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图为2010~2022年我国新生儿人口统计图。2022年全国幼儿园数量比上年减少5610所,近1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27.55万人,比上年减少177.66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幼儿园数量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幼儿园规模扩大,小型幼儿园被兼并
B.出生人口数下降,适龄儿童数量减少
C.人口迁移频繁,适龄儿童入园率下降
D.人口政策调整,促使人口出生率下降
2.新生儿人数的变化趋势,预示未来( )
A.家庭负担持续减轻
B.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
C.青少年升学压力增大
D.婴幼儿产品市场萎缩
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在30°N附近,青藏高原环境人口容量远小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下图为影响人口容量的途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青藏高原环境人口容量远小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 )
A.土地面积小B.矿产资源少C.人口数量少D.自然条件差
4.为提升青藏高原的环境人口容量,图中最合理的途径是( )
A.①B.②C.③D.④
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为一线城市后,2022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等15个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立体图,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衡量,城市舒适性用教育、文化和交通资源衡量,人才政策用落户、安居、就业创业衡量。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沈阳人才政策指数最高B.南宁城市舒适性指数高于昆明
C.杭州的经济发展指数高于青岛D.呼和浩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6.新一线城市吸引一流大学毕业生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B.户籍政策宽松C.交通通达度高D.经济发展活力
7.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新一线城市可以( )
①降低人均工资水平
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减轻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指由志愿者(年轻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为自己成为高龄老人时换取别人的服务做好准备的养老方式。下图为“1998~2020年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性别结构B.文化素质C.年龄结构D.人口总数
9.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时间银行”最主要的优势是( )
A.政府支持力度大,增加志愿者经济收益B.养老建设水平高,缓解人口老龄化
C.志愿者数量多,发挥志愿者余热D.志愿者的积极性高,减轻社会养老压力
10.根据时间银行发展情况示意图,可推测( )
A.快速发展期创立的“时间银行”规模较小
B.快速发展期从城市为主向城乡共同发展转变
C.创新增长期主要以东部城市乡村发展为主
D.创新增长期乡村“时间银行”发展更快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1.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明显趋于缓和的是海拔( )
A.2200米以上地带B.1600—2200米地带
C.1300—1600米地带D.1300米以下地带
12.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22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城市房价和交通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左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右图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甲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依山傍水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B.附近有公路线交汇,交通便捷
C.接近文化区,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D.地形平坦,工厂鳞次栉比
14.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区域是( )
A.住宅区B.工业区C.文化区D.中心商务区
共享汽车是由共享汽车公司负责协调,客人分时租赁使用汽车的新型交通方式。根据北京市各集聚中心一天中不同时刻共享汽车密度变化情况,可把集聚中心分为三种类型(如图):“早晚”型指早晚停靠大量共享汽车,日间停靠较少;“日间”型与之相反;“均匀”型的集聚程度在一天中分布相对恒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北京市土桥地区( )
A.居住人口较少B.就业岗位丰富C.公共设施完善D.居民早出晚归
16.为实现共享汽车资源优化配置,共享汽车企业应( )
A.加强安全管控,严格限定车辆取还位置B.深化数据研究,完善网点车辆预报机制
C.加大车辆供给,大量增加停车位的数量D.促进品牌推广,加大市郊共享汽车投放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流人口是指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在我国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2008年以前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返回户籍地的人口,习惯上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口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旧业;2008年以后的回流人口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口多选择在当地县城就业、购房定居。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
(1)推测第一代回流人口返乡后多重操旧业的主要原因。
(2)分析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多选择定居当地县城的主要原因。
(3)简述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定居县城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3月,印度人口规模达到了14.15亿,超过中国的14.12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22年5月澳大利亚人口总数2560万,人口增长率1.18%。2022年,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宏伟计划——在2035年之前“大批量生产”5亿大学生!随后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长立刻表示,澳大利亚将热心帮助印度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下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
