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展开1.(2分)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下列关于“余音未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铜锣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有余音说明铜锣仍在振动
2.(2分)如图所示为小明手拿口香糖的情景,据此估测该口香糖的长度为( )
A.15cmB.15mmC.10dmD.10cm
3.(2分)小明想测量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
A.把一个大头针放在天平托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B.先测出一百个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
C.天平是测质量的精密仪器,直接把一个大头针放在托盘内可以测量出
D.先测出一个大头针和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4.(2分)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有力的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D.一个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
5.(2分)如图所示,小明推着木箱匀速前进,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
B.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C.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小明的推力
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
6.(2分)小组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发现指针指在了0.2N处。多次拉动弹簧都无法使指针对准0刻度线,对此现象小组同学讨论后的说法如下( )
A.小张: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必须换一个新的
B.小李:测量值仍准确,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C.小王: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但需要将读数加上0.2N
D.小孙: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但需要将读数减去0.2N
7.(2分)下列事例中,做法与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给自行车的轮轴加润滑油——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拉杆式行李箱下装有轮子——变滚动为滑动来减小摩擦力
C.体操运动员在训练时手上涂镁粉——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攀岩者佩戴宽厚的腰带,安全又舒适——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力
8.(2分)下列场景中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甲、乙B.甲、丁C.乙、丁D.丙、丁
9.(2分)如图所示,小明坐在行驶的轿车上,认为自己处于静止状态( )
A.窗外的树木B.旁边的货车
C.车内的座椅D.骑自行车的行人
10.(2分)市面上的广告中经常说一台好的音响设备必须是“高音响”“高保真”的,这里的“保真”是指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11.(2分)一位碗乐爱好者多次敲击不同的碗,通过听声音选出如图所示的大小不同的几个碗,利用筷子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不同的乐曲( )
A.用筷子敲击碗时是碗内空气振动发声
B.敲击碗的力度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敲击碗演奏的乐曲很好听,所以它不是噪声
D.听碗所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碗是否有裂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2.(2分)“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林间疏影”与“潭影映人”是两种光学现象,其原理分别与下面两幅图的光学原理相同(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13.(2分)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患有近视眼,而许多老人,有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B.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C.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14.(2分)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均向东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2h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B.0.2~0.6h内,甲车做变速运动
C.0.6~0.8h内,甲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
D.0~0.8h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16分。)
15.(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以“问天实验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 的,以 (选填“天和核心舱”或“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运动的。
16.(2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会被弹开,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 有关,且 越大,响度越大。
17.(2分)如图所示为狗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某种蝴蝶飞行时在1min内翅膀振动480次。蝴蝶发出的声音能被 (选填“狗”或“大象”)听到。这种声音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18.(3分)如图甲所示是某次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踢出的一个“香蕉球”,运动员用大小相同的力踢足球的不同位置,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如图乙是足球进入球网之后的某个瞬间,足球速度减小并使网中间凸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和 。
19.(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测量一枚纽扣的直径时刻度尺的读数,测得纽扣的直径为 cm;小明又想测量钢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钢丝的直径约为 mm。
20.(3分)下列为几种乐器在演奏时录制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与甲图音调相同的是 图,响度最小的是 图。乐器演奏的乐曲对正在专心学习的人来讲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21.(2分)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测速仪测量平衡车的速度,平衡车以某一速度靠近测速仪,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平衡车反射后接收到信号用时0.5s,则平衡车第一次碰到声波时与测速仪的距离为 m;平衡车的速度为 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三、作图题(共2题,每题2分,共4分。)
22.(2分)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一束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F为凸透镜的焦点
23.(2分)如图所示是滑雪爱好者在滑雪坡道上滑下时情景简化示意图。请在图中O点处画出爱好者此时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
24.(4分)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如图)。突然,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五、实验题(共5题,每空1分,共29分。)
25.(6分)实验小组的小明和小亮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可绕ON折转。
(1)纸板表面要选择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
(2)实验过程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进行实验,目的是探究 。
(3)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小明将纸板F绕轴ON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4)实验中小亮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小明从平面镜中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亮的眼睛,原因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26.(10分)小明和小丽进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在 方向上进行 操作,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
(2)小明和小丽正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场景。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生活中运用该结论的一个实例是: 。
(3)通过比较图 和 的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用来解释自行车刹车时,捏手刹用的力越大
