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B.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属于营养强化剂
C.煤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干馏来获得
D.绿色化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化学方法治理污染,治理应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纸电池”装置如图,若电解液为食盐水,则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铁电极流出
D.稀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过程中,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3.下面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
B.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
C.乙烯的电子式为
D.乙醇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为
4.下列有关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B.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增大
C.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固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D.对于合成氨反应,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Ne,反应速率增大,缩短了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
5.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镁粉
B.溶液:
C.:酸性溶液、浓硫酸
D.NaCl溶液溶液、稀盐酸
6.甲烷、乙烯是常见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沼气、天然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等质量的甲烷、乙烯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甲烷消耗的氧气多
D.光照下,1ml最多能与4ml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7.下列实验装置或仪器的选择正确的是( )
A.测量体积
B.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C.产生蓝色喷泉
D.蒸馏用冷凝管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C.能与溶液反应
D.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9.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有机高分子,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C.淀粉、蔗糖、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D.工业上利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皂化反应来生产肥皂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
B.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C.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因此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因此可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硝酸
二、多选题
11.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a中的药品添加顺序为:浓硫酸、乙醇、乙酸
B.为防止产物挥发,导管b应伸入烧杯液面以下
C.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D.可用分液的方法从烧杯中的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图示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 )
A.AB.BC.CD.D
13.T℃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15min时,Y的转化率为31.25%
C.5~l0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ml/(L·min)
D.0和15min两时刻,容器内压强之比为4:3
14.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④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③、④中的氮元素均被还原
C.反应③和⑤均属于氮的固定
D.等质量的分别参与反应④和⑤,转移电子数之比为4:3
1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AB.BC.CD.D
三、填空题
16.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利用化学知识可以对金属矿物,海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的开发。
I.工业上合理设计一些物质的生产流程,始终是化学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工业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由铝士矿冶炼铝:
B.由黄铁矿制备硫酸:
C.由废铜屑制备硝酸铜:
D由石英砂制备高纯硅:
E.由制备硝酸:
Ⅱ.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苦卤”中主要含有和等离子。
(2)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______________和离子交换法。
(3)“精制过程”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粗盐溶解后再进行下列五项操作:a.过滤、b.加过量NaOH溶液、c.加适量盐酸、d.加过量溶液、e.加过量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edbacB.dabceC.bedacD.bdeac
将粗盐精制并配制0.1000ml/L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仪器必须用到的有______________。
①天平②温度计③坩埚④分液漏斗⑤容量瓶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B.①⑤⑥⑧C.②③⑦⑧D.①④⑤⑥
(4)“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吸收塔”产生的溴化氢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
(5)分别在“吹出塔”和“蒸馏塔”两次通入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若按上述流程每获得1 ml,理论上需消耗______________ml。
17.能量、速率与限度是认识和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视角。
I.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设计如下装置。
(1)甲装置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2)当乙装置中的负极质量减少1.8g时,正极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向_____________(填“Mg”或“Al”)电极移动。
(3)当丙装置中导线通过0.2ml电子时,两电极质量相差_____________g(放电前两电极质量相等)。
Ⅱ.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还原能有效促进“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300℃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g)和(g),反应过程中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为_____________(填“a”、 “b”或“c”);在M点, ______________(填“>”、“=”或“;②AD;③AB
解析:
18.答案:(1);分液漏斗;defgde;EG
(2)产生白烟;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到瓶Ⅱ中,形成红色溶液。
(3)倒吸
(4)1:2
解析:(1)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分解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盛放浓氨水的仪器为分液漏斗;A为制气装置,实验室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收集方式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在收集装置与尾气处理装置之间需要连有一个干燥装置,连接顺序是a→d→e→f→g→d→e→收集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常用水来吸收尾气,同时要防止倒吸,因此用EG作尾气吸收装置;故答案为;分液漏斗;defgde;EG。
(2)先打开活塞1,氨气与HCl反应生成固体,因瓶Ⅰ中的压强大于瓶Ⅱ中的压强,因此在瓶Ⅱ中有白烟产生;氨气是碱性气体,遇石蕊,溶液变红,又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容易引起倒吸,因此稳定后,关闭活塞1;再打开活塞2,瓶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到瓶Ⅱ中,形成红色溶液;故答案为有白烟产生;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到瓶Ⅱ中,形成红色溶液。
(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可选择打开活塞以平衡气压,防止发生倒吸,因此实验过程中,当出现倒吸现象时,应及时关闭,打开,以平衡内部气压,故答案为倒吸。
(4)令硫酸铵的物质的量为aml,硫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为bml,因此有132a+115b=3.62,根据氮原子守恒,用2a+b=,两式联立解得a=0.01,b=0.02,a∶b=1∶2;故答案为1∶2。
19.答案:(1)乙烯;
(2)碳碳双键、羧基
(3);氧化反应
(4)
(5)a
(6)
解析:
20.答案:(1)C;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2)ac
(3)遇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释放,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
(4);
解析:
(1)该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根据装置图可知,B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则D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A.碘单质氧化性强于二氧化硫,则发生,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能将-2价S氧化成硫单质,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与NaCl溶液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能将-2价S氧化成硫单质,D溶液现象是无色溶液出现黄色浑浊:故案为C;无色溶液出现黄色浑浊;
a.A中发生,该反应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故a正确;
b. A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浓硫酸,因此确认A中生成,应是将A中溶液加入到水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故b错误;
c. 二氧化硫与不发生反应,取下试管不断振荡,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被氧气氧化成,硫酸与氣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正确:
d.E装置的作用吸收多余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二氧化硫与溶液不发生反应,不能吸收二氧化硫,因此不能用饱和溶液代替NaOH,故d错误;
(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释放,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出现“无色→红色→颜色变浅”;故答案为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释放,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
(4)二氧化硫以还原性为主,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通入空气的体积为样品中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解得,质量为,此次取样品二氧化硫的含量为。
X
Y
Z
W
A
S
B
Na
C
Si
D
Fe
n/ml
t/min
0
2.0
2.4
0
5
0.4
10
0.75
15
1.45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炭
B
判断反应后是否沉淀完全
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滴入几滴溶液
C
探究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
D
探究KI与反应的限度
将5mL0.1ml/LKI溶液与1mL0.1ml/L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扫描版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卷(2)(Word版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述正确个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