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
    一.课内文言文检测(15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惑而不从师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皆出于此乎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拘于时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方诛商鞅,疾辩士 声非加疾也
    B.然今卒困于此 楚救卫,不卒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曹、卫告绝于楚
    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 以此为闾里率 榜样
    B.士大夫之族 类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兄弟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卫侯欲与楚 结交
    D.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田父绐曰 欺骗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耻学于师 吾从而师之
    B.非田畜所出弗衣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小学而大遗
    D.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下列特殊句型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乃谓其骑曰:“何如?”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善假于物也
    二.课内阅读检测(9分)
    以后许多书家也认为,作为书法的汉字确有模拟、造型这个方面:
    或像龟文,或比龙鳞,舒体放尾,长翅短身,颉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蔡邕:《篆势》)
    ……
    这表明,从篆书开始,书家和书法必须注意对客观世界各种对象、形体、姿态的模拟、吸取,即使这种模拟吸取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概括性和抽象化的自由。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象形”作为“文”的本意,是汉字的始源。后世“文”的概念便扩而充之相当于“美”。汉字书法的美也确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即在它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甲骨文开始了这个美的历程。“至其悬针垂韭之笔致,横直转折,安排紧凑,又如三等角之配合,空间疏密之调和,诸如此类,竟能给一段文字以全篇之美观。此美莫非来自意境而为当时书家精意结构可知也。”①应该说,这种净化了的线条美——书法艺术在当时远远不是自觉的。就是到钟鼎金文的数百年过程中,由开始的图画形体发展到后来的线的着意舒展,由开始的单个图腾符号发展到后来长篇的铭功记事,也一直要到东周春秋之际,才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这种书法美的有意识地追求。它与当时铭文内容的滋蔓和文章风格的追求是正相配合一致的。郭沫若说,“东周而后,书史之性质变而为文饰,如钟镈之铭多韵语,以规整之款式镂刻于器表,其字体亦多作波磔而有意求工。……凡此均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②。有如青铜饕餮这时也逐渐变成了好看的文饰一样。在早期,青铜饕餮和这些汉字符号(经常铸刻在不易为人所见的器物底部等处)都具严重的神圣含义,根本没考虑到审美,但到春秋战国,它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特性便突出地独立地发展开来了。与此并行,具有某种独立性质的艺术作品和审美意识也要到这时才真正出现。
    【注】①邓以蛰《书法之欣赏》,转引自宗白华:《中国书法中的美学思想》,《哲学研究》1962年第1期。②郭沫若:《青铜时代·周代彝铭进化观》
    6. 以下句子中,加点语汇的含意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这位作者着意通过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来描写人物。
    我心中暗想,这等人如何会偷东西,莫非错疑了人么?
    人类的恶鬼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象形造字法”在汉字产生过程中至关重要,也是建立汉字书法美的前提之一。
    汉字的书法之美既体现在文字本身的线条之中,也体现在文字之间的布局之中。
    自甲骨文起,书家已开始追求汉字中的书法之美,宗白华与郭沫若对此认识一致。
    商代青铜器具有狞厉的美,但当时,它们更多地被视作祭祀礼器,而非审美对象。
    8. 以下图片中,最适合作为文中画线句配图的一项是(▲)(3分)A.B.
