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训练卷10(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32847/0-1707149819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训练卷10(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32847/0-17071498192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训练卷10(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32847/0-1707149819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训练卷10(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训练卷10(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鸟儿白天会将玻璃幕墙看成蓝天白云,黄昏会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导致其贸然飞往撞击受伤,鸟儿在如图所示位置所见情景,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 )
A.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B.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2.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0km/h,下列运动速度与其最接近的是( )
A.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 B.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D.飞机在高空飞行
3.如图,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a上,a、b均保持静止,关于ab有以下说法:
①物体a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②物体b受5个力的作用;
③a对b施加向左的摩擦力; ④b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所示,现有密度分别为 ρ1 和 ρ2 的两种液体,且 ρ1”、“=”或“<”);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 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
31.如图甲所示,小红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进行加热,探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1)在烧杯中需要分别装入 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用 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红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更高,由此可知, 的吸热能力更强。
(4)水在第10min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内能。
32.如图甲是小明和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在5Ω~10Ω之间。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把图甲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滑片P向左移灯泡变亮(所画的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选填“A”或“B”)。
(3)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通过这个实验,小明发现,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 决定的。
(5)若实验室有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分别是甲“15Ω,1A”和乙“10Ω,1.5A”,则小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
(6)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0与某次工作时的实际功率P1满足P0=4P1的关系,则小灯泡的额定电流I0与实际电流I1的大小关系应该是I0 2I1(选填“>”“=”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鸟儿白天将玻璃幕墙看成蓝天白云,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黄昏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植物反射光透过玻璃,是光的折射现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A.因100km/ℎ≈27.8m/s,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的速度约为10m/s,A不符合题意;
B.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不超过120km/h,可以达到100km/h,C符合题意;
D.飞机在高空飞行的速度可达1000km/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速度,结合数据解答。
3.【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受到向右水平推力F,但a、b保持静止,在水平方向a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F,故①错误;
b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共3个力,水平方向上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共2个力,b受到5个力,故②正确;
b对a的摩擦力向左的,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的摩擦力向右,故③错误;
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F,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受力时,受到水平的平衡力。
4.【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CD.甲杯中,由于 ρ10 即m乙>m甲,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质量相等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体积相等时,密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根据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利用密度和总体积的乘积计算总质量。
5.【答案】A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公园里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
B.灌溉系统喷出的水雾飞舞,是小液滴,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树叶在风中飘扬,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露珠沿着草叶滚下,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答案】A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杠杆及其五要素
【解析】【解答】踮起脚时,脚尖O为支点,人的重力落在脚掌中为阻力,脚干对脚跟的拉力为动力,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杠杆旋转过程中,固定不动的点是支点;使杠杆运动的力是动力,阻碍杠杆运动的力是阻力。
7.【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武大靖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时刻变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高山滑雪运动员从斜坡上滑下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在冰壶前不停地快速摩擦冰面,使冰熔化,在冰面上形成一层水膜,这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冰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C符合题意;
D.冰球向前运动时,若所有的外力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冰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运动方向改变时,运动状态在改变;物体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接触面变光滑,可以减小摩擦力。
8.【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知道,甲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是U甲 =6V,由图象知道,此时通过甲灯的电流是I甲 =0.3A,由I=UR知道,甲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R甲=U甲I甲=6V0.3A=20Ω,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道,当灯的电压为4V时,通过的电流为0.6A,则乙灯的实际功率是:P乙′=U乙′I乙′=4V×0.6A=2.4W,
所以,当乙灯的实际功率是2.4W时,它两端的实际电压是4V,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把甲、乙两灯串联接在7V的电源上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且电源的电压等于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和,由图象知道,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甲灯的实际电压为6V,乙灯的实际电压为1V时满足电源电压为7V,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0.3A,则P串 =U串 I串 =7V×0.3A=2.1W,
C错误,符合题意;
D.把甲、乙两灯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时,由图象可知,甲灯的电流约为0.25A,乙灯的电流约为0.6A,则电路的总电流:I=I甲′+I乙′=0.25A+0.6A=0.85A,
所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P并=U并I=4V×0.85A=3.4W,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公式R=UI,可求出电阻;根据公式P=UI,结合图像数据,确定实际电压;根据公式P=UI,求出总功率。
9.【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解答】A.人骑自行车从高处冲下,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拉开弓射箭,使弓箭具有弹性势能,B不符合题意;
C.人从最低点向上荡秋千,高度变大,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符合题意;
D.人乘电梯匀速上行,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0.【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连接方式以及绳子的条数,可知:F3=2F2=4F1①,并且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等于F1,F1+F3=G=700N②,联立①②,可得5F1=G=700N,则F1=140N,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体受到的拉力和绳子股数,分析受到的力。
11.【答案】C
【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 只闭合开关 S1 和 S3,R2 置于最大阻值处,此时R1 、R3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2 工作,即P1只是R2的功率;只闭合开关 S1和 S2,此时R2 、R3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工作,即P2只是R1的功率.根据P= U2R 得R= U2P 可知,当电压相等、P1:P2=1:2,则R2:R1=2: 1,所以R1:R2=1: 2.A不符合题意.