(1)分析悉尼成为澳大利亚人口最多城市的原因。
(2)结合材料,对比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差异,分析两国之间迁移人口增多的原因。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人口稀疏区,其内部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显著。“祁吉线”(下图)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是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人口比例达到93:7。两侧人口疏密格局长期稳定,但同时具有微变动。研究1982—2010年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发现,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在1%左右,部分县市还出现负增长,人口占比持续微降,西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2%,人口占比持续微增。西北半壁是地球上相对不宜人居的地区之一,并分布有可可西里、羌塘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以从事畜牧业为主。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西北半壁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1)分析青藏高原的东南半壁人口相对较多的自然原因。
(2)推测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人口增长较慢,部分县市出现负增长的原因。
(3)为协调西北半壁日益增长的人口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请提出可行性建议。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读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材料二:某公司在北京拥有多处商务办公楼和产业园区(上图)。乙产业园区有多栋建筑构成,产业园吸引大量企业入驻,以文化创意、生命科学等产业为主。
材料三:甲商务办公楼原为早期食品厂的旧厂房,在对老厂房装置进行保护、再利用的基础上更新改造,保存了老厂房的历史文化,并配套建设了餐饮、商超、健身等设施,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
(1)分析图中产业园区选址乙处的优势条件。
(2)从城市土地利用和区位变化角度,分析原有食品厂搬迁的原因。
(3)说明甲处更新改造对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受经济发展、居民生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随着出生人口数下降,幼儿园适龄儿童数量减少,是导致幼儿园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B正确:现阶段我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幼儿园规模扩大,小型幼儿园被兼并现象,A错误:我国适龄儿童入园率较高,并没有下降,C错误:现阶段我国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一定程度上鼓励生育,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据图表信息可知在2016年之后我国新生儿人口不断下降,婴幼儿产品需求减少,导致市场萎缩,D正确:对于每户有子女的家庭,负担并不会减轻,A错误:新生儿数量减少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B错误:新生儿数量减少,升学压力应有所缓解,C错误。故选D。
3.答案:D
解析: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导致经济水平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少不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故D选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水热条件差,不适宜布局种植业,依靠增加耕地规模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不符合青藏高原的实际情况;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减少人口迁移和减小道路交通规模不利于提高青藏高原的环境人口容量。故B选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呼和浩特、武汉、南京、成都等地人才政策指数高于沈阳,排除A;昆明城市舒适性指数高于南宁,排除B;杭州的经济发展指数高于青岛,C正确;成都综合评价指数高于呼和浩特,排除D。故选C。
6.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2022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等15个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这些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活力更强,吸引毕业生迁入,D正确;上海、北京等老一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排除A;户籍政策和交通通达度也会影响人才迁入,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BC。故选D。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新一线城市可以增加新一线城市人才数量,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②③正确;一流大学毕业生工资较高,不会降低人均工资,人口增加会增加公共服务压力,排除①④。故选B。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向老人提供服务,未来换取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可知时间银行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即老年型的人口年龄结构),C正确:与性别结构、文化素质、人口总数无关,AB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志愿服务不能增加志愿者的经济收益,A错误:据材料志愿者向老人提供服务,未来换取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发挥志愿者余热,但志愿者数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C错误:该模式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B错误:该模式有助于减轻社会养老压力,D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据图无法得知“时间银行”规模大小,A错误:快速发展期,2008—2014年以从城市新增为主,2015—2017年城乡共同发展,B正确:据图无法得知创新增长期主要在东部城市乡村,创新增长期城市“时间银行”新增数量更多,发展更快,C、D错误,故选B。
