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用来表示的概念之间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免疫系统,②~④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B. ①表示生态系统,②~④分别表示物种、群落、无机环境
C. ①表示可遗传变异,②~④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D. ①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②~④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和行为信息(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2、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详解】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正确;
B、生态系统是群落及其周围的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B错误;
C、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
D、生态系统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D正确。
故选B。
2. 下图是枪乌贼的巨大神经元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Na+浓度乙处比甲处低
B. 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C. 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 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仍旧可以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乙处的Na+浓度比甲处,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详解】A、图1中的电极置于膜的内外两侧,根据Na+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分布可知,乙处的Na+浓度远大于甲处的,A错误;
B、图2中的电极都置于膜外,因膜外的电位相同,则所测电压为0 mV,B错误;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随着兴奋的传导,两个电极处不同时兴奋,所以每个电极所处位置兴奋时,与另一个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于是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错误;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右侧电极处能兴奋而左侧电极处不能,所以会检测到一次电位变化,D正确。
故选D。
3.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离不开信号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原刺激下,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淋巴细胞并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B. 食物刺激下,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弥散到血浆后定向运输到胰腺处调控分泌胰液
C. 排尿反射中神经递质与膀胱中相关肌肉细胞膜识别后进入肌肉细胞以调控膀胱收缩
D. 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以缩减尿液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
3、体液免疫是抗原同时刺激B淋巴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被刺激的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释放淋巴因子,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或浆细胞。
详解】A、抗原刺激下,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淋巴细胞并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A正确;
B、食物刺激下人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浆,弥散运输到全身各处并与胰腺特异性结合调控分泌胰液,激素不能定向运输,B错误;
C、排尿反射中神经递质与膀胱中相关肌肉细胞膜表面受体识别后发挥作用,该神经递质并不能进入肌肉细胞,C错误;
D、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经垂体后叶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以缩减尿液量,D错误。
故选A。
4.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植物的开花会受Pfr/Pr比值的影响。植物体内存在吸收红光的光敏色素(Pr)和吸收远红光的光敏色素(Pfr),并且在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Pr和Pfr会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已知黑暗环境中缺少红光,但不缺少远红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连续的黑暗中,Pfr/Pr比值会上升
B. 短日照植物需要Pfr/Pr比值低于临界值时才能开花
C. 光敏色素是一种具有独特吸光特性的脂质
D. Pr吸收红光后空间结构并未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1.光的作用: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2.调控机理:植物具有能够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一种,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 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至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3.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
【详解】A、据题干图可知“在红光下,Pr变为Pfr,而在远红光下,Pfr变为Pr,可知,Pfr形成需要红光来激发,Pr的形成需要远红光的来激发”,在连续黑暗中,主要是远红光,所以Pfr转变为Pr,Pfr/Pr比值会降低,A错误;
B、短日照植物在夜越长(昼越短)时,Pfr变为Pr就越多,剩下的Pfr也就越少,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当短日照植物黑暗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Pfr/Pr比值的变化会促进其开花,即短日照植物需要在Pfr/Pr比值低于临界值时才能开花,B正确;
CD、光敏色素是能够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 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所以Pr吸收红光后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CD错误;
故选B。
5.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了循环和整体原理
B. 生态工程建设时考虑环境承载力,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 在林业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循环原理,以防止“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D.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重建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详解】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多种物质的循环利用,遵循了循环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遵循了整体原理,A正确;
B、生态工程建设时考虑环境承载力,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B正确;
C、在林业工程建设时要考虑整体原理,以防止“前面造林,后面砍林”,不是循环原理,C错误;
D、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这主要依靠人类的活动,D正确。
故选 C。
6. 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B. 该食物网中,野生朱鹮与鱼类之间存在着种间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C. 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措施
D. 图中有3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只有朱鹮
【答案】D
【解析】
【分析】野生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式是就地保护;该食物网中,野生朱鹮与鱼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远小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详解】A、野生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A正确;
B、该食物网中,野生朱鹮与鱼类之间有着共同食物贝类,朱鹮以鱼类为食,二者存在着种间竞争和捕食的关系,B正确;
C、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式是就地保护,C正确;
D、图中有3条食物链,朱鹮和鱼类位于第三营养级,D错误。
故选D。
