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考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在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中,下列科学方法与相关研究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2、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详解】A、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遗传学第一、第二定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B错误;
C、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并未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
D、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用的是模型构建法,D错误。
故选A。
2. 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最佳方法是( )
A. 光镜下观察该个体体细胞基因型B. 与绿茎番茄杂交
C. 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D. 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设相关基因型为A、a,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光镜下观察不了基因型, A错误;
B、 可通过与绿茎纯合子(aa)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紫茎番茄是纯合子,只产生A一种配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产生的配子A:a=1:1,B正确;
C、 与紫茎纯合子(AA)杂交后代都是紫茎,故不能通过与紫茎纯合子杂交进行鉴定,C错误;
D、 能通过与紫茎杂合子杂交(Aa)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若需要判断一株紫茎番茄的配子种类和比例,还需要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所以该方法不是最佳方法,D错误。
故选B。
3. Aa的相关比例最能代表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Aa产生的雌配子:雄配子=1:1B. Aa产生的A配子:a配子=1:1
C. Aa自交得到的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 Aa测交得到的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正常情况下,雄配子数目多于雌配子,Aa产生的雌配子:雄配子不是1∶1,A错误;
BC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Aa可以产生A:a=1:1,Aa自交得到的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Aa测交得到的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均是杂合子产生2种比例相等配子的结果,其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B正确,CD错误。
故选B。
4. D、d和T、t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基因型为DdTt,自交得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产生D、d、T、t 4种配子B. 自交时,雌、雄配子有9种结合方式
C.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3/8D. 中双显性状子代中,杂合子占8/9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由于D、d和T、t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即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实质为:(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F1的基因型为DdT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能产生DT、Dt、dT和dt4种配子,A错误;
B、F1能产生DT、Dt、dT和dt4种配子,F1自交时,雌、雄配子有4×4=16种结合方式,B错误;
C、F1的基因型为DdTt,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则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3/8或5/8,C错误;
D、F2中双显性状子代中,基因型是A_B_,其中纯合子AABB占1/9,故杂合子占1-1/9=8/9,D正确。
故选D。
5. 下图为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摩尔根在完成该实验前预先做了“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
B. 摩尔根利用F2雌、雄果蝇随机杂交完成了验证实验
C. 该实验证明了果蝇红、白眼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D. 该实验的结论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C
【解析】
【分析】萨顿通过将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类比,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的白眼的基因遗传属于伴X隐性遗传。
【详解】A、摩尔根在做完实验之后,根据实验现象,做出的假设来解释遗传现象,A错误;
B、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即测交,则子代雄果蝇均为白眼,雌果蝇均为红眼,子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其实验结果可验证摩尔根的假说,B错误;
C、根据F2出现红眼:白眼=3:1,符合性状分离比,说明果蝇红、白眼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正确;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错误。
故选C。
6. 下图是红绿色盲的家系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Ⅱ-1的父亲一定是患者B. 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
C. 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D. Ⅲ-1和Ⅲ-3基因型可能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设由b基因控制,则男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bY,女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bXb。
【详解】A、Ⅱ-1为女性色盲,基因型为XbXb,其父亲一定为患者(XbY),A正确;
B、Ⅰ-2基因型为XbXb,Ⅱ-3是不患病的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一定为携带者,B错误;
