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三校(盐城一中、亭湖高中、大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校(盐城一中、亭湖高中、大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②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可能会出现纯合子
③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④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如图所示,1-4表示染色体,①~⑧表示染色单体。不考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单体①和③可能分配到同一个精细胞中
B.该细胞产生的4个精细胞基因型两两相同,共有两种
C.染色体1与2上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染色单体⑤和⑥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及非等位基因
3.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④
4.生物学家为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根据密度不同通过离心技术,将细胞中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分离开来,在试管中得到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复制所得子代DNA分子中(A+C)/(T+G)的值为1/
B.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第二代细胞中的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DNA带
C.DNA分子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同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D.连续培养三代(复制了三次),在第三代大肠杆菌中含15N的链占该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16
5.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4:1B.9:6:1C.3:5:2D.1:2:1
6.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报春花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错误的是( )
A.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种群中白花基因型有6种
D.白花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是7/13
7.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物理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探究——差速离心法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8.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9.1965年9月,我国合成了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称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
B.图中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C.图中①过程与②过程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D.图中②过程称为翻译,从图中可知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10.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缺乏酶⑤会导致人患白化病
B.缺乏酶③会导致人患尿黑酸症
C.据图可知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苯丙酮酸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需给此类患儿提供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
11.下列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B.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不改变该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12.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13.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可能引起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可导致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
D.基因型为Dd的豌豆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14.“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针对袁隆平院士“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愿景,湖南衡阳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高产攻关试验基地,同一生态区连续2年双季稻亩产超过1500公斤,这意味着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关目标实现了。这也标志着我国育种技术水平更进一步。下列有关水稻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迄今为止,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B.将水稻花粉经离体培育后,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单倍体的种子或幼苗
C.二倍体水稻幼苗低温诱导,可得到四倍体纯合水稻,茎秆粗壮、米粒变大、稳定遗传
D.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水稻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15.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C.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二、多选题
16.某种二倍体植物不含性染色体,但花的演化受等位基因G、g的调控,当基因G存在时演化为雄花序即雄株,仅有基因g时演化为雌花序即雌株。该植物叶形的长椭圆形(H)对倒卵圆形(h)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倒卵圆形叶雌株的基因型只有1种
B.长椭圆形叶雄株的基因型为GgHH、GgHh
C.倒卵圆形叶雄株与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杂交,子代中倒卵圆形叶雄株占1/2
D.长椭圆形叶雄株和长椭圆形叶雌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
17.甲、乙两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些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结构⑥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B.从化学组成上看,甲图中的1和6不同
C.乙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物质结构相同
D.乙图中的①链与甲图中a链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18.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d表示等位基因),某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表型正常。现用放射性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诊断结果如下图(O表示无放射性,●放射性强度是◆的2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双胞胎孩子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B.个体1、个体2、个体3分别是表现型患病男孩、正常丈夫、正常女孩
C.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母亲,也只能传递给女儿
D.个体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
19.在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甲基化引起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基因突变
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被甲基化有关
C.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腺嘌呤配对
D.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D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三、读图填空题
20.甲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10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7和_______________,发生基因重组的区间为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5~6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条,7~9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导致时期7与13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甲图中B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图表示人类镰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和一个家族中患此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α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___,β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___。
