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在下列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2.下列盐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CuCl2 B.AlCl3 C.FeCl3 D.AgCl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a加催化剂,b不加催化剂
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溶液质量的变化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生活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焚烧垃圾发电C.天然气燃烧D.活性炭吸附异味
5.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可能只有氢气B.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C.一定有甲烷D.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7.室内装修导致的室内污染物之一是苯(C6H6)。下列有关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B.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C6H6分子是保持苯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1个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
8.在下列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家中炒菜的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用湿布盖灭
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B.测溶液pH
C.氧气的检验D.浓硫酸的稀释
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
C.氮气的分子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
11.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12.下列配制与使用火药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精磨配料B.称量配料C.混合配料D.点燃火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K1,放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K1,观察到蜡烛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为证明CO2在通常条件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继续的操作是___。
14.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还需补充的装置为_________。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还可以利用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如果在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_。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5.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用B与C相连可以制备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选用此收集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
16.为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存在化学变化,小辉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干燥的紫色纸花,分别按如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 等多种氨基酸构成。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 C3H7NO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 H: N: O=_____。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18.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试计算:
(1)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确到0.1%):
(2)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小明周末放假回家告诉爸爸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了,爸爸拿出家里的几种化肥分别是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决定考考他:
(1)各取上述四种化肥进行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它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给农作物施用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铵态氮肥也不能跟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应使用上述化肥中的______________。
20.(12分)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如图:分别将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于室温下和90℃的水中,发现90℃环境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室温下没有明显现象,该实验说明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是_____。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如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小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可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B
3、D
4、D
5、D
6、A
7、B
8、A
9、C
10、D
11、D
12、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燃烧更剧烈 2H2O22H2O+O2↑ 关闭K1,打开K2,放入适量的稀盐酸
14、分液漏斗 试管 2H2O22H2O+O2↑, B G F 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3Fe+2O2 Fe3O4
15、酒精灯 氧气(或O2) 2KMnO4K2MnO4+MnO2+O2↑ AD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16、紫色纸花变红 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紫色石蕊变红 水和CO2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不稳定 H2CO3=H2O + CO2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89(2)36:7:14:32(3)15.7%
18、(1)4.5%(2)9:1:1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磷矿粉 碳酸氢铵性质很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碱性的草木灰跟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后,会产生氨气,氨气易挥发,会降低肥效 硫酸钾
20、氧气的浓度 取用两种液体的量不同 溶剂的种类
现象
Ⅰ
Ⅱ
Ⅲ
Ⅳ
紫色纸花变红
紫色纸花不变色
紫色纸花不变色
_________
分析
①实验(Ⅲ)验证了_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Ⅰ)、(Ⅳ),可验证酸能使_________;
③实验(Ⅳ)验证了________;
④通过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伊春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含碳元素的物质间发生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