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doc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533630/0-17113232269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doc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533630/0-17113232269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doc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533630/0-17113232269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doc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doc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个扎根中国大地的时代楷模,他们不忘初心,守志不渝(yú),用自己的一片片热忱(chěn)留下无限感动,向世界书写着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国高度。
B.闷(mēn)热的天气难免令人心生焦躁,但年轻人的决择总让人感到欣慰,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汗流浃(jiá)背,他们总能在山清水秀、美丽纯朴的乡村寻找到诗意的归宿。
C.历史的教训总是容易忘却的,近期坐落在西亚的巴以再起冲突,一边是血(xiě)淋淋的肆意抢掠,一边又是翻箱倒箧(qiè)的坑蒙拐骗,曾经沉寂的夜空充斥了炸弹的火光,热爱和平的人们期待早日渡过难关。
D.“人生无彩排”可谓鞭僻入里,每一次的崭露(lòu)头角,每一次的砥砺前行,都是一种修行,我们何不量体裁衣,孜孜不倦,为自己赢得一份美好未来的入场券(quàn)呢?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三星堆博物馆入园总人次超过4.5万人次。游客__________,人们都想一睹那些奇异的青铜器所蕴含的魅力。不仅是博物馆里珍藏的文物,整个三星堆博物馆区也值得细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仿古祭祀台、古典风格的附属建筑群,还有绿茵如毯的草坪、宽广明丽的水面、造型别致的假山、古拙质朴的水车、供孩子们嬉戏的乐园。小桥流水、湖光岛影、四时风物,将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现代休闲的轻松巧妙__________。
A.纷至沓来 品味 气势恢宏 融合B.纷至沓来 品位 器宇轩昂 融合
C.蜂拥而至 品位 气势恢宏 整合D.蜂拥而至 品味 器宇轩昂 整合
3.在文佳同学《以和为贵》的演讲稿中有如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和谐”建设,不但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而且是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
B.近年来,“以和为贵”的中国人在中美贸易战中一再呼吁谈判,希望用谈判铲除双方分歧。
C.“和”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国人生活、交际、工作和与朋友相处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D.在人际交往中要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苟同于对方。
4.根据下面语段的意思,填入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与书为伴,同古今中外名人大家亲密接触,收获人生真谛。读《论语》,我________;读《名人传》,我________;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我________;读《曾国藩家书》,我_______。
①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②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
③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④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
A.②④③①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5.下面情景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将于5月5日在操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班主任王老师让班长把这件事转达给本班其他同学,并动员大家尽可能参加此次活动。班长回到班上,对同学们说:________
A.“同学们,我校将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请大家积极参加。”
B.“王老师让我告诉大家,我校将于5月5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C.“同学们,我校将于5月5日在操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请大家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展示自己的青春风采,一起参加吧!”
D.王老师说,我校将于5月5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请全班同学一起参加,所以不能当“逃兵”,一个不许少!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忆秦娥·春醒薄
[宋]刘克庄
春酲①薄,梦中毬马②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注】①酲(chéng):酒醉后神智不清的状态。②毯马:貂裘和战马,即战袍和战马。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通过对边塞军营生活昔日场景的回忆,流露出了词人对自己功业未成的伤感。
B.词中通过记梦引出对当年军营生活的怀念,侧面刻画了词人往昔在军中英勇、豪迈的形象。
C.上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追忆往昔,构思独特,下片用议论、抒情表达对自己当年离开的悔恨。
D.这首词感情细腻、含蓄委婉,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样都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7.本阙词是用什么手法写往昔与现在的?试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10分)
许谦,字益之。谦生数岁而孤,方能言,世母陶氏口授《孝经》《论语》,入耳辄不忘。稍长,肆力于学,立程①以自课②,取四部书分昼夜读之,虽疾恙不废。既乃受业金履祥③之门,履祥语之曰:“士之为学,若五味之在和,醯酱④既加,则酸咸顿异。子来见我已三日,而犹夫人也,岂吾之学无以感发子耶!”谦闻之惕然⑤。居数年,尽得其所传之奥。于书无不读,穷探圣微,虽残文美语,皆不敢忽。有不可通,则不敢强⑥;于先儒之说,有所未安,亦不苟同也。读《诗集传》,有《名物钞》八卷,正其音释,考其名物度数,以补先儒之未备。
【注】①立程:规定内容。②课:学习。③金履祥:人名,宋、元之际的学者,为“北山四先生”之一。④醯(xī)酱:醋和酱。⑤惕(tì)然:惶恐。⑥强:指对文章妄作解释。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废( )(2)居( )(3)通( )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岂吾之学无以感发子耶!
