗系统的成功运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精准化的可能。
    ㅤㅤ春耕时节。浙江嘉兴的数字农场里梧外热闹,无人驾驶高地喷洒机器人、起垄播种机器人等农用机器人穿梭其中,为10多种有机蔬杲提供“照料”服务。这些机器人综合运用了北斗导航等技术,宪现精准定位、智能路径规划、自主作业、智能返场、远程一键接管等功能,高效实施全程无人化作业。
    ㅤㅤ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农机手驾驶着北斗导航播种机,将小麦种子和肥料均匀播撒在土壤里。借助北斗精准导航,当地小麦播种每千米的偏差不超过2厘米,每天能播种100多亩。不仅农田作业操作精度明显提高,人工成本也得到有效下降。
    榫卯的魅力
    ㅤㅤ榫卯是7000年前古代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明。它是木构件上采用的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始建于辽代的应县木塔来用全木榫卯结构,是榫卯结构的杰由典范。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之所以如此,全在于中国建筑的结构构件之间特殊的榫卯连接方式。由于榫接的节点不可能完全密实,加上木材本身也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建筑的各节点都有一定的伸缩余地。每一个榫接点,就像一个弹簧。能消除掉一部分地震波的能量,使得整个木构架的踱坏程度被减轻。在强烈的地震中,尽管木构架会发生大幅度的摇晃,并有一定变形,但只要木构架不折榫、不拔榫,就会“晃而不散,摇而不倒”。
    ㅤ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把传承的榫卯技艺融入生活中,将古老精巧的结构和现代积木玩具结合,做成符合当下审美和社会文化需求的产物,让千年技艺不断传承发展。
    (有删改)
    任务一:了解展厅信息
    (1)科学小组的同学们了解了科技馆各个展厅的信息,请根据【材料一】判断以下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A.二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展示了古代科技与信息之桥的内容。
    B.从“华夏之光”主题展厅,可以参观到陶寺古观象台、海底剧场。
    C.在四层“挑战与未来”展厅,可以随时参观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演示活动。
    D.在“科技与生活”展厅“居家之道”展区。能了解到“电脑刺绣”的内容。
    任务二:实地参观展区
    (2)科学小组的小新同学进行实地参观,他先在一个展区感受到电磁现象的美妙与神奇。又到另一个展区了解到交通的发展与便利:最后在一个展区知道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请你结合【材料一】将小新的参观路线补充完整。
    任务三:拟定讲解提纲
    (3)科学小组的小华同学收集了“北斗赋能农业生产”的资料,打算用在“科技与生活”展厅讲解。为了清晰准确地讲解,请你结合【材料二】帮他把讲解提纲补充完整。
    任务四:完成讲解互动
    (4)参观的同学说出了榫卯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的原因,你认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拥有7000年历史的榫卯结构建筑,可以随时随地拆装,以应对地震考验。
    B.榫接的节点不可能完全密实,木材也有一定的弹性,各节点有伸缩余地。
    C.只要木构架不折榫、不拔榫,即使在大幅度摇晃下有变形,也不散不倒。
    D.榫接点像弹簧可消除部分地震波能量,使整个木构架的破坏程度被减轻。
    任务五:设计临时展厅
    (5)科学小组准备在科技馆的公共空间以“榫卯”为主题分两个区域,设计一场临时展览。作为其中的一员,请你在下面表格中完成设计,使参观者了解榫卯知识,体验榫卯的结构特点,感受榫卯魅力。
    3.(2023春•朝阳区期末)阅读短文。
    ㅤㅤ学校组织了“当文化遗产插上科技的翅膀”主题活动。小明同学准备借助下面三则材料进行《科技与文化遗产相融合》主题演讲。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材料一】:
    ㅤㅤ2020年,重启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的物质文化遗产一一三星堆的考古工作。在此次考古工作中,现代科技在保护文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用3D打印技术给青铜尊做“防护服”,从而减少磨损,这在考古工作中还是首次应用。同时,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等技术的运用,为保护三星堆中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ㅤㅤ2017年5月,《“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该展览借助圆明园数字复原成果,选取圆明园中的26个景区,通过“园居理政”“畅襟仙境”“西风东纳”三大主题,多角度复现“万园之园”的恢弘景色。通过实体搭建与AR、VR等多种虚拟体验相结合,使观众在展厅中便可看到“再现”的历史场景,获得沉浸式的虚拟游览。通过现代科技能让已经“消失”的文物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材料三】:
    ㅤㅤ数字科技是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在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故宫作为180余万件文物的汇集地,历经了20余年的时间,实现了故宫的数字化转型。让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真实地了解故宫文物。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通过阅读以上三则材料,我发现小明是从 、 、 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现代科技对文化遗产发挥着重要作用。
    (2)阅读材料一可以知道,除3D打印技术之外, 、 等技术的运用,为保护三星堆中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通过“园居理政”“畅襟仙境”“西风东纳”三大主题,多角度复现“万园之园”的恢弘景色。
    ②北京故宫从1998年开始将文物底账卡录入数据库。经过不断努力,截至2022年已公开发布文物影像大约为8.3万件。
    (4)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了
    (5)下面这则阅读链接,有的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到小明的主题汇报材料中,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链接】
