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物理分题型多维刷题练专题
高考物理分题型多维刷题练专题07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分题型多维刷题练专题07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原卷版+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4 AD,9 见解析,8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实验原理
单摆在偏角小于5°时,其振动周期跟偏角的大小和摆球的质量无关,单摆的周期公式是,由此得,因此测出单摆的摆长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
2.实验步骤
(1)做单摆
取约1m长的细丝线穿过带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
(2)测摆长
用米尺量出摆线长(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则单摆的摆长。
(3)测周期
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做30~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算出平均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单摆的振动周期。反复测量三次,再算出周期的平均值。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3.数据处理
(1)公式法
将测得的几次周期T和摆长l代入中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即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2)图像法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因此以摆长l为纵轴,以为横轴作出l-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求出斜率k,即可求出g值。,。
典例1:(2020·浙江·高考真题)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摆的振幅越大越好
B.摆球质量大些、体积小些
C.摆线尽量细些、长些、伸缩性小些
D.计时的起、止位置选在摆球达到的最高点处
②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得到周期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所得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符,但发现其延长线没有过原点,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测周期时多数了一个周期
B.测周期时少数了一个周期
C.测摆长时直接将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
D.测摆长时将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典例2:(2022·山东济宁·三模)居家防疫期间,小明在家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使用一块外形不规则的小石块代替摆球,如图甲所示。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将小石块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好,结点为N,细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N间细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5°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石块摆至某一位置处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得出周期;
E.改变ON间细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每组l和T对应的重力加速度g,然后取平均值即可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
(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从石块摆到___________(选填“最低点”或“最高点”)位置开始计时。
(2)小明用ON的长l为摆长,利用公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利用测出的多组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作出T2-l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g=___________。
1.(2022·福建·上杭一中模拟)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DIS二维运动实验系统研究单摆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忽略空气阻力)。实验时,使发射器(相当于摆球)偏离平衡位置后由静止释放,使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系统每隔0.02s记录一次发射器的位置,多次往复运动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的发射器在竖直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1)在运动轨迹上选取适当区域后。点击“计算数据”,系统即可计算出摆球在所选区域内各点的重力势能、动能及总机械能,并绘出对应的图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此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s。是否可以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此摆的摆长大小,如若能,请计算摆长大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图3中的C点对应在图2中圆弧轨迹AB上的某一点,该点在( )
A.圆弧AB中点的左侧 B.圆弧AB中点的右侧
C.圆弧AB的中点 D.信息不够,不能确定
2.(2022·北京大兴精华学校三模)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1m和30cm长度不同的同种细线,选用1m的细线做摆线
B.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和铁球,选用铁球做摆球
C.如图A、B、C,摆线上端的三种悬挂方式,选A方式悬挂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50次经过平衡位置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除以50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A. B. C.
(2)利用图甲的方式测量摆长l,图中示数为______cm。
(3)若测出单摆的周期T、摆线长l、摆球直径d,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
(4)某同学用一个铁锁代替小球做实验。只改变摆线的长度,测量了摆线长度分别为l1和l2时单摆的周期T1和T2,则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
(5)另一位同学在利用图甲获得摆长l时,每次都在小球最低点b取数,然后测量了多组实验数据做出了T2-l图像,那么他最有可能得到的图像是______。
A.B. C. D.
(6)在一个实验小组中,得到的T2-l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小组成员小牛同学算出图像斜率k,利用,求出g;小爱同学量出直线与横轴l之间的夹角θ,然后利用,求出g。请问两位同学的处理方案,哪一位更合理______,并说明另一位同学方案的不合理原因。______
3.(2022·内蒙古·海拉尔第二中学模拟)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使周期变大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次数记为50次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的数据如图1所示,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用k表示)
(3)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像(如图2),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_______。在t=1s时,b球振动的方向是_______。
4.(2022·福建·模拟)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实验室有多种足够长的细线可用来制作单摆,由于材质不同,这些线的质量、弹性各不相同,为更好的完成实验,该同学应选择怎样的线材?请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经测量得到6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丙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度而未计入小球的半径,这样________(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3)该同学在实验时有以下操作:
A.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摆角小于5°
B.当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摆球未在竖直面内摆动,摆成了圆锥摆
D.计时开始后测得摆球第n次经过平衡位置所用的时间t,记录单摆的周期为T=2tn
以上操作你认为_______存在问题,试分析说明该操作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
5.(2022·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模拟)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