(4)小丽在图丙实验的基础上,将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她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改进方法是 。
27.(7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如图乙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的情景,据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调节光屏,可成倒立、 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一段时间后,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组成员观察到光屏上成的像偏上,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是 。
(4)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 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28.(6分)小宁在测量陈醋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称量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得盛有陈醋的烧杯总质量为105.7g。
(3)将烧杯中的陈醋向空量筒中倒入50mL后,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则量筒中陈醋的质量是 g,测得陈醋的密度是 kg/m3。
(4)若小宁在(1)中没有调节平衡螺母,直接测得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 (均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小明用一台没有砝码的天平、一个量筒、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一只滴管和一杯水,测量一橡皮擦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
①如图丙所示,将两个烧杯分别放置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天平调平后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将量筒中的部分水倒入右盘的烧杯中,当天平接近平衡时用滴管由量筒中吸水滴入右盘烧杯中,直至天平平衡2。
④将橡皮擦 在量筒内剩余的水中,记下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橡皮擦密度的表达式为ρ橡= (用上述测量值表达,其中ρ水已知)。
六、计算题(共3题,4+7+8=19分。)
29.(4分)春节期间,小明一家坐火车外出过年。途中火车匀速经过一隧道,小明通过车上屏幕显示的108km/h得知此时火车的速度
(1)这条隧道的长度。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30.(7分)如图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70g。如图乙所示,水刚好将杯子装满,杯子、水和金属球的总质量为249g。如图丙所示,然后向杯内加满水,此时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1)该金属球的体积为多少?
(2)该金属球的重力为多少?
(3)若该金属球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cm3,问制造该球所用金属的密度为多少?
31.(8分)把一块金属块放入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再将该金属块捞出并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烧杯。
(1)金属块的体积:
(2)从烧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3)若该金属块的质量为79g则它的密度是多少kg/m3?根据密度表可以初步判断该金属是哪种金属?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2分)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下列关于“余音未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铜锣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有余音说明铜锣仍在振动
【分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解答】解: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铜锣“余音未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发生的条件,属于基础题。
2.(2分)如图所示为小明手拿口香糖的情景,据此估测该口香糖的长度为( )
A.15cmB.15mmC.10dmD.10cm
【分析】在不了解物体长度时可以用熟知的物体长度做对比,结合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来估测。
【解答】解:人手一拃的长度约为18cm,图中口香糖的长度稍大于“一拃”的一半,故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的估测,属于基础题目。
3.(2分)小明想测量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
A.把一个大头针放在天平托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B.先测出一百个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
C.天平是测质量的精密仪器,直接把一个大头针放在托盘内可以测量出
D.先测出一个大头针和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分析】大头针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测多个大头针的质量,除以总数算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解答】解:AC、一枚大头针质量太小,故AC错误;
B、先测出100枚大头针总质量,就是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D、一枚大头针和一块铁块的总质量与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无法区分的。
故选:B。
【点评】测微小质量、微小长度一般用累积法,测曲线长度一般用化曲为直法、滚轮法,测硬币等圆的直径一般用平移法,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灵活选用特殊测量方法。
4.(2分)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有力的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D.一个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答】解: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特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等的认识与理解,属基础题。
5.(2分)如图所示,小明推着木箱匀速前进,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
B.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C.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小明的推力
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
【分析】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解:A、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小明的推力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条件的理解和辨别,属力学基础题,难度不大。
6.(2分)小组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发现指针指在了0.2N处。多次拉动弹簧都无法使指针对准0刻度线,对此现象小组同学讨论后的说法如下( )
A.小张: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必须换一个新的
B.小李:测量值仍准确,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C.小王: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但需要将读数加上0.2N
D.小孙: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但需要将读数减去0.2N
【分析】没有调零的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但我们可以记下测量前的示数,再记下测量时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所测的拉力。
【解答】解: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发现指针指在了0.2N处,只是测量时的示数;,以不需要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基础题目。
7.(2分)下列事例中,做法与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给自行车的轮轴加润滑油——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拉杆式行李箱下装有轮子——变滚动为滑动来减小摩擦力
C.体操运动员在训练时手上涂镁粉——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攀岩者佩戴宽厚的腰带,安全又舒适——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力
【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解答】解:A、给自行车的轮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脱离,故A错误;
