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80535/1-17123391660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80535/1-17123391660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80535/1-17123391661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80535/0-17123391629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80535/0-17123391630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80535/0-17123391630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稀土含有多种稀有元素,俗称“工业黄金”,用途十分广泛,是相当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中国曾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产量也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下图是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稀土是( )
A. 可再生资源B. 非可再生资源C. 不可用资源D. 土地资源
2. 对于稀土资源,我们应该( )
A. 完全保护不开发B. 全部从国外进口
C. 适度开发满足需求D. 尽量开发换取外汇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稀土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为非可再生资源,A错误,B正确;稀土元素又称稀土金属,稀土金属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稀土属于矿产资源,不是土地资源,是可以利用的资源,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稀土资源比较重要,要适度开发满足发展需求,C正确;完全保护不开发、全部从国外进口、尽量开发换取外汇,三者都是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稀土元素又称稀土金属。稀土金属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主要稀土矿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冕宁稀土矿等。
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a代表的是( )
A. 草地B. 林地C. 旱地D. 水田
4. 与a、b的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 秦岭—淮河一线
C. 黑河一腾冲一线D.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5.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A.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B. 修建房屋,占用耕地
C. 减少化肥使用量D. 用工业废水灌溉
【答案】3. D 4. B 5. C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a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b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b位于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a位于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B正确、D错误;黑河一腾冲线是人口分界线,C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秦岭-淮河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A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使旱涝灾害加剧,不利于保护耕地,A错误;占用大量耕地修建房屋,不利于保护耕地,B错误;减少化肥使用量,会减少土地污染,利于保护耕地,C正确;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地污染,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保护耕地,D错误。选选C。
【点睛】我国耕地的分布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耕地以水田为主,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
截至2023年7月2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输水90.67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北京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00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没有惠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 河南B. 河北C. 北京D. 山东
7. 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 )
A. 经过区域人口密度更大
B. 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
C. 输水地为三峡水利枢纽
D. 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 )
A. 西北地区缺水的问题B. 华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C.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D. 南方洪涝灾害严重问题
【答案】6. D 7. B 8.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一直流向北京、天津,并未经过山东,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题详解】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自丹江口水库引水通过郑州市石家庄市直达北京、天津,由于地势南高北低的原因水可以自流,输水成本低,B正确;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经过的区域城市众多,人口密度更大,A错误;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自丹江口水库引水,C错误;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利用京杭运河输水,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自丹江口水库引水通过郑州市石家庄市直达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并不能解决华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和南方洪涝灾害,C正确;BD错误。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将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A错误。故选C。
【点睛】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空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B. 在时间分配上,南丰北缺
C. 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小D. 修建水库解决季节分配不均
10. 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主题的是( )
A. 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提供饵料B. 自来水冲洗路面,美化城市环境
C. 上游排放污水,下游治理污水D. 废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11. 下列漫画反映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是( )
A. B. C. D.
【答案】9 D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配上的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A错误;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B错误;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C错误;修建水库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湖会造成河湖的污染,不可取,A错误;自来水冲洗路面,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可取,B错误;上游排放污水,会造成水污染,不可取,C错误;废水回收,处理后重复利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可取,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A图反映的是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面沉降,A符合题意;B图反映的是污水直接排放;C图反映的是不应浪费水资源;D图反映的是大气污染。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下图示意我国大豆优势产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我国大豆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内蒙古高原B.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C. 塔里木盆地和东北平原D.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13. 与甲产区相比,乙产区种植大豆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土壤肥沃B. 海拔较高C. 热量较多D. 地势平坦
14. 下列措施有助于提升大豆品质的是( )
A. 扩大种植面积B. 加大育种投入
C. 增加种植次数D. 推广农业机械
【答案】12. B 13. C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我国大豆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3题详解】
甲产区黑土广布,土壤更加肥沃,A错误;甲产区东北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乙产区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B错误;乙比甲纬度低,热量较多,C正确;甲乙都位于平原地形,地势平坦,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扩大种植面积不能提升大豆品质,A错误;提升育种技术,可以提升大豆品质,B正确;增加种植次数,不能提升大豆品质,C错误;推广农业机械,可以提高效率,但也不能提升大豆品质,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家住济南的小林计划6月某周末带爷爷、奶奶前往淄博游玩。下表示意小林查询的济南至淄博的部分车次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表中四个车次,济南到淄博行驶时间最长的是( )