    ㅤ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所呈现出的辉煌的时间文化,惊艳了世人,将中国气韵传递给了全世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2023春•东城区期末)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维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别排列,用以来表达一组信息的因形标识件,常见的一维码是由反对称相差很大的黑条和白条排成的平行线图案。二维码是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平面上存储信息的代码标记。一般由黑白相问的几何图形组成,可用于机器识别,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获得相关信息。
    材料二:
    一维码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少差错率。但是,组成一维码的信息部分只能是字母和数字,尺寸相对较大,也就是说它的空间利用率较低,数据容量较小,这就决定了其信息量受到局限,一般只可容纳30个字符左右。二维码就不一样了,它的信息承载量很大,包含字母、数字、汉字等数据,容量可达2000个字符左右。
    材料三:
    使用一维码碰到条形码受损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1)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填空:下面两幅图 是一维码,图 是二维码。
    (2)根据阅读材料判断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A.二维码是一维码的基础。
    B.一维码是由反射率相差不大的黑条和白条排成的平行线图案。
    C.二维码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一维码”和“二维码”各有怎样的优点。
    一维码:
    二维码:
    (4)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时候会用到二维码或者一维码?

    5.(2023春•西城区期末)阅读下面关于颐和园的资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资料一)
    长廊
    长廊是颐和园著名景观之一,坐落在颐和园万寿山南麓,昆明湖北岸,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有273间,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像一条美丽的飘带,将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台、亭、阁、轩、馆、舫有机联成一个整体。
    长廊以其丰富绚丽的苏式彩画闻名于世。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粗略统计共14000幅,内容包括人物故事、山水风景、亭台楼榭等,最为精彩的人物故事彩画多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资料二)
    万寿山
    万寿山上的建筑群依山而建,从山脚下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画中游”是万寿山上的一处景观,由于地处半山腰,加之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所以远远望去,像是一幅中国山水画。
    (资料三)
    昆明湖
    不管是从颐和园的哪个门进园,漫步不久,便可以看到一个大湖——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大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一阵风吹过,湖面上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雀跃的阳光,跳起欢快的舞蹈。“吱吱——”几只燕子飞来,拖着尖尖的尾巴在水边,激起一阵涟漪……
    西堤是昆明湖西部的长堤,平坦的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玉带桥,桥拱高耸,远远望去,桥身与水面的倒影正好构成一个正圆,既像湖面上托起的一轮明月,又似一条飘动的锦带。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最爱玉带桥,形容它为“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
    (资料四)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一九九八年十二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颐和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给予如下评价:北京的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结合资料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长廊每一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彩画的数量多,内容丰富。
    ②抬头仰望,万寿山上的建筑群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③玉带桥桥身是一个正圆,远远望去像湖面上托起的一轮明月。
    ④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是中国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
    ⑤(资料一)至(资料三)既介绍了景观的样子,又记录了历史变化。
    (2)(资料一)第②自然段“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粗略统计共14000幅……”
    “粗略”一词不能删去,是因为:
    (3)(资料一)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
    (4)(资料三)中画曲线的句子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昆明湖动、静之美。
    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5)请你在“我为颐和园代言”的活动中做一次发言。结合(资料一)至(资料四),在方格中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①根据对材料的整体把握,给发言起个题目,写在表格中。
    ②列出发言提纲。(可以用文字、图示等形式呈现)
    具体要求:
    1)题目与提纲相符合。
    2)详细发言的部分,提纲内容至少运用两个不同材料中的信息。
    (6)结合提纲中详细发言的部分进行画批。
    具体要求:
    在发言中,你会参考、引用哪些语句,把它们标画出来,至少两处。

    针对标画的语句,在材料右边的空白处进行简要批注,至少两处。

    6.(2023春•海淀区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汉字和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字中有画、画中有字,有很强的装饰性。汉字的装饰手法多样:既可以把字表达的意思用相应的形象刻画出来,使字义形象化;也可以将汉字的笔画形象化,把形象化的笔画组合成图形,再组合成汉字;还可以利用不同字体来表达不同的意韵,甲骨文、金文古朴简洁,篆书优雅清丽,楷书、隶书端庄凝重,行书、草书动感飘逸。
    【材料二】
    2017年12月15日,北京奥组委成功发布了第24届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
    会徽的“冬”字以草书为灵感来源,体现出了和谐与飞扬的动感特征,让人饱含激情,对赛事充满无尽想象。
    除了字体设计的独具匠心外,会徽还用流畅、柔美的线条勾勒出冬奥运动员拼搏进取的形象。“冬”字的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冬”字图形中间舞动的线条象征着山峦、赛场、滑雪道,把静态的“冬”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此外,会徽将传统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比如,“冬”字图形中间舞动的线条,除了象征着山峦、赛场、滑雪道外,还代表着节日飘舞的丝带,寓意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举行。此外,会徽还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1)下面是关于会徽“冬梦”的一段介绍词,横线上补充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草书“冬”为灵感来源,表达了的____意韵,会徽还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____的特点,将传统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A.古朴简洁 中国书法与剪纸
    B.古朴简洁 中国书法与篆刻
    C.动感飘逸 中国书法与篆刻
    D.动感飘逸 中国书法与剪纸
    (2)结合两则材料,判断正误。
    ①“冬”字图形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了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场馆,把静态的“冬”变得端庄凝重起来。
    ②会徽把汉字“冬”的笔画形象化,再组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③会徽中“BEIJING 2022”这一部分,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体现了汉字“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的特点。
    (3)小明想写一幅书法作品“冬梦”,要突出古朴简洁的意韵,他应该使用的字体是
    A.甲骨文
    B.篆书
    C.行书
    D.隶书
    (4)【材料二】中画线的内容,运用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
    (5)下面是小瑜介绍冬奥会会徽“冬梦”的提纲,除了【材料二】中的内容,他还想加上关于“会徽颜色构成”的资料,你觉得应该加在提纲中的 位置。
    (6)雯雯要为学校举办的“汉字文化交流会”设计一个活动徽章,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为徽章的设计提两点建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
    1.【答案】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
    (2)B;
    (3)C;
    (4)可以在课外、校外去感受关于书法、绘画、剪纸等活动的氛围;举办各种相关的活动,积极参与其中。
    【解答】(1)考查对文本信息的辨析。
    ①根据资料一“2023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可知,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因此“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说法正确。
    ②根据资料二“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新疆天山,青海可可西里,湖北神农架”可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属于世界自然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苏州古典园林都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说法错误。
    ③根据资料三“目前,在莫高窟4.5 万平方米壁画中,已有2.6万平方米完成数字化,数字化进程已过半。如今,一部手机就可以云游敦煌,动动鼠标,30个高清洞窟就会跃然眼前。”可知,在手机上就可以云游敦煌,在电脑上就可以观看高清洞窟。因此“如今,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欣赏到敦煌壁画的美。”说法正确。
    ④根据资料三“如今,“80后”长城保护员正在使用无人机和大数据等科技力量,形成了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全方位对长城进行拍摄记录、辅助巡查。他们摸索出了一整套报备、巡查、监督、反馈体系,拍摄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成为有关部门开展长城保护的重要参考。”可知,无人机和大数据等科技的应用逐渐成为一套完备的体系,拍摄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成为有关部门开展长城保护的重要参考。因此“利用无人机拍摄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可以为更好地保护长城提供参考。”说法正确。
    (2)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根据资料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泰山,黄山,峨眉山(包括乐山大佛),武夷山”可知,泰山,黄山,峨眉山(包括乐山大佛),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不包括天山。故选B。