C、Ⅲ-2为男性色盲,基因型为XbY,其致病基因来自Ⅱ-3基因型为XBXb,Ⅱ-3致病基因来自Ⅰ-2,因此最终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C正确;
D、Ⅲ-1的基因型为XBXb,Ⅲ-3基因型可能为XBXb,XbXb,Ⅲ-1和Ⅲ-3基因型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B。
7. 下列染色体或基因行为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均能发生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联会B. 等位基因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着丝粒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首先进行一次复制,但随后细胞会连续分裂两次,这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结果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含有单倍数的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配对和交叉互换,这增加了基因变异的种类,为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做出贡献。
形成四分体结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结构,这是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
【详解】A、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错误;
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在减Ⅰ的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错误;
C、在减Ⅰ的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错误;
D、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Ⅱ的后期,D正确。
故选D。
8. 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子细胞可以是乙和丁
B. 乙细胞分裂后产生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C. 丙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
D. 丁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子细胞为精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丙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丁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甲、丙两细胞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详解】A、可判断甲图代表初级卵母细胞,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表示次级卵母细胞,丁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极体或者次级精母细胞,所以甲的子细胞可以是乙和丁,A正确;
B、乙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产生卵细胞和极体,B错误;
C、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个核DNA,C错误;
D、丁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极体或者次级精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子细胞也不一定为精细胞,D错误。
故选A。
9.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 减数分裂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C.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D. 受精作用实现了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A正确;
B、减数分裂使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通过受精作用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B错误;
C、受精卵中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C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D错误。
故选A。
10. 一种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蠕虫,性染色体为ZW,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的是珍珠色,有的是原始色。原始色雌虫与珍珠色雄虫杂交后(正交),后代雄虫均为原始色,雌虫均为珍珠色;另取一只珍珠色雌虫与一只原始色雄虫杂交(反交),后代均为原始色。下列叙述这个错误的是
A. 原始色为显性性状
B. 子代雄性个体基因型相同
C. 珍珠色在雄性蠕虫中的比例高于雌性蠕虫
D. 反交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原始色占3/4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XY型性别决定来说,雄性是两条性染色体异型可产生两种配子:一种带X染色体,一种带Y染色体;对ZW型性别决定来说,雌性是两条性染色体异型,它可以产生两种配子:一种带Z染色体,另一种带W染色体。
【详解】A、一只珍珠色雌虫与一只原始色雄虫杂交,后代均为原始色,则原始色为显性性状,A正确;
B、由于正反交的结果不一样,因此,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设基因为B,b,则正交ZBWZbZb,子一代ZBZb,ZbW,反交ZbW×ZBZB,子一代ZBZb,ZBW,子代雄性个体基因型相同都是ZBZb,B正确;
C、珍珠色在雌性ZbW,珍珠色在雄性ZbZb,因为珍珠色雄性必须同时含有两个b基因,珍珠色在雌性只要一个b基因,珍珠色在雄性蠕虫中的比例低于雌性蠕虫,C错误;
D、反交ZbW×ZBZB,子一代ZBZb,ZBW,子一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ZBZb,ZBW,ZBZB,ZbW,原始色占3/4,D正确。
故选C
11. 已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侵染烟草叶片,且两者都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下图是探索HR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的操作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为对照组
B. f应为
C. c、d组实验中自变量的处理方法为“减法原理”
D. 该实验能说明HRV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用TMV的蛋白质外壳、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外壳与HRV的RNA组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叶,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的烟叶没有出现病斑,其他两组烟叶上出现的病斑是HRV的病斑,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外壳与HRV的RNA组成的重组病毒有感染作用。