(1)该实验中用于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
A. B. C.
(2)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
(3)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摆线的长度应适当长些
B.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C.测量周期时,取小球运动的最高点作为计时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D.测量周期时,测摆球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周期
6.(2022·江苏南通·模拟)某小组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组装单摆时,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的上端,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甲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有________;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C.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用刻度尺测量摆线长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mm;
(3)某次实验过程中,用秒表记录时间的起点应该是摆球运动过程中的________(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
(4)该组同学测出五组单摆振动周期T与摆长L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丙中作出T2-L关系图像_______。根据图像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若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比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个)。
7.(2022·北京八十中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最大偏角小于。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读数如图乙所示)。
①从图乙可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
②小组某同学认为单摆周期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A.正确;B.不正确)
③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_________。
④在测量时,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摆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而是在一个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这时如果测出摆球做这种运动的周期,仍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则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相比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说明理由___________。
8.(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将钢球换成塑料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记录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
(2)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
B.把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
D.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记为50次
(3)某同学利用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球体作摆球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摆球的重心不在球心,但是在球心与悬点的连线上。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图线如图乙所示,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分别为,如图所示。由图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
9.(2022·天津·模拟)(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若测量结果得到的值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组装单摆时,悬点没有固定牢固
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C.测量周期时,把次全振动误认为是次全振动
D.测量摆长时,用力向下拉着摆球测量摆长
(3)多次改变摆长测出对应的周期,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可得到图2所示的图像,图线经过坐标原点,斜率。由此求得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_。(,此空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10.(2022·浙江温州·三模)(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坐标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并将木板竖直固定;
b.将斜槽安装在木板左端,调节斜槽末端轨道水平,同时将重锤线挂在水平轨道边缘;
c.在斜槽上端一固定位置静止释放小球,同时记录抛出点位置O,记录重锤线方向;
d.小球从O点飞出后,撞到与木板平面垂直的竖直挡条上。小球撞击挡条时,会在挡条上留下一个痕迹点。用铅笔将痕迹点的投影点记录在坐标纸上;
e.向右移动竖直挡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小球撞击挡条后,再次将挡条上痕迹点的投影点记录在坐标纸上,重复以上操作;
f.取下白纸,描绘平抛运动轨迹,研究轨迹的性质,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①实验过程中,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在下图中,坐标原点选择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②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斜槽的末端一定要水平
B.一定要使用秒表来测量平抛运动的时间
C.竖直挡条每次向右移动距离一定要相等
D.一定要记录抛出点的位置,才能求出小球的初速度
③某同学在实验中,只记下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的方向,根据实验描绘出一段轨迹。如图乙所示,选取A、B、C三点,测得三点离重锤线的距离分别为、、,并测得AB两点间的高度差、BC两点间的高度差,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___________m/s,小球的半径R=___________cm。
(2)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改变摆长,并多次测量周期和摆长的大小。仅由于摆长测量的误差,得到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仅记录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
B.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将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C.由图像所得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
D.由图像所得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
次数
1
2
3
4
5
L/m
0.5000
0.6000
