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
展开一、选择题(共7小题 21分)
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C错误;
D.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2. 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 )
A. 镜中“路”
B. 墙上“兔”
C. 水中“塔”
D. 空中“桥”
【答案】B
【解析】
【详解】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镜中“路”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墙上“兔”属于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水中“塔”是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桥”是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B. 乙图中,雾是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 丙图中,霜是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D. 丁图中,雪是升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雪是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故B错误;
C、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
D、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5. 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
C.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左盘,砝码应放在天平右盘,故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的密度
,
故B正确,符合题意;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不变,重力变为原来的,故C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6. 小红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红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小红想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现象,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碗中没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硬币射出的光线刚好被碗挡住;碗中加水后,硬币射出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到了硬币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B.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C.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D.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比较甲乙两图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
(2)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1)由甲图可知,物距u=35cm-5cm=3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即f<30cm<2f,可得15cm<f<30cm;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30cm>2f,得f<15cm,所以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
(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与图甲相同;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
可见ABD错误、C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分)
8. 根据生活实际,填上合适的单位符号,一位初二同学的身高是1.60______,质量是49______,他步行时的速度大约是4______。
【答案】 ①. m ②. kg ③. km/h
【解析】
【详解】[1]一位初二同学的身高是160cm=1.60m。
[2]初二同学的质量大约是49kg。
[3]他步行时的速度约为
步行时的速度大约是4km/h。
9. 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编钟使其发生_____而产生声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下同)一定不同;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
【答案】 ①. 振动 ②. 音调 ③. 响度
【解析】
【详解】[1]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
[2]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3]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10. 加油站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烧开水时,水沸腾后在壶嘴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玻璃片上有水滴,且玻璃片的温度会升高,这是因为壶嘴喷出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_____热。
【答案】 ① 汽化 ②. 液化 ③. 放
【解析】
【详解】[1]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
[2][3]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这时在管口放置一玻璃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片上,玻璃片的温度将升高,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11. 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________。
【答案】 ①. 不变 ②. 可逆的 ③. 镜面反射
【解析】
【详解】[1][2]某同学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虚像大小和该同学大小相等,当该同学走进平面镜时,该同学本身大小不变,所以该同学的像大小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镜面反射。
12. 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适当的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
【答案】 ①. ② ②. 左 ③. 减少
【解析】
【详解】[1]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的范围为2f>u>f,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故选② 。
[2][3]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应使得像变大,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左移动(增大像距),同时适当的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减小物距),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
13. 市场上出售的某品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调和油的密度为0.9g/cm3,瓶中油的体积为______m3,质量为______kg,油用去一半后,油的密度是______kg/m3。
【答案】 ①. ②. 4.5 ③. 0.9×103
【解析】
【详解】[1]调和油的密度
调和油体积
所以调和油的体积5×10-3m3。
[2]由得调和油的质量
质量为4.5kg。
[3]调和油用去一半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半,油的密度不变,还是0.9×103kg/m3。
14. 利用天平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向______边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左盘放入体积为30cm3的待测物体A,在右盘放入体积为10cm3的铁块B,此时指针向左偏,应向右移动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所示,则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g/m3(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答案】 ①. 右 ②. 游码 ③. 2.7
【解析】