【详解】A、a组和b组分别由TMV和HRV直接侵染烟草叶片,属于空白对照组,A正确;
B、将TMV的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进行重组,获得重组病毒,由于遗传物质为RNA,故f应为 ,B正确;
C、c、d组实验中只用了TMV的蛋白质外壳,HRV的RNA,自变量的处理方法为“减法原理”,C正确;
D、该实验只设计用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外壳重组获得的病毒侵染烟草叶片的实验,因此,该实验只能证明HRV的遗传物质是RNA,但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不能说明HRV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D错误。
故选D。
12. 已知某种自交植物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某高秆抗病(TtRr)水稻作父本与矮秆易感病水稻杂交,子代表现为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1:1,再将该高秆抗病水稻作母本与矮秆易感病水稻杂交,子代表现为高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该高杆抗病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9:3:3:1B. 5:1:1:1C. 14:1:1:4D. 66:9:9:16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分析题意,将某高秆抗病(TtRr)水稻作父本与矮秆易感病(ttrr)水稻杂交,子代表现为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1:1,说明父本只能产生TR和tr两种配子,比例是1∶1,而再将该高秆抗病水稻作母本与矮秆易感病水稻杂交,子代表现为高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说明母本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TR∶Tr∶tR∶tr=4:1:1:4,该高杆抗病植株自交子代,雌配子是TR∶Tr∶tR∶tr=4:1:1:4,雄配子TR∶tr=1:1,据棋盘法可知高杆抗病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4:1:1:4,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45%。在实验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为10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搅拌的目的是使DNA与蛋白质分开B. 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C. 上清液放射性高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短D. T2噬菌体也能寄生在肺炎链球菌体内
【答案】C
【解析】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在下一步离心时分开,便于放射性的检测,A错误;
B、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B错误;
C、在实验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说明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不是保温时间过长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原因是保温时间过短,C正确;
D、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大肠杆菌的病毒,不能寄生在肺炎链球菌体内,D错误。
故选C。
14. 某自交植物的抗病与不抗病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一纯合抗病植株与一纯合不抗病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不抗病,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3:1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抗病与不抗病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B. F1能产生4种数量相等配子
C. F2不抗病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7
D. F2中抗病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5/6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由题意可知,将纯合抗病植株与纯合不抗病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抗病,F1自交产生的F2中抗病∶不抗病=13∶3,为9∶3∶3∶1的变式,说明抗病与不抗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F1是双杂合子,能产生4种数量(比例)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的数目不同,B正确;
C、设相关基因是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不抗病,其自交所得不抗病植株中,纯合子为AABB、aabb、AAbb(aaBB),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占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3/13,C错误;
D、F2中抗病植株aaB-(或A-bb)包括1/3aaBB、2/3aaBb,自交得到的子代中不抗病植株aabb比例为2/3×1/4=1/6,则抗病植株的比例为1-1/6=5/6,D正确。
故选C。
15. 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如图所示。一对夫妇基因型相同,他们的孩子中既有秃顶的,也有非秃顶的。不考虑变异,该家庭中的秃顶的儿子与其父母基因型相同的女性婚配,生下的孩子表现为秃顶的概率是( )
A. 1/6B. 1/3C. 2/3D. 7/12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符合从性遗传的类型,基因型为BB的个体都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为bb的个体都表现为秃顶;基因型为Bb的男性个体表现为秃顶,女性个体表现为非秃顶。
【详解】一对夫妇基因型相同,他们的孩子中既有秃顶的,也有非秃顶的,可知该夫妇基因型都是Bb,该家庭中的秃顶的儿子基因型为Bb或bb,两种情况的比例是2:1,分别占2/3和1/3,与其父母基因型相同的女性其基因型就是Bb,二者婚配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2/3Bb×Bb,后代基因型比例为2/3×(1/4BB,2/4Bb,1/4bb),生男生女概率相同,若是男孩表现为秃顶的概率是2/3×3/4×1/2=1/4,若是女孩表现为秃顶的概率是2/3×1/4×1/2=1/12;第二种情况:1/3bb×Bb,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3×(1/2Bb,1/2bb),若是男孩表现为秃顶的概率是1/3×1×1/2=1/6,若是女孩表现为秃顶的概率是1/3×1/2×1/2=1/12,综上所述生下的孩子表现为秃顶的概率是1/4加上1/12加上1/6+1/12=7/12。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人21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包括Al~A4四种类型,某家庭中,丈夫基因型为A1A4,母亲基因型为A2A3,他们的儿子为21三体患者(即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其基因型为A2A3A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21三体患者体细胞中含有24种形态染色体