B、拉杆式行李箱下装有轮子将滑动摩擦滚动变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C、体操运动员在训练时手上涂镁粉,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攀岩者佩戴宽厚的腰带,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8.(2分)下列场景中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甲、乙B.甲、丁C.乙、丁D.丙、丁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解答】解:甲图: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
乙图:把饺子捏成元宝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丙图:用手将橡皮筋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丁图:用手将静止的书包向上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综上分析可知,甲、丁中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
9.(2分)如图所示,小明坐在行驶的轿车上,认为自己处于静止状态( )
A.窗外的树木B.旁边的货车
C.车内的座椅D.骑自行车的行人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
A、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B、以旁边的货车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C、以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D、以骑自行车的行人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故选:C。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0.(2分)市面上的广告中经常说一台好的音响设备必须是“高音响”“高保真”的,这里的“保真”是指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分析】音色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解答】解:“保真”是指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音色。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与音调和响度的区别,属于基础知识。
11.(2分)一位碗乐爱好者多次敲击不同的碗,通过听声音选出如图所示的大小不同的几个碗,利用筷子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不同的乐曲( )
A.用筷子敲击碗时是碗内空气振动发声
B.敲击碗的力度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敲击碗演奏的乐曲很好听,所以它不是噪声
D.听碗所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碗是否有裂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分析】(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影响因素是频率;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影响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
(3)从环保角度来看,凡是影响到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A、用筷子敲击碗时是碗在振动发声;
B、敲击碗的力度越大,故B错误;
C、敲击碗演奏的乐曲很好听、工作,就属于噪声;
D、听碗所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碗是否有裂痕,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噪声、声的利用,比较简单,属基础题。
12.(2分)“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林间疏影”与“潭影映人”是两种光学现象,其原理分别与下面两幅图的光学原理相同(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林间疏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潭影映人属于平面镜成像;
①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水中的笔“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由此可知,A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种光现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分)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患有近视眼,而许多老人,有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B.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C.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AB、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故AB错误。
CD、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图示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2分)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均向东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2h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B.0.2~0.6h内,甲车做变速运动
C.0.6~0.8h内,甲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
D.0~0.8h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
【分析】A、0~0.2h内,甲、乙两车的s﹣t图象均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且二者重合,故二者速度相;
B、0.2~0.6h内,甲车的s﹣t图象均为倾斜直线,故甲车做匀速运动;
C、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均向东做直线运动,0.6~0.8h内,甲车的s﹣t图象为水平直线,故甲车静止,乙车的s﹣t图象为倾斜直线,乙车做匀速运动,据此分析;
D、0~0.8h内,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40km。
【解答】解:A、0~0.7h内,甲,且二者重合,故A正确;
B、0.2~7.6h内,故甲车做匀速运动;
C、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均向东做直线运动,甲车的s﹣t图象为水平直线,乙车的s﹣t图象为倾斜直线,故甲车相对于乙车向西运动;
D、0~8.8h内,故两车的路程相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有关知识,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16分。)
15.(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以“问天实验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 静止 的,以 地球 (选填“天和核心舱”或“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运动的。
【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神舟十五号飞船相对于“问天试验舱”和“天和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
神州十五号飞船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地球。
【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6.(2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会被弹开,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 振幅 有关,且 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重敲同一音叉,使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振幅;振幅。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掌握情况,基础题。
17.(2分)如图所示为狗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某种蝴蝶飞行时在1min内翅膀振动480次。蝴蝶发出的声音能被 大象 (选填“狗”或“大象”)听到。这种声音属于 次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分析】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根据狗和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进行分析。
【解答】解:某种蝴蝶飞行时在1min内翅膀振动480次。则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这种声音属于次声波。
故答案为:大象;次声波。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次声波;会根据题目的图表分析不同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18.(3分)如图甲所示是某次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踢出的一个“香蕉球”,运动员用大小相同的力踢足球的不同位置,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 有关。如图乙是足球进入球网之后的某个瞬间,足球速度减小并使网中间凸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和 运动状态 。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解答】解:甲图中运动员用大小相同的力踢足球的不同位置,足球的飞行效果不一样;
乙图中足球进入球网之后的某个瞬间,足球速度减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作用点;形状。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基础题。