    C.D.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材料一:
    ①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②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③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④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⑤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差,“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等差”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
    (摘编自马作武《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材料二:
    随着周代后期封建制度的解体,尤其是战国时期,文武分离,武士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成为游侠。他们与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的儒家不同,更多出身于下层阶级。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史记·游侠列传》)。约生活于春秋之末、战国之初的墨子及其门徒就是这样的“侠”。《淮南子·泰族训》有言:“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以赴火蹈刀,死不旋踵。”
    墨子抨击不义攻伐,但对于讨灭暴虐害民的君主,使社会得以安定的“诛”甚为支持,他在《非攻下》一文中把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都称为“诛”,归于有义的圣王之诛暴行为。正是在“非攻是诛”这种主张的基础上,他赞成“越王勾践视吴上下不相得,收其众以复其仇”(《墨子·非攻中》)的复仇战争。推崇强力,非攻,诛暴,非命,墨子的这些品质都与侠有关。而且,出身于侠,墨子并不以勇力骄人欺人,墨子虽然“好勇”,但反对他的弟子“闻其乡有勇士焉,必从而杀之”的“恶勇”(《墨子·耕柱》),他心目中的真勇是“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墨子·贵义》)的舍生取义。
    (黎保荣《论先秦诸子的“尚武”思想》)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墨子自立门户,聚徒讲学,热衷游学,是为了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
    B. 墨子是“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是“背周道而用夏政”的人,他主张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
    C. 目睹并亲身感受了战争动乱的墨子认为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只要兼爱就能杜绝一切的“祸篡怨恨”。
    D. 失去爵位的武士,流散各地,成为游侠。与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的儒家不同,他们都出身于下层阶级。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兼爱”是墨子政治主张的核心,它沁润着平等意识,这也是墨子思想中极有价值的部分。
    B. 墨子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是“兼以易别”。
    C. 儒家的“爱”,“轻重厚薄”有别,墨子的“爱”,亲疏厚薄不分,故后者的爱更有意义。
    D. 墨子抨击不义攻伐,但他赞同“争一言以相杀”,因为在他心目中,义比性命更加重要。
    11. 结合材料一、二,下列能证明墨子主张的是(▲)(3分)
    A.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2. 简要分析材料一第4段的论证特色。(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0分)
    猫和警察 卡尔维诺
    ①在城里扫荡隐藏的武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警察们会爬上警车,头上戴着会给他们一副统一而非人面貌的皮制防护帽,他们会去贫民区,响着警报器,弄乱抽屉里的内衣,拆掉炉子里的管道。在那些日子里,一种折磨人的痛苦正在占据着警察巴拉维诺的内心。
    ②刚刚失业的巴拉维诺去当了警察。他也是刚知道那个貌似平静而繁忙的城市底下存在着一个秘密:在沿着街道的水泥墙后面,在僻静的围栏中,在漆黑的地下室里,闪闪发光的恐怖武器如森林般茂密地小心躺着,就像豪猪刺那样。警察巴拉维诺在他的市民中间感到非常不自在,他感觉,每一块下水道盖子,每一垛废物,都在守护着什么难以理解的威胁。
    ③一天晚上,警察跑到工人聚居区,包围了一整座房子,那是一幢外观腐烂的大型建筑。破旧的楼梯从地下室一直到屋顶,穿过这个老房子的身体,就像是有着无数分支的黑色血管。警察们上去了,巴拉维诺在他们中间,戴着叫人难以认出的如机器人一样的头盔,但他仍为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烦心事折磨着。他们被告知,他们的敌人,他们警察的敌人,也就是奉令行事人的敌人,就藏在那座房子里。警察巴拉维诺从半掩的门里,惊恐地望着房间里面:为什么每一个人,都用焦虑、痛苦的眼神望着他们?如果他们中的某个人是敌人,为什么他们不可能都是敌人?
    ④他们下到一个低矮的房间里,一家人正围着铺上红格子布的餐桌吃晚饭。孩子们都在大喊大叫。只有坐在爸爸膝盖上吃饭的最小的家伙,正用黑色而充满敌意的眼睛,一声不吭地望着他们。“我们有搜查房子的命令”队长说道。爸爸正在给小孩一勺勺地喂食。他先是斜着看了他们一眼,可能还有点讽刺的意思;然后就耸了耸肩,继续照料着孩子。
    ⑤警察巴拉维诺笨手笨脚地活动着自己修长纤细的臂膀,把一个抽屉弄得叮咚作响:匕首?不,餐具。又把一个书包摇得轰鸣不止:炸弹?书。卧室里拥挤得无法穿行:两张双人床,三张小床垫。而在房间的另一头,一个小孩正坐在一张小床上,因为牙疼,啼哭了起来。巴拉维诺早就想在那些床中间打开一条通道来安抚他了,但如果他是在给一座伪装的军火库放哨怎么办?如果在每张床铺下都藏着一架迫击炮的炮筒怎么办?