    (3)考查给文章加标题。给文章取题目可以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取题目,我们可以先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用精炼的词语,从内容中提炼出文章题目。从资料三第一段“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家在科学保护中传承文化,也让文化遗产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并结合第二段“数字敦煌”构想的实现和第三段对山海关长城由脚步丈量到无人机守护,可以总结出主要写了数字技术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故选C。
    (4)考查扩展写话。要充分认识保护文物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把文物保护好、修复好、利用好,必须在实践中践行。示例:可以在课外、校外去感受关于书法、绘画、剪纸等活动的氛围;举办各种相关的活动,积极参与其中。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
    (2)B;
    (3)C;
    (4)可以在课外、校外去感受关于书法、绘画、剪纸等活动的氛围;举办各种相关的活动,积极参与其中。
    2.【答案】(1)D;
    (2)三 D 交通之便 四 B 海洋开发;
    (3)北斗系统成功运用于农业现代化 浙江绍兴的数字农场,借助北斗导航技术,高效实施全程无人化作业;
    (4)A;
    (5)1.欣赏历代榫卯佳作2.观看榫卯制作视频
    1.绘制榫卯积木设计图2.动手制作一个榫卯制品。
    【解答】(1)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有误,二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并没有展示信息之桥的内容,信息之桥在挑战与未来展厅。B.有误,海底剧场在四层“挑战与未来”。C.有误,超导磁悬浮列车为定时演示项目,不能随时看到。D.根据科技馆经典参观路线图可知,在“科技与生活”展厅“居家之道”展区,能了解到“电脑刺绣”的内容。也可从下面表格得知“电脑刺绣”在“科技与生活”展厅。故选D。
    (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根据小新同学的参观路线,感受到电磁现象的美妙与神奇在二层A厅电磁之奥展厅;了解到交通的发展与便利在三层D厅交通之便厅;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四层B厅海洋开发厅。
    (3)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概括。提纲: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作答本题时,首先将“北斗赋能农业生产”资料进行分段概括,再将讲解提纲补充完整。“北斗赋能农业生产”资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北斗系统的简要介绍;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介绍了北斗系统成功运用于农业现代化。其中第三自然段介绍了浙江绍兴的数字农场,借助北斗导航技术,高效实施全程无人化作业。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借助北斗精准导航,农田作业操作精度明显提高。
    (4)考查了获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榫卯的魅力》这一节内容,A.可以定位到“榫卯的魅力”第二自然段,原文:但只要木构架不折榫、不拔榫,就会“晃而不散,摇而不倒”。因此A错误。B.正确。可以定位到“榫卯的魅力”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句“由于榫接的节点不可能完全密实加上木材本身也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建筑的各节点都有一定的伸缩余地。”C.正确。可以定位到“榫卯的魅力”第二自然段,原文:但只要木构架不折榫、不拔榫,就会“晃而不散,摇而不倒”。D.正确。可以定位到“榫卯的魅力”第二自然段的第四句“每一个样接点,就像一个弹簧,能消除掉一部分地震波的能量,使得整个木构架的破坏程度被减轻。”故选A。
    (5)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首先了解“榫卯的魅力”的主要内容。“榫卯的魅力”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要介绍了榫卯。第二部分:写了榫卯的特点、作用与传承。接着结合设计要求进行作答展示区可围绕“榫卯的魅力”第一部分进行设计,例如图片展示古代榫卯作品、古人制作过程,还可以展示一些运用榫卯技术制作的实物等等。体验区则要注重“参与”与“动手”这两个词,可围绕“榫卯的魅力”第二部分进行设计,例如自己设计一个榫卯制品、拼装榫卯制品等等。
    故答案为:
    (1)D;
    (2)三 D 交通之便 四 B 海洋开发;
    (3)北斗系统成功运用于农业现代化 浙江绍兴的数字农场,借助北斗导航技术,高效实施全程无人化作业;
    (4)A;
    (5)1.欣赏历代榫卯佳作2.观看榫卯制作视频
    1.绘制榫卯积木设计图2.动手制作一个榫卯制品。
    3.【答案】(1)通过阅读以上三则材料,我发现小明是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科技在博物馆资源转化和传播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现代科技对文化遗产发挥着重要作用。
    (2)阅读材料一可以知道,除3D打印技术之外,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等技术的运用,为保护三星堆中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3)①√②×(北京故宫从1998年开始将文物底账卡录入数据库,公开发布文物影像约为173万件。)
    (4)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举说明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北京故宫将文物数字化的成果。
    (5)这个阅读链接可以补充到小明的主题汇报材料中,因为它进一步说明了数字科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它还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能够加强演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解答】(1)考查了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材料一根据关键句“其中,用3D打印技术给青铜尊做‘防护服’,从而减少磨损,这在考古工作中还是首次应用。同时,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等技术的运用,为保护三星堆中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可知是从文物保护方面;材料二根据“通过现代科技能让已经‘消失’的文物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可知是从数字复原方面;根据材料三“数字科技是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从数字科技方面。
