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图为两个不同区域简图,图1和图2中山脉东、西两侧农业布局不同,均表现为“西牧东耕”的特征。完成问题。
与“西牧”相比,图1和图2形成“东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 光照充足 降水丰富B. 地形平坦 热量丰富
C. 降水丰富 地形平坦D. 降水丰富 光照充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1表示我国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其东侧比西侧受夏季风较明显,降水丰富,从而形成“东耕”农业,其东西两侧均为平坦地形,西侧光照更强,因此排除A、B。图2表示英国大不列颠岛东西两侧,当地终年盛行西风,临近海洋,降水丰富,其东西两侧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有部分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不是造成形成“东耕”的主要原因,排除C。图中显示,英国大不列颠岛中部有山脉阻挡盛行西风,西侧多阴雨天气,光照弱,不利于农作物成熟,适合牧草生长,从而形成“西牧”农业,东侧为西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晴天较多,光照较强,适合农作物生长和成熟,适合发展种植业,从而形成“东耕”农业,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2022年8月22日吕宋岛以东洋面生成台风“马鞍”。下图为台风“马鞍”路径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关于吕宋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资源充足
B 地带性植被多具有板状根、蜡质叶片
C. 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D. 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3. 23日08时至24日08时马尼拉风向的变化为( )
A. 由东北风转为偏北风B. 由西南风转为偏南风
C. 由偏南风转为东南风D. 由偏北风转为西北风
【答案】2. D 3. B
【解析】
【2题详解】
吕宋岛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水流急,地表水难以保存,水资源不足,此外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旱季水资源不足,A错;蜡质叶片通常出现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B错;吕宋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D正确,C错。故选D。
【3题详解】
由图可知,23日08时马尼拉地处台风中心南偏西,结合地转偏向力,吹西南风,24日08时马尼拉位于台风中心东南,结合地转偏向力,吹偏南风,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最大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5. 甲、乙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 ①地形成大型渔场B. ②地海水盐度下降C. ③地大气对流增强D. ④地大气湿度下降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海水温度垂直方向上随深度加深而递减,1000米深度海水水温相差不大,因此本题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主要通过表层水温比较温差大小,表层水温越高,温差越大。全球表层海水水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若要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最大,则应在较低纬度海区,排除③④,CD错误;图中①②均位于较低纬度,①处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会加大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A正确;②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会减小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B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甲为寒流,乙为暖流。单一暖流流经不会形成大型渔场,因此①地不会形成大型渔场,A错误;乙暖流会使得流经地区增温增湿,④地大气湿度增加,D错误;甲为寒流,寒流流经地区降温减湿,会使得②地海水盐度下降,③地大气对流减弱,B正确,C错误。故选B。
【点睛】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研究人员在调查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上一千多个湖泊面积的年际变化数据。下图为青藏高原色林错地区1984年和2015年同期卫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四地中,地势较低平的两地是( )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7. 青藏高原环境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有( )
①遥感光学成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②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③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④可以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6. A 7. B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根据两幅图对比可知,左图1984年的①②两点在右图2015年时已经被湖水淹没,说明①②两地地势低平,而③④两点未被淹没,则说明③④两地地势较高。A正确,排除B、C、D选项。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主要根据遥感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遥感是指利用航天器、航空器等设备对遥远的物体进行感知。其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遥感光学成像会受到天气状况如云量的影响,①错误。利用卫星、飞机等搭载相机可以获得地面人员难以抵达地区的信息,②正确。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实时、大范围地获取地面的影像信息,③正确。遥感技术的精度尚不能和地面调查获取的信息相比,因此不能取代地面调查,④错误。故选B。
【点睛】遥感技术的特点:
1.探测范围大。