    ⑥巴拉维诺跑到走廊里,厕所的门打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个扎红蝴蝶结的小女孩,怀中抱着一只猫。他觉得应该跟小孩们做朋友,问他们话。他尝试着抚摸那猫,那猫却突然逃掉了,还不时转过身来,怀有敌意地看他几眼。
    ⑦巴拉维诺在走廊里大跨步地跳开了,追着那猫。他进到一个房间,那里两个姑娘正伏在缝纫机上干活。地上有着成堆的碎布头,“是武器?”警察巴拉维诺问道,还用脚拨开布料,却走不动路了,他们脚给缠上了玫瑰色和淡紫色的布料,姑娘们笑了。
    ⑧他转过一个过道和一段楼梯。那猫有时好像是在等他,然后等他靠过去了,它又会双爪僵直地跳走。在一个房间里,只有一张小床垫,还有一个仰卧着的小年轻,抽着烟,神情可疑。“抱歉,您看见一只猫没有?”他伸出一只手去床下摸,却被啄了一下。跳出来一只母鸡,它是主人不顾政府法令偷偷在家里饲养的。光着上身的年轻人连睫毛都没动一下,继续躺着抽烟。
    ⑨在一间厨房里,有一个戴邮差帽的小老头,他正在泡脚。他一看见警察,就奸笑着向他示意了一下另一个房间。巴拉维诺探了探头。“救命!”一个衣冠不整的肥太太大叫道。一向贞洁的巴拉维诺赶紧说了句:“对不起”邮差还在奸笑,双手摊在双膝上。
    ⑩警察巴拉维诺穿过厨房,去了阳台上。整个阳台都被晾着的衣服挂满了,就像飘着旗子一样。他在那个床单搭成的迷宫中走着,那猫时不时现出身来,然后又贴在另一条床单下隐去了。他突然害怕自己会迷路;也许他已经与外界隔离,他的战友已经撤离了这座建筑,而他则正好给那些被冒犯的人用晾晒的衣物囚禁起来。最后,他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从一堵小墙上露出了头。巴拉维诺不知是怀着宽慰还是带着焦虑地看见楼梯上像蚂蚁一样攒动的警察,还能听到命令声。他不再怕了。他脱下了头盔:他的脸又显出了人形,那是一个金发小伙子消瘦的脸庞。
    “一步也不要走了,”一个声音说,“你在我手枪的射程之内。”
    声音从背后传来,巴拉维诺一个哆嗦,转头看见一个长发垂肩的姑娘,蹲在一扇窗户前的台阶上,拿着一份杂志,用感冒的声调吃劲地读着。
    “手枪?”警察巴拉维诺说。他抓住她的手腕,就想要把她的拳头打开。她刚动了一下胳膊,蜷成了球一样的猫就从她怀里跳到空中,龇着牙,冲着他扑来。但警察已经明白一切都是场玩笑。
    巴拉维诺听见了口哨声,还有发动机的隆隆声;警队正在离开这建筑。他真想逃到天空中的朵朵云彩下,把他的手枪埋进地上挖出来的一个大洞里。
    (有删改)
    1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警察巴拉维诺在搜查过程中神经高度紧张,不放过任何一个普通的人和物,完全是出于一名警察的职业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B. 随着猫的出现,小说的情节由搜查武器变为追逐一只猫。这个变化暗示着在大楼中所谓“扫荡隐藏武器”的行动不过是一场闹剧。
    C. 全副武装的警察巴拉维诺被民众无视、嘲笑、捉弄,甚至被一只猫弄得狼狈不堪,表达了作者对巴拉维诺这个无能警察的批判。
    D. 第④段从“爸爸”的神态和动作可以推断,他是一个蔑视警察、机智从容、并试图反抗的革命者,这样的人在大楼里是处处可见的。
    14.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中被搜查的民众全都镇定自若又心怀敌意,拿着搜查令的警察们却草木皆兵乱作一团,这种反差产生了特别的讽刺效果。
    B. 巴拉维诺满心怀疑的武器不过是餐具、书籍等,阳台上晾着的衣物成了“囚禁”他的迷宫,臆想与现实形成颇具意味的对比。
    C. 小说中的头盔富有象征意义,一个善良小伙戴上它后变成了奉命行事荒唐可笑的警察,暗示了人在特定场景下被异化的现象。
    D. 故事发生在贫民区一栋大楼里,这是对社会局势“横截面”式的表现,这个特定的环境有利于作者延迟情节进展,形成波澜。
    15. 请分析画线句子中巴拉维诺的心理。(4分)
    (1)巴拉维诺早就想在那些床中间打开一条通道来安抚他了,但如果他是在给一座伪装的军火库放哨怎么办?
