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359556/0-17082456928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359556/0-17082456929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359556/0-17082456929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1分)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 )
A.观察法B.比较法C.调查法D.实验法
3.(1分)某生物小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后,准备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实验装置最佳的是( )
A.B.
C.D.
4.(1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怎样的关系?( )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5.(1分)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开幕,呼吁全球携起手来,共享地球绿色空间。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B.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
D.湿地中沼泽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6.(1分)我国提出“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7.(1分)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找到了视野,但视野不清晰( )
A.转动②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B.转动④遮光器使用大光圈
C.调节⑤反光镜
D.转动⑦细准焦螺旋
8.(1分)植物、动物、酵母菌、细菌都是生物。它们完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 )
A.生物体B.细胞C.器官D.细胞质
9.(1分)如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几个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bd
B.c图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清水
C.d图中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下
D.从结构层次上分析,口腔上皮和洋葱鳞片叶都属于组织
10.(1分)小萌学习《细胞的生活》后,绘制了概念图(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壁
B.结构②内储存遗传信息,是DNA
C.构成番茄果肉细胞的物质是糖类和水
D.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11.(1分)玉米由小长大与图中abc三种细胞变化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a表示细胞的生长;
②在玉米根尖的成熟区能观察到b过程;
③b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④c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器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2.(1分)贯众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吐血、咳血、及钩、蛔虫等肠寄生虫病。如图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初步判断贯众属于(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
13.(1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是靠种子养活的。请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指出图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的数字是( )
A.5和10B.1和8C.4和7D.2和9
14.(1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 )
A.胚轴B.芽C.子叶D.胚根
15.(1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的开花期非常的短暂,而且每当开放的时候非常的艳丽,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桃花的诗作。如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它具有与生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⑥是花最主要的结构
B.传粉前①②⑤被虫吃掉将不能结果实
C.⑦是胚珠内有精子
D.③内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受精
16.(1分)“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段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
A.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B.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C.山上植物多时需要修水库,储存水资源
D.植物的根部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也能排出水分
17.(1分)夏天雨后树桩上长出的蘑菇,会将树桩分解成碎片,使坚硬的树桩腐烂,可供植物重新利用。蘑菇属于生物圈中的( )
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者D.细菌
18.(1分)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例如①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②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④树怕伤皮不怕空心,其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消耗
B.②保证种子有充足的空气进行呼吸作用
C.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的吸收水分
D.④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树皮中
19.(1分)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请分析漫画,选择正确的选项( )
A.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有机物和水的功能
B.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器官提供所有的物质
C.画面2中,根太饿了是因为茎中的筛管“罢工”导致了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要的“食物”,无法释放能量维持生命
D.画面2中,茎“罢工”使叶干渴,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光合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20.(1分)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了解我国植物的分布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 )
A.草原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D.苔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10分)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情况后,绘制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CO2指的是二氧化碳)
(1)图示物质循环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2)根据物质循环判断甲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它通过 (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 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乙中B、C之间的关系是 。
(3)在生物学上,我们把生物B以及、空气、水分等影响生物A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4)乙中→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通过 和食物网在生物之间传递的。
(5)在草原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我国的草原情况不容乐观,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维持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的能力是有一定 的。
(6)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正在大量消耗着各种各样的燃料,以便获得所需要的能量,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 能力的趋势,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
(7)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为保护生物圈的稳定,你的做法是 。(答一条)
22.(10分)科学探究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习《单细胞生物》后,兴趣小组同学在池塘中采集到草履虫(如图2),在查阅资料中了解到光照对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为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兴趣小组同学选择在 条件下培养4~5天。图1中第5天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草履虫数量 ,原因是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这说明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 。
