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铜魔镜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我的青铜魔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理念,教学过程,“青铜”知多少,讲解约哈里之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生背景分析】
初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青铜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十分在乎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如果缺乏适当的引导,容易过分在乎自己的不足,片面看待他人的评价,影响自身的积极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升级打造滚烫的人生,促进身心的和谐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自我实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整体的认识自己。
2.情感目标:享受悦纳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3.行为目标:能够全面认识自己,也能够客观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角度认识自己,对自我有了客观的评价。
教学难点:接纳他人的评价,欣赏自己的优点,坦然面对不足,努力成长。
【设计理念】
约哈里之窗理论是指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里·英格拉姆提出的关于人类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分为以下四个象限:开放区(公开):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盲目区(盲点):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隐秘区(隐私):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未知区(潜能):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本节课依托“约哈里窗”理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热身环节通过手指操游戏,活跃气氛,游戏挑战获得“青铜”段位,吸引了课堂的注意力;转换环节通过精选的性格投射图片,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伴性格的察觉和认识,勾起学生对自我的探索;工作环节通过照镜子和摆pse,画出自己不同的样子,小组讨论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结束环节就小组活动的热议话题进行分享,欣赏优点接受不足,并拓展到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自己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
【教学过程】
参考:
1.《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操作务实》,司家栋、张付山等著,蓝天出版社2012年版
2.清华积极教育课程汇编(4--6年级)
3.刘玄佛老思的《认识自我--乔哈里窗里的小怪兽》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团体热身阶段
上节课我们一起签了心理课上的心灵契约,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并兑现我们的契约,接下来的每节课,我们就按着这种规章制度来执行了。
1.我们的心灵契约:
参加我们的心理课堂,我们应该做出以下承诺:
(1)积极倾听
(2)主动分享
(3)尊重接纳
(4)遵守纪律
2.课程开始之前,请同学们把眼光投到老师的小手指上,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手指操”,老师边喊口令边示范两遍,接下来跟着老师喊口令,同学们来做,看看大家都在什么段位,OK?
示范手指操:早上(中午)起来,做早(午)操嘞,嘿!
第一次接触跟不上的学生:青铜段位;
引出标题: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看见,在第一遍游戏尝试中,同学们都是蹑手蹑脚,还是青铜阶段,部分同学通过认识规则,接受失败,多次尝试,拿到不同段位(大拇指)。这就好像,正值青春期起点的我们,都还是青铜段位,需要我们足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才能逐次升级。
1.学生和老师一起宣誓,签订契约。
2.学生跟着做手指操,动作不一,第一遍做不出来称为“青铜”段位;
(第二遍做出来的称为“白银”;第三遍做出来的称为“黄金”。)
通过回忆契约的内容,增强承诺的兑现,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也会增强学生们的心理体验。
热身活动,活跃气氛,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同时吸引课堂的注意力。
团体转换阶段
过度语:刚才的手指操游戏,青铜们大不同,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身体特征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有的比较乐观,有的比较谨慎……为了让大家对自己有个更全面的认识,我们通过一种更形象的方式来认识自己。
【“青铜”知多少】
以下这组图是由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历时了好几年在全球各个地区进行测试以后,得到的一些反馈回来的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每一张图片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小心翼翼的调整,接着在进行测试,最终得到了以下的图形,每一张图片都代表着每一种不一样的性格特征。
心理测试:在5秒的时间内选出你所喜欢的图片,以下9张图片代表着九种不一样的性格。测一测你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吧。
交流分享:选择的是哪一张图?请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这张图,之后老师揭晓对应图的性格。
师小结:通过这个心理测试,大家对彼此的性格有了更的了解。下面一起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会呈现出怎样的形状把
透过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来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
本环节采用投射的方法,通过选择喜欢的图片来投射自己的性格特征。
播放轻音乐创设良好、宽松的氛围,助力学生交流分享
团体工作阶段
过渡语:在童话故事里,镜子带着神秘而又强大的魔力,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现在设想这样一个情境,当“青铜”遇到约哈里之窗,镜中的我是怎样子的呢?
【讲解约哈里之窗】
A象限:公开的你,看到自己一些表现在外的特征,自己知道,别人也可以观察到的部分。
B象限:隐秘的你,现在看到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过往和秘密。比如说童年往事、内心秘密、个人隐私等等。
C象限:盲目的你,现在看到自己不知道,而别人观察到的信息,比如一些小动作、行为习惯等等。
D象限:未知的你,现在看到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你,可能是你的某些特性,或者尚待开发的能力等。
【当“青铜”遇到约哈里窗:照镜子】
A魔镜下:画出自己在大众前的样子,用三个词形容;
B魔镜下:画出别人不知道的样子,选择性描述;
C魔镜下:同桌画出TA的样子,并写上三个形容词;
D魔镜下:自己画出未来的样子,并写上三个形容词;
3.交流分享:哪些是你新发现的优点,你最喜欢自己什么样子?为什么? 看到同学画的样子,你有什么感受?对于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接受吗?有疑问吗?和同学讨论一下。分享未知你的样子,会是什么帮助你呈现出这个pse?你将如何保持你喜欢的pse?思考十年后自己还是这个pse吗? 你期待未来的你是怎样的?
学生独自绘画和思考;
小组讨论和交流
本环节通过照镜子画出不同的样子,具体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让大家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
团体结束阶段
我们今天学习了通过自己思考和他人观察来全面的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既是深刻的思考过程,又是一段美好的探索旅途。在这节课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se,他们将是你们学习和生活中“理直气壮”的力量,当然也有些同学看到自己的不足或存在不认可的评价,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这也说明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路上。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我们继续自信地呈现自我的姿态。
总结收获,展望未来
本环节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提醒自己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可以通过行动向更美好的自己出发。
板书设计
《我的青铜魔镜》
公开我 盲目我 隐蔽我 未知我
启示: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自己,向未来出发
教学反思
亮点:教学上采用了乔哈里窗这一探索自我的工具,科学有效,并在环节上贯穿始终。
设计思路以“照镜子的pse”为载体,通过对自我认识、他人反馈等,最终呈现不同的姿势图形,形象生动,能引发学生兴趣。课程设计的思路较流畅,层层递进探索我的公开区、隐秘区、盲目区和未知区,尤其是在盲目区的探索环节中,邀请同学对他人进行评价,并小组讨论评价背后的缘由。
不足:转化环节的九张图片在不同班级呈现出不同效果,可以多收集更好的素材,引导学生对自己性格的思考,如用动物代替具体性格形象等。(因为看到太多用动物来描述自己的性格的课件,这里是想尝试用点其他不同的素材来挖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我的快乐我来找教案,共1页。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我的校园我有礼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生我自豪,我是少先队员主题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