    (2)他真想逃到天空中朵朵云彩下,把他的手枪埋进地上挖出来的一个大洞里。
    四、古代诗文阅读(55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20分)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韩愈
    进士侯喜,为文甚古,立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举场十余年,竟无知遇。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与之还往,岁月已多。尝欲荐之于主司,言之于上位,名卑官贱,其路无由。观其所为文,未尝不掩卷长叹。
    去年,愈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适遇其人自有家事,迍邅坎坷,又废一年。及春末自京还,怪其久绝消息。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曰:“侯喜死不恨矣!喜辞亲入关,羁旅道路,见王公数百,未尝有如卢公之知我也。比者分将委弃泥途,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复有仕进之路矣。
    愈感其言,贺之以酒。谓之曰:“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今子郁为选首,其言‘死不恨’,固宜也。古所谓知己者,正如此耳。身在贫贱,为天下所不知,独见遇于大贤,乃可贵耳。若自有名声,又托形势,此乃市道之事,又何足贵乎?子之遇知于卢公,真所谓知己者也,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已前古已来不可胜数。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阁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复以侯生言于阁下者,非为侯生谋也。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谨状。
    16.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士之修身A立节B而竟C不遇D知已E前F古G已H来I不可J胜数
    17.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取舍在这里用的是本意,指采取或舍弃;也就是侯喜做人做事的原则。
    B. 阁下是对人的尊称、敬辞,多用于书信中;也指有显赫的地位的人。
    C. 形势在文中是指别人的声势,这一用法与现代汉语“大好形势”意义不同。
    D. 左右指身边的人,这里指把书信寄给卢郎中的部属或随从,然后转达卢郎中。
    1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是一封措词巧妙的荐贤信,韩愈向卢朗中推荐家境贫寒但才华出众的侯喜。
    B. 侯喜与韩愈刚认识时处境困难,一直没有遇到能赏识他的人,韩愈为他而惋惜。
    C. 卢刺史早已赏识侯喜,韩愈从侯喜那里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为他感到由衷高兴。
    D. 文章题为“荐侯喜状”,全文却不提举荐一事,这体现了韩愈高超的语言艺术。
    1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欲荐之于主司,言之于上位,名卑官贱,其路无由。(4分)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4分)
    20.韩愈向侯喜致贺词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二)文言文阅读二(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卫大夫史鰌患之,数以谏灵公而不听。史鰌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置尸北堂,于我足矣。”史鰌死,灵公往吊,见丧在北堂,问其故,其子具以父言对灵公。灵公蹴然易容,寤然失位,曰:“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又以尸谏,可谓忠而不衰矣!”于是乃召蘧伯玉而进之以为卿,退弥子瑕,徙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史鰌,字子鱼,《论语》所谓“直哉史鱼”者也。
    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午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祁奚之谓也。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唯善,故能举其类。《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节选自《新序·杂事一》)
    材料二:
    大哉忠之为用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故明王为国,必先辨忠。君子之言,忠而不佞。小人之言,佞而似忠而非,闻之者鲜不惑矣。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仁而不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勇而不忠,则易其乱。是虽有其能,以不忠而败也。此三者不可不辨也。《书》云:“旌别淑忒①。”其是之谓乎! (节选自《忠经·辨忠章》)
    【注】①旌别淑忒:旌,表彰也。淑忒,善恶也。旌别淑忒,犹言分别其善恶而表彰之。
    2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我即死A治丧于B北堂C吾不能进D蘧伯玉E而退F弥子瑕G是不能H正君也。
    2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鰌病且死”句中的“且”,和“犹且从师而问焉”句中的“且”用法相同。
    B.“治丧于北堂”,北堂非正室,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用来代称母亲。
