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H 1 O 16 C 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它的建设应用了智慧建造技术,减少使用钢材2800吨;采用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之一——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钢材属于金属材料
B. CO2由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
C.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 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符合“绿色奥运”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钢材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CO2由液态变为气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会吸收热量,故B正确;
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二氧化碳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汽化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
D.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没有生成污染物,符合“绿色奥运”理念,故D正确;
选C。
2. 下列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O2 与水不反应,故A错误;
B.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B错误;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故C错误;
D.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为强碱,故D正确;
故选 D。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Cu2+和,电离方程式为:CuSO4=Cu2++,A正确;
B.Ba(OH)2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为Ba2+、OH-,其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错误;
C.Na2CO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为Na+和,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正确;
D.硫酸为强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为H+和,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D正确;
故选B。
4. 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有毒B. 黄绿色C. 无味D. 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氯气有毒、且有刺激性气味,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故ABD正确,C错误;
本题选C。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石墨B. 蔗糖C. 氯化钠溶液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墨虽能导电,但它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蔗糖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只存在蔗糖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硫酸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导电,硫酸是化合物,是电解质,故D正确;
本题选D。
6.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第三横行)的是
A. 氢B. 氧C. 钠D. 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素的周期数就是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所以氢在第一周期,碳、氧是第二周期,钠是第三周期,因此答案是C。
7.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KCl溶液B. C2H5OH溶液C. H2SO4溶液D. Fe(OH)3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一束光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之为“丁达尔效应”,常用于区别胶体和溶液,KCl溶液、C2H5OH溶液和H2SO4溶液均为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而Fe(OH)3胶体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8.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和B. 金刚石和石墨C. NO和D. 和
【答案】B
【解析】
【分析】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详解】A.和是原子,不是单质,他们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NO和N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C错误;
D.H2O和H2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D错误;
故选B。
9.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等,都是11,所以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C正确;而A表示氟原子、B表示氧原子、D为硫原子;
故选C.
10. 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白色固体B. 淡黄色固体C. 能与水反应D.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为淡黄色固体,A错误;
B.为淡黄色固体 ,B正确;
C.能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
D.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A。
11. 目前人类已发现几千万种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B. 属于含氧酸
C. 属于盐D. 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O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故A正确;
B.H2SO4符合含氧酸的概念,故B正确;
C.Ca(OH)2,符合碱的概念,属于强碱,故C错误;
D.I2的CCl4溶液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C。
12.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
A. 紫色B. 黄色C. 绿色D. 红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钠元素的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黄色,故选B。
答案选B。
【点睛】焰色反应钾元素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铜元素为绿色,钙为红色。
13.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B.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 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D. 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的焰色为黄色,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故A正确;
B.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故B错误;
C.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具有强的还原性,故C正确;
D.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B。
14.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H+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Ca2+与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所给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H+与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15. 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CuO→Cu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时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即可实现,A不符合题意;
B.时Cu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反应才能实现,B符合题意;
C.CuO→Cu时Cu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反应才能实现,C不符合题意;
D.时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反应才能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 Cu与溶液反应:
C.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D. 与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A错误;
B.Cu与溶液反应:,故B错误;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7.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的离子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元素化合价升高,符合氧化还原;
本题选D。
18. 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 NaOHB. Na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钠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以及水反应,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是置换反应,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碳酸钠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故D错误;
