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91758/0-17087837312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91758/0-17087837313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91758/0-17087837313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料加注B.电解水补充航天舱氧气
C.点火发射D.航天员通过蜡烛燃烧研究微重力
2.运输汽油的槽罐车显著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
A.B.C.D.
3.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下列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臭氧()C.氧气D.甲烷()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液氧、氯化铜、硫酸铜、空气B.、二氧化锰、天然气、稀有气体
C.、氢氧化钙、盐酸、煤D.、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石油
5.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三个原子的是( )
A.B.C.D.
7.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电动自行车、智能手机等。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则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8.在一定条件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B.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两种单质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C.点燃酒精灯D.验满氧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B.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C.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程度使用木炭
D.在原子里质子数可能等于中子数
12.人们使用燃料,是利用燃料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柴草B.天然气C.石油D.煤
1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B.
C.D.
14.“数字化” 赋能化学实验。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进行实验。如图1,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到170秒,绘制出图2曲线AB段,接下来用热毛巾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绘制出曲线BC段。300秒时拿掉毛巾,使瓶口向下,绘制出曲线CD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静止不动
B.对比AB段与CD段,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C.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了
15.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元素。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氦为稀有气体元素B.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C.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D.氦气的化学式为
二、填空题
16.《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1)下列不属于车用新能源的有______(填字母)。
A.汽油B.氢能C.电能D.煤
(2)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3)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7.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液。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氢气和氧气在基催化剂表面可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过程如题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A.B.C.
(3)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______不变。
(4)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制得的氧气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同时,证明燃烧还需要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_。
18.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②______。
(2)在实验室里选择A装置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若想得到平稳气流,应选择______作为发生装置,其中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只能用E装置来收集,理由是______。
(4)用装置G收集氢气时,若需收集一试管氢气验纯,应将试管放在______(填“m”或“n”)口收集。
(5)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乙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用铂丝(可上下抽动)作催化剂。安全管下端浸没于溶液中,将铂丝插入溶液,立即产生,当安全管中液面上升时,说明气压过大,此时可通过______停止该反应。
19.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
(1)“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国家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极大改善了沿海居民生活质量。
①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过程_____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②天然气的使用可有效减少酸雨形成。如煤的燃烧产生______(填化学式)、等能形成酸雨。
(2)工业上以为原料生产,制取原理如图所示:
①“转化炉”中发生的反应是:,其中的化学式______。
②“变换塔”中发生的反应是:,其中生成的在下一个流程的洗涤塔中进行化学反应。
③“洗涤塔”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写化学方程式);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喷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______。
三、计算题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
(1)上述实验中,m=______,过程中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画出烧杯中水的质量与生成氧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
(4)下列物质均可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理论上,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制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b.c.
四、实验题
21.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相对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垃圾,并对产生的废气成分(主要为碳的氧化物和水)进行探究,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
【查阅资料】
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浓硫酸可吸收,但不吸收、。
【实验研究】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实验分析】
(1)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
(2)能证明废气中有二氧化碳存在的现象是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反思评价】
(3)小斌同学根据D中______的现象,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D中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4)为了防止液体倒吸,可在______(装置A~F选填)之间添加下列的装置______(填序号,箭头→代表气流方向)
【实验结论】经检验,废气中存在、、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燃料加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电解水补充航天舱氧气,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点火发射,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答案:A
解析:A、图为易燃液体标志,故选项符合题意;
B、图为腐蚀品标志,汽油没有腐蚀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为国家节水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为有毒品标志,汽油没有毒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臭氧会引起温室效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不会引起温室效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甲烷会引起温室效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液氧是氧气的液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化铜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硫酸铜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锰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氖、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氢氧化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煤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是水的固态,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品燃烧三要素:氧气、可燃物、着火点,酒精灯具备氧气、可燃物两大要素,燃着的木条则可以使酒精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不能使用浇水的方法灭火,尤其是大量酒精着火时,不符合题意;
C、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灯帽盖灭,灯帽使得酒精灯与空气隔绝,当灯帽内氧气完全耗尽后,酒精灯因为缺氧而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不符合题意;
D、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以不超过灯壶容积的2/3为宜,若酒精量太多,受热易膨胀,使酒精溢出,发生实验安全事故,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A
解析:A、原子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表示3个氯原子,该选项符合题意;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表示1个三氧化二氯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表示3个氯离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表示3个氯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C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个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且反应后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一般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2,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解得,故选C。
8.答案:A
解析:A.反应前和为单质,化合价为0;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化合价改变,故A错误;
B.反应前后均只有和这两种单质,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故C正确;
D.该反应是由和反应生成,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排水法可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B、加热液体时,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手不能碰到试管夹的短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但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一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氯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低碳”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不是较低程度使用木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结合各选项可知,柴草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两种,有氧气参加反应,因此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有氧气参加反应,因此属于氧化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没有氧气参加反应,因此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三种,生成物是一种,没有氧气参加反应,因此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分子总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项错误;
C、对比AB段与BC段,用热毛巾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瓶底二氧化碳浓度变小,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分子体积不会改变,选项错误;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氦为稀有气体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氦气为稀有气体,化学式为,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6.答案:(1)AD
(2)二或2;失
(3)66.7%
解析:(1)A、汽油属于化石燃料炼制的产品,不是新能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能属于车用新能源,故选项符合题意;
C、电能属于车用新能源,故选项符合题意;
D、煤属于化石燃料,不是新能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2)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锂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故填:二或2;失;
(3)氢氧化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66.7%。
17.答案:(1)-1
(2)A
(3)化学性质
(4);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解析:(1)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氧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2x=0,解得x=-1。
(2)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则顺序为:dcab,故选A。
(3)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红磷的温度高于白磷,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18.答案:(1)分液漏斗
(2)
(3)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4)m
(5)提起铂丝
解析:(1)图中标号仪器②名称为分液漏斗;
(2)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未放棉花团,应为氯酸钾制氧气的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且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若想得到平稳气流,应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应选装置C;
反应的方程式为;
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选择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E装置收集;
(4)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在上方聚集,应从n口进气,m口出气,故应将试管放在m口处收集;
(5)铂丝(可上下抽动)催化剂溶液分解,当烧瓶内压强过大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将铂丝向上提,与液体脱离接触,反应停止,让气体逸出减小压强,故填提起铂丝。
19.答案:(1);释放;
(2);;能和水和二氧化碳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分
解析:(1)①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放出热量。
②煤中含有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
(2)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等号左边除3X外,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3X中含有6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
③洗涤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水小,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喷淋,能使二氧化碳和水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分。
20.答案:(1)4;3.2
(2)6.8g
(3)
(4)b
解析:(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m=4;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36g+4g-136.8g=3.2g。
(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则
解得x=6.8g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
(3)开始时水的质量为136g-6.8g=129.2g,充分反应后水的质量为136.8g-4g=132.8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与生成氧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为:。
(4)由于、、,生成等质量的氧气时,所需质量,则等质量的三种物质,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质量最多,故选b。
21.答案:(1)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2)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黑色固体变红色;
(4)DE;③
解析:(1)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而大号注射器能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了防止E中澄清石灰水倒吸入D中,引起热的玻璃管炸裂,则应在DE之间增加倒吸装置,且倒吸的澄清石灰水应从长管流入,为了防止液体进入D中,左边应为短管,故选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八县九校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十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