B. 该21三体患者细胞中最多可含有6个A基因
C. 该21三体患者的产生可能源于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未分开的现象
D. 理论上按照减数分裂的规律,该21三体患者产生的配子为A2:A3:A4=1:1:1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正常情况下,儿子的体细胞中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有22+X+Y,共24种形态染色体,21三体患者(即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但多出的染色体仍属于常染色体中的一条,故仍有24种形态,A正确;
B、该21三体患者基因型为A2A3A4,在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后,最多可含有6个A基因,B正确;
C、该21三体患者基因型为A2A3A4,其中的A2A3均来自母亲,可能源于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未分开的现象,C正确;
D、理论上按照减数分裂的规律,三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两分离,多出的一条随机到一极中,故该21三体患者产生的配子为A2:A3:A4:A2A3:A3A4:A2A4=1:1:1:1:1:1,D错误。
故选ABC。
17. 下图表示雄果蝇(2n=8)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下列关于图示各时期中细胞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染色体复制导致DNA加倍B. b~c:细胞中染色体:核DNA=1:2
C. c~d: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D. d~e:细胞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图示表示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详解】A、ab段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同时DNA也会复制,A正确;
B、b~c:染色体已经发生了复制,细胞中染色体:核DNA=1:2,B正确;
C、c~d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又减少了,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染色体加倍,C错误;
D、雄果蝇性染色体XY,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染色体X、Y已经分开,细胞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D正确。
故选ABD。
18. 下列亲本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不能说明E、e和F、f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 Eeff×eeff→1:1B. EeFf×EeFf→9:3:3:1
C. EeFf×eeFf→3:3:1:1D. Eeff×eeFf→1:1:1:1
【答案】A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D、根据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亲本组合至少包含两对等位基因,AD错误;
B、EeFf包含两对等位基因,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EeFf能产生4种配子,后代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子代有16份,B正确;
C、EeFf包含两对等位基因,能产生4种配子,eeFf能产生2种配子,后代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子代有8份,C正确。
故选AD。
19. 果蝇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无A时眼色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无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
B. 中雌果蝇眼色基因型的种类比雄果蝇多
C. 中紫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3
D. 中紫眼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白眼果蝇的比例为1/9
【答案】B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控制,果蝇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果蝇无A时眼色为白色;果蝇含A和B基因时眼色为紫色;当果蝇含A和无B时眼色为红色。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控制,果蝇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果蝇无A时眼色为白色;果蝇含A和B基因时眼色为紫色;当果蝇含A和无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红眼♀和白眼♂杂交,则F1中雌雄均为紫眼,F2中眼色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若A、a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不会出现紫眼雄果蝇,所以只能B、b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A正确;
B、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中紫眼果蝇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雌雄个体杂交得F2,F2中雌果蝇眼色基因型有A-XBX-(紫眼)和aaXBX-(白眼),雄果蝇眼色基因型有有A-XBY(紫眼)、aaXBY和aaXbY(白眼),A-XbY(红眼),所以F2中雌果蝇眼色基因型的种类比雄果蝇少,B错误;
C、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中紫眼果蝇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2中紫眼雌果蝇眼色基因型为A-XBX-,杂合子(AaXBXb、AAXBXb、AaXBXB)的比例为2/3×1/2+1/3×1/2+2/3×1/2=5/6,C错误;