19.(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测量一枚纽扣的直径时刻度尺的读数,测得纽扣的直径为 1.20 cm;小明又想测量钢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钢丝的直径约为 1.0 mm。
【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再观看物体是否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先测出钢丝的总长度,用总长度除以缠绕的圈数,即可得钢丝的直径。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纽扣下端与0刻度线对齐,可得纽扣的直径为1.20cm;
钢丝线圈的总长度L=15.00cm﹣10.00 cm=5.00 cm,钢丝绕的圈数n为50,
则钢丝的直径d===0.10cm=2.0mm。
故答案为:1.20;2.0。
【点评】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以及特殊的测量方法,属于基础题型。
20.(3分)下列为几种乐器在演奏时录制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与甲图音调相同的是 乙 图,响度最小的是 丁 图。乐器演奏的乐曲对正在专心学习的人来讲 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从波形上看,越密集则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从波形上看,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色是指声音的特点和品质,是由发声体材料和结构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从环保角度来看,凡是影响到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和乙的振动频率相同;丁的振动幅最小;
乐器演奏的乐曲对正在专心学习的人来讲,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
故答案为:乙;丁;属于。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噪声,比较简单,属基础题。
21.(2分)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测速仪测量平衡车的速度,平衡车以某一速度靠近测速仪,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平衡车反射后接收到信号用时0.5s,则平衡车第一次碰到声波时与测速仪的距离为 85 m;平衡车的速度为 20 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分析】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5s到达了平衡车处,而信号从平衡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5s的时间;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平衡车的速度。
【解答】解: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平衡车的时间为5.25s,
由v=可得:平衡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1=v声t1=340m/s×3.25s=85m;
平衡车的车速为:v===20m/s。
故答案为:85;20。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如何确定平衡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
三、作图题(共2题,每题2分,共4分。)
22.(2分)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一束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F为凸透镜的焦点
【分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2)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首先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画出第一次折射光线;
过凸透镜的右侧焦点(入射点)垂直于水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透镜光路图和折射光路图的画法,熟练掌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折射规律是关键。
23.(2分)如图所示是滑雪爱好者在滑雪坡道上滑下时情景简化示意图。请在图中O点处画出爱好者此时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分析】(1)确定滑雪爱好者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2)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滑雪爱好者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在滑雪坡道上滑下时,从滑雪爱好者重心开始,并分别用G和f表示
【点评】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若需要画出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要将这几个力画成共点力。
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
24.(4分)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如图)。突然,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解答】答: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所以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
以站台为参照物,乘坐的列车与站台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觉得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五、实验题(共5题,每空1分,共29分。)
25.(6分)实验小组的小明和小亮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可绕ON折转。
(1)纸板表面要选择 粗糙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
(2)实验过程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进行实验,目的是探究 为了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来寻求实验的普遍规律 。
(3)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小明将纸板F绕轴ON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 存在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
(4)实验中小亮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小明从平面镜中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亮的眼睛,原因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的 。
【分析】(1)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光线,是因此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2)多次实验可以多测量几组数据,得到的规律更具有说服力;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判断纸反向后折和纸板不垂直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为了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来寻求实验的普遍规律;
(3)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仍存在;
(4)实验中小亮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小明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小亮的眼睛,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粗糙;(2)为了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在同一平面内;可逆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要理解和熟记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26.(10分)小明和小丽进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在 水平 方向上进行 调零 操作,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小明和小丽正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场景。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 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生活中运用该结论的一个实例是: 轮胎上的花纹 。
(3)通过比较图 甲 和 丙 的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用来解释自行车刹车时,捏手刹用的力越大
(4)小丽在图丙实验的基础上,将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她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改进方法是 将切去的一半木块叠放在剩余木块的上面 。
【分析】(1)从弹簧自重对测量结果影响的角度进行考虑;
从二力平衡的角度来分析回答;
(2)(3)(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
【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自身有一定的重力,为了减小由于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结果带来的误差,进行调零;
