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验(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测验(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改错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0.6和0.9之间的小数有( ).
A.2个B.12个C.无数个
2.大于0.1而小于0.3的小数有( )个。
A.1B.2C.3D.无数
3.两个( )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A.等底等高 B.完全一样C.完全一样的直角
4.根据26×73=1898,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A.2.6×7.3=1.898B.2.6×7.3=18.98
C.2.6×7.3=189.8D.26×7.3=18.98
5.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分别摆成右面的样子,从( )看到的形状完全一样。
A.上面B.左面C.前面
6.陈红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0分,数学95分,英语分数应该是( )。
A.90B.91C.92
7.下面题目不能用方程4x+5=69来解决的是( )。
A.合唱队有69人,比舞蹈队人数的4倍多5人,舞蹈队有x人
B.有69千克橙子,装了4箱,还剩5千克,平均每箱装x千克
C.爸爸体重69千克,再长5千克就是芳芳体重的4倍了,芳芳体重x千克
8.下面关系图正确的是( )。
A.B.C.
二、填空题
9.100千克大豆可以榨13.5千克豆油,1吨大豆可以榨( )吨豆油。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0.060( )0.06 4.2×2.1( )7.8×0.9
5.2×0.8( )5.2 3.01+0.7+6.99( )0.7+(3.01+6.99)
11.计算1.5×2.07时,先计算( )×( )=(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 )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位点上小数点,因此1.5×2.07=( ).
12.爷爷要做一个钝角三角形形状的风筝,已经准备好了两根80cm长的竹条,第三根应该选用( )长的竹条(填“10cm”“1.2m”或“2m”)。做完后,风筝的一个底角是4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和( )°。
13.根据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把下表填写完整。
14.下图是明明和强强9~15岁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
(1)上图是一幅( )统计图,纵轴每一格代表( )千克。
(2)明明和强强9岁的时候体重相差( )千克。
(3)从( )岁到( )岁明明较重,从( )岁到( )岁强强较重。
(4)两人的体重相差最大是( )千克,最小是( )千克。
(5)( )的体重增长幅度较小。
三、计算题
15.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2.6×0.44 52.78÷2.6
1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就简算。
四、改错题
17.森林医生。
认真观察下面的竖式,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并把错误的竖式改正过来。
五、作图题
18.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和一个直角三角形。
19.分别画出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六、解答题
20.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小时,共铺路237米,每天下午工作3.5小时,每小时铺路58米,这个工程队在一天里平均每小时铺路多少米?
21.贝贝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
贝贝成长记录册:
今天我满月,我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
过百天了,我的体长是0.9米,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
22.下面是水电费单价公示表:
下面是欢欢家8月份水电的用电情况:
公示:从8月1日起实施居民用水新标准:
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20吨的按每吨2.5元收费,超出的部分则按每吨3.5元收费.欢欢家8月份的水电费共多少元?
23.列方程并解答。
妈妈从网上购买了一包袜子(里面有3双),除了购买袜子的钱,还需要再付6元运费,妈妈一共付款42元。平均每双袜子多少元?
24.数学课上,同学们正在进行“剪小棒摆三角形”的探索活动。他们首先尝试把长度为12厘米的小棒剪成三段(三段的长度均为整厘米数),再把这三段首尾相接摆一个三角形。(12厘米长的小棒如下图,图中每个一样长)
(1)淘气想到了两种剪法,如下图(“”表示剪的位置)。按这两种剪法剪开后的小棒能分别摆成三角形吗?如果能,请在括号里画“√”,如果不能,请在括号里画“×”。
①第一种剪法:( )
②第二种剪法:( )
(2)如果先从小棒左边剪下2厘米长的一段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如下图(“ ”表示剪的位置),要想摆成一个三角形,接下来应该从哪里剪开才能得到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请你在图中画“ ”表示出接下来要剪的位置,并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
(3)请你结合以上对“剪小棒摆三角形”的探索,提出一个想继续研究的数学问题。
我提出的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个数
2
3
4
…
8
…
( )
…
n
直角三角形个数
4
8
12
…
( )
…
100
…
( )
水
2.5元/吨
电
0.55元/千瓦时
上月读数
本月读数
实际用量
水/吨
658
792
134
电/千瓦时
1068
1254
186
参考答案:
1.C
【详解】略
2.D
【分析】大于0.1而小于0.3的一位小数有0.2,两位小数有0.11、0.12、0.13,…,0.29;三位小数有0.111、0.112、0.113,…,…,因此大于0.1而小于0.3的小数有无数个,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大于0.1而小于0.3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弄清0.1和0.3之间的取不同的计算单位,小数的个数也就不同。
3.C
【详解】略
4.B
【分析】根据26×73=1898,观察四个选项中的因数的变化情况,依照积的变化规律即可判断正误,从而选择正确的一项。
26×73=1898,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所以2.6×7.3=18.98。
26×73=1898,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积的小数点也向左移动一位。所以26×7.3=189.8。