B. 闭合 S1,R1、R3、R2串联.P 置于 R3 的最左端,则R3 电阻为零;P’置于 R2 的最下端,则R2 阻值最大.即此时相当于电路中只是R1、R2串联,则通过R1、R2的电流相等.因R1:R2=1: 2,且R2功率P0=8W,根据P=I2R得R= PI2 ,则 PR1I2P0I2=12 ,所以PR1= 12 P0= 12 ×8W=4W.则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 8W+4W=12W.B不符合题意.
C. 只闭合 S1,P 置于R3 的最左端,R3 阻值为零,R1、R2串联.当 P’置于 R2 的最下端时,A选项分析结论为R1:R2=1: 2,则UR1:UR2=R1:R2=1: 2,即电压表V1 的示数为总电压的 13 .当 P’置于 R2 的中点时,R2阻值为最大阻值的一半,所以此时R1:R2中点=1: 1,则UR1:UR2中点=R1:R2中点=1: 1,即电压表V1 的示数为总电压的 12 .所以两次电压表 V1 的示数之比为 13 : 12 =2:3.C符合题意.
D. 只闭合开关 S1,R3的滑片P滑至最右端,R3阻值最大,R2 的滑片 P’滑至最上端时,R2阻值为零,相当于电路中只有R1与R3串联.电压表 V1测R1两端电压,V2 测R3两端电压.因U1:U2=1:4,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则R1:R3= U1:U2=1:4,即R3=4R1.另,B选项分析结论为R1与R2串联的总功率为12W,根据P= U2R 得U2=P总R总=P总(R1+R2)= P总(R1+2R1)= P总•3R1=12W•3R1.综上分析,目前的条件有:R3=4R1、U2=12W•3R1.当R2 断路,闭合所有开关,则V2被短路,R1与R3并联,R3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路功率最小.此时R1功率为PR1= U2R1 = 12W⋅3R1R1 =36W,R3功率为PR3= U2R3 = U24R1 = 12W⋅3R14R1 =9W.所以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值应为36W+9W=45W.D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开关状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电压和电阻,可以计算电功率;利用电功率和电流,可以计算电阻大小;根据串联电路中分压比等于电阻比,计算未知电压大小;根据电功率和电阻,可以计算电压。
12.【答案】A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A是定值电阻,RA=UAIA=3V0.6A=5Ω,当通过B的电流为0.6A时,B两端电压也是3V,电阻也是5Ω,所以当A、B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电流为0. 6A时,A、B电阻相等,A正确;
B.A、B串联在电路中,当电流为0. 4A时,UA=2V,UB=2.5V,由P=UI可知A、B的电功率之比等于电压之比,为4:5,B错误;
C.A、B并联在电压为2.5V电压下,IA=0.5A,IB=0.4A,A、B消耗的总功率为P=U并(IA+IB)=2.5V×(0.5A+0.4A)=2.25W,C错误;
D.A、 B串联在电路中,通过A、B电流相等。若消耗电功率相等,由P=UI可知A、B两端电压也应该相等。由图可知A、B两端电压都为3V,电流为0.6A时A、B消耗电功率相等。总功率为P总=2UI=2(3V×0.6A)=3.6W,D错误。
故选A。
【分析】从图像中找出A、B串联和并联时符合要求的电流电压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振动;空气;噪声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一切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鸟鸣声是由于鸟的发声器官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鸟鸣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音,鸟鸣声影响了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故对同学来说是噪声。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听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音。
14.【答案】吸热;小;变大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所以蒸发时要吸热。干湿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干温度计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另一只温度计玻璃泡上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多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少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所以将它们移至通风口,则两者示数差值将变大。
【分析】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所以蒸发时要吸热;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
15.【答案】左;63.6;30;0.92×10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边比左边重,所以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根据天平的读数规则可知,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在刻度的示数之和,所以由图乙可得,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为m总=60g+3.6g=63.6g
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根据液面所在的位置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为V=30mL=30cm3
由题意可知,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36g,所以倒入量筒中的质量为m=m总-m剩=63.6g-36g=27.6g
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金浩山茶油的密度为ρ=mV=27.6g30cm3=0.92g/cm3=0.92×103kg/m3
【分析】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左偏右调;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根据量筒中液面位置,测量体积;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
16.【答案】温度;引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由于热水的温度高,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所以热水的杯子变红的速度更快,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的底面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引力使两铅块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分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引力。
17.【答案】惯性;重力;匀速直线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由于“冰墩墩”摆件具有惯性,墩墩继续向前运动。
