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

    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般情况下,交通运输线路①为,与乙处相比,甲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制墨业历史悠久,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徽墨是中国名墨之一,因产地位于徽州而得名。徽墨因
    “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 ”而名扬天下。近代以来,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承续发生变化,徽墨 业急剧萎缩。据此完成 1~3 题。
    1.唐代制墨业进入鼎盛时期,这是由于
    A.历史悠久 B.技术进步 C.劳动力充足 D.市场需求大
    2.近代以来,徽墨业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书写工具变化 B.印刷业的变革 C.产品质量下降 D.原料成本提高
    3.当代社会弘扬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目前笔墨纸砚消费最大的群体是
    A.学龄前儿童 B.中小学生 C.中青年爱好者 D.外国友人
    人口收缩(或增长)是指一个区域的总人口劳动力或者家庭数量出现下降(或上升)的现象图 1 为不 同时段贵州省县域人口收缩(或增长)空间分布。据此完成 4~5 题。
    4.与 2008-2013 年相比, 2013-2017 年贵州省
    A.出省务工人口增多 B.省内流动人口减少
    C.出省人口回流增多 D.省外人口大量迁入
    5.2013-2017 年贵州省人口流动变化.主要是由于
    A.政策调控 B.产业发展 C.交通改善 D.环境优化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地壳运动、泥沙 沉积、人类活动等导致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素层形变缓 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 1.8 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 2 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 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据此完成 6~8 题。
    6.一般情况下.冰盖大量消融会使消融区
    A.陆面下降,海平面上升 B.陆面下降,海平面下降
    C.陆面上升,海平面上升 D.陆面上升,海平面下降
    7.与乙站相比,对甲站海岸线变化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 地壳运动 B.气候变化 C.冰盖消融 D.人类活动
    8.两站监测的区域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
    A.甲站向海洋移动.变化幅度较小 B.甲站向陆地移动,变化幅度较大
    C.乙站向海洋移动,变化幅度较大 D.乙站向陆地移动,变化幅度较小
    地名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沅江流域是黔东南、湘西地区通往长江的重要通道,主要交通 线有沅江干支流航道、湘黔古道、湘川古道,其地名见证了流域演变的历史。图 3 示意沅江区域地名用字 类型分布。据此完成 9-11 题。
    9.交通运输线路①为
    A.沅江干流航道 B.沅江支流航道 C.湘川古道 D.湘黔古道
    10.与乙处相比,甲处
    A.地势崎岖 B.降水丰富 C.河流交汇 D.土壤贫瘠
    11.研究发现甲处聚落地名稳定性强,这主要是因为
    A.区位条件好,经济波动较小 B.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小
    C.运输需求大,交通线路密集 D.人口稠密,地方意识薄弱
    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 ”是北半球首条南坡赛道。该中心首创了雪车雪橇赛道 “地形气候保护系统(图 4)”,实现了 98%以上赛道免受外界因素影响。图 5 为“雪游龙 ”赛道景观。据 此完成 12-13 题。
    12.雪车雪橇赛道采取人工地形和顶棚设计,主要目的是
    A.减小地势的起伏 B.减弱太阳辐射的影响
    C.减小山谷风的强度 D.减弱恶劣天气的干扰
    13.图 5 照片拍摄于北京时间 2022 年 4 月 26 日,拍摄时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阳光照射下处于明亮中,
    冬奥村处于山体阴影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可能是
    A.8:00 前后 B.11:00 前后 C.14:00 前后 D.17:00 前后
    梭梭是我国固沙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为适应自然环境,梭梭叶片退化,幼茎呈绿色,代替叶片 进行光合作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中,流沙经常将凋落物掩埋,形成与裸露地表凋落物不同的 分解环境。图 6 示意该沙漠腹地实验区中裸露和沙埋(地下 10cm)条件下梭梭凋落物的质量残留率。据此 完成 14~16 题。
    14.梭梭凋落物主要为枝条,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该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多大风 B.沙地广 C.气温低 D.气候干旱
    15.造成实验区中裸露和沙埋条件下梭梭凋落物质量损失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风速
    16.在干旱区,沙埋凋落物可以改善干旱区土壤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厚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以地方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引导着农业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调整。 2020 年中国耕地 非粮化率约为,并呈现增长趋势。成都平原是西南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区域集中 在成都及其周边临近城市。图 7 示意 2000~2019 年成都平原耕地面积变化,图 8 示意 2000~2019 年成都 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耕地非粮化率的变化。