【详解】由分析可知:
A. 2.6×7.3=1.898,计算错误。
B. 2.6×7.3=18.98,计算正确。
C. 2.6×7.3=189.8,计算错误。
D. 26×7.3=18.98,计算错误。
故选择:B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就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5.B
【分析】分别画出三个几何体从上面、左面、前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再找出看到形状相同的两个几何体。
【详解】A.上面看到的图分别是:
B.左面看到的图分别是:
C.前面看到的图分别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6.B
【分析】根据“平均成绩×科目的数量=总成绩”算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进而用“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分别减去语文和数学两门功课的成绩即可求出英语的成绩。
【详解】92×3﹣90﹣95
=276﹣90﹣95
=186﹣95
=91(分)
故答案为:B。
7.C
【分析】A.由题意可知,根据等量关系:舞蹈队的人数×4+5人=合唱队的人数,据此列方程即可;
B.根据等量关系:平均每箱装的重量×箱数+5千克=橙子的总重量,据此列方程即可;
C.由题意可知,等量关系:芳芳的体重×4-5千克=爸爸的体重,据此列方程即可。
【详解】A.舞蹈队人数为x人,4x+5=69,本项不符合题意;
B.平均每箱装x千克,4x+5=69,本项不符合题意;
C.芳芳体重x千克,4x-5=69,本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列简易方程,明确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含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长方形是正方形;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图如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熟练掌握这些四边形的定义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0.135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先求出1000千克里面有几个100千克,1吨里面有几个100千克,则1吨大豆就可以榨多少个13.5千克豆油,然后再将单位化成吨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100=10(个)
10×13.5=135(千克)
135千克=0.135吨
1吨大豆可以榨0.135吨豆油。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以及应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10. = > < =
【分析】(1)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含有算式的大小比较,可以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3)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根据小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判断。
【详解】0.060(=)0.06;
4.2×2.1=8.82,7.8×0.9=7.02,8.82>7.02;4.2×2.1(>)7.8×0.9;
5.2×0.8(<)5.2;
3.01+0.7+6.99=0.7+3.01+6.99=0.7+(3.01+6.99);3.01+0.7+6.99(=)0.7+(3.01+6.99)。
【点睛】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1. 15 207 3105 3 3 3.105
【详解】略
12. 1.2m 40 10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已知两条边的长都是80cm,那么它的第三边应小于80+80=160cm,由此解答;
根据等角对等边,风筝的形状是钝角等腰三角形,已知40°的角为底角,所以顶角必定是钝角,依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可知另一个底角也是4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两个40°即可得到顶角的度数。
【详解】80+80=160(厘米),做一个钝角三角形形状的风筝第三根不可能是10厘米;
1.2米=120厘米,2米=200厘米;
160厘米>120厘米,160厘米<200厘米;第三根应该选择用1.2米长的竹条。
风筝的一个底角是4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40°和
180°-40°×2
=180°-80°
=100°
故答案为:1.2m;40;100
【点睛】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为:(1)三角形三边关系(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应灵活掌握并理解。
13. 28 26 4n-4
【分析】通过观察与分析即可得出,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会增加4个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出公式:(正方形的个数-1)×4=三角形的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正方形的个数-1)×4=三角形的个数
当有8个正方形时,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8-1)×4
=7×4
=28(个)
当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100个时,正方形的个数是:
100÷4+1
=25+1
=26(个)
当有n个正方形时,三角形的个数是:(n-1)×4=(4n-4)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14. 复式 1 0.5 11.5 15 9 11.5 1 0 强强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有两条线表示不同人的体重变化情况,所以该统计图应为应为复式折线统计图,纵轴每一格代表1千克;
(2)在统计图中找出横轴9岁对应纵轴的两个数,相减即可。
(3)明明较重时实现在虚线上面;强强较重时虚线在实现上面,据此解答。
(4)对应两点之间距离最大时体重相差最大,算两者差即可;对应两点距离最小时体重相差最小,如果两点重合说明体重相等,相差为0。
(5)线段坡度较小的体重增长幅度较小。
【详解】由分析可得:(1)上图是一幅复式统计图,纵轴每一格代表1千克。
(2)明明和强强9岁的时候的体重分别为:27和26.5,
27-26.5=0.5(千克)
所以明明和强强9岁的时候体重相差0.5千克。
(3)从11.5岁到15岁明明较重,从9岁到11.5岁强强较重。
(4)10岁和15岁时,两人的体重相差最大;
28-27=1(千克);31-30=1(千克)
