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物理和生活紧密相连,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适合普通人洗澡的水温约为0℃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80V
2.(2分)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下列物理量与测量仪器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温度——温度计B.电功率——电能表
C.电压——电压表D.时间——停表
3.(2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所示)( )
A.该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小男孩演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4.(2分)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B.露珠形成
C.滴水成冰D.雾凇结成
5.(2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适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跑步时有惯性,停下来后惯性消失
B.踢球时,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C.打篮球时,篮球撞击篮板后反弹回来说明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人奋力蹬自行车时,动能转化为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
6.(2分)2023年5月5日,在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49公斤级比赛项目中,我国选手蒋惠花包揽“抓挺总”三金。如图为蒋惠花手举杠铃保持静止时的情景( )
A.蒋惠花对杠铃的作用力和杠铃所受的重力
B.杠铃对蒋惠花的作用力和杠铃所受的重力
C.蒋惠花对杠铃的作用力和地面对蒋惠花的支持力
D.蒋惠花对杠铃的作用力和杠铃对蒋惠花的作用力
7.(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小车置于水平桌面1是小车受到的向左的拉力,F2是小车受到的向右的拉力,F1与F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摩擦可忽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F1、F2作用
B.增减钩码个数,是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
C.F1、F2大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F1、F2仍在同一直线上
8.(2分)如图所示,每块砖的质量相等,长、宽、高分别是40cm、20cm、10cm甲、p乙、p丙的大小,正确的是( )
A.p甲>p乙>p丙B.p乙>p甲>p丙
C.p丙>p乙>p甲D.p乙>p丙>p甲
9.(2分)哈尔滨的冬季堪称“雪域冰城”,热烈迎接南方“小金豆”们的“北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雪团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
C.手心里的雪融化了,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雪的内能
D.免费接送南方“小金豆”们的汽车发动机属于内燃机,动力来源于压缩冲程
10.(2分)现代电动汽车为了节能,都安装了能量回收装置,在汽车刹车时,为汽车提供后续的能量。下列四个装置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B.
C.D.
(多选)11.(2分)以下文字选于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坐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对土有力的作用
B.“坐着,躺着”,由坐到躺,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C.“打两个滚”,在草地上滚动,人不受摩擦力
D.“踢几脚球”,踢出的球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运动
(多选)12.(2分)如图所示,小南在梳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器材:电源(6V)1(5Ω、10Ω、15Ω、20Ω各1个),规格为“15Ω,1A”的滑动变阻器R2,如表为实验数据记录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控制电压表示数为3V
B.由1、2、3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前3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在第1次实验中最小
D.若使用现有器材,借助该电路,要完成第4次实验,需要改变电路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2分)(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14.(2分)在学校趣味运动会上,小明参加50m托球跑比赛的成绩是10s,他托球跑的平均速度是 km/h;在接力比赛中,为使接力棒顺利交接 (选填“静止”或“运动”)。
15.(2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送餐成为时尚。如图所示,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 ,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 。
16.(2分)如图,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滑至粗糙程度不同的三个水平面上时速度为v0.(a)(b)图中小车最终停在图示位置,分析可知:在水平面上小车所受阻力即为小车所受合力,所以小车在(a)图比在(b), 更明显;若(c)图水平面光滑,则小车在该水平面上将 。
17.(2分)如图所示,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2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Pa.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 原理。(ρ水=1×103kg/m3,g=10N/kg)
18.(2分)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傍晚时多灌水可使秧苗夜晚不会受冻,其理由是: 。
19.(2分)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视力,自贡很多学校教室里的日光灯更换成为LED护眼灯,教室里的9盏护眼灯的连接方式是 联(选填“串”或“并”)。如果打开护眼灯之后,老师又打开了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分)小明家的电能表面板如图所示,图中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他家里新添置一台空调,让其单独工作5min,则该空调的实际电功率为 W。
21.(2分)如图所示为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U﹣I图象,若将L和R并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的总电流为 A;若将其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V的电路中,则L与R的阻值之比为 。
22.(2分)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画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3.(2分)投掷实心球是体育项目之一。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实心球的受力示意图。
24.(6分)在光学复习课上,小南利用透镜做了以下光学实验:
(1)小南发现,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与焦距、物距有关,他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另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焦距f1为 cm;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 cm,写出填写这个数据的依据: 。表格中B处成像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分析实验数据中的物距与焦距的变化关系及像的高度,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①同一物体,物距相同,经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成实像时, ,像越高。
② 。
25.(6分)小南在观看冰壶比赛时,发现了:运动员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他认为上述现象与摩擦力的知识有关,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根据小南的发现,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1)根据 可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2)如图,是小南的部分实验过程,请你写出他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两点)。
① ;
② 。
【学以致用】
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请列举在冰壶运动中增大摩擦的措施,并利用上述的实验结论进行解释。(写出一例) , 。
26.(5分)小南在梳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
(1)请指出电路连接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
(2)改正后,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电路的连接(要求: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其阻值增大)。
(3)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 。
(4)改正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数据填入表中。
小南分析表中的数据,第 (选填数据序号)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他判断的依据是 。
27.(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在东南沿海、西北沙漠优势突出。风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所以我国加大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如图甲是我国某风力发电基地,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面内10%的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若2s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空气体积为6000m3,气流动能为105J。
(1)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请计算出2s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空气质量。(空气密度为1.3kg/m3)
(3)请计算出该段时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4)某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风速在v1到v2之间时,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 (选填“越大”、“不变”、“越小”);当风速大于v2时,风速增大, (选填“能”或“不能”)提高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11—12多项选择题,选项全且都正确的得2分,不全但正确的得1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共24分)
1.(2分)物理和生活紧密相连,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适合普通人洗澡的水温约为0℃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80V
【答案】C
【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在40℃左右;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故选:C。
2.(2分)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下列物理量与测量仪器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温度——温度计B.电功率——电能表
C.电压——电压表D.时间——停表
【答案】B
【解答】解:A、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
B、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
C、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器;
D、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
故选:B。
3.(2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所示)( )
A.该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小男孩演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C
【解答】解:
A、小号是铜管乐器,故A正确;
B、号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中;
C、开幕式现场附近,是为了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D、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故D正确。
故选:C。
4.(2分)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B.露珠形成
C.滴水成冰D.雾凇结成
【答案】B
【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故A错误;
B、露珠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小水滴,故B正确;
C、滴水成冰是液态变成固态,故C错误;
D、雾凇结成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故D错误;
故选:B。
5.(2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适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跑步时有惯性,停下来后惯性消失
B.踢球时,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C.打篮球时,篮球撞击篮板后反弹回来说明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人奋力蹬自行车时,动能转化为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
【答案】C
【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停下来惯性不会消失;
B.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打篮球时,故C正确;
D.人体内的能量主要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着,消耗了化学能,因此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自行车运动的动能。
故选:C。
6.(2分)2023年5月5日,在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49公斤级比赛项目中,我国选手蒋惠花包揽“抓挺总”三金。如图为蒋惠花手举杠铃保持静止时的情景( )
A.蒋惠花对杠铃的作用力和杠铃所受的重力
B.杠铃对蒋惠花的作用力和杠铃所受的重力
C.蒋惠花对杠铃的作用力和地面对蒋惠花的支持力
D.蒋惠花对杠铃的作用力和杠铃对蒋惠花的作用力
【答案】A
【解答】解:A.杠铃静止受力平衡,大小相等、同一直线,是一对平衡力;
B.杠铃对蒋惠花的作用力竖直向下,两个力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
