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3页。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手工业产品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C项正确;明朝在朝贡贸易中采取“免征税”“给予赏赐”等优待政策,“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有限,排除A项;材料强调明朝的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
    2.(2023·江苏·5)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C.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朝时江南手工业较北方发达,农业产量高,需要较多大豆和豆饼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因此北方生产的大豆就大量运输至南方,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北方粮食亩产不及南方,排除;材料提及了运河运输,不能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排除C项;材料无法证明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排除D项。
    3.(2023·福建·5)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D )
    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得出,因为当时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鲜花成了市场上畅销的商品,故很多农田种植了鲜花,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D项正确;仅据该材料不能得出女性以鲜花为头饰是一种奢靡的消费观念,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鲜花种植出来后是否进行加工,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种植粮食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变为了种植鲜花,不能体现土地利用相对于之前是否精细化了,排除C项。
    4.(2023·全国甲卷·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并结合所学可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自己为了利益去行商,但是有自己的原则,即利己又利人,不害己害人,这样能做到就是圣贤有道德的人。“百姓日用即道”是中国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的哲学命题,王艮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要求统治者把满足群众穿衣吃饭作为第一需要,把“百姓”和“圣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读经和做生意不违背,亦儒亦商, A项正确;“心外无物”是宋代哲学家陆九渊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家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主张,三者均与材料内涵不符,排除B、C、D三项。
    5.(2021·山东高考·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D )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解析]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画本和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以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且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是书籍出版业商品化的程度加深的体现,故选D项;题干只提到了画本这一知识传播的载体,并没有与其他载体的比较,没法得出画本是主要载体的结论,排除A项;明中叶之后,理学和心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而“市民文化”不是,排除B项;题干仅提到了画本的流行,这是市民阶层的需要,没有提到阶层的分化,排除C项。
    6.(2023·湖北·5)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A )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解析] 据“明代湖北进士分布示意图”,可知武昌府与黄州府是进士人数最多的两个地区,据“明代湖北籍人物著作府域分布图”,可知府域最多的地区依旧为黄州府和武昌府,进士人数多能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而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提升人才选拔率,A项正确;交通条件不是制约人才分布格局的核心因素,排除B项;荆州府的政区等级高于黄州府,但文教水平低于黄州府,排除C项;“明代湖北籍人物著作府域分布”与“明代湖北地区人口分布”是两个概念,排除D项。

    相关试卷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提能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3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3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复兴的儒学是明朝的正统学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6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