2.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实地测绘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重复一次。航空摄影测量数年才能重复测量一次。陆地卫星每16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对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工作难易展开的地区,如高山、冰川、沙漠、沼泽等,或因国界限制不易到达地区,用遥感,特别是航天遥感方法,则比较容易获取资料。
4。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
5.具有瞬时成像、实时传输的特点。
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左图)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淤变化显著,但海岸线稳定。某科研团队对该海域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右图为1976—2014年研究区内5m和 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1976—2014 年,研究区近岸海域( )
A. 持续淤积B. 持续侵蚀C. 先淤积后侵蚀D. 先侵蚀后淤积
9. 据图推测 2002—2014 年黄河流域( )
①降水量减少 ②水库泄洪量增加 ③森林覆盖率增加 ④耕地面积增加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据图可知,1976—2014 年,研究区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呈现由小到大再变小的变化趋势,说明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经历了由近到远再到近的过程,5m等深线距海岸的距离由近到远,说明海岸附近淤积加重,海水变浅,据此可推测研究区近岸海域先淤积变浅、后侵蚀变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02-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特点,说明该海域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减小,泥沙淤积减少,侵蚀加剧,进而可推测黄河口入海泥沙量减少,最可能是流域森林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少,流域降水减少,流量减少,到达入海口的泥沙来源减少,而耕地面积增加,不合理地开垦耕地会导致水土流失量增加,黄河口入海泥沙量应增多,水库泄洪量增加,黄河口入海泥沙量也会增多,研究区近岸海域应该变浅,5m等深线包络面积应增大,综上可知,①③对,②④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海岸线变迁的直接因素是入海河流沉积作用、海平面变化、海岸带性质(岩质、泥质、沙质;山地、平原等);间接因素是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降)、构造运动(海平面相对升降)、天然状态下的水土流失、入海河流的河道迁移等。
水库工程为满足不同时段的用水要求,需要通过蓄水或放水,以达到合适水位。下图为水库部分设计水位及相应库容示意图,其中校核洪水位是发生特大洪水时,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兴利库容是指为了满足正常灌溉、发电需要而设计的库容。完成下面小题。
10. 工程师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①泥沙淤积②灌区海拔③洪水频率④坝体强度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11. 通常年份,长江上游水库下调至防洪限制水位的时间接近( )
A. 2月初B. 5月底C. 8月初D. 10月底
【答案】10. A 11. B
【解析】
【分析】本组选择题以水库工程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 死水位是指水库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由图可知,死水位以下存在泥沙淤积,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要留出部分库容供泥沙淤积,以保证水库的正常使用,因此①正确;死水位下存在灌溉或发电引水口,因此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要保证能够进行自流灌溉,需要考虑灌溉地区的海拔,因此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 死库容的水量除遇到特殊的情况外(如特大干旱年),它不直接用于调节径流,所以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不需要考虑洪水频率,因此③错误;坝体强度主要影响水库的库容和防洪标准,对死水位海拔影响较小,因此④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为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要在长江流域雨季来临之前腾出库容,以便于汛期蓄水,减轻下游洪水压力。根据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长江流域一般在6月份进入梅雨期,则长江上游水库下调至防洪限制水位的时间接近于5月底。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死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指的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也叫垫底库容, 死库容的水量除遇到特殊的情况外(如特大干旱年),它不直接用于调节径流。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2000~2500米),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山苔原带最先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 )
A. 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B. 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
C. 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D. 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
13. 草本植物入侵后,当地( )
A. 生物量增加B. 生物耗水量增加
C. 土壤肥力降低D. 土壤水分减少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较低海拔地区的草本植物入侵为重度入侵,坡度为30°~35°,故高山苔原带最先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3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无入侵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随着入侵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故草本植物入侵后,当地土壤肥力降低,C正确;草本植物入侵后,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故无法判断生物量和生物耗水量是否增加,从图文材料中也无法判断土壤水分是否减少,A、B、D三项错误。故选C。