7. 东南景天是一种常用于修复铅污染土壤的观赏植物。科研人员研究了东南景天与樱桃萝卜单作及间作两种种植模式对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若铅均不影响这两种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铅元素会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积累,生物营养级越高,积累量越多
B. 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樱桃萝卜对铅元素的吸收程度
C. 植物修复具有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安全可持续的优点
D. 运用植物修复铅污染的土壤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铅以比较稳定的物质形式存在于环境中,会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积累,生物营养级越高,积累量越多,A正确;
B、据右图可知,与单作相比,间作条件下无论是根部还是地上部,樱桃萝卜的铅质量浓度降低,说明间作可降低樱桃萝卜对铅元素的吸收程度,B错误;
C、植物修复属于生物类型的防治,具有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安全可持续的优点,C正确;
D、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运用植物修复铅污染的土壤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故选B。
8. 珊瑚生态系统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珊瑚虫为体内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两者存在原始合作关系
B. 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抵抗力稳定性的表现
C. 对珊瑚礁的掠夺式开采会导致珊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 珊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详解】A、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珊瑚虫为体内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珊瑚虫和体内虫黄藻互惠互利,属于共生关系,A错误;
B、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不被破坏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抵抗力稳定性的表现,B正确;
C、对珊瑚礁的掠夺式开采属于人类过度使用生态系统的资源,会导致珊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C正确;
D、协同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因此珊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9. 在中国的传说中,醋最早是由“酒圣”杜康之子发明。杜康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且酸甜可口,于是墨塔便把“廿一日”加一“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
B. 酒精是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
C. 墨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或发酵装置没有清洗干净
D. 酿酒时糖类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所以发酵初期通入氧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A正确;
B、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酒精的产生,B错误;
C、酒变酸是醋酸杆菌发酵的结果,墨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发酵装置没有清洗干净,导致醋酸菌混入发酵液中,C正确;
D、在酿酒的过程中,糖类即使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对发酵起抑制作用,导致酵母菌发酵停止,D正确。
故选B。
10. 香梨酒是以闻名遐迩的库尔勒香梨鲜果为原料,采用传统酿造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制作而成的,其色泽纯正、酒体澄清、口感绵甜、回味悠长,既保持了香梨的果香和营养,口感独特,又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工业化生产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酿酒酵母需经过菌种选育、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发酵罐中发酵
B.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中分离的发酵产品的方法往往较为复杂
C. 在调整成分环节,按比例添加蔗糖可以提高果酒的酒精含量
D. 在主发酵时通气,后发酵时需要密闭,应保持温度在28℃左右
【答案】D
【解析】
【分析】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
【详解】A、发酵工程接种的菌种先要选育出优良的菌种,经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发酵罐中,A正确;
B、发酵工程分离提纯方法较为复杂,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传统发酵技术分离提纯较为简单,往往直接使用,B正确;
C、在成分调整环节按比例添加蔗糖一方面可以为酵母菌提供碳源,促进接种后酵母菌繁殖及加快发酵进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果酒的酒精含量,所以在调整成分环节,按比例添加蔗糖可以提高果酒的酒精含量,C正确;
D、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因此应在主发酵时先通气,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之后密闭,使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酿酒酵母最适生长温度在28℃左右,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接种环和涂布器使用前后均需要进行灼烧灭菌
B. DNA粗提取时使用酒精溶解DNA使之与蛋白质分离
C. 通过调整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D. 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来控制PCR反应的进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详解】A、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感染操作者,每次接种前后,接种环和涂布器在使用前后均需要进行灼烧灭菌,A正确;
B、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利用这个特性将DNA与蛋白质分离,B错误;
C、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可以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因此通过调整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C正确;
D、PCR反应中,每次循环一般分为变性(超过90°C)、复性(50°C左右)和延伸(72°C左右),所以通过改变体系中的温度,控制PCR的反应进程,D正确。
故选B。
12. 为增加玉米的抗旱性,科研人员构建含有某微生物抗旱基因E的重组质粒,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其转入玉米幼胚组织细胞中,用E蛋白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后,经进一步鉴定,筛选出抗旱的转基因玉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提取该微生物mRNA逆转录为cDNA,通过PCR可获得大量抗旱基因E
B. 目的基因必须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C. 将重组质粒置于经Ca2+处理的农杆菌悬液中,可获得转化的农杆菌
D. 抗原—抗体杂交检测呈阳性的植株还要通过抗旱实验进行筛选
【答案】B
【解析】
【分析】1、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常用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常用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A、提取该微生物mRNA,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反转录为cDNA,再通过PCR可获得大量目的基因(抗旱基因E),A正确;
B、启动子和终止子分别负责启动和终止基因的转录过程,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基因复制与复制原点有关,B错误;
C、农杆菌经钙离子处理后,成为感受态,使其易于吸收周围的DNA分子,所以将重组质粒置于经Ca2+处理的农杆菌悬液中,可获得转化的农杆菌,C正确;
D、用E蛋白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可在分子水平检测转基因玉米的抗旱性状,之后还需要个体水平的检测,即抗旱实验进行筛选,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13.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具有很强的耐旱、耐寒、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表明,小麦是C3植物,玉米是C4植物。C4植物的耐干旱特性可能与其特殊的光合作用途径相关,其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含有叶绿体,且其叶肉细胞中的PEP羧化酶对CO2有较强的亲和力。C4植物的这两类细胞之间有大量的胞间连丝,C4植物光合作用的具体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苗多为绿色,但可在玉米田中偶见白化苗或黄化苗,若要验证异常幼苗的叶肉细胞内的色素种类,先将叶片进行研磨使细胞____,再用____(试剂)提取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并用____法分离色素。与绿色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相比,黄化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中色素带缺第____条(从上到下)。