(2)于先儒之说,有所未安,亦不苟同也。
10.用自己的话说说许谦是如何对待学习的。(3分)
(三)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我们可以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张桂梅校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点明西北边疆秋天风景与众不同,大雁飞去毫无逗留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4分)
①满仓找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站在空旷的田野上,看大雁飞过。大雁从北方的天空飞过来,越过他的头顶,飞向南方的天空。它们拉开长长的队伍,不断变换着队形,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不时发出啊啊的叫声,在辽阔的天空下回荡,空远而悠长。晚上,满仓做梦都能梦见大雁在天上飞,他在地上跑。
②满仓从小就没有了娘,跟他的父亲黄大发相依为命。黄大发趁他睡熟了,就操起他的老本行,到村南的坟地逮黄鼠狼。
③上了一面小坡,离坟地不远了,他咳嗽了一声。突然,“啊”的一声,坟地上空传来一阵纷乱的声响,紧接着,呼啦啦,一阵狂风卷向天空。他心里一惊,浑身打了个冷战。幸好他常走夜路,经常出入坟地,早就练出了一副好胆量,便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打开手电照过去,一道雪亮的光柱划开夜空,隐隐约约的,他看见一群灰突突的大鸟,慌乱地拍打着翅膀,飞进黑黢黢的夜空。
④“大雁!”他叫出声来。虽然没有看清这群大鸟的样子,但从它们的叫声中,他判断这就是大雁。黄大发发现了一个个小草窝。他突然明白了,大雁在这里宿营。
⑤第二天,黄大发把大雁宿营的事告诉了满仓。满仓听了,两眼放光,歪头一想,嘻嘻一笑:“给我逮一只大雁吧。”“这孩子,想起一出是一出,我哪有那本事?”“你不是说大雁落在南囤洼宿营吗?等它们再落下来,你就去逮一只。”
⑥黄大发一想:对呀,大雁飞累了,总要落下来休息。说不定哪天晚上,大雁又落到南园洼了。只要它落下来,总有办法逮到它。于是,他就答应了满仓。
⑦满仓高兴了,黄大发却愁住了,用什么办法逮大雁?大雁又不是黄鼠狼,黄鼠狼藏身洞穴,两头一堵,它就跑不掉了。大雁呢?它会飞呀!一不小心,就把它们吓飞了,上哪去逮呀!
⑧黄大发想了半天,总算想出一个办法:到集市上买了六盘铁夹子。太阳快要落山了,黄大发领满仓来到南囤洼。两人带了一堆家什:六盘夹子,一条铁链子,一根木橛子,一把大锤。黄大发将铁夹子布置在南囤洼的各个角落,用铁链子将它们连起来,把木橛子深深地钉在地上,再将铁链子牢牢地拴在木橛子上。这叫“连环套”。大雁只要落下来,踩到铁夹子上,想飞也飞不起来了。铁夹子被铁链子拴在木橛子上,大雁拔不动木橛子。黄大发给大雁布下一个可怕的“陷阱”。
⑨天说黑就黑了,黄大发领着满仓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当他们穿过坟地,快到南园洼时,黄大发用手电筒往里照,只见南囤洼中央,一只大雁不停地扑棱着翅膀,发出阵阵哀鸣。无论它怎样挣扎,却再也飞不起来了,一条腿被铁夹子死死地夹住了。两人兴奋地大喊大叫,挥舞双臂,一头冲了过去。
⑩在离大雁一米远的地方站住,满仓弯下腰,仔细端量,他终于看清大雁的模样了。大雁是灰色的,体型就像一只大鹅。背部的羽毛是深灰色的,腹部的羽毛是灰白色的。不长不短的脖子,上面的羽毛也是灰白色的。翅膀又长又尖,尾巴像一把小蒲扇。宽宽的、黑色的嘴,橙黄色的腿,宽大的脚蹼。样子很可爱!