(2)同学们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他们在300mL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含丰富的有机物)搅匀,浑浊液有异味,检测发现含有较多细菌(是草履虫的食物),再分别加水稀释至300mL。向A瓶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向B瓶加入等量的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3)5天后,观察A、B两瓶的变化,继续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①A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B瓶 ,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用吸管吸取A瓶 (表、中、下)层溶液,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如图2 ] 运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与叶肉细胞相比,草履虫细胞质里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③小亮同学在草履虫培养液一侧放入几粒食盐,发现草履虫向另一侧运动。请你补全他对此现象的分析:草履虫生活在 中,食盐不利于它的生活,它能躲避不利的外界刺激
(4)通过兴趣探究小组同学知道草履虫体内的结构①⑦⑧具有类似人体 系统的功能,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呼吸、营养、排泄、生殖等生理活动。
23.(10分)玉米是原产南美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适应性强,适宜栽种在各种环境中,请结合图示和所学回答问题。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其传粉方式为 (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一粒玉米粒都是由一朵花的 发育而来,玉米幼苗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
(2)将30粒经过清水浸泡的活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放在温暖的环境
以上结果说明 ,应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播种。
(3)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 (填生理过程)制造了有机物。
(4)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多种 ,因此种庄稼要施肥。
(5)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的水表面滴上一层油膜,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如图2所示。
①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玉米幼苗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从图4叶横切面图中的[ ] 散失到了体外。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 。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装置置于 环境中。
(6)图3是单株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D点相比,栽培农作物时要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D
【解答】解: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故选:D。
2.(1分)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 )
A.观察法B.比较法C.调查法D.实验法
【答案】C
【解答】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综合,就是调查法,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C。
3.(1分)某生物小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后,准备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实验装置最佳的是( )
A.B.
C.D.
【答案】B
【解答】解: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木板,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土质,A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盖上木板,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实验变量是水分,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木板,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1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怎样的关系?( )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答案】A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如蚯蚓改良土壤,溃于蚁穴”。
故选:A。
5.(1分)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开幕,呼吁全球携起手来,共享地球绿色空间。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B.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
D.湿地中沼泽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答案】D
【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流、红树林和珊瑚礁。湿地在调节气候、促淤造陆,人们称其为“地球之肾”,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植物,D说法错误。
故选:D。
6.(1分)我国提出“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答案】A
【解答】解:AB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A错误。
D、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D正确。
故选:A。
7.(1分)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找到了视野,但视野不清晰( )
A.转动②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B.转动④遮光器使用大光圈
C.调节⑤反光镜
D.转动⑦细准焦螺旋
【答案】D
【解答】解:A.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转动②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B.转动④遮光器使用大光圈可以增加亮度,不符合题意;
C.调节⑤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
D.转动⑦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符合题意。
故选:D。
8.(1分)植物、动物、酵母菌、细菌都是生物。它们完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 )
A.生物体B.细胞C.器官D.细胞质
【答案】B
【解答】解: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有细胞膜,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内有细胞核,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
故选:B。
9.(1分)如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几个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bd
B.c图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清水
C.d图中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下
D.从结构层次上分析,口腔上皮和洋葱鳞片叶都属于组织
【答案】C
【解答】解:A、根据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a刮和涂、b染。
B、c图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生理盐水,防止细胞因过度吸水而涨破或因失水而皱缩,B错误。
C、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避免出现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d图中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放下。
D、从结构层次上分析,而洋葱鳞片叶都属于器官。
故选:C。
10.(1分)小萌学习《细胞的生活》后,绘制了概念图(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壁
B.结构②内储存遗传信息,是DNA
C.构成番茄果肉细胞的物质是糖类和水
D.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答案】D
【解答】解:A.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膜;
B.结构②内储存遗传信息,是细胞核;
C.构成番茄果肉细胞的物质是无机物(如:水、无机盐等)和有机物(如糖类等);
D.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故选:D。
11.(1分)玉米由小长大与图中abc三种细胞变化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a表示细胞的生长;
②在玉米根尖的成熟区能观察到b过程;
③b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④c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器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解答】解:①a细胞的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的生长。
②b细胞的数目增多,表示细胞的分裂。错误。
③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要进行复制。正确。