(2)由上述过程推知,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固定CO2的物质是____。
(3)玉米的两类细胞都有叶绿体,但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只能进行碳反应,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是因为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____,这一差异导致玉米植株中只有叶肉细胞能进行____。形成C4植物这两类细胞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
(4)从光合作用物质能量变化原理分析,除C4以外,玉米叶肉细胞可能还需向维管束鞘细胞运输____等物质,这些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通道最可能是____。
(5)上午9: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玉米细胞和小麦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和____。
(6)图2所示为玉米与小麦的光合速率与环境CO2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小麦曲线的是曲线____,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图2呈现出的____这一信息。
【答案】(1) ①. 破碎/破裂 ②. 95%乙醇 ③. 纸层析 ④. 3、4
(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5(五碳糖)
(3) ①. 没有类囊体/没有基粒/没有光合膜 ②. 光反应 ③.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①. ATP、NADPH ②. 胞间连丝
(5) ①. 基本不变 ②. 降低
(6) ①. B ②. 低浓度CO2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低于玉米
【解析】
【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不同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梦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b(黄绿色)。2、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O2,以及ATP的形成;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被C5固定形成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小问1详解】
叶绿体中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需先将叶片研磨使细胞破裂;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无水乙醇或者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分离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不同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梦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b(黄绿色),黄化苗不含叶绿素或叶绿素含量极低,因此叶绿素a(黄绿色)的色素带和叶绿素b(蓝绿色)的色素带会缺失或颜色极浅。
【小问2详解】
根据图1分析,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可以将二氧化碳固定成C4,C5(五碳糖)可以将二氧化碳固定成C3。
【小问3详解】
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反应,而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只能进行碳反应,可能的原因是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没有类囊体(没有基粒/没有光合膜);同一个生物不同的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进而导致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小问4详解】
由题干中可知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之间存在大量胞间连丝,可推出两类细胞之间主要通过胞间连丝运输物质,故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光反应产物ATP、NADPH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通道最可能是胞间连丝。
【小问5详解】
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玉米细胞可利用低浓度的CO2,C3的含量基本不变;小麦细胞中固定的CO2减少,C3含量下降
【小问6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上述C4植物光合作用中能够与CO2发生碳固定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③玉米是C 4植物,小麦是C 3植物,由于叶肉细胞中PEP羧化酶对CO2有较强的亲和力,相比较而言,C4植物在低浓度CO2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光合速率,故玉米的光合速率高于小麦,因此A曲线最可能表示玉米,B曲线最可能表示小麦。
14. 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关系。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活动的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激素是由_______分泌,通过_______传递,对靶细胞、靶器官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有机物。
(2)图中对光暗信号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图中神经调节过程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作用于效应器的神经递质是______。
(3)褪黑素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过程存在_____调节,该调节方式对机体的生理意义是_____。
(4)若给正常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随后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会_____,原因是____。
【答案】(1) ①.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②. 体液(或血浆)
(2) ①. 反射 ②. 松果体 ③. 去甲肾上腺素
(3) ①. 分级调节和(负)反馈 ②. 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4) ①. 降低 ②. 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会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增多对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会加强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光暗信号可通过神经系统对松果体分泌进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分泌,通过体液(或血浆)传递,对靶细胞、靶器官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微量有机物。
【小问2详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图中神经调节过程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据图可知,轴突末端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松果体表面的受体,促进松果体分泌褪黑素。
【小问3详解】
褪黑素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这一分级调节途径,可促进性激素分泌,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分级调节是分层的调节方式,最高级的调节系统向下调控较低级的系统,较低级的再向下调控更低级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小问4详解】
给正常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以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会降低。
15.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研究人员设计了“人工鱼塘”的生态养殖模式,即上层是鲢鱼的活动水域,吃绿藻等浮游植物;中上层是鳙鱼栖息的活动水域,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中下层是草鱼的生活水域,将水中植物吞食之后有排出,待粪便滋生微生物之后再吃下,过滤其中的微生物:底层是青鱼栖息的水域,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有时人工鱼塘也会受到破坏,人们为了使其尽快恢复,向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分别补偿输入了3.3×103kJm2a-1,5.6×103kJm2a-1的能量。该鱼塘中各营养级能量流动如下表(单位:×103kJm2a-1)。