⑪这只大雁比刚才安静多了,瞪着一双圆圆的小眼睛,惊恐地看着满仓。满仓一眨不眨地看着它,越看越喜欢,觉得它既陌生,又熟悉,就像一个好久好久没看见的小伙伴,让人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满仓上前一步,他想抱抱这只大雁,抱抱他的小伙伴。
⑫“别动!”黄大发喝了一声。他一个人走过去,围着大雁转了一圈,大雁夸开翅膀拍打着,跳起来,又落下,跳起来,又落下,它多想飞起来啊!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了。
⑬黄大发迅速解开扣子,脱下身上的棉袄,两手一抖,棉袄就像一张大网,罩住了大雁。大雁蹬了蹬腿,刚想爹开翅膀,被他一把揽进怀里,大雁动弹不得了。
⑭“我来抱抱大雁!”满仓说着,扑了上去,一伸胳膊,搂住大雁,大雁好大啊!他勉强才搂得过来。大雁温乎乎的,身上的羽毛又软又滑。他腾出一只手,轻轻地抚摸大雁,从头到脖子,从背到尾巴,一遍又一遍。最后,把脸贴在大雁的背上。大雁变得很老实了,一动不动。可是,天上的大雁不老实,它们一直在高处盘旋,试探性地往下冲,东一头,西一头,或高或低,或左或右,队形很乱,像被大风吹乱的树叶,满天飞舞。
⑮黄大发说:“看见了吧?大雁很团结,它们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同伴。”满仓望着空中的大雁,心里一颤。这时,他怀里的大雁,身子一鼓、一鼓的,极力伸长脖子往天上看,寻找它的同伴。满仓用力搂了搂大雁,“大雁,你不要害怕,我这就放你走,去找你的伙伴吧!”
⑯黄大发把眼一瞪:“你说啥?放了它?”满仓说:“爹,放了它吧,你看它多可怜啊!没有一个小伙伴。”“你个小兔崽子,要死要活地让我给你逮大雁,好不容易逮了只大雁,你说放就放?”“爹,放了它吧,我没想把它怎么样,就想看看它长什么样,就想抱抱它。”“那不行,说得轻巧,我还想拔光它的雁毛,炖上一锅雁肉呢!”“不许伤害它!”满仓一把抢过大雁,一松手,往天上一送,大雁展开翅膀,飞上天空,跟同伴们会合了。大雁叫了,不是一只大雁在叫,所有的大雁都叫起来,这是它们发出的欢呼。
⑰大雁们并没有立刻飞走,而是在南囤洼的上空,在满仓他们的头顶上,盘旋了一圈又一圈,然后,齐声欢叫,飞向高空,很快整齐了队形,向南方飞去。明净的月光,照亮了它们的行程。满仓用恋恋不舍的目光,一直追随它们的身影,直到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
⑱天地一片澄明。
12.文章围绕“满仓和大雁”写了哪几件事情?主人公满仓有怎样的心理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8分)
13.根据文章内容,谈谈第15自然段中满仓为何会“心里一颤”?(2分)
14.本文和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同样写少年成长,其中的小主人公满仓和杜小康分别获得了怎样的成长?(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自以为非”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一种勤于反省的自我批判精神。
古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常想缺点和不足,勇于自我否定,就会少犯错误多进步。因此,不妨多一些“自以为非”。
一个人要成长进步,最大障碍就是“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劝、看不到别人教训,全凭直觉而非事实行事;总认为一切都是自家的好、自己做的都对。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往往会造成“积非成是”,后患无穷。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人,头脑清醒,善于自我革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理性自觉和高度自律的思想境界。“自以为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怕丢丑失面子,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缺点和错误。如果一个人富有自我批判精神,多“自以为非”,多自我反省,进而不断改“非”则对自身成长大有裨益。
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越是成功越不能自以为是,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多看自身不足。据《柳青传》记载,作家柳青曾写过一部近10万字的作品,因为自己不满意,最后亲手烧掉这部作品。吴冠中在艺术追求上始终坚持高标准,对自己稍有瑕疵的作品常付之一炬。柳青、吴冠中的这种行为,是他们在文学和艺术上达到高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以为非”是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基础。多进行自我批评,有接受批评的诚恳态度,别人才会真心实意提出反对意见,反之,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便没有人会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少一种不同意见,就少一个备选方案;少一个对立面,就少一次纠正片面和错误的机会。如此,不利于形成理性认识,不利于科学决策。
“自以为非”是一种改进工作的基本方法。要想自己的工作让人满意,首先自己应努力做到无可挑剔。自己不满意的多了、改进了,别人不满意的自然就少了。人的成长进步是在不断地“自以为非”不断地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实现的。对工作多进行理性剖析,带着挑剔的眼光查找漏洞,堵塞漏洞,才能少犯错误。对生活中犯的错进行反思,找出自身做人做事的不足,及时寻找解决办法。
“自以为非”也是加强修养不可缺少的锐利武器。多一些“自以为非”,让其成为一种习惯,经常自觉找缺点查不足,就能始终让自己保持思想纯粹、作风纯正。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自以为是”是一个人进步的最大障碍,表现在只凭直觉和事实行事,后患无穷。
B.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加真实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多进行自我批评,诚恳地接受批评,才能让别人真心实意地提出反对意见。
D.本文引用古语和名言,句式整齐,气势磅礴,逻辑严密,析理透彻,令人信服。
16.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柳青、吴冠中的这种行为,是他们在文学和艺术上达到高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2)“自以为非”也是加强修养不可缺少的锐利武器。