0.7000
0.8000
0.9000
T/s
1.43
1.55
1.67
1.78
1.90
T2/s2
2.04
2.40
2.79
3.17
3.61
专题07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原理
单摆在偏角小于5°时,其振动周期跟偏角的大小和摆球的质量无关,单摆的周期公式是,由此得,因此测出单摆的摆长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
2.实验步骤
(1)做单摆
取约1m长的细丝线穿过带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
(2)测摆长
用米尺量出摆线长(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则单摆的摆长。
(3)测周期
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做30~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算出平均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单摆的振动周期。反复测量三次,再算出周期的平均值。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3.数据处理
(1)公式法
将测得的几次周期T和摆长l代入中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即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2)图像法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因此以摆长l为纵轴,以为横轴作出l-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求出斜率k,即可求出g值。,。
典例1:(2020·浙江·高考真题)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摆的振幅越大越好
B.摆球质量大些、体积小些
C.摆线尽量细些、长些、伸缩性小些
D.计时的起、止位置选在摆球达到的最高点处
②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得到周期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所得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符,但发现其延长线没有过原点,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测周期时多数了一个周期
B.测周期时少数了一个周期
C.测摆长时直接将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
D.测摆长时将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答案】①BC ②C
【规范答题】①[1].A.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才做简谐运动,单摆的摆角不能太大,一般不能超过5°,否则单摆将不做简谐振动,故A做法错误;
B.实验尽量选择质量大的、体积小的小球,减小空气阻力,减小实验误差,故B做法正确;
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摆线应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实验选择细一些的、长度适当、伸缩性小的绳子,故C做法正确;
D.物体再平衡位置(最低点)速度最大,计时更准确,故D做法错误。
②[2].单摆的周期
即
但是实验所得没过原点,测得重力加速度与当地结果相符,则斜率仍为;则
故实验可能是测量是直接将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了。
典例2:(2022·山东济宁·三模)居家防疫期间,小明在家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使用一块外形不规则的小石块代替摆球,如图甲所示。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将小石块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好,结点为N,细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N间细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5°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石块摆至某一位置处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得出周期;
E.改变ON间细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每组l和T对应的重力加速度g,然后取平均值即可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
(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从石块摆到___________(选填“最低点”或“最高点”)位置开始计时。
(2)小明用ON的长l为摆长,利用公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利用测出的多组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作出T2-l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g=___________。
【答案】(1)最低点 (2)偏小 (3)
【规范答题】(1)[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从石块摆到最低点位置开始计时。
(2)[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得
用ON的长l作为摆长,摆长偏短,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
(3)[3] 设石块质心到N点的距离为R,则实际摆长为,则可得
可知图像的斜率
可得重力加速度为
1.(2022·福建·上杭一中模拟)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DIS二维运动实验系统研究单摆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忽略空气阻力)。实验时,使发射器(相当于摆球)偏离平衡位置后由静止释放,使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系统每隔0.02s记录一次发射器的位置,多次往复运动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的发射器在竖直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1)在运动轨迹上选取适当区域后。点击“计算数据”,系统即可计算出摆球在所选区域内各点的重力势能、动能及总机械能,并绘出对应的图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此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s。是否可以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此摆的摆长大小,如若能,请计算摆长大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图3中的C点对应在图2中圆弧轨迹AB上的某一点,该点在( )
A.圆弧AB中点的左侧 B.圆弧AB中点的右侧
C.圆弧AB的中点 D.信息不够,不能确定
【答案】(1)1.12 见解析 (2) A
【规范答题】(1)[1]由图3可得,经2.8s时间,摆球重力势能从零增大到最大,动能从最大减小为零,可知
[2]由可知,可以计算其摆长,代入数据得摆长为
(2)[3]由图可知,图3中的C点动能和势能相等,根据
即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该点在圆弧AB中点的左侧。
故选A。
2.(2022·北京大兴精华学校三模)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1m和30cm长度不同的同种细线,选用1m的细线做摆线
B.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和铁球,选用铁球做摆球
C.如图A、B、C,摆线上端的三种悬挂方式,选A方式悬挂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50次经过平衡位置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除以50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A. B. C.