在空间站舱内失重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重力用来提供随空间站一起运动的向心力,可以认为物体几乎不受重力;如物体受到微弱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可以看作物体不受力,无论往哪个方向抛,抛出后,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几乎都可以看作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在失重状态下,物体不受重力;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18.【答案】13.2;0.8×103或1.2×10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圆柱体A的重力G=mg=1.32kg×10N/kg=13.2N
圆柱体的体积VA=mAρA=1.32kg1.1×103kg/m3=0.0012m3
圆柱体的高度hA=12cm=0.12m,所以圆柱体的底面积SA=VAℎA=
结合图像信息可知,当液体深度达到h0后,随着液体体积的增加,液体体积的增加加快,说明液体的横截面积变大,故有4V0ℎ0=S容−SA①7V0−4V00.5ℎ0=S容②
由①②式可知S容SA=31
所以S容=3SA=3×0.01m2=0.03m2
若ρA>ρ液,圆柱体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故有F浮+F拉=G
所以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F浮=G-F拉=13.2N-3.6N=9.6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液体的密度ρ液=F浮V排g=F浮VAg=×10N/kg=0.8×103kg/m3
若ρA
(3)小李;便于测量力臂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达到平衡状态;由图甲中,杠杆的右端较高,平衡螺母应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2)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或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可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变大,所以F2>F1
(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在图丙的力与力臂垂直,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图丁的力不与杠杆垂直,力臂不方便测量,所以小李的实验方案更好。
【分析】(1)静止的杠杆是平衡状态;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使杠杆水平平衡;
(2)杠杆上的拉力倾斜时,力臂减小,拉力变大;
(3)水平平衡的杠杆便于测量力臂。
31.【答案】(1)质量
(2)加热时间长短
(3)等于;煤油;水
(4)小于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在烧杯中需要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小红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进行加热,根据转换法,实验中,用加热时间长短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转换法,在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由图乙可知,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4)一个物体吸热,内能变大,故水在第10min的内能小于第20min的内能。
【分析】(1)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时,选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2)根据加热时间,可以表示吸收热量多少;
(3)加热时间相同,物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温度变化越大,吸热能力越小;
(4)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
32.【答案】(1)
(2)B
(3)2.2;左
(4)0.625;实际功率
(5)甲
(6)<
【知识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解析】【解答】(1)滑片P向左移灯泡变亮即滑片左移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应接左下A点,如下图: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即B点。
(3)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由乙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2V,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需增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需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将滑片向左移动。
(4)由图丙可知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I=2.5V×0.25A=0.625W
实验发现,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5)灯泡正常发光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2.5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P=U﹣UL=6V﹣2.5V=3.5V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P=UPIL=Ω
则小明应选用甲。
(6)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0与某次工作时的实际功率P1满足P0=4P1,若灯的电阻不变,根据P=I2R可得I0=2I1
但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即R0>R1,所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I0与实际电流I1的大小关系应该是I0<2I1
【分析】(1)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灯泡、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滑动变阻器遵循”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滑片远离下触点时,电阻变大;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3)看清电压表的分度值,结合对应刻度读数;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需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4)根据公式P=UI,可求出额定功率;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5)根据公式R=UI,可求出电阻,确定规格;
(6)根据公式P=I2R,可确定电流关系。水位h/cm
10
15
20
30
电流I/A
0.1
0.12
0.15
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训练卷10(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训练卷11(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训练卷13(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