    (1)简述成都平原非粮化耕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并分析原因。(8 分)
    (2)说明 2000-2019 年成都平原粮食问题的表现。(6 分)
    (3)简述保障成都平原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4 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间歇泉是间隔一定时间才有水流或汽柱喷出或流出的泉水。岩溶间歇泉的形成常和虹吸管结构(指利 用液体重力和大气压力使液体越过较高障碍,达到较低目的地的结构。)有关。潮水洞岩溶间歇泉位于湖 北省宜昌市,是当地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和观贯景点。图 9 示意潮水洞岩溶水系统模型。图 10 示意 2018 年 某时段潮水洞间歇泉排水量的动态变化。
    (1)简述潮水洞间歇泉排水量的变化特征。(6 分)
    (2)分析潮水洞间歇泉的形成条件。(6 分)
    (3)说明保护潮水洞间歇泉的必要性。(6 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巴拿马位于中美地峡,境内多山地。 2023 年 11 月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宣布,受气候异常影响,从 11
    月 3 日起,将逐渐调整巴拿马运河单日获准通行船只数量(表 1)。巴拿马运河是由若干组水闸和加通湖 (巴拿马饮用水源地)构成的一条水闸式运河,通过在运河上修建若干水闸,船只通过时抬高或降低水平 面,以适应地理环境。图 11 示意巴拿马运河区域。
    表 1
    日期
    船只数量
    2023 年 11 月 3 日-11 月 7 日
    25
    2023 年 11 月 8 日-11 月 30 日
    24
    (1)在图 11 中绘制船只进出巴拿马运河水闸时,水闸中水流的运动方向。(4 分)
    (2)分析气候异常对巴拿马运河航运的影响,并说明原因。(8 分)
    (3)有人建议通过扩建巴拿马运河水闸,以应对气候异常对航运的影响,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
    明理由。(4 分)
    2023 年 12 月 1 日-12 月 31 日
    22
    2024 年 1 月 1 日-1 月 31 日
    20
    2024 年 2 月 1 日以后
    18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试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18 分)
    (1)特点: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较大(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2 分)
    原因: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城市周边粮食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经济作物附加
    值高,收益高。(任答 2 点得 6 分)
    (2)城市周边经济建设占用、破坏耕地, 2014 年前耕地面积减少; (2 分)耕地非粮化率上升,粮食种植
    面积萎缩。(2 分)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萎缩,影响粮食产量。(2 分)
    (3)政府采取持续的耕地保护政策,稳定耕地面积;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加强耕地粮用监管;推广 优质良种和粮食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完善农业补贴,畅通农民粮食销路,稳定农民种粮收入; 加大
    耕地保护政策宣讲,提高粮食安全意识。(任答 2 点得 4 分)
    18.(18 分)
    (1)受降水快速补给地下水影响,雨期潮水洞的排水量陡升陡降,变化较大; (2 分)少雨期潮水洞呈间
    歇出流;(2 分) 在长时间无有效降雨的条件下,间歇出流的时间间隔逐渐增加。(2 分)
    (2)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下水补给充足; (2 分)岩溶地貌发育,形成利于地下水
    下渗的裂隙和储存的溶洞;(2 分)具有利于地下水间歇性排出的虹吸管结构。(2 分)
    (3)潮水洞间歇泉形成条件苛刻,极易遭到破坏而消失,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2 分)地下水暂时储存 起来,在无雨期间歇性的排出,利于缓解岩溶地区干旱缺水; (2 分)间歇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利于当
    地第三产业的发展。(2 分)
    19.(16 分)
    (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C
    C
    B
    C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B
    A
    D
    B
    B
    (4 分)
    (2)影响: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下降,船只运载量降低,通行(等候)时间变长,运输成本升高。(4
    分)原因:气候异常使巴拿马地区降水减少,蒸发量加大,加通湖水位下降。(4 分)
    (3)赞同:扩建运河水闸可以提高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 (2 分)增加巴拿马运河收益。(2 分)反对:扩 建运河水闸会加大对加通湖水资源的消耗,影响航运和水资源安全; (2 分)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安全造成
    威胁。(2 分)

    相关试卷

    2024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1页。

    2024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共5页。

    2024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