【点睛】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或定义为: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东西延伸约1 600千米,从季风区延伸至大陆内部。下图为阿尔金山—祁连山北坡部分山地的垂直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上述山体符合自东向西排列的是( )
A. ④②⑤③①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③④①②D. ①③②⑤④
15. 影响①山体垂直地域分异最简单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量、海拔B. 热量、相对高度
C. 降水量、相对高度D. 热量、海拔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④山体垂直带的基带为山地森林草原带,而其他各山体基带为荒漠带,说明该山体降水相对较多,应位于阿尔金山—祁连山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排除C、D;而⑤山体基带为草原荒漠带,较②山体基带的山地荒漠带降水相对较多,说明⑤山体较②山体位置偏东,A错,B对。故选B。
【15题详解】
阿尔金山—祁连山为东西走向,纬度大体相同,热量条件差异不大,①山体在各山体中垂直地域分异最简单与热量条件相关性不大,排除B、D。自西向东降水量增加,垂直带谱总体变得较为复杂,而①山体相对高度较④大,垂直地域分异简单,说明相对高度不是分异简单的主要因素,排除C。海拔较其他山体低,垂直带谱简单,由于降水量少,且降水垂直变化不大,导致该山体形成以荒漠为主简单的垂直分异,A对。故选A。
【点睛】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山体相对高度。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基带气温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基带气温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相对高度大则气温差异大,垂直自然带谱则复杂,相对高度小、气温差异小,则垂直自然带谱简单。
首钢滑雪大跳台(右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之一,利用冷却塔等老旧工业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首钢在工业遗存改造、场馆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带来的良好机遇,取得了良好效果。左图为北京首钢园区位置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首钢搬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交通设施落后B. 煤炭资源枯竭C. 消费市场萎缩D. 大气污染严重
17. 首钢园区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主要有( )
①区域经济发达,消费潜力大 ②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③附近景点稀少,竞争压力小 ④周边工厂林立,旅游项目丰富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首钢搬迁是由于首钢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而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不适合留有高污染的企业,所以首钢需要搬迁,因此首钢搬迁的原因最可能是大气污染严重,D正确。北京交通设施先进,A错误。首钢搬迁与煤炭资源枯竭关系较小,B错误。首钢消费市场没有萎缩,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首钢园区附近,区域经济水平较好,经济发达,所以消费潜力较大,①正确。并且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首钢园区有地铁经过,所以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②正确。根据左图可知,首钢园区附近景点较多,竞争较大,③错误;首钢园区内发展旅游与周边工厂林立关系较小,所以不属于首钢园区发展工业旅游的主要优势,④错误,①②组合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选址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18.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为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路径。与我国电力强度重心变化关联度较为紧密的因素可能是( )
①能源基地的建设 ②节能技术的发展 ③产业布局的调整 ④经济增长的速度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电力强度是指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反映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可知,电力强度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而逐渐下降的。因此电力强度重心变化与能源基地的建设并没有关系,①错;经济越发达,对电力资源投入依赖性越小,特别是节能技术的发展,使其电力强度更低,说明电力强度重心变化与节能技术有密切的联系,②正确;据图可知,1985年电力强度重心先是在东部,1985年后至2003年向西南方向转移,2003年后至2014年又向西北转移,说明其受到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产业布局调整影响,③正确;据以上分析可知,电力强度重心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不是与经济增长速度有关,④错。②③正确,故选B。
点睛】
根据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值(R),将其分为土地扩张型(R>0)、人口增长型(R<0)、人地协调型(R=0)和人地收缩型(人口和用地规模缩减)四类。下图显示近20年间黑龙江省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类型的空间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20年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低的是该省( )
A. 南部地区B. 北部地区C. 西北地区D. 东北地区
20. 与本省的其它城市相比,该省三个城市为人地收缩型,最可能是这三个城市( )
A. 自然环境条件差B. 人口出生率最低C. 矿产资源近枯竭D. 城市化水平降低
【答案】19. A 20. C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大于人口增长速度时,即R>0,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读图可知,黑龙江南部地区多为土地扩张型,即R>0,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低,A正确。北部地区,西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土地扩张型均无南部地区明显。故选A。