本题选B。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u的摩尔质量是B. 常温常压下,1ml的体积是22.4L
C. 1ml中含有的原子数约为D. 1ml的质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Cu摩尔质量是64g·ml-1,故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水是液体,1mlH2O体积大约是18mL,故B错误;
C.每个SO2分子中含3个原子,1mlSO2中含有的原子数约为3×6.02×1023=1.806×1024,故C错误;
D.质量的单位不是g⋅ml−1,故D错误;
本题选A。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若着火,可以用灭火器灭火
B. 取用时,剩余的不能再放回试剂瓶中
C. 若泄露,应向下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
D. 84消毒液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等都反应生成氧气而加剧钠的燃烧,所以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A错误;
B.性质活泼,易燃烧,使用剩余的应放回试剂瓶中,故B错误;
C.氯气泄露时,应该向上风向地区转移,故C错误;
D.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易挥发,在强光下,次氯酸钠会分解,因此84消毒液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1. 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黑火药受热爆炸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
B.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没有化合价的升降,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
C.石蜡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铁的冶炼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故选B。
22.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饱和溶液制备胶体B. 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
C. 用金属化合物使烟花燃放时发出不同的颜色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饱和溶液制备胶体,反应方程式为,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加到水中后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能起到消毒作用;氯气和水发生了氧化还原,故B符合题意;
C.金属化合物使烟花燃放时发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为焰色反应,而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主要是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此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23. 下列对图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的导电性降低,a时刻导电能力几乎为0说明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故A正确;
B.光照过程中氯水中的次氯酸会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溶液酸性增强,溶液pH减小,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2个钠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钠离子,两个氯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C错误;
D.氯化钠是盐,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C。
24.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项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银等,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镁离子,故A错误;
B.亚硫酸钡、碳酸钡都是白色沉淀,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碳酸银也是白色沉淀,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故C错误;
D.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氯水为酸性,试纸先变红,氯水中HClO是漂白性物质,随后褪色,故D正确;
本题选D。
25. 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B. 实验ⅲ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催化剂
C. 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
D. 综合实验ⅱ和ⅲ可以说明使酚酞褪色的是O2
【答案】D
【解析】
【分析】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过氧化钠、氧气具有氧化性也可以使酚酞褪色。
【详解】A.实验ⅰ中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热,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A正确;
B.实验ⅲ迅速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而二氧化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
C.对比实验ⅰ和ⅲ,说明Na2O2与H2O反应除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氧气外,还有H2O2生成,故C正确;
D.对比实验ⅱ和ⅲ,说明使酚酞试液褪色是溶液中存在H2O2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题关键: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的性质,主要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过程和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并回答问题。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放出氧气,过氧化钠是潜水艇里的供氧剂;
能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蒸馒头的膨松剂是;
NaClO具有氧化性,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NaCl 具有咸味,常用NaCl作调味剂。
27. Mg在CO2中燃烧的反应可用于火星电站发电、人员取暖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
(1)做氧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反应中每生成1 ml MgO,消耗Mg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 ml。
【答案】(1) ①. CO2 ②. 降低
(2) ①. 1 ②. 2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反应2Mg+CO22MgO+C中,C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C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C单质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CO2为氧化剂,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小问2详解】
在反应中根据方程式可知:1 ml Mg反应产生1 ml MgO,则反应产生1 ml MgO时会消耗1 ml Mg;Mg是+2价金属,每有1 ml Mg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 ml。
28. 回答下列问题
(1)3.6g的物质的量是______,含有______个水分子;
(2)标准状况下,2.24L的的质量为______;
(3)0.02ml某物质的质量为1.28g,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答案】28. ①. 0.2ml ②. 2NA 29. 4.4g 30. 64g/ml
【解析】
【小问1详解】
3.6gH2O的物质的量是=0.2ml,含有0.2NA个水分子;
【小问2详解】
标准状况下,2.24L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1ml,质量为0.1ml×44g/ml=4.4g;
【小问3详解】
0.02ml某物质的质量为1.28g,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64g/ml。
29. A、B、C、D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若A、B、C、D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11号元素的金属单质,C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A在加热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C.A、B、C均能与水发生反应.
(1)写出A与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在A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中,能说明该反应放热、A的熔点低的是______.
A. 浮在水面上B. 熔化成小球C. 四处游动D. 滴酚酞变红
(3)把C投入酚酞溶液中的现象为______.
(4)C可用作潜水艇里的供氧剂,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
【答案】(1)2Na+2H2O=2NaOH+H2↑ (2)B
(3)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变红
(4)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分析】A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11号元素的金属单质,A为钠元素,由题意A、B、C、D都含有钠元素,C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为过氧化钠,则B为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D为氢氧化钠。
【小问1详解】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小问2详解】
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钠熔成小球,选B;
【小问3详解】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使酚酞溶液变红;
【小问4详解】
过氧化钠可用作潜水艇里的供氧剂,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0.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如下原理探究氯气的某些性质反应原理:.
