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究类实验——2024届高考生物攻破实验专项训练(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83874/0-17124271067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探究类实验——2024届高考生物攻破实验专项训练(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83874/0-1712427106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探究类实验——2024届高考生物攻破实验专项训练(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83874/0-17124271068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探究类实验——2024届高考生物攻破实验专项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3)探究类实验——2024届高考生物攻破实验专项训练(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酶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肝脏研磨液作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溶液,反应后滴加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不可以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D.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实验中,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是否被水解
2.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研究小组利用图中a、b、c、d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探究无氧呼吸可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为d→b
B.若探究有氧呼吸可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为c→b→a→b
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其有氧呼吸组是对照组,无氧呼吸组是实验组
D.不能通过装置中的b瓶是否变浑浊来判断呼吸方式
3.某同学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泵入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可以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B.无氧条件下的培养液遇酸性重铬酸钾会出现橙色反应
C.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成黄色来判断呼吸方式
D.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
4.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浸泡法和沾蘸法处理插条时间不同
B.同一组实验所选的植物种类可以不同
C.插条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
D.插条上芽的数量和生理状态会影响实验结果
5.下列有关“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落叶分解的时间
B.探究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对照组土壤要灭菌处理
C.具有分解作用的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种类型
D.探究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需提前制备土壤浸出液静置备用
6.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细胞计数板可以用于调查酵母菌、病毒、细菌等生物的种群密度
B.需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样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样液充分渗入计数室
C.防止观察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影响计数,加样后需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使用后用水冲洗、晾干并镜检,若有残留或沉淀物需要重新清洗
7.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适宜条件下在培养瓶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连续测定7天。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2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有25个中格
B.培养瓶上层酵母菌较少,底层酵母菌较多,计数时应取中层溶液
C.滴加培养液后从一侧盖盖玻片,若观察视野如图2,则需要增加稀释倍数
D.图3视野内一个小格酵母,该小格酵母菌数目为7个
8.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大小可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B.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O2
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为每组实验加入的物质不同
9.如图是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应为“因变量”,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催化剂种类就是因变量
B.A处应为“无关变量”,在甲状腺摘除实验中,只手术不摘除甲状腺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C.B处应为“因变量”,在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根的数量和伸长量即为此变量
D.C处应为“干扰因素”,在萨克斯的“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叶绿素的颜色即为此因素,碘蒸气处理前需要进行酒精脱色
二、实验探究题
10.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回答问题:
(1)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6中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图中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果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7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过氧化氢的分解易受温度影响,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为底物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由于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因此应选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产生还原性糖,B错误;
C、由于酸性环境淀粉会发生水解,故不能利用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C正确;
D、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由于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因此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实验中,不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是否被水解,D错误。
2.答案:C
解析:A、厌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需要澄清石灰水检测,故若探究厌氧呼吸可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为d→b(检测二氧化碳),A正确;B、需氧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若探究需氧呼吸可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为c(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净) →a→b(检测二氧化碳),B正确;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互对照,即不存在绝对的实验组和对照组,C错误;D、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通过装置中的b瓶是否变浑浊来判断呼吸方式,D正确。
3.答案:D
解析: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便于酒精的检测,D正确。
4.答案:B
解析:A、浸泡法和沾蘸法处理插条时间不同,浸泡法一般处理几小时至一天,沾蘸法一般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A正确;B、为了保证单一变量,同一组实验所选的植物种类应相同,B错误;C、插条离体后,吸水能力较差,处理插条时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避免枝条过度失水,以确保成活率,C正确;D、由于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插条上芽的数量和生理状态会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
5.答案:B
解析:A、气候、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落叶的分解时间,如在温暖的环境中,落叶分解较快,A正确;B、探究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自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自变量是人为改变的量,因此实验组土壤要灭菌处理,B错误;C、具有分解作用的土壤微生物主要营腐生生活,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种类型,C正确;D、探究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需提前制备土壤浸出液静置备用,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微生物,可用碘液或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正确。故选:B。
6.答案:D
解析:A、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细胞计数法,而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用该方法计数,A错误;B、先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少量样液,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B错误;C、滴加培养液后,等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C错误;D、实验探究的是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其它杂菌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并镜检,若有残留或沉淀物需要重新清洗,D正确。
7.答案:A
解析:A、图1使用的血球计数板的规格是其中有2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有25个中格,每个中格中有16个小格,A正确;
B、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错误;
C、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若观察视野如图2,则不需要增加稀释倍数,C错误;
D、图3视野内一个小格酵母,应根据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则该小格酵母菌数目为7个,除去死菌数,活菌数为5个,D错误。
8.答案:C
解析:A、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此时的二氧化碳浓度为无关变量,实验中可保持相同且适宜,但CO2浓度大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A正确;
B、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避免实验的盲目性,B正确;
C、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可以鉴定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可以利用该溶液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C错误;
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为每组实验加入的物质不同,分别加入的自变量是S菌DNA、S菌的蛋白质、S菌的荚膜多糖、S菌的DNA和DNA酶,D正确。
故选C。
9.答案:D
解析:选项A,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催化剂种类是自变量,故A项错误;选项B,A应为“因变量”,故B项错误;选项C,B应为“无关变量”,在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根的数量和伸长量属于因变量,故C项错误;选项D,C处为“干扰素”,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碘蒸气处理前需要进行酒精脱色,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1)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促进生长;F 或 D
③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2)①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2~6
②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5
解析:(1)①图1中,低浓度的2,4-D促进甲、乙两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甲、乙两植物的生长,说明2,4-D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可促进双子叶杂草的生长。2,4-D作为除草剂应该对甲植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而对乙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因此最佳使用浓度是F或D点所对应的浓度,此浓度对甲植物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对乙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③导致作物绝产可能是使用的2,4-D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2)①该实验探索的是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检测指标为生根数或生根长度,因此图中纵轴表示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从图2中看出,2,4-D相对浓度为4时生根数最多,因此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是2~6。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需在2~6浓度间设置更细浓度梯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 探究设计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文件包含专题05探究设计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解析版38docx、专题05探究设计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模拟调查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文件包含专题04模拟调查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解析版23docx、专题04模拟调查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物质提取与鉴定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文件包含专题02物质提取与鉴定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解析版24docx、专题02物质提取与鉴定类实验-备战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