【20题详解】
人地收缩型即人口和用地规模均缩减,可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矿产资源接近枯竭,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加之环境污染较重,人口和用地规模缩减,C正确。自然环境条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地区人口数量与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迁移率均有关系,人口出生率最低,其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B错。地区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重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三个城市为人地收缩型,即是三个城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缩减,并不能代表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减少,D错。故选C。
【点睛】资源型城市要注意其转型和发展,其转型发展的措施一般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关闭或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同时加大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等。
下图所示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部分数据,其中,甲、乙、丙、丁四地为辽宁、广东、上海和西藏,人口数值是指常住(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21. 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四地中( )
A. 甲地社会养老负担最重
B. 乙地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
C. 丙地劳动人口数量最少
D. 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2. 造成乙、丙两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
A. 人口政策B. 医疗水平C. 人口迁移D. 生育观念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上海、广东(人口最多)、辽宁(劳动人口外迁,15—59岁比重最低)和西藏(人口最少)。社会养老负担最重应是辽宁,A错误;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应该是西藏,B错误;丙地劳动人口比重最低,但人口总数多,劳动人口数量不是最少,C错误;丁地还未进入老龄化,故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D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上海、广东(人口最多)、辽宁(劳动人口外迁,15—59岁比重最低)和西藏(人口最少)。广东和辽宁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主要是因为广东大量人口迁入,辽宁大量人口迁出的缘故。故选C。
【点睛】东北地区是我国在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在东北地区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东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东北地区从人口净迁入转变为净迁出地区,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显现出衰落的迹象,人口净迁出的速度加快。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广东人口总数全国排名第一,西藏人口总数最少。
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民众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其中在地势低平地区发展基塘农业,下图分别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立体农业示意图和基塘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发展立体农业,其成因正确的是( )
①提高生产效率②充分利用地形③优化农业结构④保护生态环境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4. 近年来浙北基塘农业已由过去的桑基鱼塘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学技术进步B. 交通运输完善C. 市场需求变化D. 政府政策支持
【答案】23. D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和材料可知,立体农业是利用地形差异发展起来的,但并没有提高生产效率,①错误;立体农业充分利用了地形,实现了农业结构多元化,增加产品种类,②③正确;同时,利用坡地地形,减轻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④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科技的进步会提高产量或品质,与题意不符,A错误;交通运输影响农业的销售范围,并不是桑基鱼塘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的原因,B错误;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的规模和类型,浙北地区对于花卉、蔬菜的需求量激增,致使农业结构发生调整,C正确;政府政策的支持会给予优惠政策,材料没有反映出与此相关的信息,D错误。故选C。
【点睛】立体农业是利用山地地形差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实现农产品多样化的混合农业。
25. 读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若此时该地太阳与地平面夹角为10°,则该日绍兴(30°N,120°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 40°B. 50°
C. 36.5°D. 70°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时太阳与地平面的夹角为10°,此地为南极,此时太阳高度是10°,H=90°(90°-太阳直射点纬度) =10°,太阳直射点纬度-10°,南极出现极昼,所以直射点纬度是南纬1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两地的纬度差, H=90°-40°=50°,故选B。
26. 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A. 80.5°N,120°WB. 80.5°N,0°
C. 76.5°N,120°WD. 76.5°N,0°
【答案】C
【解析】