(2)利用图甲的方式测量摆长l,图中示数为______cm。
(3)若测出单摆的周期T、摆线长l、摆球直径d,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
(4)某同学用一个铁锁代替小球做实验。只改变摆线的长度,测量了摆线长度分别为l1和l2时单摆的周期T1和T2,则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
(5)另一位同学在利用图甲获得摆长l时,每次都在小球最低点b取数,然后测量了多组实验数据做出了T2-l图像,那么他最有可能得到的图像是______。
A.B. C. D.
(6)在一个实验小组中,得到的T2-l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小组成员小牛同学算出图像斜率k,利用,求出g;小爱同学量出直线与横轴l之间的夹角θ,然后利用,求出g。请问两位同学的处理方案,哪一位更合理______,并说明另一位同学方案的不合理原因。______
【答案】 (1) AB (2)91.60(91.50-91.70) (3) (4) (5) C (6)小牛 小爱同学用 求斜率是错误的。因为在T2-l图像中,横轴和纵轴的单位长度不一定相同,所以小爱同学方案不合理。
【规范答题】(1)[1] A.1m和30cm长度不同的同种细线,选用1m的细线做摆线,A正确;
B.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和铁球,选用铁球做摆球,B正确;
C.如图A、B、C,摆线上端的三种悬挂方式,为了使摆长不变,选C方式悬挂,C错误;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50次经过平衡位置后停止计时,相邻两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是半个周期,正确的方法是用此时间除以25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D错误。
故选AB。
(2)[2]利用图甲的方式测量摆长l,图中示数为91.60cm。
(3)[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解得
(4)[4]设摆线下端到锁的重心的距离为x,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
解得
(5)[5]设球半径为r,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
解得
他最有可能得到的图像是C。
(6)[6]小牛同学的方案更合理;
[7]小爱同学用 求斜率是错误的。因为在T2-l图像中,横轴和纵轴的单位长度不一定相同,所以小爱同学方案不合理。
3.(2022·内蒙古·海拉尔第二中学模拟)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使周期变大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次数记为50次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的数据如图1所示,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用k表示)
(3)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像(如图2),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_______。在t=1s时,b球振动的方向是_______。
【答案】(1)A (2) (3) y轴负方向
【规范答题】(1)[1]A.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可得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使周期变大了,导致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故A正确;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导致测量时间偏短,周期偏小,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B错误;
C.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次数记为50次,导致周期偏小,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错误。
故选A。
(2)[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可得
图线的斜率
可解得
(3)[3]由图可知,两单摆的周期之比
由周期公式可得摆长之比
[4]在t=1s时,由振动图象的特点可知,b球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4.(2022·福建·模拟)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实验室有多种足够长的细线可用来制作单摆,由于材质不同,这些线的质量、弹性各不相同,为更好的完成实验,该同学应选择怎样的线材?请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经测量得到6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丙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度而未计入小球的半径,这样________(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3)该同学在实验时有以下操作:
A.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摆角小于5°
B.当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摆球未在竖直面内摆动,摆成了圆锥摆
D.计时开始后测得摆球第n次经过平衡位置所用的时间t,记录单摆的周期为T=2tn
以上操作你认为_______存在问题,试分析说明该操作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摆线应选无弹性的材质,分析见解析 (2) 不影响 (3)C 见解析
【规范答题】(1)[1]实验中摆球摆动过程中摆长不能改变,所以摆线选用无弹性的材质。
(2)[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
整理可得
即L-T2图线斜率代表,有
又
联立,可得
[3]在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度而未计入小球的半径,L-T2图线斜率不变,这样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3)[4]摆球应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且从最低点开始计时,若测得n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
所以C选项的操作有问题。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5]小球做圆锥摆运动时,由向心力公式
得
其中,可知测量值偏小。
5.(2022·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模拟)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