D、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中紫眼果蝇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2中紫眼雌果蝇眼色基因型为A-XBX-,即2/3×1/2AaXBXb、1/3×1/2AAXBXb、2/3×1/2AaXBXB、1/3×1/2AAXBXB,产生的雌配子有AXB(1/12+1/12+2/12+2/12)=1/2,AXb(1/12+1/12)=1/6,aXB(1/12+1/6)=1/4,aXb占1/12,F2中紫眼雄果蝇眼色基因型为A-XBY,即1/3AAXBY、2/3AaXBY,产生的雄配子有AXB(1/6+1/6)=1/3,AY(1/6+1/6)=1/3,aXB占1/6,aY占1/6,F2中紫眼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白眼果蝇(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Xb)的比例为1/4×1/6+1/6×1/12+1/4×1/6+1/12×1/6=1/9,D正确。
故选BC。
20. 果蝇的展翅和正常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B对b为完全显性,细胞中不存在某个基因时,果蝇不能正常发育而致死。如图为利用这对性状进行的果蝇杂交实验,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BY和XbY视为纯合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正常翅由显性基因B控制
B. B/b位于常染色体上,b基因纯合时致死
C. B/b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纯合时致死
D. 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子代雌、雄比例为4:3
【答案】CD
【解析】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子代雌性和雄性比例不同,说明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管哪种性状是显性,雌性存在两种表现型,所以基因型肯定是XbXb和XBX-,所以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正常翅为隐性,展翅雌性基因型是XBXb,子代中没有XBY的展翅雄性,说明没有XB基因纯合致死。
【详解】AB、从图中可以看出,子代雌性和雄性比例不同,说明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管哪种性状是显性,雌性存在两种表现型,所以基因型肯定是XbXb和XBX-,所以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正常翅为隐性,AB错误;
C、展翅雌性基因型是XBXb,子代中没有XBY的展翅雄性,说明没有XB基因纯合致死,C正确;
D、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雌性的基因型为XBXb,F1雌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 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1/2XbXbXbY,子代雌、雄比例都为1/4,1/2XBXbXbY,子代雌性的比例为1/4,雄性1/8,F2子代雌:雄=(1/4+1/4):(1/4+1/8)=4:3,D正确。
故选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①②③表示某动物个体(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图④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
(1)图②所示分裂时期对应于图④的________阶段,图③所示分裂时期对应于图④的________阶段。
(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间部分片段的交换发生在图④的____阶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④的____阶段。
(3)若图②和图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③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特定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特异性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红色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从而在染色体上显示出红色荧光点。现对正常分裂细胞的某一基因进行定位,发现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红色荧光点(不考虑互换及其它变异)。这两个红色荧光点表示的基因____(填“是”或“不是”)等位基因,该分裂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________时期(不考虑分裂间期)。
【答案】(1) ①. Ⅲ ②. Ⅳ
(2) ① Ⅱ ②. Ⅱ
(3)AB (4) ①. 不是 ②. 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Ⅰ各个时期或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
【解析】
【分析】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 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 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
【小问1详解】
图②所示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对应图④的Ⅲ阶段,图③为配子,对应应图④的Ⅳ阶段。
【小问2详解】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间部分片段的交换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对应图④的Ⅱ阶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对应图④的Ⅱ阶段。
【小问3详解】
图②和图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②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aaBb,则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由此产生的③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
【小问4详解】
这两个红色荧光点表示的基因属于复制关系,正常 情况下应为相同基因,而不是等位基因。该分裂细胞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I各个时期或减数分裂Ⅱ1前期和 中期。
22. 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历程中,几个经典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以下是某同学总结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步骤。
①在分别含有和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②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使噬菌体被标记→③用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④经过长时间保温后进行离心→⑤分别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1)请指出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错误步骤为_________(填序号),正确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记的一组实验中,若仅仅是保温培养时间过长,而其它操作步骤都正确,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发生明显变化。