【详解】[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向左偏,即说明此时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故应该像右调节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
[3]铁块B的质量
mB=ρ铁V铁=7.9g/cm3×10cm3=79g
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
mA=mB+m示=79g+2g=81g
则物体A的密度
ρA==2.7g/cm3
三、作图题(共3小题 7分)
15.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 )
【答案】
【解析】
【详解】图中已经过反射点垂直界面画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从O点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6. 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先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17. 作图题如图甲为一辆轿车的俯视图,O点为司机眼睛位置,司机通过后视镜MN(看作平面镜)看到车尾S点,简化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看到S点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先延长MN,然后作S点关于MN的对称点S’,然后连接OS’即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再连接S点和反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并标出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
。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8分)
18. 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整相关的实验内容: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cm。
(2)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
(3)如图丙所示,秒表读数是_____s。
【答案】 ①. 0.1 ②. 2.30 ③. 37.4 ④. 热胀冷缩性质 ⑤. 缩口 ⑥. 281.9
【解析】
【详解】(1)[1][2]如图所示,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木块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7.3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7.30cm﹣5.00cm=2.30cm
(2)[3][4][5]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4℃;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缩口。
(3)[6]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1.9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1.9s,即秒表的读数为4min41.9s=281.9s。
1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刚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由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_____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蜡烛火焰的尖部晃动到A点,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5)若在图乙中,将蜡烛放在48cm刻度处,请描述蜡烛通过透镜所成像的特点_____。
【答案】 ①. 10.0 ②. 放大 ③. 75 ④. 右 ⑤. 左 ⑥.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由图乙可知u=15cm,已知f=10.0cm,则
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3]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物距为
u=55cm-35cm=20cm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成在二倍焦距的位置
v=75cm-55cm=20cm
故光屏在75cm的位置。
(3)[4]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放在凸透镜前时,使光线发散,像呈现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5]在图乙中将蜡烛移到A处,物距增大,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要让像变清晰,则将光屏向左移动。
(5)[6]蜡烛在光具座上48cm刻度线处,物距是
55cm-48cm=7cm
小于1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的蜡烛甲和乙进行实验,如题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甲,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乙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一边移动、一边眼睛在______(选填“A”、“B”、“C”或“D”)处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乙和蜡烛甲的像_________,此时蜡烛乙的位置即为蜡烛甲的______的位置,记下这两个位置,这时还可以说明像与物体的_______,移动蜡烛,重做实验;
(3)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题图2所示;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AB面反射成像还是CD面反射成像呢?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题图2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________,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CD面反射成像。
【答案】 ①. 黑暗 ②. A ③. 完全重合 ④. 像 ⑤. 大小相等 ⑥. 笔尖的像和笔尖相隔有一段距离
【解析】
【详解】(1)[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2][3][4] 小明点燃蜡烛甲,在玻璃板前面即A处通过玻璃板观察,同时小心地移动乙蜡烛,直到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此时蜡烛乙的位置即是蜡烛甲的像的位置,记下这两个位置。
[5]这时还可以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为了得出普遍规律,移动蜡烛,重做实验。
(3)[6]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笔尖的像和笔尖没有相隔一段距离,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正面成像;若发现笔尖的像和笔尖相隔有一段距离,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背面成像。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3分)
21. 小明翻越一座小山坡,小山坡模型如题图所示,他以A处为起点出发,上坡的速度为2m/s,1min后登上坡顶B,休息10s,接着下坡再到达另一侧的终点C处,下坡速度为4m/s。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求:
(1)上坡的路程AB为多少?
(2)下坡的时间是多少?
(3)AC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答案】(1) 120m;(2) 30s;(3) 2.4m/s
【解析】
【详解】(1)上坡时间
由可得
上坡的路程是120m。
(2)由题知
由可得
小明下坡所用的时间30s。
(3)全程的路程
全程所用的时间
AC全程的平均速度
AC全程的平均速度2.4m/s。
答:(1)上坡的路程AB为120m。
(2)下坡的时间是30s。
(3)AC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4m/s。
22. 在学校运动会上,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如图,全方位展示了运动会的空前盛况.小白同学找到了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ρ木=0.72g/cm3,ρ塑料=1.2g/cm3,ρ碳纤维=1.8g/cm3))
(1)无人机从地面飞到21米高空中下降到地面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无人机螺旋桨材料一般采用木、塑料或碳纤维,他用量筒测得一支螺旋桨体积为10cm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螺旋桨的材料是什么?
(3)高端无人机的螺旋桨采用碳纤维包裹木的方式,既减少质量,又增加强度.现在用这种方法制作了与上一支样质量为9.9g的实心螺旋桨,若外层包裹的碳纤维体积为2.5cm3,则碳纤维的质量是多大?内层木的体积又是多少?