(1)该实验中用于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
A. B. C.
(2)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
(3)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摆线的长度应适当长些
B.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C.测量周期时,取小球运动的最高点作为计时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D.测量周期时,测摆球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周期
【答案】(1)B (2)14.4 (3)AD
【规范答题】(1)[1]该实验中用于测量时间需要准确的时间,则选用秒表,所以B正确;AC错误;
故选B。
(2)[2]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主尺读数+游标尺的读数精度值=14mm+40.1mm=14.4mm
(3)[3]A.摆线的长度应适当长些,测量长度时误差减小,所以A正确;
B.单摆的摆角不能过大,需要满足摆角,所以B错误;
C.测量周期时,取小球运动的最低点作为计时的起点和终点位置,所以C错误;
D.测量周期时,测摆球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周期,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所以D正确;
故选AD。
6.(2022·江苏南通·模拟)某小组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组装单摆时,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的上端,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甲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有________;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C.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用刻度尺测量摆线长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mm;
(3)某次实验过程中,用秒表记录时间的起点应该是摆球运动过程中的________(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
(4)该组同学测出五组单摆振动周期T与摆长L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丙中作出T2-L关系图像_______。根据图像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若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比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个)。
【答案】(1)AB (2)18.9 (3)最低点 (4) 9.86(9.83~9.89范围内均可) (5)见解析
【规范答题】(1)[1]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可以在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从而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上述做法并不能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故选AB。
(2)[2]由题图乙可知摆球直径为
(3)[3]摆球在最高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小,人由于视觉原因不可能精确定位摆球是否经过最高点,由此造成时间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摆球在最低点附近速度较大,由位置判断的误差对时间测量的影响较小,所以应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4)[4]作出T2-L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5]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变形可得
所以图像的斜率为
解得
(5)[6]①本实验通过累积法来测量周期,即测量摆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从而求得周期,若计算时不慎将n的值记录得偏大,则所测周期偏小,会造成g的测量值偏大。
②实验时,摆球有时不一定严格在竖直面内运动,而是做圆锥摆运动,在摆角为θ的情况下,小球向心力为
解得
由上式可知摆球做圆锥摆运动时,所测周期比严格做单摆运动时偏小,从而造成g的测量值偏大。
③实验过程中,铁夹处摆线出现了松动,使摆长的真实值比测量值偏大,从而造成g的测量值偏大。
7.(2022·北京八十中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最大偏角小于。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读数如图乙所示)。
①从图乙可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
②小组某同学认为单摆周期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A.正确;B.不正确)
③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_________。
④在测量时,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摆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而是在一个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这时如果测出摆球做这种运动的周期,仍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则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相比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① ②B ③ ④偏大 见详解
【规范答题】①[1]从图乙可知,摆球的直径为
②[2]由题意可知,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则单摆全振动的次数为
则单摆的周期为
故选B。
③[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
由题意可知,单摆的摆长为
整理得
④[4][5]以表示摆长,θ表示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m表示摆球的质量,T表示摆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与单摆的周期公式比较可知,测得的周期偏小,则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相比偏大。
8.(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将钢球换成塑料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记录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
(2)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
B.把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
D.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记为50次
(3)某同学利用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球体作摆球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摆球的重心不在球心,但是在球心与悬点的连线上。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图线如图乙所示,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分别为,如图所示。由图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
