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第1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包括三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5分)
    1.史料中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的。下列可作为研究北京人情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A.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B.《北京人生活状况》纪录片
    C.知名历史学家的著述 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有这样一位君主,他与民争利,在位期间引发了“国人暴动”。“他”是:
    A.尧 B.汤
    C.周幽王 D.周厉王
    5.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和最进步的造字方法分别是:
    A.象形、形声 B.会意、指事
    C.象形、指事 D.形声、假借
    6.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7.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1
    C.缓和社会矛盾 D.保卫东周王室
    8.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崇尚“自然”
    C.克己复礼 D.民贵君轻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刺史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10.楚汉之争的性质是:
    A.楚国为反对汉国的侵略而进行的战争
    B.项羽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同刘邦进行的战争
    C.刘邦反对项羽大肆杀戮的正义战争
    D.刘邦和项羽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
    11.西汉、东汉统称两汉,它们建立时所定都城分别是:
    A.阳城、亳 B.镐京、洛邑
    C.咸阳、长安 D.长安、洛阳
    12.汉武帝在位时期为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对汉武帝这些措施的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D.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为其他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13.以下是七年级(1)班同学所做的“光武中兴的含义”学习笔记,下列有误的是:
    A.使衰落的汉朝重新振兴 B.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C.天下出现兴盛的局面 D.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14.标志着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班超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15.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这说明:
    A.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了纸
    C.当时使用的是“蔡侯纸” D.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2
    1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哪一幅图能直观的反映三国鼎立的形势:
    17.前秦统治者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封建统治 B.发展农业生产
    C.践行儒家思想 D.促进民族交融
    18.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蜀 东晋 前秦 B.西楚 东晋 前秦
    C.蜀 东晋 梁 D.蜀 南晋 张楚
    19. 在中国的某一历史时期,南方地区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这些王朝被总称为:
    A.春秋战国 B.十六国
    C.南朝 D.北朝
    20.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民族交融加深
    C.大量人口南迁 D.海外贸易拓展
    21.这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产生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这场战役是:
    A.漠北之战 B.长平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22.《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2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改革是:
    A.建立郡县制 B.实行“和亲”
    C.设置都护府 D.推行汉化措施
    3
    24.贾思勰在总结写《齐民要术》的体会时曾说“今采捃(收集)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这体现了贾思勰:
    A.敢于创新的精神 B.积极乐观的品质
    C.百折不挠的毅力 D.求真务实的态度
    25.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35分)
    26. (10分)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依赖于诸多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1分)
    材料二 电视片《道解·都江堰》以实景演出的形式,用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对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造福千秋万代的水利工程进行艺术的诠释,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2)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当时,它使哪一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3分)
    材料三 刘邦建立西汉后,下令十五税一(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把士兵送回家参加生产。汉文帝实行三十税一,以皇帝和皇后身份劝导百姓从事耕织。光武帝建立东汉后,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恢复文景之治时候的三十税一。
    (3)根据材料三,归纳刘邦、汉文帝、光武帝的共同措施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请写出东汉时期因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3分)
    材料四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分)
    4
    27. (15分)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图片一所示文字的名称。图片一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一朝代开始?结合所学,写出图片二中的措施对当时文化领域产生的影响。简要概括材料一中钱穆先生的观点。(4分)
    材料二: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并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各学派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不同的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写出战国时期道家和法家思想家们关于治国“途径和手段”的相关主张。(各1例即可)(5分)
    材料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部分)
    5
    (3)请将材料三中的科技文化成就按照下表主题进行分类,将序号填写到下面表格空白处。(只填序号即可,每空多填、少填、错填均不得分)(3分)
    材料四:在古代农业社会时代,中国是一个科技文化极为发达的国家.且在许多方面都创造出辉煌的成果。而且从对外来讲,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对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和科技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在确立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上,表现出鲜明的实用性特点。以能否直接服务于国家、应用于实际、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作为判断科学技术价值的标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特点。(3分)
    28.(10分)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
    【政治印记·制度留痕】
    材料一: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
    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各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人物印记·精神永传】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张骞前往西域途中被匈奴捉住。在匈奴的威胁利诱面前,张骞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骞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并谈谈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分)
    【经济印记·凿空道路】
    材料三: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和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4分)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
    (1)河姆渡遗址(1分) 。
    (2)功能:防洪、灌溉(2分);诸侯国:秦国(1分)。
    (3)措施:减轻赋税、重视农业生产(2分);局面:光武中兴(1分)。
    (4)原因:北方的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人南迁)(1分)。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27.
    (1)甲骨文(1分); 商朝(1分);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分);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历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分)。
    (2)百家争鸣 (1分);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1分); 道家: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1分,答道家其他思想也可以) 法家:强调依法治国(1分),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分)。
    (3)农学:③;医学:①⑤; 史学:②;艺术:④⑥(共4分,医学、艺术每项1分,需写完整,农学、艺术共1分)
    (4)科技发达,成果众多;领先世界,贡献巨大;具有实用性特征(1点2分,2点3分) 。
    8
    7
    28.
    (1)政治上:实行推恩令(或刺史制度)(1分);
    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1点1,3点4分)。
    (2)精神: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1分);
    启示:要学习张骞的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精神(1分)。
    (3)主要原因: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品种多(2分);
    意义: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分)。
    A
    B
    C
    D
    ①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②司马迁《史记》③贾思勰《齐民要术》
    ④顾恺之《女史箴图》⑤华佗“麻沸散”⑥王羲之《兰亭集序》
    农学
    医学
    史学
    艺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A
    D
    B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C
    B
    D
    A
    C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D
    D
    D

    相关试卷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净月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净月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听录音,给下列图片排序,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语,听短文,判断句子正误,选出每组中不同类的一项,看图写单词,完成句子,单项选择,完形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