只有当二力平衡时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才相等,所以要求此时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2)分析甲、乙两个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相同,图乙中接触面更粗糙,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接触面越粗糙,生活中轮胎上的花纹就是运用该结论的一个实例;
(3)自行车刹车时,捏手刹用的力越大,压力越大,比较甲;
(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小丽在实验时将丙图中木块沿竖直向下切去一半,由于没有控制压力不变,为了得出正确结论可以将切去的一半木块叠放在剩余木块的上面。
故答案为:(1)水平;调零;(2)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轮胎上的花纹;丙;(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点评】本题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考查实验原理以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7.(7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
(2)如图乙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的情景,据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调节光屏,可成倒立、 放大 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一段时间后,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组成员观察到光屏上成的像偏上,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是 将蜡烛向上移 。
(4)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 发散 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适当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分析】(1)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在凸透镜上,在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3)蜡烛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蜡烛燃烧变短后,蜡烛在光屏的像成在光屏上侧,根据蜡烛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判断如何使像重新成在光屏中央;
(4)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以此判断光屏移动位置。
【解答】解:(1)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使烛焰、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由图乙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在凸透镜上,则透镜的焦距为10.0cm;
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此时f<u<2f、放大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现在我们要让烛焰,可以将蜡烛向上移动;
(4)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会远离凸透镜,应将光屏向右调节。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3;投影仪;(4)发散。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相关知识,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
28.(6分)小宁在测量陈醋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称量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得盛有陈醋的烧杯总质量为105.7g。
(3)将烧杯中的陈醋向空量筒中倒入50mL后,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则量筒中陈醋的质量是 52.5 g,测得陈醋的密度是 1.05×103 kg/m3。
(4)若小宁在(1)中没有调节平衡螺母,直接测得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 不变 (均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小明用一台没有砝码的天平、一个量筒、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一只滴管和一杯水,测量一橡皮擦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
①如图丙所示,将两个烧杯分别放置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天平调平后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将量筒中的部分水倒入右盘的烧杯中,当天平接近平衡时用滴管由量筒中吸水滴入右盘烧杯中,直至天平平衡2。
④将橡皮擦 浸没 在量筒内剩余的水中,记下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橡皮擦密度的表达式为ρ橡= (用上述测量值表达,其中ρ水已知)。
【分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接下来调节平衡,如果指针左偏,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右偏,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3)将天平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应的示数相加即为待测物体的质量;根据ρ=进行计算密度;
(4)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的质量大,称量的物体的质量会偏小,因为两次测得的总质量都偏小,即量筒中陈醋的质量测量准确,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变化;
(5)橡皮擦放入天平的左盘或右盘中,量筒中倒入水,记下水的体积,向天平的另一个盘中倒入水,直到天平横梁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求出量筒中水的减少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量筒中减少水的质量,即橡皮擦的质量;橡皮擦浸没在量筒中,橡皮擦的体积等于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的差,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橡皮擦的密度。
【解答】解:(1)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指针右偏,使天平平衡;
(3)剩余的烧杯和陈醋的质量为:m=50g+3.2g=53.6g;
量筒中陈醋的质量为:m'=105.7g﹣53.2g=52.8g;
食用油的密度:ρ===8.05g/cm3=1.05×105kg/m3;
(4)由甲图可知,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没有调节天平平衡,因为两次测得烧杯和陈醋(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都偏小,导致量筒中陈醋的质量测量准确,故由ρ=,测出陈醋的密度不变;
(5)①如图丙所示,将两个烧杯分别放置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将橡皮擦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将量筒中的部分水倒入右盘的烧杯中,当天平接近平衡时用滴管由量筒中吸水滴入右盘烧杯中,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6,则橡皮擦的质量m橡=ρ水V=ρ水(V1﹣V2)。
④将橡皮擦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记下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则橡皮擦的体积V橡=V3﹣V2,
则橡皮擦的密度为:ρ橡==。
故答案为:(1)左;(3)52.53;(4)不变;(5)浸没;。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等,综合性较强。
六、计算题(共3题,4+7+8=19分。)
29.(4分)春节期间,小明一家坐火车外出过年。途中火车匀速经过一隧道,小明通过车上屏幕显示的108km/h得知此时火车的速度
(1)这条隧道的长度。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分析】(1)已知火车速度和行驶时间,利用s=vt可求出火车运动的路程;
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车长之差,由此可求出隧道的长;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车长与隧道长之和,再利用t=可求出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1)已知火车的速度v=108km/h=30m/s,
则1分钟内火车运动的路程为:s=vt=30m/s×1×60s=1800m;
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车长之差,
即隧道的长度为:L隧=s+L车=1800m+360m=2160m;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为:s′=L隧+L车=2160m+360m=2520m,
则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t′===84s。
答:(1)这条隧道有2160m;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84s时间。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知道火车完全在隧道内和完全通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
30.(7分)如图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70g。如图乙所示,水刚好将杯子装满,杯子、水和金属球的总质量为249g。如图丙所示,然后向杯内加满水,此时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1)该金属球的体积为多少?