(3)从图乙可看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性遗传病。
(4)Ⅱ8基因型是______,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从理论上讲,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________。
(5)若图甲中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的功能。下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部分的放大。请回答:
(1)图甲所示过程表示___________,模板为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过程表示___________,发生场所在__________,图乙中各物质或结构含有核糖的有_________________,图乙所示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图甲中①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3)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
(4)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__。
A.传递遗传信息B.作为遗传物质C.转运氨基酸D.构成核糖体
(5)科学家在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时,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实验中搅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______min,否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但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___________。
23.大肠杆菌DNA呈环状,下图表示其复制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连接_____个脱氧核糖,基因的特异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2)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复制起始时的解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酶1表示_________,作用时需要由_________直接供能。酶2表示_________,它催化DNA子链的延伸。
(4)大肠杆菌DNA的复制属于_________。
A.单起点连续复制B.单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C.多起点连续复制D.多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5)科学家为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 1 \* GB3①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GB3②要证明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应记录并比较离心后试管_________(选填“①②”、“②③”或“①②③”)中DNA带的位置。若已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则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增殖三代后,含15N的DNA分子占_________%。
五、填空题
24.果蝇的红眼与紫眼受基因D、d控制,灰体与黑檀体受基因H、h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取A、B两个培养瓶,选取红眼黑檀体雌果蝇和紫眼灰体雄果蝇若干放入A培养瓶中,再选取紫眼灰体雌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雄果蝇若干放入B培养瓶中,分别置于常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___________,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入A瓶的红眼黑檀体基因型为______,B瓶内羽化的F1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
(3)将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与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移入新的培养瓶内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后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发现各代果蝇的翅型均为直翅,但在连续繁殖中偶尔出现一只裂翅雄果蝇。将其与直翅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若干裂翅与直翅的雌雄果蝇。选用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1果蝇中灰体裂翅194只、灰体直翅203只;选用F1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2果蝇中灰体裂翅164只、黑檀体直翅158只。据此推测,控制翅型的基因与体色的基因的位置关系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F2只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裂翅雌雄果蝇分成多组杂交,发现其中大多数杂交组合获得的子代中裂翅占2/3,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①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AA和Aa个体的表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①错误;
②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可能会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Aa,②正确;
③隐性性状是指杂合子未表现出的性状,隐性纯合子能表现隐性性状,③错误;
④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④正确。
2.答案:D
解析:A、1和2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致,是一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1和2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由于单体①和③分别位于染色体1和2上,因此1和2分离,导致①和③不可能分配到同一个精细胞中,A错误;
B、3和4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致,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单体⑥和单体⑦上端颜色互换,说明在这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染色体互换,互换后的染色体经历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由⑤⑥⑦⑧四条单体形成的四条染色体分别进入四个精细胞中,导致形成的4个精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共有4种,B错误;
C、染色体1与2上的各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其上的非等位基因由于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染色单体⑤和⑥上的DNA是复制而来的,同一位置上具有相同基因,不同位置具有非等位基因;若该个体为3、4号染色体上某基因的杂合子,则单体⑦和单体⑥上发生染色体互换后,导致单体⑤和单体⑥对应的交换位置上为等位基因,综上所述,染色单体⑤和⑥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及非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红花×白花→红花、白花,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两个组合均为测交组合,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①④错误;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说明非甜玉米是杂合子,其所具有的非甜性状为显性性状,甜味为隐性性状,②正确;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符合显性性状的定义,说明盘状为显性性状,球状为隐性性状,③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A、在双链DNA分子中,A=T,C=G,故复制所得子代DNA分子中(A+C)/(T+G)的值为1,A正确;B、如果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那么第二代细胞中的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DNA带,一条(14N/14N-DNA)位于上部,另一条(15N/14N-DNA)位于中部,B正确;C、DNA分子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C正确;D、连续培养三代(复制了三次),第三代大肠杆菌中含15N的链有2条,该代DNA分子总链数为16条,在第三代大肠杆菌中含15N的链占该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8,D错误。故选D。
5.答案:A