【答案】(1)B (2)BC (3)
【规范答题】(1)[1]
A.实验中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应选择密度大的材质小球,故A错误;
B.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故B正确;
C.小球做单摆运动应满足摆角小于,故C错误;
D.应记录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求出平均值作为周期,再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故D错误。
故选B。
(2)[2]
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则 偏大,由可知g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则 偏小,由可知g偏小,故B符合题意;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则实际摆长变大,计算所用的摆长偏小,则由可知g偏小,故C符合题意;
D.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记为50次,则T偏小,由可知g偏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3)[3]若摆球重心在球心以上x处,则
得
由图像可得
解得
9.(2022·天津·模拟)(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若测量结果得到的值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组装单摆时,悬点没有固定牢固
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C.测量周期时,把次全振动误认为是次全振动
D.测量摆长时,用力向下拉着摆球测量摆长
(3)多次改变摆长测出对应的周期,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可得到图2所示的图像,图线经过坐标原点,斜率。由此求得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_。(,此空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 (2) D (3) 9.86
【规范答题】(1)[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可得
(2)[2]根据
A.测量过程悬点松动导致摆线长度边长,则测得的周期肯定偏大,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选项A错误;
B.错把摆线长当了摆长,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小,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选项B错误;
C.测量周期T时,把次全振动的次数误数为次,测得的周期偏大,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选项C错误;
D.测量摆长时,用力向下拉着摆球测量摆长,摆长偏大,则测量结果得到的值偏大,选项D正确。
(3)[3]根据整理得
可知图像斜率
解得
10.(2022·浙江温州·三模)(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坐标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并将木板竖直固定;
b.将斜槽安装在木板左端,调节斜槽末端轨道水平,同时将重锤线挂在水平轨道边缘;
c.在斜槽上端一固定位置静止释放小球,同时记录抛出点位置O,记录重锤线方向;
d.小球从O点飞出后,撞到与木板平面垂直的竖直挡条上。小球撞击挡条时,会在挡条上留下一个痕迹点。用铅笔将痕迹点的投影点记录在坐标纸上;
e.向右移动竖直挡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小球撞击挡条后,再次将挡条上痕迹点的投影点记录在坐标纸上,重复以上操作;
f.取下白纸,描绘平抛运动轨迹,研究轨迹的性质,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①实验过程中,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在下图中,坐标原点选择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②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斜槽的末端一定要水平
B.一定要使用秒表来测量平抛运动的时间
C.竖直挡条每次向右移动距离一定要相等
D.一定要记录抛出点的位置,才能求出小球的初速度
③某同学在实验中,只记下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的方向,根据实验描绘出一段轨迹。如图乙所示,选取A、B、C三点,测得三点离重锤线的距离分别为、、,并测得AB两点间的高度差、BC两点间的高度差,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___________m/s,小球的半径R=___________cm。
(2)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改变摆长,并多次测量周期和摆长的大小。仅由于摆长测量的误差,得到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仅记录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
B.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将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C.由图像所得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
D.由图像所得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
【答案】(1) C A 1.4 0.5 (2) B
【规范答题】①[1]实验过程中,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因小球撞击竖直挡板时右侧先与挡板接触,则坐标原点选择小球右侧的位置,即正确的是C;
②[2]A.斜槽的末端一定要水平,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选项A正确;
B.根据
可知,该实验不需要使用秒表来测量平抛运动的时间,选项B错误;
C.竖直挡条每次向右移动距离不一定要相等,选项C错误;
D.画出运动轨迹后可根据
结合
求解平抛的初速度,不一定要记录抛出点的位置,也能求出小球的初速度,选项D错误。
故选A。
③[3]因为
可知AB和BC段的时间相等,设为T,则竖直方向
解得
T=0.1s
则初速度
[4]在B点竖直方向
解得
tB=0.25s
B点距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则小球的半径
④[5]根据
可得
AB.图线不过原点在横轴上有截距,则原因可能是将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的直径作为摆长,选项A错误,B正确;
CD.图像虽然不过原点,但是不影响图像的斜率,即
可知,由图象所得的重力加速度仍等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选项CD错误。
故选B。
次数
1
2
3
4
5
L/m
0.5000
0.6000
0.7000
0.8000
0.9000
T/s
1.43
1.55
1.67
1.78
1.90
T2/s2
2.04
2.40
2.79
3.17
3.6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分题型多维刷题练专题04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原卷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80 C,1N,所以读数应该是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分题型多维刷题卷专题12之07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原卷版),共12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分题型多维刷题卷专题12之06 传送带问题(原卷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