11.答案:A
解析:根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定义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大,代表人口与耕地关系越缓和。读图可知,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2200—2500米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明显,说明该地带人地关系趋于缓和,A正确;1600—1900米地带,弹性系数略有下降,人地关系明显趋于紧张,B错误;1300—1600米地带基本不变,C错误;1300米以下地带弹性系数下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错误。故选A。
1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该海拔在2000—2005年期间,地区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说明人口与耕地关系趋于缓和,BC错误;关系缓和,不需要开垦,A错误;该地区地处乌蒙山区,经济落后,人口迁出,导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D正确。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P处为高级住宅区,影响高级住宅区的条件有依山傍水,风景优美,A可能。靠近公路,交通便利,B可能。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C可能。工厂集聚的地区环境质量差,底价较低,不适宜建高级住宅区,D不可能。本题要求选择原因不可能的选项,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据乙图可知,该地8时左右人们刷卡上车去上班,21时左右人们刷卡下车回家休息,所以这里是住宅区,A正确。去中心商务区购物、去工业区上下班与去文化区游玩或者工作应是8时左右出站,17时左右进站,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土桥地区属“早晚”型,早晚停靠大量共享汽车,可判断该地以住宅区为主,人口较多,A错误。该地为住宅区,而非工业区,就业岗位少,B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公共设施是否完善,C错误。日间停靠较少,表明居民早出晚归,D正确,故选D。
16.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不同功能区之间人口流动较多,为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共享汽车资源优化配置,共享汽车企业应加强研究不同功能区之间共享汽车的需求与供给关系,完善网点车辆预报机制,以便及时协调车辆,满足客人租赁需求,B正确;严格限定车辆取还位置会导致使用车辆的客人减少,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A错误;车辆供给应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加大车辆供给,大量增加停车位的数量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C错误;市郊人口较少,加大市郊共享汽车投放会降低汽车利用率,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D错误。故选B。
17.答案:(1)掌握技能较少;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当地企业数量较少;务工期间积累的资金少,创业难。
(2)吉安市下辖县就业机会较多;县城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等条件较农村好;县城距离农村户籍地较近;新一代回流人口收入水平较高,有能力在县城购房等。
(3)(扩大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1)根据题干分析,第一代回流人口多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这一部分人口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受教育程度所限,其掌握技能较少,不利于在发达地区长期务工,且在外务工期间积累的资金较少,而这一部分人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回流返乡后,当地由于经济发展较慢,企业数量较少,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且由于积累的资金少,创业困难,所以第一代回流人口返乡后多重操农业。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吉安市当地县城接受外地的产业转移后,能提供多种就业岗位,能满足较多返乡人员就业。与农村相比,县城的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等条件均优于农村地区,从而使回流人员大多选择在县城生活。县城距离回流人员的户籍地较近,便于在县城落户;新一代回流人口由于在外工作多年或者从事行业收入水平较高,经济条件更好,有能力在县城购房、就业等。
(3)回流人口定居县城,将使县城人口数量增加,使得区域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上升,提高城市化水平,人口的增加则促进了县城的基础设施完善。同时,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带动县城消费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县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
18.答案:(1)澳大利亚内陆地区荒漠广布,自然条件不适应人类居住: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剪贴板气候,气候宜人适合居住,水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种植:悉尼为优良海港,海运交通条件优越:早期殖民聚居地,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2)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增长率低,劳动力短缺,政府政策与国家文化欢迎移民,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社会福利与资源更好;印度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环境与社会压力大,经济欠发达,就业困难,收入低,社会福利差,人均资源少;故人口迁徙方向主要是从印度向澳大利亚。