17.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自以为非”对成长的作用?(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6分)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珠峰海拔高程测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高程”,指的是测定点在起算面以上的垂直高度,起算面不同,得到的高程值自然不同。
迄今为止,我国对珠峰一共进行了三次独立登顶测量。1975年,测得珠峰高程8848.13米(扣除积雪厚度0.92米);2005年,测得珠峰高程8844.43米(扣除积雪厚度3.5米);2020年,我国与尼泊尔大地测量工作者分别进行了珠峰高程测量,经过联合数据处理,测得珠峰雪面高程8848.86米。
3次测量分别相隔30年和15年,采用的测量手段不同、设备不同,相应测量条件也有较大变化,甚至3次高程测量的参考点和高程基准面也存在差异。
首先,珠峰高程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仅可以从3次艰难的高程测量结果中分析,更重要的是从珠峰地区长期连续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观测结果中分析。经过长期监测,珠峰一带每年约增高0.4厘米,可以说,珠峰一直在“长高”。
其次,我国3次珠峰测量时参考的高程基准面是不同的。1975年的珠峰测量以青岛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验潮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高程起算面;与1975年测量的起算面相比,2005年珠峰测量所参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了约2.9厘米.2020年珠峰测量采用的则是全球平均海平面,与2005年测量采用的起算面相比,起算面高出约30厘米。上述因素造成3次珠峰高程测量成果的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珠峰测量采用了最现代的测量技术,并且以国产装备为主。首次将地面重力测量沿着登峰路线测量到珠峰峰顶,并第一次利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测量了珠峰地区的重力场首次采用我国国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终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来测量珠峰。首次在珠峰地区实施了航空三维激光测量,这不仅考验了国产三维激光设备在高原和高寒地区的作业能力,也考验了我国高原航空测量的能力。此外,国产雪深雷达也首次参与了珠峰的雪深测量,为珠峰积雪厚度探测提供重要支持,也为珠峰岩面高程探测提供技术支持。
除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先进手段外,这次珠峰测量还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量珠峰高程。即在珠峰地区的6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站,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量各测站到珠峰的垂直角,进而算得各测站与珠峰的大地高差。由于各测站均具有已知的高精度大地高,各测站的大地高加上各测站与珠峰的大地高差,即可分别获得珠峰峰顶的大地高,并互相校核。各种方法测得的珠峰雪面大地高减去大地水准面高,即获得珠峰雪面精确的“海拔高程”。
未来,要获得更科学、更严密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我们大有可为。
1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程”指的是测定点在起算面以上的垂直高度,因为起算面不同,高程值也会有所不同。
B.因珠峰高程不断变化,而且我国第三次珠峰测量以全球平均海平面作为基准面,故此次起算面比2005年高出约30厘米。
C.我国对珠峰3次高程测量的参考点和高程基准面相同。
D.第4自然段加点词“长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珠峰当作人来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9.阅读完这篇文章后,王明觉得我国3次测量结果中,第三次最接近事实,请你从文中为他找出依据。(3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20.下列句子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艾青诗选》的作者原名为蒋正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富有代表性的诗人,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B.《艾青诗选》中有两个典型意象,那就是太阳和土地。
C.《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D.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没有掺杂个人恩怨,专为打抱不平;武松醉打蒋门神是“义”字当前回报施恩的恩情。
21.《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4分)
22.《水浒传》中的人物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形象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请在下面两组中任选一组,作简要分析。(4分)
A.鲁智深和李逵B.林冲和武松
五、写作(50分)
23.请以《我会变得越来越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人物
故事
酒与故事的关联
①__________
大闹五台山
酒令好汉狂
杨志
②____________
酒误好汉差
武松
景阳冈打虎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浔阳楼吟反诗
酒添好汉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doc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4,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6页。
这是一份09,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元/份,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