④c过程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是细胞的分化。错误。
可见①③正确。
故选:A。
12.(1分)贯众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吐血、咳血、及钩、蛔虫等肠寄生虫病。如图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初步判断贯众属于(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
【答案】C
【解答】解:贯众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用孢子繁殖。
故选:C。
13.(1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是靠种子养活的。请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指出图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的数字是( )
A.5和10B.1和8C.4和7D.2和9
【答案】A
【解答】解: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3种皮和胚组成两部分、2胚根、6子叶组成,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由6种皮和果皮、胚三部分组成、8胚轴、11子叶组成。因此图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4子叶和10胚乳,BCD 错误。
故选:A。
14.(1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 )
A.胚轴B.芽C.子叶D.胚根
【答案】B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一个枝芽就发育成了枝条,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故选:B。
15.(1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的开花期非常的短暂,而且每当开放的时候非常的艳丽,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桃花的诗作。如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它具有与生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⑥是花最主要的结构
B.传粉前①②⑤被虫吃掉将不能结果实
C.⑦是胚珠内有精子
D.③内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受精
【答案】B
【解答】解:A、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花粉;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所以,是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
B、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②花柱,B正确。
C、⑦是胚珠,C错误。
D、③花药里能产生花粉,D错误。
故选:B。
16.(1分)“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段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
A.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B.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C.山上植物多时需要修水库,储存水资源
D.植物的根部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也能排出水分
【答案】B
【解答】解:森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可以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体现了无雨它能“吐”,这段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过程,B符合题意。
故选:B。
17.(1分)夏天雨后树桩上长出的蘑菇,会将树桩分解成碎片,使坚硬的树桩腐烂,可供植物重新利用。蘑菇属于生物圈中的( )
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者D.细菌
【答案】A
【解答】解: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屎壳郎和白蚁),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水),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蘑菇能将树桩分解成碎片,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故选:A。
18.(1分)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例如①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②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④树怕伤皮不怕空心,其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消耗
B.②保证种子有充足的空气进行呼吸作用
C.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的吸收水分
D.④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树皮中
【答案】B
【解答】解:A、①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②早春播种时覆盖地膜有利于提高温度和保持水分,不是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C、③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带一个土团,易于成活。
D、④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筛管阻断后,而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空了,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仍在。
故选:B。
19.(1分)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请分析漫画,选择正确的选项( )
A.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有机物和水的功能
B.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器官提供所有的物质
C.画面2中,根太饿了是因为茎中的筛管“罢工”导致了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要的“食物”,无法释放能量维持生命
D.画面2中,茎“罢工”使叶干渴,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光合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答案】C
【解答】解:A、画面1中,你们都会渴死”说明它有吸收水的功能;
B、画面1中,你们都会饿死”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器官提供所需要的有机物,B错误;
C、植物根、茎,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可见,根太饿了是因为茎中的筛管“罢工”导致了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要的“食物”(有机物),C正确;
D、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泵”的原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画面7中,正常状态下,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故选:C。
20.(1分)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了解我国植物的分布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 )
A.草原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D.苔原
【答案】D
【解答】解: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苔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不属于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10分)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情况后,绘制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CO2指的是二氧化碳)
(1)图示物质循环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 。
(2)根据物质循环判断甲是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 者,它通过 光合作用 (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 碳—氧 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乙中B、C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3)在生物学上,我们把生物B以及、空气、水分等影响生物A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
(4)乙中→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通过 食物链 和食物网在生物之间传递的。
(5)在草原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我国的草原情况不容乐观,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维持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的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 的。
(6)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正在大量消耗着各种各样的燃料,以便获得所需要的能量,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 自动(自我)调节 能力的趋势,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