(1)流入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是____(文字描述);比较人工鱼塘和自然鱼塘群落的不同,需要比较两者的____;同时还需要研究两个群落的____,因为其生活习性及生境选择对于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起决定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
(2)“人工鱼塘”采取了鳙鱼、鲢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的生态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在____方向上结构的复杂程度,这是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____,对其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至少答出2点)。
(3)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否全部属于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部分____(“是”或“否”)。据表分析,Y的数值为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
(4)在人工鱼塘中种植莲藕可以增加经济效益,但是种植过多会导致鲢鱼减产,请分析鲢鱼减产原因:____。
【答案】(1) ①.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的能量 ②. 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 ③. 优势种
(2) ①. 垂直 ②. 生态位 ③. 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 ①. 否 ②. 23.6 ③. 17.6%
(4)由于莲藕的竞争,绿藻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鲢鱼的食物减少
【解析】
【分析】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
2、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小问1详解】
由题干和表中数据可知,流入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的能量。比较人工鱼塘和自然鱼塘群落的不同,需要比较两者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同时还需要研究两个群落的优势种,因为其生活习性及生境选择对于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起决定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
【小问2详解】
“人工鱼塘”采取了鳙鱼、鲢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的生态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结构的复杂程度,这是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生态位,对其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小问3详解】
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全部属于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部分,因为第一营养的残枝败叶也属于该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根据第三营养级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能量+流向分解者能量+未被利用能量可知,Y=9.7+10+3.9=23.6,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Y÷X×100%=23.6÷(37.6+41.3+5.4)×100%=17.6%。
【小问4详解】
在人工鱼塘中种植莲藕可以增加经济效益,但是种植过多会导致鲢鱼减产,原因是由于莲藕的竞争,绿藻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鲢鱼的食物减少。
16. 下图表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回答: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yyRr和YYrr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学家分别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________诱导融合,共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玉米植株,也可直接用yyRr植株的花粉培养,再经过________处理并筛选获得。
(2)若a、b表示番茄和马铃薯两种植物的体细胞:
①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__。
②a、b细胞融合之前,用相关酶处理得到________后诱导融合。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
(4)我国酿制果酒和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某同学欲通过如下发酵装置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
①若要检测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从出料口吸取2mL发酵液加入试管,再滴加0.5mL________溶液,观察其是否呈现灰绿色。用化学反应式表示酒精产生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在制作好的葡萄酒的基础上发酵制作葡萄醋,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排气构件由回旋式单向阀通过硅胶塞连接于排气口而成,使用前先在单向阀内装入约1/3体积冷却的开水,这样处理的主要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 ①. 聚乙二醇 ②. 六 ③. 秋水仙素
(2) ①. 细胞膜的流动性、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 原生质体
(3) (4) ①. 酸性重铬酸钾 ②. C6H12O6→酶→2 C2H5OH+2CO2+能量 ③. 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④. 及时排出气体、防止外界杂菌的污染、通过气泡的生成了解发酵状况、排气不需要人工控制等
【解析】
【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单克隆抗体的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2、植物体细胞杂交打破了有性杂交的限制,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小问1详解】
诱导细胞融合时可用的化学诱导剂是聚乙二醇,a、b分别是基因型为yyRr和YYrr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产生的花粉有3种,即yR、yr、Yr,共可产生6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即yyRR、yyrr、YYrr、YyRr、Yyrr、yyRr。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 yyRR 的玉米植株,也可直接用yyRr 植株的花粉培养,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并筛选获得。该过程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所以花药培养能缩短育种年限。
【小问2详解】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设计到细胞融合,其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获得的杂种植株属于异源多倍体,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b细胞融合之前,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原生质体后诱导融合。
【小问3详解】
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d细胞为杂交瘤细胞,d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如图:
【小问4详解】
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8~30℃。发酵初期一般先通气后紧闭软管夹,通气的目的是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酵母菌有氧呼吸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酶→2 C2H5OH+2CO2+能量。在制作好的葡萄酒的基础上发酵制作葡萄醋,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其原理是C2H5OH+O2→酶→CH3COOH+H2O+能量,醋酸菌为好氧型细菌,发酵温度为30-35℃,发酵条件需要做出的具体调整是升高温度、打开软管夹通气。图中排气构件由回旋式单向阀通过硅胶塞连接于排气口而成,使用前先在单向阀内装入约1/3体积冷却的开水,这样处理的主要好处有及时排出气体、防止外界杂菌的污染、通过气泡的生成了解发酵状况、排气不需要人工控制等。 库尔勒香梨→清洗破碎→榨汁添加S02→过滤→调整成分→加果胶酶→接种→主发酵→倒灌过滤→后发酵→陈酿→调配→装瓶→杀菌→成品
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同化量
579
X
Y
呼吸作用散失
133
37.6
9.7
未被利用
328
41.3
10
流入分解者
19
5.4
3.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人类的两条性染色体,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