    (2)考查了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同时,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等技术的运用,为保护三星堆中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可知答案。
    (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①正确。②有误,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截至2022年已公开发布文物影像8.3万件,不是“大约”。
    (4)考查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北京故宫作为180余万件文物的汇集地,历经了20余年的时间,实现了故宫的数字化转型”中“180余万件、20余年”这些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北京故宫将文物数字化的成果。
    (5)考查了思维拓展能力。结合自身理解作答。首先阐明观点,然后组织语言阐述理由,答案不唯一,语言通顺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文物保护 数字复原 数字科技;
    (2)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 文物应急保护平台;
    (3)①√;②×;
    (4)列数字 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北京故宫将文物数字化的成果;
    (5)我同意将这个阅读链接补充到小明的主题汇报材料中。因为它进一步说明了数字科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它还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能够加强主题活动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1)考查根据材料内容。通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给出的的图片可知,两幅图中图二是一维码,图一是二维码。
    (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通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说法可知,A.二维码是一维码的基础。说法有误,可结合材料一中的“二维码是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来理解。B.一维码是由反射率相差不大的黑条和白条排成的平行线图案。说法有误,可结合材料一中的“常见的一维码是由反对称相差很大的黑条和白条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来理解。C.二维码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说法正确,符合材料内容。
    (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通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一维码”的优点是: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少差错率。“二维码”的优点是:它的信息承载量很大,容量可达2000个字符左右。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4)考查对知识的拓展能力。通读材料可知,我觉得二维码用途较广,如:我们在超市买东西付钱或坐出租车付钱时会用到二维码。
    故答案为:
    (1)图二 图一;
    (2)A×;
    B×;
    C√;
    (3)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少差错率;
    它的信息承载量很大,容量可达2000个字符左右。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4)我们在超市买东西付钱或坐出租车付钱时会用到二维码。
    5.【答案】(1)①√;
    ②√;
    ③×;
    ④√;
    ⑤√;
    (2)“粗略统计共14000幅”表示画的数量大概是这个数,并不是精确的统计。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所以不能删去。
    (3)打比方 生动、具体地写出了长廊的形状,让读者获得直观的印象。
    (4)清晨,天边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美丽的校园,宁静的校园沐浴在金色的曙光中。清风拂过,婆娑的树叶沙沙作响,鸟儿似乎被惊动似的,在树枝间叽叽喳喳叫了起来。同学们背着书包陆续跨进大门,那充满活力的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5)
    (6)①一阵风吹过,湖面上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雀跃的阳光,跳起欢快的舞蹈。
    ②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最爱玉带桥,形容它为“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
    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昆明湖波光粼粼、充满生机的特点。
    ②引用乾隆皇帝的诗句,既突出了玉带桥的特点,同时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为文章增添了更多色彩。
    【解答】(1)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①结合材料一“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粗略统计共14000幅,内容包括人物故事、山水风景、亭台楼榭等”,可知说法正确。
    ②结合材料二“万寿山上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可知说法正确。
    ③结合材料三“桥身与水面的倒影正好构成一个正圆”,可知“玉带桥桥身是一个正圆”的说法错误。
    ④结合材料四“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可知说法正确。
    ⑤结合材料一到三的内容,片段介绍了颐和园三处景观的样子。从“最为精彩的人物故事彩画多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最爱玉带桥”等句子也可以看出历史的变化,可知说法正确。