(7)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为保护生物圈的稳定,你的做法是 绿色出行(多参与植树造林) 。(答一条)
【答案】(1)生产者。
(2)生产;光合作用;碳—氧;捕食和竞争。
(3)生态因素。
(4)食物链
(5)限度。
(6)自动(自我)调节。
(7)绿色出行(多参与植树造林)。
【解答】解:(1)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同时,维持生态系统内各个层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和储存,图示物质循环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图中甲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释放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简称碳—氧平衡、B、C是三种动物,B以C为食,B、C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我们把生物B以及、水分等影响生物A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4)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5)(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7)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所以减缓温室效应就必须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植树造林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之一,还可以在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出行。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2)生产;光合作用;捕食和竞争。
(3)生态因素。
(4)食物链
(5)限度。
(6)自动(自我)调节。
(7)绿色出行(多参与植树造林)。
22.(10分)科学探究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习《单细胞生物》后,兴趣小组同学在池塘中采集到草履虫(如图2),在查阅资料中了解到光照对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为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兴趣小组同学选择在 黑暗 条件下培养4~5天。图1中第5天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草履虫数量 减少 ,原因是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这说明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 环境 。
(2)同学们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他们在300mL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含丰富的有机物)搅匀,浑浊液有异味,检测发现含有较多细菌(是草履虫的食物),再分别加水稀释至300mL。向A瓶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向B瓶加入等量的 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清水)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3)5天后,观察A、B两瓶的变化,继续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①A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B瓶 浑浊有异味 ,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用吸管吸取A瓶 表 (表、中、下)层溶液,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如图2 ③ ] 纤毛 运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与叶肉细胞相比,草履虫细胞质里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叶绿体 。
③小亮同学在草履虫培养液一侧放入几粒食盐,发现草履虫向另一侧运动。请你补全他对此现象的分析:草履虫生活在 淡水 中,食盐不利于它的生活,它能躲避不利的外界刺激
(4)通过兴趣探究小组同学知道草履虫体内的结构①⑦⑧具有类似人体 消化 系统的功能,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呼吸、营养、排泄、生殖等生理活动。
【答案】(1)黑暗;减少;环境;
(2)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清水);
(3)①浑浊有异味;
②表;③纤毛;叶绿体;
③淡水;
(4)消化。
【解答】解:(1)由图1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草履虫在黑暗条件下培养到4~7天时数量达到最多,宜在黑暗条件下培养4~5天,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原因是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影响。
(2)实验为了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从该实验目的可知实验探究的唯一变量应该是草履虫,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处于最适宜状态,应该向B瓶加入等量的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或者“清水”),形成对照。
(3)①A瓶加入草履虫,B瓶不加草履虫,如果A瓶上半部基本清澈,B瓶浑浊有异味,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表层氧气多,应该用吸管吸取A瓶表层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③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食盐不利于它的生活,它能躲避不利的外界刺激。
(4)①胞肛排出食物残渣、⑦食物泡消化食物,①⑦⑧具有类似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
故答案为:(1)黑暗;减少;
(2)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清水);
(3)①浑浊有异味;
②表;③纤毛;
③淡水;
(4)消化。
23.(10分)玉米是原产南美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适应性强,适宜栽种在各种环境中,请结合图示和所学回答问题。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其传粉方式为 异花传粉 (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一粒玉米粒都是由一朵花的 子房 发育而来,玉米幼苗是由种子中的 胚 发育而来。
(2)将30粒经过清水浸泡的活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放在温暖的环境
以上结果说明 胚乳中含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应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播种。
(3)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 光合作用 (填生理过程)制造了有机物。
(4)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多种 无机盐 ,因此种庄稼要施肥。
(5)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的水表面滴上一层油膜,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如图2所示。
①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玉米幼苗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从图4叶横切面图中的[ ② ] 气孔 散失到了体外。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 释放氧气 。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装置置于 无光 环境中。
(6)图3是单株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D点相比,栽培农作物时要 合理密植 。
【答案】(1)异花传粉;子房;胚;
(2)胚乳中含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光合作用;
(4)无机盐
(5)②气孔;释放氧气;无光;
(6)合理密植
【解答】解:(1)植物的传粉方式有异花传粉和自花传粉,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每粒玉米都是一个果实,玉米幼苗是由胚发育而来。
(2)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瘦弱,这说明胚乳中含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图5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
(4)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磷、钾的无机盐,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
(5)①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的表面有透光不透水的角质层。图2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到瓶口,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③由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应将装置置于无光环境中。
(6)图3是单株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E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故答案为:
(1)异花传粉;子房;胚;
(2)胚乳中含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光合作用;
(4)无机盐
(5)②气孔;释放氧气;
(6)合理密植组别
1
2
3
处理方式
将胚乳全部切掉
将胚乳切掉一半
不做处理
萌发情况
没有萌发
幼苗瘦弱
幼苗健壮
组别
1
2
3
处理方式
将胚乳全部切掉
将胚乳切掉一半
不做处理
萌发情况
没有萌发
幼苗瘦弱
幼苗健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