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果洛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省果洛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亚硒酸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元素的种类D.物质的状态
3.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B.34C.44D.78
4.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3B.Se是一种金属元素
C.n的值为6D.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5.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变成了水
B.冰糖被捣碎
C.酒精挥发
D.纸张燃烧
6.如图所示,下列图象反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B.通电使水分解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7.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未发生改变
8.(2011年安徽,1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D.收集氧气
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10.a克质量分数为b%的盐酸与c克质量分数为d%的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将盐酸换成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pH( )
A.>7B.<7C.=7D.无法确定
1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撤除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2.以下是我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制作或技术,其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水车灌溉B.雕刻石像C.烧制陶罐D.棉纱织布
13.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梁平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太阳能热水
③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④燃烧天燃气
⑤燃煤取暖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4.下列关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黑色固体减少B.燃烧时产生红光
C.生成无色气体D.反应过程中放热
15.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CO2(CO)—通入O2,点燃B.Cu(Fe)—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C.C (CuO粉)— 通CO,加热D.CaO(CaCO3)—加水,过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收集少量的氧气用于氧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加热时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时,将气体通入F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7.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木屑和煤粉,观察到木屑先燃烧,由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
(2)图B实验是在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为:铁与___________共同接触。
(3)图C实验是用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图D实验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可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18.某科技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如图1,从烧杯的一侧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若没有玻璃片,可能产生的现象为______
(4)如图2,取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用双孔塞(插有带小气球的短玻璃管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分液漏斗)将集气瓶塞紧。把澄清石灰水放入集气瓶中振荡,观察到气球臌胀、澄清石灰水______
(5)如图3,某同学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实验:将干燥的纸花直接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产生;而将干燥的纸花用水喷湿后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19.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图A中电源的b端是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甲仪器中的气体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下同),在装入药品后,塞橡皮塞之前要_______,如果用装置D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_______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端通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请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136.5g 葡萄糖酸锌中含有________g锌元素。
21.(8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b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消耗了25g含80%碳酸钙的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问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___________?
23.(10分)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
(1)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制造大桥护栏、桥面和桥墩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_____(选填“纯金属”或“合金”)。
(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_____性。
(3)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完全燃烧32g氢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C
2、B
3、B
4、C
5、D
6、A
7、B
8、A
9、A
10、A
11、A
12、C
13、B
14、B
15、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长颈漏斗 E或者C
17、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水、氧气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18、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密度大于空气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上面蜡烛先熄灭,下面蜡烛后熄灭 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纸花变红色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19、试管 正极 氢气(或H2) B 塞一团棉花(意思对即可) c C 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6:11:7 11:112 19.5g
21、3.4g;分解反应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试管 CaCO3+2HCl=CaCl2+CO2↑+H2O B E 集气瓶内的液面上升 集气瓶内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NH3+3CuO3Cu+3H2O+N2 8.8g
23、合金 导电 4Al + 3O2=2Al2O3 2H2 + O22H2O 256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6.6
0
2.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下列金属制品最易锈蚀的是,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五行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下图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下列处置不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