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光(常考经典题)-上海市2023-2024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

    第二章光(常考经典题)-上海市2023-2024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第1页
    第二章光(常考经典题)-上海市2023-2024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第2页
    第二章光(常考经典题)-上海市2023-2024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章光(常考经典题)-上海市2023-2024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光(常考经典题)-上海市2023-2024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由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是( )
    A.熊猫照镜子B.只见树叶不见天空
    C.铅笔弯折D.邮票变大
    2.某发光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像距为30厘米。若将发光体向透镜方向移动10厘米,关于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成倒立的像B.一定成放大的像
    C.一定成缩小的像D.一定成正立的像
    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B.C.D.
    4.“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下图中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倒影——光的折射B.手影——平面镜成像
    C.投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
    5.如图MN是介质A和B的分界面,其中之一是空气,一束光从介质A入射到介质B,折射角为( )
    A.30°B.40°C.50°D.60°
    6.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
    A.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
    7.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 )
    A.小于10cmB.等于10cm
    C.在10cm到20cm之间D.大于20cm
    8.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厘米B.7.5厘米C.10厘米D.15厘米
    9.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若将物体向凸透镜移动10厘米,则此时所成的( )
    A.一定是缩小的实像B.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C.可能是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等大的实像
    10.将物体置于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将物体向凸透镜处移动10厘米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厘米B.12厘米C.15厘米D.20厘米
    11.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点燃的蜡烛距该透镜35厘米,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12.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发光体距该凸透镜15厘米,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13.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
    (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 ;
    (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 ;
    (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1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 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15.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幻灯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利用该幻灯机工作时,光通过凸透镜会发生 ,人们能看到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因为屏幕将幻灯机投射过来的光 进入了人的眼睛(以上两空均选填“折射”或“反射”)。为了能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 厘米范围内。
    16.平面镜成 (选填“实”或“虚”)像;照相机的镜头是由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10厘米的主光轴上,则所成的像与发光体位于凸透镜的 (选填“同侧”或“异侧)。
    17.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 像(选填“虚”或“实”)。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 2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如图所示,小嘉通过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 (选填“小于10厘米”、“大于10厘米小于20厘米”或“大于20厘米”)。从岸上看游泳池底,感觉比实际深度要浅,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产生的错觉。
    三、作图题
    19.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0.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
    ( )
    四、实验题
    22.如图所示,眼球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晶状体与视网膜间距是不变的,一般情况下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小明为了探究人眼成像原理,制作了一个口径不变的“注水凸透镜”,通过注水或抽水改变凸透镜的厚度,来模拟眼睛中晶状体的变化。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在透镜的两侧摆放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中央能看到清晰的像。将蜡烛移至离透镜较近或较远位置时,小明发现光屏上的像模糊了,他一边注入或抽出水,一边观察光屏上像直到最清晰为止,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b)(c)所示。()
    (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现象中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可得初步结论: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 ;
    (2)分析比较图(a)(b)(c)现象中“注水凸透镜”厚度变化与物距关系,可得初步结论:凸透镜成清晰实像时,像距相同, ;
    (3)根据上述信息,试分析人看远处物体和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厚度情况 。
    2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界面时,往往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而有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至某一角度时,折射角会达到90°,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当光线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线会消失,仅剩反射光线,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现象。某小组同学对此现象作出了如下猜想:
    A.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C.不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还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都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①你认为上述猜想中,合理的是 (选填“A”“B”或“C”);
    ②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信息,解释你选择的理由 ;
    ③实验表明: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强。若在玻璃或水与空气之间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则玻璃的临界角 水的临界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以后,为了继续研究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选用直径相同,焦距不同的甲、乙和丙三个凸透镜分别观察光屏上所画的小五角星,观察时始终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使透镜正对光屏,且使眼睛、透镜中心、五角星处于同一高度,如图所示。他们将观察到现象和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甲焦距为5厘米
    表二乙焦距为10厘米
    表三丙焦距为15厘米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中的数据和现象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透过同一凸透镜观察相同图案,当成正立放大的像时,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和现象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透过不同凸透镜观察相同图案,当成正立放大的像时,若要使像的大小相等,凸透镜的焦距越大,物距也应越大。
    推理:透过不同凸透镜观察相同图案,当成正立放大的像且物距相等时,焦距越大, 。
    ③结合已学知识可判断:将凸透镜甲仍置于图位置,将该光屏移至“57厘米”刻度处时,透过透镜将观察到的是 。
    A. B. C. D.
    五、综合题
    25.光的全反射
    如图所示,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里的时候,一部分光会进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 β大于入射角 α.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某值时(小 于 90°),折射角会增大到 90°.若继续增大入射角,此时空气中没有折射光射出,光线全部反射回玻璃,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折射角等于 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当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时,只要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就会发生全反射.
    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奇景如图 29 所示,就是因为光的在空气层中多次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所以在海面上方的空气出现下冷上暖的现象.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景物的光线先由密的空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空气层,并在上层发生了全反射,光线又折回到下层密的气层中来,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投入人的眼中.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因此看到的“景物”比实物抬高了许多.
    人们利用光的全反射的现象制成了光缆,用于通信等方面.光在均匀透明的玻璃棒中传播,即可在弯曲的玻璃棒的光滑内壁上,借助于接连不断地全反射,可以将光从一端传导到另一端,即使棒的截面直径很小,甚至到微米数量级,传导的效果也不变,这种导光的细玻璃丝称为光导纤维如图 所示.光导纤维束已成为一种新的光学基本元件,在光通信、光学窥视及光学特殊照明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荣获 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在此方面贡献突出,被世界誉为“光纤通讯之父”.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 临界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海市蜃楼情景中,人眼看到的空中的“景物”是 像(选填“实”或“虚”).
    实验序号
    物距/厘米
    现象
    1
    2.5
    2
    3.5
    3
    4.0
    实验序号
    物距/厘米
    现象
    4
    6.0
    5
    8.0
    6
    8.5
    实验序号
    物距/厘米
    现象
    7
    10.0
    8
    12.0
    9
    13.0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熊猫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B.只见树叶不见天空,是由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铅笔弯折,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邮票变大,是放大镜原理,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发光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像距大于倍焦距小于倍焦距,则,解得:,且此时物体在倍焦距以外,即物距一定大于,当将发光体向透镜方向移动cm,移动距离小于焦距,移动后物距在倍焦距以外,一定成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5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
    50cm>2f
    解得
    f2f
    可得
    f2f
    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7.A
    【详解】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焦点,并且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因此透镜的焦距为

    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物距应小于焦距时,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小于焦距f,即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因此
    f

    相关试卷

    第八章电能与磁(经典常考题)-上海市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下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

    这是一份第八章电能与磁(经典常考题)-上海市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下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电路(经典常考题)-上海市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

    这是一份第七章电路(经典常考题)-上海市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压力与压强(选择、填空常考经典题)-上海市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

    这是一份第六章压力与压强(选择、填空常考经典题)-上海市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单元练习(沪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