解析:(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肥力、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等。悉尼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城市,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澳大利亚交通中心之一:殖民者最早登陆开发建设的城市之一,开发历史悠久: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开发,发展条件好: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区为干旱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悉尼等几个大城市,使之成为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地广人稀:2022年5月澳大利亚人口总数2560万,人口增长率1.18%,说明人口增长率低,劳动力短缺;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长立刻表示,澳大利亚将热心帮助印度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说明政府政策与国家文化欢迎移民:澳大利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社会福利与资源更好:印度为发展中国家,2022年3月,印度人口规模达到了14.15亿,超过中国的14.12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环境与社会压力大;经济欠发达,就业困难,收入低,社会福利差,人均资源少;故人口迁徙方向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的印度向经济发达的澳大利亚。
19.答案:(1)东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土壤发育好:河流较多,水资源条件好:大多位于400mm年降水量线以东,气候相对湿润。适合种植业发展,生存环境相对较剪贴板好。说明:东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或答出河谷较多也可):答出热量条件和土壤发育都可以:气候相对湿润(或答出降水较多也可)。
(2)东南半壁毗邻内地,人口迁出更为活跃:拉萨、西宁等较大城市周边的县市,向中心城镇迁移明显。说明:答案强调区域之间人口迁移和区域内部人口迁移两方面。
(3)引导人口从自然保护区及生态脆弱区迁出:鼓励和扶持人口向城镇集聚:帮助当地人口转变生计方式(答出具体方式也可,如蔬菜大棚种植、光伏发电、从事旅游业等)。
解析:本题以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界线“祁吉线”为载体,考查影响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的因素以及高速人地关系的措施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根据所学,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土壤、矿产等。①读图可知,东南半壁河流较多且向东南方向流动,聚落大都位于河谷,说明相比“祁吉线”西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流数量较多,因此水资源条件好;③河谷平原,地形较平坦,土壤较肥沃,适合种植业发展;④读图可知东南半壁大多位于400mm年降水量线以东,气候相对湿润。综上所述,东南半壁生存环境相对较好,适合人类居住和生产生活,人口相对较多。
(2)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首先,由于我国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优厚的计划生育政策,因此青藏高原大多数县市人口自然增长均呈现正增长。其次,祁吉线东南半壁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毗邻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省份,因经济因素导致西藏人口迁出更为活跃;拉萨、西宁等为省会、首府城市,再加上该线东南很多城市为地、州驻地,经济相对发达,对人口的拉力作用强,使得周边的大多数县市人口向中心城镇迁移明显,使得县市人口增长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西北半壁的寒冷干旱地区人口以本地从事畜牧产业为主,对外人口迁移不活跃:由于环境恶劣,畜牧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人口自然增长相对较快。
(3)针对西北半壁分布有可可西里、羌塘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且许多剪贴板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属于相对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生态L环境一旦破坏,恢复极难,因此可以出台政策引导人口从自然保护区及生态脆弱区迁出:当地人口以从事畜牧业为主,而且近年人口持续增长,收入较低,生活质量不高,可以引导、鼓励和扶持人口向城镇集聚,推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
20.答案:(1)乙地区是城市的郊区,土地价格低,土地面积丰富;位于交通主干道附近,交通便捷;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北京高素质人才丰富;附近有大量企业,产业集聚条件好。
(2)随着城市的扩大,所在地逐渐转变为中心城区,地租支付能力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价格上升,土地资源不足;北京制定了产业搬迁的政策,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所以要进行搬迁。
(3)搬迁后可以为商业提供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比重,顺应了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用地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解析:(1)产业园区位于五环路外,距市中心较远为城市的郊区,地价低,成本低即土地面积丰富而廉价;临近京沪高速公路即交通主干道附近,交通便利,便于货物的集散运输中转;根据材料信息“乙产业园区有多栋建筑构成,产业园吸引大量企业入驻,以文化创意、生命科学等产业为主”提示可知,乙处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北京高素质人才丰富;且附近有大量企业,产业集聚条件好。
(2)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城市的扩大,原有食品厂所在地逐渐转变为中心城区,地租随之升高,原有食品厂地租支付能力不足:食品加工需要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其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但随着经济发展,原有食品厂所在地(转变为中心城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价格上升,且土地资源不足:根据材料信息“改革开放后,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了国家发展战略。”提示可知,当时北京制定了产业搬迁的政策,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所以原有食品厂要进行搬迁。
(3)以前是早期食品厂的旧厂房,对老厂房装置进行保护、再利用(搬迁后可以为商业提供用地)的基础上更新改造,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保存了老厂房的历史文化,传承工业文化精神,继承地方记忆特色;(搬迁后可以为商业提供用地)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比重,顺应了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用地需求(材料信息“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示);配套建设有餐饮、商超、健身等设施,完善了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生活便利化,优化人居环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