【详解】6月22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该地为北极圈以内,有极昼,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为10°,为0:00的太阳高度,此时北极圈上0:00的太阳高度0°,从而得出该地的纬度为北极圈以北10°,即76°34′N,有极昼的区域,太阳高度角最低的时刻是0点,此时北京时间16时,0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W,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天气转晴B. 气温剧降C. 连续性降水D. 狂风暴雨
28. 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
A. adC. c=dD. d>c
【答案】27. C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由题目中“锋线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可知该锋面降水区域位于锋线前面(降水总是发生在冷气团一侧,可以知道该锋面前面为冷气团)所以该锋面为暖锋,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C正确,D错误,过境后气温回升,天气转晴,A、B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锋面为暖锋,根据锋气旋的特征判断,该暖锋应当位于气旋向东延伸的槽部,C点更靠近低压中心。该锋面位于低压槽上,c点在低压中心附近,所以a>c,A错误;该锋面位于低压槽上,b点在低压中心附近,所以d>b,B错误;c点在低压中心附近,d点离低压中心最远,故d点气压最高,不可能与c点相等,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从结构上讲,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即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从尺度上讲,温带气旋的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直径从几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径为1000公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其干流下游分为东河、西河,分别注入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1985年黑河水已经无法注入东居延海,到1992年湖泊彻底干涸。下图为黑河流域图。
(1)黑河补给类型主要有____、____和地下水等,径流量季节变化较____(填“大”或“小”)。
(2)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居延海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居延海干涸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29. ①. 大气降水 ②. 冰川融水 ③. 大
30. 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河流流出,盐分积累形成咸水湖。
31. 湖床裸露,加剧沙尘暴;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湖水盐度增加;土壤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黑河流域图为材料;涉及黑河补给类型、居延海成为咸水湖的原因、居延海干涸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河流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黑河流域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从纬度位置看该纬度较高,冬季有积雪,有春季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夏季降水集中,祁连山积雪夏季冰雪融化,所以夏季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秋冬季节降水和冰雪融水都少,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因此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小问2详解】
居延海成为咸水湖的原因:居延海位于内蒙古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河流流出,蒸发旺盛,盐分无法排除,盐分积累形成咸水湖。
【小问3详解】
居延海干涸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气候更加干旱,湖床裸露,温差加大,风沙天气增多,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温差加大,物理风化加剧,风力侵蚀加剧;湿地减少,水生生物减少,造成植被大面积死亡;湖水盐度升高,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a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b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图a
图b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指出图b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1)颗粒物粒径越粗,启动阻力越大,抗侵蚀能力越强。随着风蚀粗化的持续,粗颗粒物比重增大,且土层变薄,风蚀强度逐渐减弱;当表层被粗颗粒物覆盖后,风蚀强度趋于稳定。
(2)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风蚀粗化指数增大,雅鲁藏布江流域偏小,藏北偏大(南小北大);高值区出现在西北部。西北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地处高原面,地势平缓,风速大;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风化强,地表物质疏松(或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较多,植被较多,峡谷地形复杂风速较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上风蚀退化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风蚀强度的变化、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可知,颗粒物粒径越粗,启动阻力越大,抗侵蚀能力越强。随着风蚀粗化(风力侵蚀作用)的持续,地表松散层的细小颗粒物被带走,粗颗粒物比重增大,且土层变薄,风蚀强度逐渐减弱;当表层主要以粗颗粒物为主,即表层被粗颗粒物覆盖后,风蚀强度趋于稳定。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风蚀粗化指数图例可知,图b所示区域北部和西部圆圈较大,东部和南部圆圈较小,可知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风蚀粗化指数增大,雅鲁藏布江流域偏小(南小北大)。