    (2)考查了对字词的理解。“粗略统计共14000幅”表示画的数量大概是这个数,并不是精确的统计。如果去掉了“粗略”就与事实不符,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所以不能删去。
    (3)考查了对说明方法以及好处的认识。“长廊像一条美丽的飘带”,是把“长廊”比作了“飘带”,所以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长廊的形状,让读者获得直观的印象。
    (4)考查了仿写迁移的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自己最为熟悉的场景来写。注意用上动静结合的方式。如:清晨,天边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美丽的校园,宁静的校园沐浴在金色的曙光中。清风拂过,婆娑的树叶沙沙作响,鸟儿似乎被惊动似的,在树枝间叽叽喳喳叫了起来。同学们背着书包陆续跨进大门,那充满活力的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5)考查了如何写发言提纲。结合对材料的阅读可知,题目可以是:“颐和园”或者“最美颐和园”。结合材料列出发言提纲,合理即可。
    (6)考查了阅读批注的能力。根据材料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即可。
    故答案为:
    (1)①√;
    ②√;
    ③×;
    ④√;
    ⑤√;
    (2)“粗略统计共14000幅”表示画的数量大概是这个数,并不是精确的统计。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所以不能删去。
    (3)打比方 生动、具体地写出了长廊的形状,让读者获得直观的印象。
    (4)清晨,天边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美丽的校园,宁静的校园沐浴在金色的曙光中。清风拂过,婆娑的树叶沙沙作响,鸟儿似乎被惊动似的,在树枝间叽叽喳喳叫了起来。同学们背着书包陆续跨进大门,那充满活力的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5)
    (6)①一阵风吹过,湖面上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雀跃的阳光,跳起欢快的舞蹈。
    ②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最爱玉带桥,形容它为“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
    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昆明湖波光粼粼、充满生机的特点。
    ②引用乾隆皇帝的诗句,既突出了玉带桥的特点,同时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为文章增添了更多色彩。
    6.【答案】(1)D;
    (2)①×②√③×;
    (3)D;
    (4)举例子 会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5)B;
    (6)如果我为自己的学校设计“汉字文化交流会”会徽,我会考虑融入的元素有:博大精深、方正古朴、优美灵动等。
    【解答】(1)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从材料二“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可知答案。
    (2)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读材料二内容可知,①材料中“冬”字图形中间舞动的线条象征着山峦、赛场、滑雪道,把静态的“冬”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与①项内容相反,故×。
    ②项材料中是“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与②项内容一致,故√。
    ③印鉴“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也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故×。
    (3)考查了对汉字字体特点的了解。甲骨文文体细瘦均匀,缺少变化,也缺书写意趣与笔墨意韵。篆书
    字形修长、而且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行书具有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点。而隶书厚重、苍劲古朴,表现为气势浑厚,茂密凝重,雄健壮美,故选D。
    (4)考查了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短文中画线的内容,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会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5)考查了加小标题。通过“冬梦”的提纲ABCD内容可知,B可加入“会徽颜色构成”的资料。
    (6)考查实践应用能力。材料二介绍了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会徽的设计和寓意,阅读材料内容我们知道,会徽“冬梦”“飞跃”的设计灵感都源于汉字,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如果我为自己的学校设计“汉字文化交流会”会徽,我会考虑融入的元素有:博大精深、方正古朴、优美灵动等。
    故答案为:
    (1)D;
    (2)①×②√③×;
    (3)D;
    (4)举例子 会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5)B;
    (6)如果我为自己的学校设计“汉字文化交流会”会徽,我会考虑融入的元素有:博大精深、方正古朴、优美灵动等。世界文化遗产(39项)
    世界自然遗产(14项)
    世界文化与自然
    双重遗产(4项)
    长城
    莫高窟
    苏州古典园林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新疆天山
    青海可可西里
    湖北神农架
    ……
    泰山
    黄山
    峨眉山(包括乐山大佛)
    武夷山
    清晨的校园
    傍晚的街道
    群鸟飞来……
    题目:《 》
    提纲

    题目:《最美颐和园》
    提纲

    题目:《最美颐和园》
    提纲

    相关试卷

    专题0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专版),共6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阅读下面三组材料,回答问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中国航天大事记,红色诗词阅读交流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