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雷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海水燕发D.溪水流滴
2.在校园的洗手间内应该粘贴的图标是( )
A.B.
C.D.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B.给液体加热
C.称量固体D.处理废弃药品
4.下列物质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B.C.D.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分子:2HB.三个氨原子:3N
C.一个镁离子: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D.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可自制简易净水器
7.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杨振宁B.屠动呦C.侯德榜D.张青莲
8.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72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gD.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
9.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舱里常用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中为+3价,则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10.研究发现千金藤素()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含有氮分子C.由四种元素组成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石灰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B.C.D.
12.以科学武装头脑,用知识打造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D.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炭火盆边放一盆水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AB.BC.CD.D
14.某同学设计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加热、高温或点燃),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 )
A.AB.BC.CD.D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二、填空题
16.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录“书灯勿用铜盏,想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盘..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和_______这是燃烧的_______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_______,上层内盏油温_______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_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受热分解b.水分子不断运动c.水分子间隔变大d.水分子数目减少
17.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涉及_______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物中的一种气体可供呼吸。利用下图中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时,它会在_______管(填字母)中产生。
(4)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能实现(3)中气体的100%再生。在失重条件下制得该气体后,还需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其与分离,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主要成分为的燃料是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煤b.沼气c.天然气d.乙醇汽油
18.根据如图中的实验装置问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装置A制取,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________;用装置C收集,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__(填“b”或“c”)通入。
(3)用装置B制取,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学习氮肥时,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氨气。
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制得的氨气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装置D收集。
19.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新方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传统方法:在900℃以上完全分解生成和_________(填化学式)。
(2)新方法:
ⅰ.电解水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升高”“降低"或“不变”)。
ⅱ.反应器1:一定的环境及较低温度下可与反应生成、和。与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还可以直接分解。反应暴1中、的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______℃时,抑制生成的效果最好。
ⅲ.反应器2: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写两条)。
三、实验题
20.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氧气,并进行有关碳及氧化物的实验。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将表格空白处该填写的内容,在答题卷上,按标号顺序对应填写: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1.羰基铁粉在国防军工领域有重要应用,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其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制备基铁粉的过程如图所示。
(1)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用100kg含铁96%的海绵铁,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196kg分解生成基佚粉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在时,剩余________kg未分解,在时________恰好完全分解。
(4)制备羰基铁粉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海水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在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溪水流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
2.答案:A
解析:A、A为节约用水标志,在校园的洗手间内应该粘贴此图标;
B、B为禁止烟火标志,在校园的洗手间内不需粘贴此图标;
C、C为有毒品标志,在校园的洗手间内不需粘贴此图标;
D、D为禁止放易燃物,在校园的洗手间内不需粘贴此图标。
故选A。
3.答案:B
解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处理废弃药品,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以防止腐蚀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是由氯、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是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两个氢分子用表示,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A错误;
B.三个氮原子用3N表示,故B正确;
C.一个镁离子用表示,故C错误;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表示为,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常用于冶炼金属的是具有还原性的焦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答案:D
解析: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钢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可知,元素原子序数为72,故其核电荷数为72,故A正确;
B、元素为字旁,故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
C、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可知,铅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单位为“1”,不为g,故C错误;
D、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在左面,非金属元素在右面,故二氧化的化学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解析:中为+3价,氧元素显-2价,设镍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千金藤素()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B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千金藤素()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14×2):(16×6)=444:38:28:96,可见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1个C、2个H、4个O,反应后有1个、2个C、2个H、6个O,故X中应含有1个C和2个O,即X的化学式为,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B、用水灭火,目的是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C、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防止氧气不足,故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放水并不能吸收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中主母 故错误。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A、图中实验,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快,可探究能否加快的分解,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