由材料"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和"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可知,风蚀粗化指数越大,说明表层粗颗粒物含量高,即风力侵蚀作用越强;风蚀粗化指数越小,说明风力侵蚀作用越弱。由所学知识可知,风力侵蚀作用的强弱受气候干旱程度、降水量、地表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西北部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植被稀疏,地表物质疏松;地处高原面,地势平缓,风速大,风力侵蚀作用强。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较多,植被较多,地表物质不易被风力吹扬,峡谷地形复杂,风速较小,风力侵蚀作用弱。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丰年虾广泛分布于陆地上的盐田或盐湖中,以藻类为食,营养价值极高。丰年虾对温度、盐度及溶氧的要求极强,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最佳生长盐度为30‰-50‰,溶氧则以接近饱和溶氧为佳。主要栖于浅水区,喜砂泥底。
材料二乌尔米耶湖位于亚洲西部的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地区巨大的中央低地的底部,海拔1275米,含盐分约为海水六倍,不适合鱼类生存,只有一种浮游生物——丰年虾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该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
材料三下图为乌尔米耶湖示意图。
(1)与夏季相比,乌尔米耶湖春季湖水更深,试分析原因。
(2)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乌尔米耶湖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的原因。
(3)推测乌尔米耶湖丰年虾集中分布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答案】(1)受西风影响,冬春季节降水较多;春季气温回升,四周山地积雪融化;春季气温较夏季低,蒸发较少。
(2)过度捕捞造成丰年虾资源日趋枯竭,捕获量不断减少;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蒸发加剧,湖泊急剧萎缩,丰年虾生存环境缩小,繁殖量急剧下降;水体环境恶化,丰年虾生活环境恶化,数量减少。
(3)规律:西南部。原因:南部气温高于北部,适合丰年虾生长;西南部入湖河流较多,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多,饵料丰富;(河水流动使)河口附近溶氧更接近饱和溶氧,适宜丰年虾生长;河口附近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湖水较浅,且湖底泥沙多,丰年虾更丰富。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图文材料来考查生物多样性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阐释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此处位于西亚地区,春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湖泊水量收入多;其次,该地附近有山脉,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大;春季,气温相对夏季较低,蒸发较弱,故湖泊更深。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可能是由于人为过度捕捞造成丰年虾资源日渐枯竭,导致捕获量日趋减少;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湖泊面积不断萎缩,丰年虾的生存环境变小,繁殖力下降;人类活动强度加大,导致水体环境恶化,丰年虾生活环境恶化,数量减少。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丰年虾主要栖于浅水区,喜砂泥底,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最佳生长盐度为30‰-50‰,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应该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海域;由于南部气温高于北部,适宜丰年虾生长;西南部入湖河流较多,河流带来的营养盐较多,饵料丰富;河口附近水域较浅,溶氧更接近于饱和氧,适宜其生长;丰年虾“主要栖于浅水区,喜砂泥底”,西南部河流入湖口附近,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湖水较浅,且湖底泥沙多,有适宜丰年虾的栖息环境,丰年虾更丰富。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其中阿根廷的盐湖锂矿资源的品质较高,锂资源量为1930万吨,位居全球第二,但盐湖锂矿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开采程度极低。2021年以来中国企业加快争夺阿根廷盐湖锂矿资源。行业内日益严格的减少淡水用量的要求,使阿根廷盐湖提锂企业正在尝试多种新的提锂技术,随着中国企业加快在阿根廷盐湖锂矿资源上的布局,中国先进的提锂技术有望在阿根廷加速推广。下图示意“锂三角”地区概况。
(1)从生产成本角度评价中国企业投资开发阿根廷盐湖锂项目的条件。
(2)简析阿根廷盐湖锂矿资源的开发为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1)有利:阿根廷未开发的盐湖锂矿资源多,开采程度极低,易于开发利用,投资开采成本低;劳动力廉价,工资水平低;属于发展中国家,环保成本低。
不利: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建设成本高;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用水成本较高
(2)阿根廷将丰富的锂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以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锂三角”地区概况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从生产成本角度评价中国企业投资开发阿根廷盐湖锂项目的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作答;由材料可知,其中阿根廷的盐湖锂矿资源的品质较高,锂资源量为1930万吨,位居全球第二,但盐湖锂矿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开采程度极低,阿根廷未开发的盐湖锂矿资源多,阿根廷的盐湖锂矿资源的品质较高,开采程度极低,易于开发利用,投资开采成本低,难度小;阿根廷人口多,劳动力廉价,工资水平低;属于发展中国家,环保成本低,环保要求低,成本低。不利条件是盐湖锂矿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建设成本高;气候干旱,加之行业内日益严格的减少淡水用量的要求,淡水资源用水成本较高。
【小问2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 图中a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