Ⅱ.肺炎链球菌分为S型菌和R型菌,加热灭活的S型菌会遗留下完整的细菌DNA的各个片段。下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艾弗里等人在该实验中控制自变量采用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据图分析,S型细菌的S基因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中,最终使细菌细胞壁外出现_______,转化为S型细菌。
(4)已知S型菌分为SI、SII、SIII类型,R型菌分为RI、RII、RIII类型。R型菌可接受不同S型菌的S基因并转化成相应的S型菌(例如R型菌接受SIII菌的S基因后,应转化为SIII菌);R型菌只可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现将SI菌加热杀死后与RII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菌类型,若培养基中出现SI菌和RII菌,则说明发生了____(填“转化”或“突变”);若培养基中出现SI和RII菌,则说明发生了_______(填“转化”或“突变”)。
【答案】(1) ①. ④ ②. 经过短(适宜)时间的保温培养,搅拌后离心
(2)不会 (3) ①. 减法原理 ②. 荚膜
(4) ①. 转化 ②. 突变
【解析】
【分析】1、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
2、由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
【小问1详解】
搅拌前应该先进行短时间的保温,让亲代噬菌体充分感染大肠杆菌,但大肠杆菌并未破裂释放子代噬菌体,故步骤④中应该保温适当时间,而非长时间。
【小问2详解】
保温的目的是让亲代噬菌体充分感染大肠杆菌,35S标记的蛋白质实验中,蛋白质不会侵入大肠杆菌,所以仅仅是保温培养时间过长,而其它操作步骤都正确,不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发生明显变化。
【小问3详解】
艾弗里的实验中通过相关酶去除对应物质,属于减法原理。两种肺炎链球菌的区别在于有无荚膜,据图可知,S基因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S基因的作用是控制荚膜形成。
【小问4详解】
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细菌类型,探究R型菌是发生了转化还是发生了回复突变,由于R型菌可接受不同S型菌的S基因并转化成相应的S型菌,R型菌只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故可选取SI菌加热杀死后和RⅡ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菌类型。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只发生了转化,即S型菌的S基因并转化成相应的S型菌,则培养基中出现SI和RII菌;若发生了回复突变,则R型菌只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培养基中出现SII和RII菌;若同时发生了转化和回复突变,则会出现两种S型菌,即SI 、SII。
23. 落粒性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对收获种子的作物来说,落粒性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普通荞麦是非落粒的,但自交不亲和(自交无法产生后代)。进行杂交时,普通荞麦的非落粒性常常会丧失。研究者就荞麦非落粒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选取不同的非落粒品系与落粒品系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结果如下表。
(1)据表分析,荞麦的落粒对非落粒为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该性状至少由_____对基因控制,在遗传上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若用A/a、表示落粒与否的控制基因,则杂交组合一所得F2中,纯合落粒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___。
(3)若当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落粒,否则表现为非落粒。对杂交组合三的F1进行测交,测交子代中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让杂交组合一的F1与杂交组合二的F1进行杂交,后代中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或______。
【答案】(1) ①. 显性 ②. 3##三 ③. 遵循
(2) ①. AABBCC ②. 1/16
(3) ①. 1/8 ②. 3/4(或1) ③. 1(或3/4)
【解析】
【分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
【小问1详解】
表中杂交组合二分析可知,F1自交得到F2,F2中落粒∶非落粒=3∶1,进而判断荞麦的落粒是显性。该性状由三对基因控制,理由如下:杂交组合三F2中落粒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 27/64=(3/4)3,依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3/4)n,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3对等位基因,满足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3/4)n,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杂交组合三所得F2中,落粒占比27/(27+37)=27/64=(3/4)3,进而判断出A_B_C_为落粒。所以,纯合落粒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则杂交组合一所得F2中所占比例为1/(9+7)=1/16;
【小问3详解】
若当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落粒,否则表现为非落粒,杂交组合三所得F2中,落粒占比27/(27+37)=27/64=(3/4)3,判断出A_B_C_为落粒,进而判断出杂交组合三的F1落粒品系基因型为AaBbCc,测交后观察后代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测交后代中落粒AaBbCc=1/2×1/2×1/2=1/8,在组合一所得F1中,由两对等位基因为杂合子,可为AaBbCC,AABbCc,AaBBCc,由组合二可知,亲本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同,F1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为杂合子,所以基因型可能是AaBBCC或AABbCC或AABBCc,让杂交组合一的F1与杂交组合二的F1进行杂交,考虑所有情况,后代中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可能为1,例如AaBbCC×AABBCc该种组合,也可能为3/4,例如AaBbCC×AaBBCC该种组合,所以答案为1或者3/4。
24.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花是雄花序,腋生穗是雌花序。已知若干基因可以改变玉米植株的性别:基因a纯合时,腋生穗不能发育;基因b纯合时,顶生花转变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却能产生卵细胞。现有亲本组合I、II,产生的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合I中,F1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1雌株中具有腋生雌花序的基因型为_____。