(1)A中产生现象是______,甲同学认为是与水反应产生某新物质的结果,写出其中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乙同学则认为A中的现象不足以说明白色沉淀是与水反应产生新物质的结果,理由是______.
(2)B和C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装置D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E是尾气吸收装置,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丙同学将充分吸收了尾气之后的吸收液拿来做实验,向吸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漂白粉,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漂白粉需要密闭保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丁同学取漂白粉的溶液来做实验,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请推测白色沉淀为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①.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 Cl2+H2OHCl+HClO ③. AgNO3+HCl=AgCl↓+HNO3 ④.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到AgNO3溶液中也可以生成AgCl白色沉淀
(2)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3) ①. KI淀粉溶液变蓝 ②. 置换反应
(4) ①. Cl2+2OH-=Cl-+ClO-+H2O ②. ClO-+2H++Cl-=Cl2↑+H2O
(5) ①.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 Ca(ClO)2+H2O+CO2=2HClO+CaCO3↓ ③. CaCO3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成的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A中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会加速其挥发,则A中产生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也有可能是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的;
【小问2详解】
B中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C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遇到水后才具有漂白性,故B和C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氯气没有漂白性;
【小问3详解】
氯气通入到KI淀粉溶液会和KI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Cl2+2KI =2KCl+I2,生成的碘单质遇到淀粉溶液,淀粉溶液会变蓝,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
【小问4详解】
E是尾气吸收装置,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氯气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充分吸收氯气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O,其遇到盐酸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
【小问5详解】
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需密封保存,否则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会反应失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O)2+H2O+CO2=2HClO+CaCO3↓,次氯酸不稳定,会分解;漂白粉的溶液成分含有CaCl2和Ca(ClO)2,它们都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白色沉淀为CaCO3。
31. 某小组同学进行和性质的探究,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1)实验Ⅰ,能够证明的热稳定性强于的证据是______.
(2)实验Ⅱ,盐酸和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Ⅱ,试剂a为______.
(4)实验Ⅱ,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细小晶体的原因:______.
【答案】(1)相同条件下,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HCl=NaCl+H2O+CO2↑
(3)饱和NaHCO3溶液
(4)CO2+Na2CO3(饱和)+H2O=2NaHCO3↓
【解析】
【分析】实验Ⅰ中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
实验Ⅱ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试剂a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HCl,CO2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
【小问1详解】
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H2O和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Ⅰ,能够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的证据是:相同条件下,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问2详解】
实验Ⅱ中盐酸和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小问3详解】
实验Ⅱ中试剂a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则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
【小问4详解】
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发生反应:CO2+Na2CO3(饱和)+H2O=2NaHCO3↓,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且反应消耗H2O,故实验Ⅱ,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
32. 某小组同学欲探究的性质,经历如下探究过程:
聚焦中的O作为核心元素,进行如下预测:
①有氧化性 ②有还原性 ③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预测其具有氧化性的思路是______.
实验和观察:
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溶液、酸化的KI溶液与5%溶液反应以验证预测.
(2)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______(填“氧化性”或者“还原性”),该实验中,证明溶液与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______.
(3)实验②是为了验证的______(填“氧化性”或者“还原性”),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1)中的O为-1价,可降为-2价,因此具有氧化性
(2) ①. 氧化性 ②. 有气体产生
(3) ①. 氧化性 ②.
(4)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的O为-1价,可降为-2价,因此具有氧化性;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过氧化氢,O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反应生成氧气,故答案为:氧化;有气体产生;
【小问3详解】
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氧化KI生成碘,溶液变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氧化;;
【小问4详解】
过氧化氢既与高锰酸钾反应,也与KI反应,表现还原性和氧化性,故答案为: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考生须知
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本试卷共7页,七道大题,25个选择题.
3.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和教育ID号.
4.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现在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做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A.爆竹声中一岁除——
黑火药受热爆炸
B.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
C.蜡炬成灰泪始干——
石蜡的燃烧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
A
B
C
D
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变化
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
NaCl的形成
NaCl溶于水
a时刻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ClO分解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随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漂白性物质
用途
物质
A.潜水艇里的供氧剂
a.
B.蒸馒头的膨松剂
b.NaCl
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c.
D.可用作调味剂
d.NaClO
实验Ⅰ
实验Ⅱ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23 kJ, 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