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辽宁省丹东市6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4,辽宁省丹东市6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7为单选题,8-10为多选题,多选题满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玻璃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无法复原;不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B错误,符合题意;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是因为路边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带来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顶起
B. 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
C. 山芋在炉膛内烤熟
D. 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烧开水时蒸气将壶盖顶起,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把铁丝反复弯曲,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铁丝的内能增加,故B符合题意;
C.山芋在炉膛内,山芋的内能增加,这是热传递使内能增加了,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水的内能增加,这是热传递使内能增加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3.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0℃的水没有内能,也不含有热量
B. 1kg0℃水的内能一定比1kg0℃冰的内能大
C. 0℃的水结成0℃的冰时,内能增加
D. 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只能说0℃的水具有内能,故A错误;
B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1kg、0℃的水变成1kg、0℃的冰时,要放出热量(凝固放热)、内能减小,因此1kg0℃水的内能一定比1kg0℃冰的内能大,故B正确,C错误;
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4. 小亮学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发表了下面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为﹣10℃的冰块没有内能
D. 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A错误;
B.对物体做功,可能表现为物体位置的改变,但内能不一定增加,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则温度为﹣10℃的冰块有内能,故C错误;
D.冰是晶体,0℃的冰熔化成0℃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5. 煤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煤油比酒精含有的热量多
B. 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煤油放出的热量要多些
C. 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利用煤油刚好能烧开一壶水,那么利用酒精则不能烧开这壶水(效率相同条件下)
D. 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热值是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A错误;
B.煤油的热值比酒精大,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煤油放出的热量要多些,题目中没有完全燃烧,故B错误;
C.煤油的热值比酒精大,所以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燃料时,煤油释放的热量多,利用煤油刚好能烧开一壶水,那么利用酒精则不能烧开这壶水效率相同条件下,故C正确;
D.因为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6.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B. 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
C. 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D. 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吸气冲程: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故A错误;
B.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混合气做功,缸内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B错误;
C.做功冲程:燃烧后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开闭,由飞轮的惯性带曲轴转动,带活塞上移,排出废气,不涉及内能与机械能间的转化,故D错误。
故选C。
7.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 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够将碎纸屑吸引起来
B. 与磁铁摩擦过的钢针能吸起铁屑
C. 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脏物
D.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叭”声,甚至在夜晚能看见火花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带电,所以能吸引轻小的碎纸屑,故A不符合题意;
B.钢针与磁铁摩擦,发生磁化现象,使得钢针具有磁性,从而吸起铁屑,因此不属于摩擦起电,故B符合题意;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与衣服摩擦,使得毛刷带有电能吸引轻小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两者带有异种电荷,放电产生的劈叭声,甚至在夜晚能看见火花,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小明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闭合到张开,如图所示( )
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 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玻璃棒上的正电荷移动到箔片上
D. 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流向箔片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
B.当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两金属箔由于失去电子都带上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金属箔片张开。故B正确;
CD.当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金属箔片上的自由电子移动到玻璃棒上,因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流向箔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9.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两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a、b是同种物质,则a的质量更大
B. 如果a、b质量相等且为液体,则b更适合做冷却剂
C. 在加热过程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a、b的内能
D. 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b吸收的热量Q1>Q2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两种物体加热时,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如果a、b是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根据可知质量小的温度变化大,所以a的质量更小,故A错误;
B.a、b质量相等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可知温度升高少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因此b的比热容大,更适合做冷却剂,故B正确;
C.在加热过程中,a、b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因此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a、b的内能,故C正确;
D.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两种物体加热时,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像可知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的加热时间短,即Q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21,辽宁省五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12,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石桥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考试物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