解析: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A和a两种花粉和卵细胞的比例均为1:1。又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A:a=1:1,而花粉的种类和比例为A:a=3:1,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为1/2A、1/2a,而花粉的种类和比例为3/4A、1/4a。因此该个体自花传粉,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2×3/4=3/8,Aa的比例为1/2×3/4+1/2×1/4=4/8,aa的比例为1/2×1/4=1/8。因此,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3:4:1,A正确。
6.答案:C
解析:A、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据甲图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
C、黄色报春花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均为白色,即开白色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4种)、aaB_(2种)、aabb(1种),共有7种,C错误;
D、F2中白花基因型为A_B_(9份)、aaB_(3份)、aabb(1份),共占13份,其中A_BB(3份)、aaB_(3份)、aabb(1份)能稳定遗传,占F2白花藏报春的7/13,D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析: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①正确;
②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②正确;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建构属于物理模型,③正确;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设置了有氧和无氧2个实验组进行对比,④正确;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使用的是差速离心法,而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探究使用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法,⑤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图中显示,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患病的女儿,因此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B正确。故选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转录与翻译的场所及特点。图中①过程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A错误;图中①过程为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②过程为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图中①过程存在碱基配对方式A—U、T—A、G—C、C—G,②过程存在碱基配对方式A—U、U—A、G—C、C—G,①过程与②过程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C正确;图中②过程为翻译,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从图中可知,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D错误。
10.答案:C
解析:A、分析图示可知,缺乏酶⑤黑色素不能合成,会导致人患白化病,A正确;
B、分析图示可知,缺乏酶③尿黑酸会积累,导致人患尿黑酸症,B正确;
C、据图可知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错误;
D、苯丙酮尿症表现为苯丙酮酸积累,苯丙酮酸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需给此类患儿提供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D正确。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基因重组可通过有性生殖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也可通过基因工程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A错误;
B、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错误;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进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原材料,C正确;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没有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可能发生,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由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DNA分子中嘌呤核苷酸的数目与嘧啶核苷酸的数目始终相等,故嘌呤核苷酸比例始终不变,A 项错误;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 项错误;增加的三碱基序列AAG,如果插入点在某两个密码子之间则增加一个氨基酸,如果插入点在某个密码子内部,则最多有两个氨基酸不同,C项正确;在基因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D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基因(非等位基因)也随之发生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故A正确;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交换,其上可能含有等位基因,可引起基因重组,故B正确;基因重组可得到多种基因型的配子,一对夫妇的产生的不同配子随机受精,可导致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故C正确;Dd豌豆自交因基因的分离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故D错误。
14.答案:A
解析:A、杂交育种可以集合亲本的优良性状,迄今为止,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其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水稻花粉离体培养后为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诱导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为二倍体植株,B错误;
C、二倍体水稻经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可得到四倍体水稻,多倍体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所以稻穗、米粒变大,但该四倍体植株不一定为纯合子,C错误;
D、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水稻由于联会紊乱,无可育后代,但该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CD
解析:A、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都经历了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是否需要变形、生殖细胞数目,B错误;
C、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导致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有差别,C错误;
D、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D错误。
故选BCD。
16.答案:ABD
解析:A、倒卵圆形叶雌株的基因型只有gghh1种,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长椭园形叶雄株的基因型为GgHH、GgHh,B正确;C、倒卵圆形叶雄株(Gghh)与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ggHh)杂交,子代中倒卵圆形叶雄株(Gghh)占1/2×1/2=1/4,C错误;D、长椭圆形叶雄株(GgH_)和长椭圆形叶雌株(ggH_)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ggHh),D正确;故选C。
17.答案:ABC
解析:A、乙图中从右到左多肽链越来越长,故结构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A正确;
B、甲图表示转录,b为RNA,1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6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1和6的五碳糖不同,其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B正确;
C、乙图中②③④⑤都是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形成的多肽链,结构相同,C正确;
D、乙图中的①链是RNA,其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而a链是DNA,其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两者基本组成单位不同,D错误。
故选ABC。
18.答案:BCD
解析:AB、由分析可知,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个体2的基因型为XdY、个体3的基因型为XdXd,分别是患病男孩、正常丈夫、正常女孩,A错误,B正确;C、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只能传递给女儿,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故该致病基因只来自于母亲,也只能传递给女儿,C正确;D、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其X染色体一定会传给女儿,故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D正确。故选:BCD。