【答案】(1)7s(2)塑料(3)4.5g(4)7.5cm3
【解析】
【分析】(1)已知最大下降速度和飞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得需要的时间;
(2)知道无人机的螺旋桨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无人机的螺旋桨的密度,和所给密度比较得出是否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3)已知无人机的螺旋桨的体积等于木和碳纤维的体积之和,已知碳纤维的质量和密度可求体积,再由螺旋桨的体积减去碳纤维的体积可得木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可求木的质量.
【详解】(1)已知s=21m,v=3m/s,由v=可得,需要的时间t===7s;
(2)螺旋桨的密度:ρ螺旋桨1.2g/cm3,所以材料为塑料;
(3)外层包裹的碳纤维的质量:1.8g/cm3,内层木的质量:由题意知,内层木的体积:
7.5.
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 20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与物理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1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在汽车上也有应用,它们也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该像是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这某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_____度;
(3)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
(4)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轿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___________水的凝固点,沸点___________(均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的沸点;
(5)用密度___________、硬度___________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轿车的某些钢铁零件,可以减轻车重,从而节约燃油。(均选填“大”或“小”)
【答案】 ①. 反射 ②. 虚 ③. 45 ④. 凹面镜 ⑤. 低于 ⑥. 高于 ⑦. 小 ⑧. 大
【解析】
【详解】(1)[1][2]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虚像。
(2)[3]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3)[4]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根据光路可逆知,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
(4)[5][6]防冻液中掺入了很多的其他的杂质,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5)[7][8]为了减轻车重,轿车的某些钢铁零件采用密度小、硬度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
24.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冻豆腐
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美食,是北方人的发明。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到4℃之间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1.00g/cm3),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放在浓汤里煮过的冻豆腐是非常好吃的,因为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冻豆腐具有孔隙多、营养丰富、热量少等特点,不会造成明显的饥饿感。
(1)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形成的;
(2)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质量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
B.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C.罐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4℃时存放最不安全,有胀破的危险
D.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4)10℃的水在降温至﹣10℃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凝固 ②. 熔化 ③. 不变 ④. 变小 ⑤. C ⑥. A
【解析】
【详解】(1)[1][2]由题意可知,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2)[3][4]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其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变小,所以冻豆腐整体密度变小。
(3)[5]A.由题意可知,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可知,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相同质量时体积最小,所以罐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4摄氏度时存放最安全,没有胀破的危险,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可知,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6]根据题意可知,因为水在0到4摄氏度之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到0摄氏度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所以10摄氏度的水在降温至零下10摄氏度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先变小,再变大,最后几乎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 小明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放了10g砝码,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取出塑料球,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_.(填字母)
(2)实验中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 m=_____ g,塑料球的密度 ρ=_____kg/m3.此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
(3)在交流时小华认为,本题所用器材中,不用天平,也能测出该塑料球的密度,只需在 B、C、D 三个步骤中再增加一个步骤.
请你写出这个步骤_____.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ρ球=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 ①. B ②. 11.2 ③. 0.56×103 ④. 小 ⑤. 将塑料球放入图b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V4 ⑥.
【解析】
【详解】(1)实验中测出塑料球和铁块的总体积及铁块的体积,便可求出塑料球的体积,所以步骤B是多余的;
(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1.2g,塑料块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10g+1.2g=11.2g,塑料球的体积=V2﹣V3=46ml﹣26ml=20ml=20cm3,塑料球的密度是:=0.56g/cm3=0.56×103kg/m3;将塑料球捞出时,由于上面会沾有水,造成体积测量偏大,由知道,密度测量偏小;
(3)若不用天平,利用浮力的方法求出塑料球的质量,让塑料球漂浮在图b的量筒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4,塑料球的重力=浮力=塑料球排开水的重力,所以,塑料球的质量=塑料球排开水的质量,所以塑料球的质量:,塑料球的体积:,所以,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是:.起飞质量
1213g
最大上升速度
5m/s
最大下降速度
3m/s
飞行时间
约25min
镜头焦距
2.8mm
影像传感器
有效像素1200万
螺旋桨(实心)质量
12g/支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