(2)该金属球的重力为多少?
(3)若该金属球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cm3,问制造该球所用金属的密度为多少?
【分析】(1)分析题意和操作步骤可知,该金属球的体积等于从甲图到丙图加入水的体积;由甲、丙两图可求出向杯内加入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加入水的体积即为金属球的总体积;
(2)由甲、乙两图可求出金属球的质量,利用G=mg求得金属球的重力;
(3)若该金属球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cm3,用金属球的体积减去空心部分的体积可得金属球中金属的体积(实心部分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制造该球所用金属的密度。
【解答】解:
(1)由甲、丙两图可知
m加水=m总3﹣m总1=200g﹣170g=30g,
根据题意结合ρ=可得该金属球的体积:
V球=V加水===30cm3;
(2)由甲、乙两图可知金=m总3﹣m总1=249g﹣170g=79g,
则该金属球的重力:G金=m金g=79×10﹣3kg×10N/kg=7.79N;
(3)若该金属球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cm3,
则金属球中金属的体积:V金=V球﹣V空=30cm3﹣20cm7=10cm3,
制造该球所用金属的密度:ρ金===5.9g/cm3。
答:(1)该金属球的体积为30cm5;
(2)该金属球的重力为0.79N;
(3)若该金属球空心,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cm3,制造该球所用金属的密度为8.9g/cm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的应用,属于常见题目。
31.(8分)把一块金属块放入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再将该金属块捞出并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烧杯。
(1)金属块的体积:
(2)从烧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3)若该金属块的质量为79g则它的密度是多少kg/m3?根据密度表可以初步判断该金属是哪种金属?
【分析】(1)知道溢出酒精的质量,利用V=求溢出酒精的体积,即金属块的体积;
(2)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也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从烧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3)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金属块的密度,然后与表中的数据对照,判断是哪种金属。
【解答】解:
(1)酒精的密度ρ酒=0.8×102kg/m3=0.7g/cm3,
由密度公式ρ=得溢出酒精的体积:
V酒精===10cm4,
因为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
所以金属块的体积:V金=V酒精=10cm3;
(2)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体积:V水=V=10cm3,
由密度公式ρ=得溢出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4.0g/cm3×10cm5=10g;
(3)金属块的密度:
ρ金===7.6g/cm3=7.8×103kg/m3。
查表可知,这种金属是钢铁。
答:(1)金属块的体积为10cm6;
(2)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g。
(3)该金属块的密度是7.9×102kg/m3,根据密度表可以初步判断该金属是钢铁。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关键要抓住溢出的酒精和溢出的水的体积都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再灵活运用密度的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物质
密度(×103kg/m3)
物质
密度(×103kg/m3)
酒精
0.8
铜
8.9
铅
11.3
钢铁
7.9
物质
密度(×103kg/m3)
物质
密度(×103kg/m3)
酒精
0.8
铜
8.9
铅
11.3
钢铁
7.9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4页。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