C.蒋惠花对杠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两个力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
D.蒋惠花对杠铃的作用力和杠铃对蒋惠花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7.(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小车置于水平桌面1是小车受到的向左的拉力,F2是小车受到的向右的拉力,F1与F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摩擦可忽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F1、F2作用
B.增减钩码个数,是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
C.F1、F2大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F1、F2仍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D
【解答】解:A、因为摩擦可忽略1、F2作用,故A正确;
B、增减钩码个数,故B正确;
C、由于F3和F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当F1、F3大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D。
8.(2分)如图所示,每块砖的质量相等,长、宽、高分别是40cm、20cm、10cm甲、p乙、p丙的大小,正确的是( )
A.p甲>p乙>p丙B.p乙>p甲>p丙
C.p丙>p乙>p甲D.p乙>p丙>p甲
【答案】D
【解答】解:设一块砖的重力为G,根据图示可知,F甲=3G,F乙=3G,F丙=8G,
由p=可得p甲====,
p乙===,
p丙===,
所以p乙>p丙>p甲,故D正确。
故选:D。
9.(2分)哈尔滨的冬季堪称“雪域冰城”,热烈迎接南方“小金豆”们的“北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雪团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
C.手心里的雪融化了,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雪的内能
D.免费接送南方“小金豆”们的汽车发动机属于内燃机,动力来源于压缩冲程
【答案】C
【解答】解:A.分子是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的,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只能间接判断,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斥力,斥力表现在抵抗外界的压迫上,雪团很容易被压缩是由于其内部存在空隙,雪团的体积减小,故B错误;
C.手的温度高于雪的温度,手心里的雪与手之间将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
D.汽车发动机属于四冲程内燃机,其工作时,提供了动力。
故选:C。
10.(2分)现代电动汽车为了节能,都安装了能量回收装置,在汽车刹车时,为汽车提供后续的能量。下列四个装置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
A.图中是奥斯特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铃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C.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D.扬声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故选:C。
(多选)11.(2分)以下文字选于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坐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对土有力的作用
B.“坐着,躺着”,由坐到躺,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C.“打两个滚”,在草地上滚动,人不受摩擦力
D.“踢几脚球”,踢出的球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运动
【答案】ABD
【解答】解: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故草对土有力的作用;
B、“坐着,由坐到躺,受力面积变大,故B正确;
C、人在地面上滚动,故C错误;
D、踢出的球虽然不再受力,球由于具有惯性仍会向前运动;
故选:ABD。
(多选)12.(2分)如图所示,小南在梳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器材:电源(6V)1(5Ω、10Ω、15Ω、20Ω各1个),规格为“15Ω,1A”的滑动变阻器R2,如表为实验数据记录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控制电压表示数为3V
B.由1、2、3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前3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在第1次实验中最小
D.若使用现有器材,借助该电路,要完成第4次实验,需要改变电路
【答案】ABD
【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控制电压表的示数:UV=IR=0.6A×3Ω=…=0.2A×15Ω=3V,故A正确;
B.分析数据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前3次实验中,由P=UI可知,故C错误;
D.实验中使用的定值电阻阻值最大为20Ω,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3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U﹣UV=8V﹣3V=3V,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倍,当接入20Ω电阻时滑=1×20Ω=20Ω,而本实验中提供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 1A”,所以需要改变电路。
故选:ABD。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2分)(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2.65 cm。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4 N。
【答案】(1)2.65;(2)2.4。
【解答】解:(1)由图甲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右侧与4.65cm对齐;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6.2N。
故答案为:(1)2.65;(2)7.4。
14.(2分)在学校趣味运动会上,小明参加50m托球跑比赛的成绩是10s,他托球跑的平均速度是 18 km/h;在接力比赛中,为使接力棒顺利交接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
【答案】18;静止。
【解答】解:小明参加50m托球跑比赛的成绩是10s,则他托球跑的平均速度是v==;
交接棒时,以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易于传递接力棒。
故答案为:18;静止。
15.(2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送餐成为时尚。如图所示,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 超声波 ,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 信息 。
【答案】超声波;信息。
【解答】解:由题意知,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利用了回声定位,通过接收反射波;
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超声波;信息。
16.(2分)如图,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滑至粗糙程度不同的三个水平面上时速度为v0.(a)(b)图中小车最终停在图示位置,分析可知:在水平面上小车所受阻力即为小车所受合力,所以小车在(a)图比在(b), 力的作用效果 更明显;若(c)图水平面光滑,则小车在该水平面上将 将以v0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b)两图相比,说明小车在(a)图比在(b)图受到的阻力大;