(3)组合II中,乙雌株和丙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__。
(4)组合II的F1随机传粉得到F2,F2中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答案】(1) ①. 两对 ②. 组合Ⅰ中甲植株自交,子一代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为9:3:3:1的变式
(2) ①. 2##二##两 ②. Aabb、AAbb
(3) ①. Aabb ②. aaBb
(4)5/12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组合Ⅰ中甲植株自交,子一代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为9:3:3:1的变式,故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小问2详解】
组合Ⅰ中甲植株自交,说明甲植株是雌雄同株,子一代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则推测甲基因型为A_B_,可进一步推出F1雄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共2种;雌株的基因型为A_bb,aabb,共3种,由于基因a纯合时,腋生穗不能发育,故F1雌株中具有腋生雌花序的基因型为Aabb、AAbb。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雄株的基因型为aaB_,雌株的基因型为A_bb,aabb,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A_B,组合Ⅱ中乙雌株×丙雄株,后代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则推测乙基因型为Aabb,丙基因型为aaBb。
【小问4详解】
组合Ⅱ中乙基因型为Aabb,丙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1AaBb,1Aabb和1aabb是雌株,1AaBb,1aaBb是雄株,产生的雌配子是1/12AB、3/12Ab、1/12aB、7/12ab,雄配子及比例为1/8AB、3/8aB、1/8Ab、1/8ab,则随机传粉得到F2,F2中雌株(A_bb,aabb)中AAbb占3/96,Aabb占16/96,aabb占21/96,故所占的比例为5/12。
25.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昆虫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控制;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F/f控制。当灰身长翅雌性个体(EeXFXf)与黑身残翅雄性个体(eeXfY)杂交时,后代中灰身:黑身=3:4,长翅雌性:残翅雌性:长翅雄性:残翅雄性=4:3:4:3。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杂交实验结果可知,基因型为_______的一种雌配子_______(填“全部”或“部分”)致死会导致上述杂交结果。若让子代中的灰身长翅雄性个体与亲本中的灰身长翅雌性个体回交,回交子代中黑身残翅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该昆虫的有刚毛和无刚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研究人员用一只有刚毛雌性个体与一只无刚毛雄性个体杂交,子代中有刚毛雌性:无刚毛雌性:有刚毛雄性:无刚毛雄性=l:l:l:1,则无刚毛性状的遗传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确定显隐性,可从子代中选取个体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应选子代中的多只表型为______的雄性个体和_____的雌性个体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EXf ②. 部分 ③. 1/14
(2) ①. 不可能 ②. 有刚毛(无刚毛) ③. 有刚毛(无刚毛) ④. 若后代均为有刚毛(无刚毛),则有刚毛(无刚毛)为隐性,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有刚毛(无刚毛)为显性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E/e和F/f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灰身长翅雌性个体(EeXFXf)(EeXFXf)黑身残翅雄性个体(eeXfY)杂交时,正常情况下 Ee:ee=1:1,XFXf:XfXf:XFY:XfY=1:1:1:1,但实际上灰身:黑身=3:4,长翅雌性:残翅雌性:长翅雄性:残翅雄性=4:3:4:3,说明灰身和残翅存在致死现象,据此推测EXf的雌配子部分致死会导致上述杂交结果(若全部致死,则不会出现XfXf的残翅雌性);若让子代中的灰身长翅雄性个体EeXFY与亲本中的灰身长翅雌性个体EeXFXf回交,由于母本产生的EXf的雌配子部分致死,则能参与受精的雌配子及比例为EXF:EXf:eXF:eXf=1:2:2:2,雄配子及比例为EXF:eXF:EY:eY=1:1:1:1,子代中黑身残翅雄性个体eeXfY所占的比例为2/7eXf×1/4eY=1/14。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若无刚毛性状为伴X显性遗传,用一只有刚毛雌性(设为XeXe)个体与一只无刚毛雄性(XEY)个体杂交,子代有刚毛雄性(XeY):无刚毛雌性(XEXe)=1:1,不会出现有刚毛雌性:无刚毛雌性:有刚毛雄性:无刚毛雄性=1:1:1:1,故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确定显隐性,应选子代中多只表型为有刚毛(无刚毛)的雄性个体和有刚毛(无刚毛)的雌性个体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设相关基因是A、a,若后代均为有刚毛(无刚毛),则有刚毛(无刚毛)为隐性(aa×aa→aa);若发生性状分离,则有刚毛(无刚毛)为显性(Aa×Aa→A-:aa=3:1)。项目
相关研究
科学方法
A
遗传学第一、第二定律
假说演绎法
B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建构物理模型
C
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DNA的结构
荧光标记法
项目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亲本
F1
F2(统计数量)
白眼×红眼
紫眼
紫眼284
紫眼144
白眼98
白眼94
红眼148
杂交组合
亲本
F2表型及比例
一
非落粒品系1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47:35(约9:7)
二
非落粒品系2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85:28(约3:1)
三
非落粒品系3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39:59(约27:37)
亲本组合
组合I
甲植株自交
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
组合II
乙雌株×丙雄株
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鼓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鼓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市鼓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