A. K1449B. G061C. K285D. D8178
16. 小林最终选择了G061次列车,是因为( )
A. 时间合理且票价适中B. 票价适中且座位舒适度最高
C. 里程最短且票价最低D. 里程最短且座位舒适度最高
17. 杂粮煎饼为山东当地主食之一,结合知识可知,杂粮煎饼的配料最可能有( )
A. 水稻、油菜B. 小麦、花生C. 小麦、油菜D. 水稻、花生
【答案】15. A 16. A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济南到淄博,K1449用时1小时37分钟;G061用时31分钟;K285用时53分钟;D8178用时1小时26分钟。用时最长的是K1449,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小林最终选择了G061次列车,是因为出发时间是早上9点半左右,时间合理,票价40元,价格适中,A正确;座位舒适度最高是D8178,BD错误;票价最低的是K1449和K285,C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小饼是小麦制作的,蘸酱的油是花生榨取的,B正确;水稻和油菜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ACD错误。故选B。
【点睛】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北方地区的农作物有小麦、甜菜、花生等。
上海杨浦区拥有“百年工业”称号,近年来昔日的“工业锈带”经整治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工业锈带”一般是指( )
A. 农业发达地区B. 气候潮湿地区
C. 传统工业衰退地区D. 高科技发达地区
19. 杨浦区科教资源丰富,坐落着14所各类高等院校,由此可见杨浦区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科技B. 政策C. 动力D. 劳动力
20. 当地实现从“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后,最适合开发的产业是( )
A. 物流运输B. 纺织工业C. 矿产开发D. 生态旅游
【答案】18. C 19. A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从“百年工业”可知,“工业锈带”应为传统工业区,“锈”是生锈,意指衰落,指传统工业衰落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高等院校拥有者大量的人才,科技水平高,A正确;政策、动力、劳动力不是杨浦区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从“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后,最适合开发生态旅游,D正确;与物流运输、纺织工业开发关系小,AB错误;矿产开发属于工业,C错误。故选D。
【点睛】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
2023年3月4日至3月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铁路干线中,火车可以载着我国特别行政区的代表去北京的是( )
A. 京沪线B. 京广线C. 京九线D. 浙赣线
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代表搭乘火车去北京,需经过的铁路线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3. 云南的代表和广东的代表在下列哪个城市有可能相遇( )
A. 株洲B. 兰州C. 徐州D. 沈阳
【答案】21. C 22. B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京沪线经过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A错误;京广线经过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等,B错误;京九线经过北京、南昌、香港等,香港是特别行政区之一,C正确;浙赣线起止点为杭州(浙江省)和株洲(湖南省),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代表搭乘火车去北京,需经过的铁路线是②兰新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云南的代表可能沿着③沪昆线去北京,广东的代表可能沿着①京广线去北京,有可能相遇的城市是株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是三横五纵的分布格局。三横指东西向的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五纵指的是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荔枝主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西安虽不出产荔枝,但每到荔枝成熟时,超市总有大量新鲜荔枝供应,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4. 西安的老百姓现在可以吃到新鲜荔枝,主要得益于( )
①我国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荔枝种植技术的改进③南方荔枝生产过剩④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5. 广东荔枝供应商需输送5000吨荔枝到西安,适宜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B. 管道运输C. 水路运输D. 航空运输
【答案】24. D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荔枝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是热带水果,距离西安很远,荔枝的保鲜期短,所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速度快,用时短、再加上冷藏保鲜技术使荔枝得以保存,①④正确。与荔枝的种植技术和生产过剩没有关系,②③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现代的运输方式共有五种,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广东荔枝供应商需输送5000吨荔枝到西安,适宜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因为铁路运输的运量大,适宜远距离运输,可使用冷藏保鲜技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甫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管道运输适合运输气体和液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拥有多座巨型水电站,发电量居全国第一,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
材料二:2023年7至8月,四川大部气温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降水较常年偏少。在高温影响下,当地居民空调使用时间增长。电力部门提前采取调控措施,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农业抗旱减灾用电需求。下图是四川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水能资源属于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属于这类资源的还有____等。
(2)分析四川省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____,②____,③____。
(3)试分析2023年水电大省四川缺电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____;社会原因:____。
(4)为缓解供电紧张问题,作为普通居民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列举1条)。
【答案】(1) ①. 可再生 ②. 太阳能 、风能
(2) ①. 丰富 ②. 大 ③. 大
(3) ①. 干旱,降水偏少 ②. 用电需求激增
(4)节约用电、使用高效节能电器、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定期维护电器设备、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增加室内自然通风和采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四川省水电大省遭受罕见供电紧张的背景材料及四川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四川省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2023年四川省供电紧张的原因、为缓解供电紧张可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水能属于可循环再生利用的资源,故是可再生资源,类似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也是可再生资源。
【小问2详解】
四川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位于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是四川成为水电大省的原因。
【小问3详解】
读材料可知,四川省2023年缺电的原因:自然原因是由于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降雨持续偏少,河流水量减少,水库蓄水不足,发电站动力不足;社会原因是夏季高温,居民用电量激增,特别是空调的大量使用。
【小问4详解】
作为普通居民,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缓解供电紧张:节约用电:注意用电的方式和节能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及时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器设备、合理利用自然光线、调整空调温度等,使用高效节能电器。积极参与节能活动,支持和参与社区或居民组织组织的节能活动,提高节能意识和行动力。
27.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某班同学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
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耕地类型、气候、地形和土壤都有密切联系。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粮食作物分布】
(1)我国小麦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气候类型以____为主。
(2)水稻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气候特征为____。
(3)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
【现代科学技术】
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夏粮生产喜获丰收,且实现了总产量、单产、播种面积“三增”。