B、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D、图中实验,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可用于比较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能与氖气反应,剩余物是一种。
B、一氧化碳不能与铜反应,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水反应,能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剩余物是两种。
C、氧气与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与镁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与甲烷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磷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剩余物是0种。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氮气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锰不能与水反应,剩余物是两种。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电解水过程中,负极产生的氢气与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而图像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选项A不正确;
B、在初中阶段一般是利用某物质消耗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得装置内气体体积减小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人教版用红磷)。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氧气被消耗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应该是原来装置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四,而图像中剩余气体的体积是原来装置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B不正确;
C、因为只有达到高锰酸钾分解的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生成氧气,所以开始一段时间温度没有达到高锰酸钾的分解温度,没有氧气生成。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生成的氧气质量逐渐增加,但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质量就不再增加,选项C正确;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在反应过程中随着氯酸钾的分解,生成的氧气逸出,剩余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另外氯酸钾分解过程中生成的氯化钾也是固体,因此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可能为0,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16.答案:(1)炷;油;三
(2)放热;升高;蒸发
(3)bcd
解析:(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炷和油,这是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
故填:炷;油;三。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放热,上层盏内油温升高,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故填:放热;升高;挥发。
(3)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水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数目减少。故填:bcd。
17.答案:(1)2/二/两;不变
(2)
(3)B
(4)失重条件下,氧气和水处于混合状态不易分离
(5)bc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涉及物质为甲烷、氧气、氢气、水、甲醇,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甲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涉及2种单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气能供给呼吸,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
(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和水分子的大小不同,故可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氧分子与水分子分离;
(5)a、煤的主要成分是碳,不符合题意;
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符合题意;
d、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不含甲烷,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8.答案:(1)锥形瓶
(2)稀盐酸;b
(3)将导气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4)生石灰和水反应消耗水并且放热加快浓氨水的分解;不能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则用装置A制取,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稀盐酸,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C收集,气体应从导管口b通入;
(3)用装置B制取,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把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松开手后,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不漏气,实验室可选择发生装置B制备氧气,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则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气的原因是: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浓氨水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装置D收集。
19.答案:(1)
(2)①分解
②降低
③1:1
④750
⑤
(3)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②节约能源
解析:(1)在900℃以上完全分解生成和。
(2)ⅰ.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0,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ⅱ.可与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与的分子个数比为1:1。根据、的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图示,750℃时,的含量最高,说明抑制生成的效果最好。
ⅲ.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目信息,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降低了反应温度,减少了生成。
20.答案:(1)①黑色
②
③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
④
⑤有液体流出
⑥炸裂
(2)①不需要
②E装置可收集氧气
解析:(1)Ⅰ: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为黑色,则可观察到铜粉变黑色。
Ⅱ: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红色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铁和二氧化碳,现象为固体由红色变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Ⅳ:停止通入混合气体,用弹簧夹夹紧进气口,熄灭A、B、C三处火焰,装置冷却,装置中压强减小,会观察到E中液体流入D中,则D的作用为防止液体倒流入热的玻璃管中,使玻璃管炸裂。
(2)尾气进入E装置后,由于装置中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F中,则E装置能够收集尾气,则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
21.答案:(1)3:4
(2)336
(3)98;
(4)或一氧化碳
解析:(1)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2)解:设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为336kg。
(3)由图可知,时生成基铁粉的质量为28kg,设时,反应的质量为y,
则还未分解的质量为196kg-98kg-98kg。由图可知,在时,基铁粉质量不再增加,恰好完全分解。
(4))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则制备基铁粉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A探索能否加快的分解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D比较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A
B
C
D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Ⅰ:点燃A出的酒精灯,缓缓通入混合气体
A中铜粉变①__________,B、C、D无明显现象,E中石灰水变浑浊。
A玻璃管中铜粉的作用是除去中的氧气
Ⅱ: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木炭粉减少,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有液体流出。
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_。
Ⅲ:点燃C处酒精灯
C处的现象是③_______,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有液体流出。
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____。
Ⅳ:停止通入混合气体,用弹簧夹夹紧进气口,熄灭A、B、C三处火焰
D中现象⑤_________。
D的作用是防止玻璃管__⑥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4,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96,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1),共2页。
这是一份96,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