小车原来处于运动状态,若(c)图水平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0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效果;将以v0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17.(2分)如图所示,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2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2×105 Pa.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 连通器 原理。(ρ水=1×103kg/m3,g=10N/kg)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水对坝底的压强为p=ρgh=1.0×104kg/m3×10N/kg×20m=2×105Pa
据船闸的结构特点可知,其在工作时,下部连同,所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故答案为:2×105;连通器。
18.(2分)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傍晚时多灌水可使秧苗夜晚不会受冻,其理由是: 傍晚多灌水,当夜晚温度降低时,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水放出相同热量时,水降低的温度比较少,不至于使秧苗受冻 。
【答案】傍晚多灌水,当夜晚温度降低时,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水放出相同热量时,水降低的温度比较少,不至于使秧苗受冻。
【解答】解: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当夜晚温度降低时,同等情况下,水降低的温度比较少。而在早晨把稻田内的水排出,泥土的比热小,温度升高快。
故答案为:傍晚多灌水,当夜晚温度降低时,水放出相同热量时,不至于使秧苗受冻。
19.(2分)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视力,自贡很多学校教室里的日光灯更换成为LED护眼灯,教室里的9盏护眼灯的连接方式是 并 联(选填“串”或“并”)。如果打开护眼灯之后,老师又打开了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并;增大。
【解答】解:每个教室里的这9盏护眼灯是互不影响的,所以它们之间一定是并联的;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如果打开护眼灯之后,则家庭电路中又多了一条支路,则教室电路中的总电流会增大。
故答案为:并;增大。
20.(2分)小明家的电能表面板如图所示,图中电能表的示数为 219.6 kW•h,他家里新添置一台空调,让其单独工作5min,则该空调的实际电功率为 1200 W。
【答案】219.6;1200。
【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中电能表的示数为219.6kW•h;
3200imp/(kW•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200次,
则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20次,空调消耗的电能W=8J,
空调的实际功率:P===1200W。
故答案为:219.6;1200。
21.(2分)如图所示为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U﹣I图象,若将L和R并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的总电流为 0.9 A;若将其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V的电路中,则L与R的阻值之比为 1:3 。
【答案】0.9;1:3。
【解答】解:(1)若将L和R并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当电源电压为6V时,IL=6.5A,IR=0.2A,则整个电路的总电流为:I=IL+IR=0.5A+4.4A=0.2A;
(2)若将其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V的电路中,由图可知,UL=1V,UR=8V,电源电压U=UL+UR=1V+3V=7V,符合要求;
根据I=可得L与R的阻值之比为:====。
故答案为:0.8;1:3。
22.(2分)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画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答案】如图见解答
【解答】解:由题可知,A'的位置是蜻蜓通过水面所成的像,则眼睛与虚像的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为反射点(入射点)O、连接O和眼睛可得反射光线
23.(2分)投掷实心球是体育项目之一。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实心球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见解答
【解答】解: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24.(6分)在光学复习课上,小南利用透镜做了以下光学实验:
(1)小南发现,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与焦距、物距有关,他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另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焦距f1为 10 cm;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 30 cm,写出填写这个数据的依据: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表格中B处成像的应用是 幻灯机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分析实验数据中的物距与焦距的变化关系及像的高度,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①同一物体,物距相同,经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成实像时, 焦距越大 ,像越高。
② 同一物体,焦距相同,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高 。
【答案】(1)10;30;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幻灯机;(2)①焦距越大;②同一物体,焦距相同,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高。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u=v=20cm,成倒立,即2f=20cm1=10cm;
由表中数据可知,第8次实验的物距等于第2次实验的像距,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即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30cm,成倒立,应用于幻灯机;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经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越大;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成实像时,像越高。
故答案为:(1)10;30,光路是可逆的;(2)①焦距越大,焦距相同,物距越小。
25.(6分)小南在观看冰壶比赛时,发现了:运动员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他认为上述现象与摩擦力的知识有关,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根据小南的发现,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1)根据 二力平衡 可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2)如图,是小南的部分实验过程,请你写出他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两点)。
① 注意做匀速直线运动 ;
② 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 。
【学以致用】
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请列举在冰壶运动中增大摩擦的措施,并利用上述的实验结论进行解释。(写出一例) 蹬冰脚鞋底用橡胶制成,在压力一定时 ,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 。
