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32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应用、化学与环境-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专题32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应用、化学与环境-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1页
    专题32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应用、化学与环境-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2页
    专题32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应用、化学与环境-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32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应用、化学与环境-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2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应用、化学与环境-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应用,化学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应用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2.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天然气B.石油C.酒精D.煤
    3.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氢气B.煤C.石油D.天然气
    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
    5.“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
    6.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B.石油C.煤D.乙醇
    7.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
    8.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
    A.碳与氧气的反应B.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镁与盐酸的反应
    9.2021年6月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液氢和液氧反应吸收热量
    B.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C.液氢贮存、运输都容易
    D.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不变
    10.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的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B.装置②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氧气或氢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C.装置④或⑤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⑥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时,用燃着的木条在导管b处验满
    二、化学与环境
    1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直接排放生活污水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减少燃煤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③禁止使用化肥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④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有利于节约纸张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1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C.就地焚烧废弃塑料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14.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喝高钙牛奶可预防贫血
    C.加明矾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D.大力推广脱硫煤,有助于减少酸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含洗涤剂的水洗去油污是乳化作用
    B.工业废水不需要处理就可以直接灌溉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电解水获取H2,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
    16.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B.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又卫生D.绿色出行,积极步行“低碳生活”
    17.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坚持绿色出行B.分类投放垃圾C.禁放烟花爆竹D.露天焚烧秸秆
    18.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下列垃圾不应该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 )
    A.废旧报纸B.空易拉罐C.茶叶残渣D.矿泉水瓶
    19.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干净无污染的纸袋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 )
    A.B.C.D.
    20.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禁止施用化肥农药D.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21.“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空的塑料矿泉水瓶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 )
    A.B.
    C.D.
    22.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鱼刺、菜叶应投入的垃圾桶是( )
    A.厨余垃圾B.有害垃圾
    C.可回收垃圾D.其他垃圾
    23.“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
    A.B.C.D.
    24.今年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酸雨是因为大气中 CO2 含量增多
    B.农药是有毒物质,应禁止使用
    C.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
    D.为节约用水,可将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错误;
    B、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可以是缓慢氧化,不一定是燃烧,故错误;
    D、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都是通过燃烧获得,还有一部分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获得,故错误。
    故选B
    2.C
    【详解】化石能源是在地壳中形成的不可再生能源,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天然气,所以酒精不属于化石能源,故选C。
    3.A
    【详解】A、氢气可以用水为原料来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A。
    4.A
    【详解】试题分析:甲烷具有可燃性,和氧气遇到明火容易爆炸。故选A.
    考点:燃烧的条件
    5.D
    【详解】A、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及部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不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B、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及部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烟尘等,不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及部分一氧化碳烟尘等,不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D、使用太阳能不排放任何污染物,符合“低碳”理念,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由高粱、薯类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
    7.C
    【详解】煤燃烧可能有二氧化硫产生,汽油燃烧可能有一氧化碳产生,天然气燃烧可能有一氧化碳产生,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故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C。
    8.C
    【详解】A、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C、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吸收热量,符合题意;
    D、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A、液氢和液氧反应放出热量,故A错误;
    B、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故B正确;
    C、氢气的密度小,贮存、运输比较困难,故C错误;
    D、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都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可选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可以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装置④或⑤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收集装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装置⑥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时要从b端进气,故用燃着的木条在导管a处验满,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详解】A、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会污染水资源,故选项A错误;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资源,故选项B错误;
    C、地下水资源有限,不能大量开采和使用,故选项C错误;
    D、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①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废金属对环境的污染,①表述正确;
    ②煤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减少煤的燃烧,有利于环境保护、治理雾霾,②表述正确;
    ③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的高产和丰收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对土壤、水的污染,③表述错误;
    ④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④表述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A、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会损害土壤、大气和水体,故B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就地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有效防止废旧金属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故D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详解】A、室内起火,不能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否则会引起火势更旺,故选项A说法错误;
    B、喝高钙牛奶不能预防贫血,可预防骨质疏松,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加明矾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大力推广脱硫煤,能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产生,有助于减少酸雨,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A、用含洗涤剂的水洗去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形成乳浊液除去,正确;
    B、工业废水不处理就直接灌溉会污染植物,错误;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错误;
    D、水中不含有氢分子,电解水获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错误;
    故选A。
    16.C
    【详解】A、布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A对,不符合题意;
    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能够节约资源,B对,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C错,符合题意;
    D、改进污水处理技术,能够减少水体污染,D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D
    【详解】A、坚持绿色出行,可减少化石燃燃料的燃烧,露天焚烧秸秆,与主题相符;
    B、分类投放垃圾,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与主题相符;
    C、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有害烟尘的产生,与主题相符;
    D、露天焚烧秸秆会生成烟尘,污染大气,与主题不相符;
    故选D。
    18.C
    【详解】A、废旧报纸材质为纸制品,属于可回收物,可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A错;
    B、空易拉罐才子为金属,属于可回收物,可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B错;
    C、茶叶残渣属于厨余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故C正确;
    D、矿泉水瓶材质为塑料,属于可回收物,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D错误。
    故选:C。
    19.A
    【详解】A、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故干净无污染的纸袋属于可回收物,符合题意;
    B、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不符合题意;
    C、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如废电池等,不符合题意;
    D、其他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C
    【详解】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发现环境污染后及时采取措施减缓环境污染的程度,选项正确;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能够减缓环境污染,还能够节约金属资源,选项正确;
    C、现阶段禁止施用化肥农药是不现实的,可以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选项错误;
    D、森林中的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所以应严禁乱砍滥伐森林,选项正确,故选C。
    21.B
    【详解】废弃的塑料瓶可以回收再重新利用,所以空的塑料矿泉水瓶应投入印有可回收物的垃圾箱内。
    故选:B。
    22.A
    【详解】A、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故鱼刺、菜叶属于厨余垃圾,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如废电池等,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可回收垃圾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塑料包装等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其他垃圾是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B
    【详解】A、“其他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不属于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垃圾,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选项A不正确;
    B、“可回收物”垃圾桶应投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废旧报纸应投入其中,选项B正确;
    C、“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报纸不属于此类,选项C不正确;
    D、“厨余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厨房垃圾,报纸不属于此类,选项D不正确。故选B。
    24.C
    【详解】A、形成酸雨是因为大气中SO2含量增多或氮的氧化物增多,故错误;
    B、农药可杀灭病虫害,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禁止使用农药,对农业生产不利,应合理施用,故错误;
    C、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故正确;
    D、工业用水一般含有许多有害物质,不能直接灌溉农田,故错误
    故选C。

    相关试卷

    专题35 实验目的-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35 实验目的-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3 实验操作-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33 实验操作-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 化学式-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14 化学式-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