(4)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举一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
【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
(5)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人们餐桌上的主食多为____,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人们则以____为主食。
(6)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往往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答案】(1) ①. 旱地 ②. 温带季风气候
(2) ①. 水田 ②.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东部季风区 (4)品种改良;精准农业技术的使用;智能化机械农业。
(5) ①. 面食 ②. 米饭
(6)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三个主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涉及我国耕地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农作物分布、科技对农业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可知,小麦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小问2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可知,水稻集中产区分布在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玉米生长。
【小问4详解】
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品种改良:通过对粮食农作物的基因改造、转基因等手段,增强指定农作物的耐病、耐旱、耐冷、耐盐等性能,进而增加产量。精准农业技术的使用:在种植、生长过程等进行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为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实时提供数据服务,协助农民制定决策,提高农业市场化,进而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智能化机械化农业:通过精准化、地块化、农作物处理的自动化来提高农作物的利用率和收益。
【小问5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人们餐桌上的主食为面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所以人们餐桌上的主食为米饭。
【小问6详解】
我们在生活当中要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28. 读我国某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图1)和辽宁省主要城市工业结构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____工业基地,丙是____工业基地。
(2)辽宁省以____(重/轻)工业为主,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当地发展的优势条件为____、____。
(3)北京中关村有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
(4)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地区对工业布局有很大吸引力,是因为这些地区( )
A. 靠近原料产地B. 有利于发挥科技优势
C. 靠近消费市场D. 方便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5)随着工业转型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你认为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答案】(1) ①. 辽中南 ②. 沪宁杭(长江三角洲)
(2) ①. 重 ②. 矿产资源丰富 ③. 海陆交通便利
(3)人才众多;科技发达 (4)D
(5)工业制造、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军事航天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和辽宁省主要城市工业结构图为材料,设置了5个问题,涉及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甲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丙是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小问2详解】
读图分析,辽宁省工业产业有钢铁、机械、化学、实话、造船等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当地发展的优势条件为:辽宁省濒临渤海和黄海,有众多铁路线经过,海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北京位于乙京津唐工业基地,有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人才众多,科技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等。
【小问4详解】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地区,对工业布局有很大吸引力,是因为这些地区交通便利,方便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故D正确;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利于发挥科技优势与交通运输对于工业布局的吸引力没有关系,故ABC错误。故选D。
【小问5详解】
机器人是工业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机器人除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外,还应用于资源勘探开发、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家庭娱乐、军事和航天等其他领域。
29. 【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高铁助力经济振兴
材料一:近些年来,中国高铁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方式。“双十一”期间,为了全面提升物流速度,铁路部门开启了“高铁带货”。与过去的铁路货运相比,高铁快运定时定点发车模式能更好地保证货物运输时效。尤其在水果、海鲜等生鲜的运输上,高铁快运具备相对稳定的温度、速度和时间,基本不受气候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势,可以更好地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
(1)京广高铁是“中国黄金大动脉”,它促进了____工业基地和____工业基地经贸往来。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与过去的铁路货运相比,“高铁带货”的优势。
(3)我国高铁分布____(不均/均匀),分布特点是____。试从地形、人口两方面简析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____
(4)我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中国现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请简述高铁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 ①. 京津唐工业基地 ②.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高铁快运定时定点发车模式能更好地保证货物时效。尤其在水果、海鲜等生鲜的运输上,高铁快运相对稳定的温度、速度和时间,基本不受气候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势。
(3) ①. 不均 ②.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③. 从地形上看,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有利铁路的修建,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不利于铁路的建设。从人口上看,东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大,西部人口稀疏,经济水平较低,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较小。
(4)高速铁路的修建会促进沿线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沿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缩短了乘车人们的出行时间,加强内陆与沿海城市间的联通等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高铁助力经济振兴主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小问1详解】
京广高铁北起北京南至广州,沟通了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小问2详解】
与过去的铁路货运相比,高铁速度更快,从材料可知,高铁快运定时定点发车模式能更好地保证货物时效。尤其在水果、海鲜等生鲜的运输上,高铁快运相对稳定的温度、速度和时间,基本不受气候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势。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高铁地区分布不均匀,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原因是高铁的修建跟地形、人口相关,从地形上看,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有利铁路的修建,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不利于铁路的建设。从人口上看,东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大,西部人口稀疏,经济水平较低,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较小。
【小问4详解】
高速铁路的修建会促进沿线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沿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缩短了乘车人们的出行时间,加强内陆与沿海城市间的联通等等。
车次
出发地
目的地
出发时间—抵达时间
席别类型
票价(元)
K1449
济南
淄博
01:16—02:53
硬座
16.5
G061
济南
淄博
09:32—10:03
二等座
40.0
K285
济南
淄博
01:26-02:19
无座
16.5
D8178
济南
淄博
09:38—11:04
一等座
9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廊坊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廊坊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廊坊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