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部分蔬菜及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Mg:24 Al:27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安阳是中国七朝古都,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以下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冶炼青铜器B. 刻画木板年画C. 绘制灯笼画D. 制作虎头布鞋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冶炼青铜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B、刻画木板年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绘制灯笼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制作虎头布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垃圾分类焚烧B. 倡导节约用水C. 使用清洁能源D. 废气达标排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A、垃圾分类焚烧,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该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B、倡导节约用水,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废气达标排放,能减少空气污染,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规范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过滤D. 加热液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闻气体气味,应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和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4. 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 质子数B. 中子数C. 体积D. 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与体积无关,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在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漏斗B. 玻璃棒C. 50 mL量筒D. 烧杯
    【答案】A
    【解析】
    【详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碳酸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碳酸钠和量取水,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中溶剂的质量为,即所需水的体积约为49mL,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不需要用到漏斗,故选A。
    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向矿泉水中滴加肥皂水充分振荡,产生大量泡沫和少量浮渣
    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烟为固体小颗粒,雾为小液滴,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矿泉水属于硬水,向矿泉水中滴加肥皂水充分振荡,浮渣多,泡沫少,该选项描述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7.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制取氧气时,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满时间过长——装置漏气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C.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少——量液过程中俯视读数
    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制取氧气时,装置漏气会导致气体逃逸,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满时间过长,故A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是由于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故B错误;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量液过程中俯视读数,读数偏大,所得液体偏少,故C正确;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冷凝水倒流会导致试管底部炸裂,故D正确。
    故选:B。
    8. 部分蔬菜及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C20H30O)。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A由三种元素组成B. 维生素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维生素A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D. 维生素A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3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而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30):16=120:15:8,氧元素质量比最小,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维生素A是由分子构成,一个维生素A分子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维生素A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0:15=8: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9. 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分类观念:生铁、牛奶、冰水共存物都属于混合物
    B. 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 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 证据推理: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这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铁中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牛奶中含有水和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但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不正确;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由于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根据元素守恒,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不正确;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故C正确;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置换反应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D. 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不是氯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方程式没有配平,也没有标条件,正确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错误,正确的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方程式正确;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1. 除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铜可以将氧气生成氧化铜,氮气和铜不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磁铁可以吸引铁粉,铜粉不能被磁铁吸引,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铁,从而得到氯化亚铁溶液,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铁丝生锈、铁丝燃烧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点燃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比①③可知: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B. 对比①②可知: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C. 对比②③可知:氧气是铁丝燃烧条件之一
    D. 对比③④可知: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①中的铁丝只与氧气接触,③中的铁丝与氧气、水接触,对比①③可知,①中铁丝不生锈,③中铁丝生锈,说明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①中的铁丝只与氧气接触,②中的铁丝与氮气、水接触,对比①②可知,变量有氧气、水,不能得出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②中的铁丝与氮气、水接触,③中的铁丝与氧气、水接触,对比②③可知,除了氧气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得出氧气是铁丝燃烧的条件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③中的铁丝(螺旋状)与氧气、水接触,④中的铁丝(直线状)与氧气、水接触,对比③④可知,除了铁丝形状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得出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制取氧气
    B. 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D.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小,但是固体中的钾元素和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即固体中钾、锰元素的质量比不变,始终是一条直线,故A图像正确;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B图像错误;
    C、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C图像错误;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D图像错误;
    故选:A。
    14. 有Mg、A1、Zn的混合物共3.6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 0.1gB. 0.3gC. 0.4gD. 0.5g
    【答案】B
    【解析】
    【详解】Mg、A1、Zn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3.6g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少,大于0.1g,3.6g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多,等于0.4g;
    因此Mg、A1、Zn的混合物共3.6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大于0.1g,小于0.4g,因此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0.3g。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5. 在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炒菜: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煮饺子:燃气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答案】 ①.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②. 热##内
    【解析】
    【详解】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从而灭火;
    燃气燃烧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16. 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生活中的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和Mg2+(填离子符号),通常通过__________降低水的硬度,自来水厂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答案】 ①. 水分子 ②. Ca2+ ③. 煮沸 ④. 吸附
    【解析】
    【详解】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生活中的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Mg2+;通常通过煮沸使硬水中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来降低水的硬度;自来水厂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水分子;Ca2+;煮沸;吸附。
    17.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粒子的化学符号______。A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
    (2)写出硫离子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答案】(1) ①. Cl- ②. 三##3
    (2)Na2S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17号元素为氯元素,且A粒子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则符号为Cl-;
    氯元素对应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核外有3个电子层,而元素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则A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小问2详解】
    11号元素为钠元素,在由硫、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18. 根据图中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40C时,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KNO3_____NaCl(填 “”或“=”);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______;t℃时,90gKNO3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 ①. > ②. 蒸发结晶 ③. 110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40C时,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KNO3>NaCl;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
    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稀释前后溶质不变,设需加上质量为x,
    19.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甲的化学式___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①. H2O2 ②.