    C.“立其子不为比”句的“比”意为“勾结,偏爱”,今有成语“朋比为奸”。
    D.“其是之谓乎!”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式。
    2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国大夫史鰌立志为国家推荐贤才,斥退奸臣,死后还以尸相谏,体现了史鰌的忠诚和执着。
    B.卫灵公在史鰌去世后被他举丧方式打动,幡然醒悟,采纳了他的意见,重用贤臣,斥退不肖。
    C.晋国大夫祁奚举贤时,甚至可以推举自己的仇人,以便在晋君面前表现出不计个人恩怨的大度。
    D.《忠经》中宣扬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又以尸谏,可谓忠而不衰矣!(4分)
    (2)仁而不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4分)
    25. 材料一中的卫国最终大治,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
    【注】①挂席:又作“挂帆”。②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曾在庐山隐居修行。③东林精舍:高僧慧远在庐山隐居修行时,当时的刺史橙伊为他修建的一座禅舍,是当时及后代的隐居者们的圣地。
    26.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不精雕细刻某个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B.一、二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香炉峰的挺拔秀丽、不同凡响。
    C.本诗景物的选取,对重点景物浓墨重彩,不刻意着笔奇景。
    D.诗人仰慕远公,而泊舟浔阳,却只闻钟声,难觅高人踪影。
    27.后人评价此诗“诗人的感情一波三折”,结合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劝学》“ , ”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⑵《劝学》中“ , ”两句从反面阐述了《老子》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⑶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 , ”的缘故。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 ▲ 的谨慎、 ▲ 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 ▲ ,更应 ▲ ,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 ▲ )”,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 ▲ )”。把灾难当做“( ▲ )”,把教训当作“( ▲ )”,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2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步步为营 见叶知秋 痛改前非 举一反三
    B.如履薄冰 见微知著 痛改前非 知耻后勇
    C.步步为营 见微知著 痛定思痛 知耻后勇
    D.如履薄冰 见叶知秋 痛定思痛 举一反三
    30.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磨刀石 ②铁肩膀 ③铺路石 ④硬骨头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31. 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兔子不吃窝边草”,是一句常常听见的俗话。这话却是兔子真实的生存之道。我家乡的田埂上,时不时就可以找到兔子窝。兔子窝不会像喜鹊窝、燕子窝挂在明面上, ① ,不留心是看不到的。夏天的青草,冬日的枯蒿都是兔子窝的掩体。这掩体无论是青草,还是枯蒿, ② 。可是,兔子即使再饥饿都不会吃掉,那草丛往往都完好无损。
    曾经觉得这“不吃窝边草”,只是兔子要保护家园。如今认识到,这也体现了兔子若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超前意识,人类应该恭恭敬敬向兔子学习。我居住的地方离黄河不远,曾以为母亲河一直是黄的,后来读书方才晓得东汉之前黄河不黄,叫作大河。那为啥大河会变黄呢?考古学家的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哪里文明开化得早,哪里的水土就流失得早。黄河之黄,仅是自然环境损坏的预警。土地沙漠化,河水遭污染,大气质量下降,地球气温变暖, ③ ,这警示最通俗的话语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如今这俗话已变为中华儿女的自觉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已摆在建设美丽家园的高度。几经奋斗,荒山秃岭正在变作葱茏青山,浑浊河流正在变作洁净绿水。我们的家园越来越宜居,越来越美好。
    3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33. 下列句子中的“那”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那”,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睡意朦胧中听到些微响声,细听才知,那是清洁工的扫地声。
    B.在你的潜意识里,我的反抗是无效的,那我就不再强求你了。
    C.任何人都会在时空中发生这样那样的改变,无论基因多强大。
    D.我那山路十八弯的故乡啊,您为什么要桃源世界般使人沉醉!

    相关试卷

    84,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84,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现代文阅读,二月二, 古代诗文阅读,四两句,词句工整严密, 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