【答案】【猜想与假设】接触面粗糙程度;
【分析与论证】
( 1 )二力平衡;
(2)①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
②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3)蹬冰脚鞋底用橡胶制成;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解答】解:
【猜想与假设】运动员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的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分析与论证】
(1)根据二力平衡可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2)小南的部分实验过程,请你写出他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两点):
①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
②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3)蹬冰脚鞋底用橡胶制成,在压力一定时。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接触面粗糙程度;
【分析与论证】
( 1 )二力平衡;
(2)①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
②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3)蹬冰脚鞋底用橡胶制成;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越大。
26.(5分)小南在梳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
(1)请指出电路连接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开关未断开 。
(2)改正后,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电路的连接(要求: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其阻值增大)。
(3)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 定值电阻断路 。
(4)改正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数据填入表中。
小南分析表中的数据,第 4 (选填数据序号)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他判断的依据是 同一电阻电流与电压值成正比即比值为定值,表格中4次数据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与其它各次的比值差异大 。
【答案】(1)连接电路时未断开开关;(2)如图所示;
(3)定值电阻断路;(4)4;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或欧姆定律;
【解答】解:(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
(2)根据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其阻值增大,如图所示:
;
(3)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即出现该故障的原因是定值电阻断路;
(4)同一电阻电流与电压值成正比即比值为定值,表格中4次数据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与其它各次的比值差异大,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
27.(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在东南沿海、西北沙漠优势突出。风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所以我国加大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如图甲是我国某风力发电基地,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面内10%的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若2s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空气体积为6000m3,气流动能为105J。
(1)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是 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请计算出2s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空气质量。(空气密度为1.3kg/m3)
(3)请计算出该段时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4)某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风速在v1到v2之间时,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 越大 (选填“越大”、“不变”、“越小”);当风速大于v2时,风速增大,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提高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
【答案】(1)可再生;(2)2s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空气质量是7.8×103kg;(3)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5×103W;(4)越大;不能。
【解答】解:(1)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2)根据密度公式得到:2s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空气质量为:
m=ρV=1.2kg/m3×6000m3=3.8×103kg;
(3)发电机获得的电能为:W=ηE=10%×103J=1×104J;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4)由图像可知,当风速在v4到v2之间时,风速越大;当风速大于v2时,风速增大,不能提高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
故答案为:(1)可再生;(2)4s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空气质量是7.8×103kg;(3)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5×103W;(4)越大。序号
电阻R1/Ω
电流I/A
1
5
0.6
2
10
0.3
3
15
0.2
4
20
未测
实验次数
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f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A
5
B
5
5
30
6
5
1
6
15
7.5
5
2.5
7
10
10
5
5
8
6
30
5
25
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1.0
1.2
1.4
1.8
2.0
2.4
电流I/A
0.10
0.12
0.14
0.28
0.20
0.24
序号
电阻R1/Ω
电流I/A
1
5
0.6
2
10
0.3
3
15
0.2
4
20
未测
实验次数
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f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A
5
B
5
5
30
6
5
1
6
15
7.5
5
2.5
7
10
10
5
5
8
6
30
5
25
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1.0
1.2
1.4
1.8
2.0
2.4
电流I/A
0.10
0.12
0.14
0.28
0.20
0.2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共3页。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五),共3页。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