在11.5岁时,两人的体重相等,相差最小。
两人的体重相差最大是1千克,最小是0千克。
(5)强强的体重增长幅度较小。
故答案为:(1)复式,1;(2)0.5;(3)11.5,15,9,11.5;(4)1,0;(5)强强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关键是要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15.23.144 20.3
【详解】略
16.38200;900;376;
10;21;118.8
【分析】(1)先把382看作382×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2)先把81化为9×9,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3)先去掉括号,再利用加法交换律简便计算;
(4)先把3.2化为0.8×4,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5)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6)先把99化为10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详解】(1)
=
=
=
=38200
(2)
=
=
=
=900
(3)
=
=
=
=376
(4)
=
=
=
=1×10
=10
(5)
=
=
=11+10
=21
(6)
=
=
=120-1.2
=118.8
17.×;改正见详解
【分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详解】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积是2380,题中忘了把末尾的0落下来,造成在点小数点时发生了错误。
【点睛】熟悉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如图:
【详解】略
19.见详解
【分析】从前面看有3层,最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中层和上层各有1个小正方形都在最左侧;从左面看有3层,最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中层和上层各有1个小正方形都在最右侧;从上面看有3层,最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中层和上层各有1个小正方形都在中间;依此画图即可。
【详解】如下图所示:
20.55米
【分析】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下午的工作效率乘下午的工作时间求出下午铺的米数;用上、下午铺的总米数除以上、下午铺的总时间就是这个工程队在一天里平均每小时铺的米数。
【详解】(237+58×3.5)÷(4.5+3.5)
=(237+203)÷8
=440÷8
=55(米)
答:这个工程队在一天里平均每小时铺路55米。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总工作量÷总工作时间=平均工作量。
21.0.58米
【分析】因为:百天时贝贝的体长是0.9米,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用百天时贝贝的体长减去0.22米等于贝贝满月时的体长;
又因为:贝贝满月时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用贝贝满月时的体长减去0.1米就等于贝贝出生的体长。
【详解】0.9-0.22-0.1
=0.68-0.1
=0.58(米)
答:贝贝出生时的体长是0.58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等量关系式。(1)百天时贝贝的体长-0.22米=贝贝满月时的体长;(2)贝贝满月时的体长-0.1米=贝贝出生的体长。
22.551.3元
【详解】2.5 × 20 + (792 - 658 - 20) × 3.5 + (1254 - 1068) × 0.55 = 551.3 (元)
答:欢欢家8月份的水电费共551.3元.
23.12元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每双袜子的价钱乘买的双数可以算出买袜子用了多少元,买袜子用去的钱加上运费就是妈妈应付的钱数。可以设平均每双袜子x元,即袜子的单价×双数+运费=付款总数,根据此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平均每双袜子x元。
3x+6=42
3x+6-6=42-6
3x=36
3x÷3=36÷3
x=12
答:平均每双袜子12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题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24.(1)①×;②√;(2)见详解;(3)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2)从小棒左边剪下2厘米长的一段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还剩下12-2=10厘米,10厘米可以分成:10=1+9=2+8=3+7=4+6=5+5,再根据三角形的特性判断。
(3)前面用到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联想到继续研究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答案不唯一)。
【详解】(1)淘气想到了两种剪法,如下图(“”表示剪的位置)。按这两种剪法剪开后的小棒能分别摆成三角形吗?如果能,请在括号里画“√”,如果不能,请在括号里画“×”。
①第一种剪法:
分成了6厘米、5厘米、1厘米的三根小棒,5+1=6,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第二种剪法:
分成了4厘米、4厘米、4厘米的三根小棒,4+4>4,能组成三角形。(√)
(2)
思考过程:从小棒左边剪下2厘米长的一段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还剩下12-2=10厘米,10厘米可以分成:10=1+9=2+8=3+7=4+6=5+5;
1+2<9,不能组成三角形;2+2<8,不能组成三角形;2+3<7,不能组成三角形;2+4=6,不能组成三角形;2+5>5,能组成三角形。
(3)我提出的数学问题: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
【点睛】熟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够结合题意列出合理的不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试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有一个角是90.7°的三角形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试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角三角形的高有,十分位上的7比百分位上的7多,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试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明辨是非,精挑细选,计算乐园,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