    【解析】
    【详解】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且丙为单质,可知单质丙为氧气;乙通常为液体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氧气,组成元素与乙相同的甲可反应生成乙,可判断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甲的化学式为H2O2,乙生成丙即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能源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其优点是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酒精与O2反应生成8.8gCO2、5.6gCO和一定质量的H2O,则生成H2O的质量为____g。
    【答案】 ①. 原料来源广或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或燃烧热值高 ②. 10.8
    【解析】
    【详解】氢气燃烧热值高,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得,原料水的来源广泛,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不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
    碳元素的质量为:;
    则参加反应的酒精(C2H5OH)的质量为:;
    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21. 用所学知识回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
    (2)博物馆把贵重书画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桶中,解释原因。
    【答案】(1)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以作干燥剂,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博物馆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桶中就是利用了氮气不活泼的性质。
    22. 利用如图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
    【答案】(1)

    (2)左边试管中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解析】
    【小问1详解】
    发生反应为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左边试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左边试管中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23.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铝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却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
    (2)在AgNO3、Cu(NO3)2和A1(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请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__________。
    【答案】23. Al2O3
    24. ①. ②. 一定含有硝酸铝和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
    【解析】
    【小问1详解】
    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小问2详解】
    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锌>铜>银,则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
    ①一定发生的反应为锌和硝酸银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则一定为银和铜,但由于不确定硝酸铜是否还有剩余,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铝,可能含有硝酸铜。
    24. 如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
    (1)请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b处溶液为紫色石蕊试液,请描述b处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
    (3)若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尾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
    【解析】
    【小问1详解】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小问3详解】
    实验过程中会有一氧化碳排出,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通过点燃的方法进行处理,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四、综合应用题(20分)
    25. 我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分析“碳产生”的原因,研究“碳封存“碳转化”和“碳捕捉的方法。
    I.“碳产生”:产生CO2的途径主要是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废气
    (1)工业上,燃烧天然气发电会产生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室中可用下图中所示发生装置________(填写字母)制取CO2,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口通入(填m或n)。
    Ⅱ.“碳封存”:是指捕获CO2并将其安全存储
    (3)大气中的CO2经分离、压缩后放入深海中,实现“碳封存”,CO2能被压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请用微观观点解释)。
    Ⅲ.“碳转化”:是将CO2转化为甲醇、甲酸等有价值化工原料的过程
    (4)工业上,可以将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一种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氧化物,写出CO2与H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IV.“碳捕捉”:将CO2从化石燃料电厂或工业设施中捕集提纯
    (5)物理吸收:在加压的条件下,可以用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对CO2进行吸收,说明增大压强,CO2在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6)化学吸收: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某工厂用氢氧化钙进行“碳捕捉”。有关生产数据如下表:
    请你计算该工厂此次“碳捕捉”所用的氢氧化钙的理论质量最少为多少吨?
    【答案】(1)
    (2) ①. B##C ②. ③. m
    (3)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
    (5)增大 (6)解:设所用的氢氧化钙的理论质量为
    由题可知捕捉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答:所用的氢氧化钙的理论质量为0.37t 。
    【解析】
    【小问1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加热,发生装置选择B或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m导管通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从m导管通入,集气瓶中空气沿n导管逸出。
    【小问3详解】
    大气中的CO2经分离、压缩后放入深海中,实现“碳封存”,CO2能被压缩,其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小问4详解】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一种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氧化物,即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问5详解】
    相同条件下,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温度降低而增大,增大压强,CO2在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
    【小问6详解】
    解析见答案。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2中的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B
    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
    用磁铁吸引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D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铜
    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
    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容器、澄清石灰水总质量
    反应容器和剩余物总质量
    223.37t
    223.59t

    相关试卷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安阳市文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阳市文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共6页。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安阳正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安阳正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2g,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