19.答案:B
解析:A、DNA甲基化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添加了甲基的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C错误;
D、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使得基因的表达有差异,D错误。
故选B。
20.答案:(1)受精作用;11-13;1-2;3-4
(2)10;0
(3)着丝粒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4)4;3-4(3-5);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解析:
(1)乙图中,10处染色体和DNA含量瞬间加倍的原因是发生了受精作用;染色单体从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粒分裂后消失,图中1和11表示染色体复制完成,7和11表示着丝粒分裂,因此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7和11~13;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因此发生基因重组的区间为1~2和3~4。
(2)图中5-6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时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5~6时期染色体数目为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即7~9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0。
(3)乙图中导致时期7与13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4)甲图中B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甲图中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3~4(3-5);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21.答案:(1)DNA复制;转录
(2)CAT;GUA
(3)常;隐
(4)BB或Bb;1/8;BB
(5)不会,因为翻译形成的氨基酸没有变,所以生物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判断,α链碱基组成为CAT;根据左边转录过程分析可推知,β链是以α链为模版转录形成的mRNA链,所以β链碱基组成为GUA。
(3)右图中的Ⅰ3和Ⅰ4正常而他们的女儿Ⅱ9患病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4)根据(3)题分析可知,Ⅰ3和Ⅰ4的基因型均为Bb,他们的儿子Ⅱ8表现正常,所以Ⅱ8基因型是BB或Bb;Ⅱ6和Ⅱ7正常,但是其儿子患病,因此二者的基因型都为Bb。Bb×Bb→BB︰Bb︰bb=1︰2︰1,因此,Ⅱ6和Ⅱ7婚后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1/2=1/8;Ⅱ9是患者,基因型为bb,要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5)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T突变成CTC,则转录成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由GAA变成GAG,但由此两个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所以生物的性状不变。
22.答案:(1)转录;DNA的一条链
(2)翻译;核糖体;mRNA、tRNA、核糖体(rRNA);不完全相同
(3)④①
(4)ACD
(5)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2;部分噬菌体未侵染进入细菌;增高
解析:
(1)图甲过程中RNA聚合酶在起催化作用,且模板为DNA,因此,该过程为转录过程,转录的模板为DNA分子的一条链。
(2)图乙所示过程表示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即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图乙代表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的场所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翻译的模板为mRNA,转运氨基酸的工具为tRNA,RNA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因此图乙中各物质或结构含有核糖的有核糖体、tRNA和mRNA,图乙代表的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发生在RNA之间(A和U、G和C配对),而图甲中①过程为转录过程,该过程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和RNA之间(A和U、G和C、T和A配对),可见这两个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完全相同。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前者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即存在于④中,后者存在于DNA的磷酸①中。
(4)RNA在细胞中能作为酶,能起催化作用;作为rRNA,能参与组成核糖体;作为mRNA,能作为翻译的模板,传递遗传信息;作为tRNA,能转运氨基酸。即RNA在大肠杆菌细胞也能担负上述功能,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即ACD正确。
故选ACD。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据图分析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2min,否则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无法充分分离开,因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但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最可能是部分噬菌体未侵染进入细菌,进而出现在上清液中;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意味着子代噬菌体从细胞中裂解出来,经过离心、分层进入到上清液中,因而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上升。
23.答案:(1)2;脱氧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
(2)A与T之间的氢键数量少,容易打开
(3)解旋酶;ATP(腺苷三磷酸);DNA聚合酶
(4)B
(5)同位素标记、密度梯度离心;①②③;25
解析:(1)环状DNA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形成基本骨架,每一个磷酸均与2个脱氧核糖相连,DNA具有特异性原因是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
(2)DNA中A与T之间氢键数目少于C与G,解旋中更容易断开。
(3)ATP是直接能源物质,DNA子链延伸时是脱氧核糖的3′端与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5′端相连,故子链延伸方向是5′→3′。
(4)原核生物的DNA复制时是单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5)①若DNA为全保留复制,子一代15N15N:14N14N=1:1,含有重带、轻带;若DNA为半保留复制,子一代全为15N14N,只有中带。②增殖三代后,DNA分子中15N14N:14N14N=2:6。
24.答案:(1)相对性状;常;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表型相同(均为红眼)
(2)DDhhDdHh
(3)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紫眼灰体∶紫眼黑檀体=16:2:8:1
(4)分布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控制裂翅(直翅)和灰体(黑檀体)的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F1灰体裂翅雌果蝇产生配子时,控制翅型和体色的基因间没有发生互换
(5)裂翅基因纯合致死
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A与B两个培养瓶中的杂交相当于正交与反交,且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判断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且眼色与体色两对相对性状满足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放入A瓶的红眼黑檀体基因型为DDhh;再由亲本推测子代可知B瓶内羽化的F1果蝇基因型为DdHh。
(3)题意分析可知,后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6DH(红眼灰体)、2Dhh(红眼黑檀体)、8ddH(紫眼灰体)、1ddhh(紫眼黑檀体)。
(4)根据(4)题意分析可知,裂翅对直翅为显性,灰体基因与裂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黑檀体基因与直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满足连锁遗传,观察发现各代果蝇的翅型均为直翅,但在连续繁殖中偶尔出现一只裂翅雄果蝇。由于F1灰体裂翅雌果蝇是双杂合子,减数分裂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两种配子,所以F2只出现两种表现型。
(5)根据(4)题意分析可知,裂翅对直翅为显性,当亲本都是裂翅(为显性杂合子)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将会发生性状分离,获得的子代中裂翅占2/3;当亲本都是裂翅(为显性纯合子)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将会稳定遗传,获得的子代全部为裂翅。
关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00,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三校(盐城一中、亭湖高中、大丰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